ISO9001-2015标准.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654988 上传时间:2019-07-0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SO9001-2015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ISO9001-2015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ISO9001-2015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ISO9001-2015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ISO9001-2015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SO9001:2015 标准针对 ISO9001:2008 标准的修订,由 ISO/TC176/SC2(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质量体系分委员会)负责起草的征求意见稿已经发布。原稿为英文版,编译整理。本编译稿便于大家了解新版标准的大体修订方向,后续正式版将会有更多修订,一切以最终正式版为准。ISO 9001:2015 编写时间表ISO/TC 176/SC 2分技术委员会采用了3年的标准编写时间期限,来对ISO 9001:2015标准进行编写,拟定的编写时间表如图2所示。图 ISO 9001:2015 编写时间表【导读】 ISO9001:2015新版,再也见不到质量手册和

2、程序文件这类中国人最难以理解的文件形式了,统一用“形成文件的信息”取而代之。通篇也见不到“记录”这两个字眼了,统一用“ 活动结果的证据” 取而代之。ISO9001:2015新版标准大量篇幅要求将“活动结果 的信息(证据)形成文件” !注意:这里是绝对不能断章取义的理解为“活动的信息(证据)形成文件”的。如:ISO9001:2015 新版8.2.3 条款“ 与产品和服务有关要求的评审”仍然强调“评审结果的信息应形成文件”、ISO9001:2015 新版8.4.2条款“外部供方的控制类型和程序 ”仍然强调“评价结果的信息应形成文件”、ISO9001 :2015 新版 9.3条款“管理评审”仍然强调

3、“管理评审结果的证据”、ISO9001:2015 新版9.1.3条款“数据分析和评价”仍然强调“ 数据分析和评价结果” 还要特别强调的是,同老版本一样,ISO9001:2015新版标准几乎每个条款用的都是“动词 ”,如评审、验证、确认等;也就是说:ISO9001:2015 新版关注的仍然是:你是否有“ 动作” (即:实干兴邦)。通篇见不到“记录”这两个字眼就是明证 !因此,关注“动作 ”的存在和有效性,新版本比老版本有进一步的强化! ISO9001:2015 标准目 录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组织的背景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 质量管理体

4、系范围的确定4.4 质量管理体系5 领导作用5.1 领导作用和承诺5.2 质量方针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6 策划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6.3 变更的策划7 支持7.1 资源7.2 能力7.3 意识7.4 沟通7.5 形成文件的信息8 运行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8.2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8.3 运行策划过程8.4 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5 产品和服务开发8.6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8.7 产品和服务放行8.8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9 绩效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2 内部审核9.3 管理评审10 持续改进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1

5、0.2 改进附录 A 质量管理原则文献 ISO9001:2015 标准前言(略)委员会征求意见稿说明(略)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 范围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 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b) 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注 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

6、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 ISO9000 :2015 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4 组织的背景环境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 需要时,组织应更新这些信息。 在确定这些相关的内部和外部事宜时,组织应考虑以下方面: a) 可能对组织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 b) 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 c) 组织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

7、承诺; d) 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注 1:外部的环境,可以考虑法律、技术、竞争、文化、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方面,不管是国际、国家、地区或本地。注 2:内部环境,可以组织的理念、价值观和文化。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组织应确定: a) 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b) 相关方的要求组织应更新以上确定的结果,以便于理解和满足影响顾客要求和顾客满意度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考虑以下相关方: a) 直接顾客b) 最终使用者c) 供应链中的供方、分销商、零售商及其他d) 立法机构e) 其他注:应对当前的和预期的未来需求可导致改进和变革机会的识别。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组织应界定质

8、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应用,以确定其范围。 在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 标准 4.1 条款中提到的内部和外部事宜b) 标准 4.2 条款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应描述为组织所包含的产品、服务、主要过程和地点描述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时,对不适用的标准条款,应将质量管理体系的删减及其理由形成文件。删减应仅限于标准第 7.1.4 和 8 章节,且不影响组织确保产品和服务满足要求和顾客满意的能力和责任。过程外包不是正当的删减理由。注:外部供应商可以是组织质量管理体系之外的供方或兄弟组织。质量管理管理体系范围应形成文件。4.4 质量管理体系4.4.1 总则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9、、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 4.4.2 过程方法组织应将过程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应: a)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中的应用; b) 确定每个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 c) 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d) 确定产生非预期的输出或过程失效对产品、服务和顾客满意带来的风险; e) 确定所需的准则、方法、测量及相关的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 f) 确定和提供资源; g) 规定职责和权限; h) 实施所需的措施以实现策划的结果; i) 监测、分析这些过程,必要时变更,以确保过程持续产生期望的结果; j) 确保持续改进这些过程。5

