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655913 上传时间:2019-07-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课堂”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智慧课堂”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智慧课堂”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智慧课堂”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智慧课堂”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智慧课堂”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摘要】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一些局限性,难以用传统教学方式破解,而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课堂”通过对教学流程的再造,构建了智能化、数字化、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学习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智慧校园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8-0029-03 【作者简介】1.鲁永进,江苏省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常州,213025)教师,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教育;2.黄秀娟,江苏省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常州,213025)教师,副教授

2、,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 信息化时代,作为“班级授课制”核心标志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在下降,学生学得枯燥,教师教得辛苦,教学效率低下。这与社会各界对学校教学质量不断增长的期待形成巨大的反差,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课堂教学怎么了? 一、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诊断 我们熟悉的传统课堂教学情景是这样的: 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经验完成备课。课堂