10、 领导作用5.1 领导作用与承诺5.1.1 针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与承诺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方面证实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与承诺: a) 确保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得到建立,并与组织的战略方向保持一致; b) 确保质量方针在组织内得到理解和实施; c)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纳入组织的业务运作; d) 提高过程方法的意识; e)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资源的获得; f) 传达有效的质量管理以及满足质量管理体系、产品和服务要求的重要性; g)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的输出; h) 吸纳、指导和支持员工参与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作出贡献; i) 增强持续改进和创新; j) 支持其他的管理者在其负

11、责的领域证实其领导作用。 5.1.2 针对顾客需求和期望的领导作用与承诺(5.2)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方面,证实其针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领导作用和承诺: a) 可能影响产品和服务符合性、顾客满意的风险得到识别和应对; b) 顾客要求得到确定和满足; c) 保持以稳定提供满足顾客和相关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为焦点; d) 保持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焦点; 注:本标准中的“业务” 可以广泛地理解为对组织存在的目的很重要的活动。5.2 质量方针(5.3)最高管理者应制定质量方针,方针应: a)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 b)提供制定质量目标的框架; c)包括对满足适用要求的承诺; d)包括对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

12、承诺。质量方针应: a) 形成文件; b) 在组织内得到沟通; c) 适用时,可为相方所获取; d) 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注:质量管理原则可作为质量方针的基础。 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5.5.1)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内相关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 最高管理者应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并规定职责和权限以便: a)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b) 确保过程相互作用并产生期望的结果; c)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d) 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6 策划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5.4.2)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组织应考

13、虑 4.1 和 4.2 的要求,确定需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便: a)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实现期望的结果; b) 确保组织能稳定地实现产品、服务符合要求和顾客满意; c) 预防或减少非预期的影响; d) 实现持续改进。组织应策划: a)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b) 如何1)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见 4.4 ) 2)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采取的任何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都应与其对产品、服务的符合性和顾客满意的潜在影响相适应。 注:可选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接受等。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5.4.1)组织应在相关职能、层次、过程上建立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应

14、: a)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b)与产品、服务的符合性和顾客满意相关c)可测量(可行时) d)考虑适用的要求e)得到监测f)得到沟通g)适当时进行更新组织应将质量目标形成文件。 在策划目标的实现时,组织应确定: a) 做什么; b) 所需的资源(见 7.1) ; c) 责任人; d) 完成的时间表; e) 结果如何评价。6.3 变更的策划组织应确定变更的需求和机会,以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绩效。组织应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变更,识别风险和机遇,并评价变更的潜在后果。注:变更控制的特定要求在第 8 条规定。7 支持7.1 资源7.1.1 总则组织应确定、提供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15、。 组织应考虑: a) 现有的资源、能力、局限b) 外包的产品和服务7.1.2 基础设施 (6.3)组织应确定、提供和维护其运行和确保产品、服务符合性和顾客满意所需的基础设施。 注:基础设施可包括:a) 建筑物和相关的设施b) 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c) 运输、通讯和信息系统7.1.3 过程环境 (6.4)组织应确定、提供和维护其运行和确保产品、服务符合性和顾客满意所需的过程环境。 注:过程环境可包括物理的、社会的、心理的和环境的因素(例如:温度、承认方式、人因工效、大气成分)。7.1.4 监视和测量设备 (7.6)组织应确定、提供和维护用于验证产品符合性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并确保监视和测量设备满足使用要求。组织应保持适当的文件信息,以提供监视和测量设备满足使用要求的证据。 注 1:监视和测量设备可包括测量设备和评价方法(例如:调查问卷)。注 2: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和(或)检定。7.1.5 知识(6.2.2)组织应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性及顾客满意所需的知识。这些知识应得到保持、保护、需要时便于获取。 在应对变化的需求和趋势时,组织应考虑现有的知识基础,确定如何获取必需的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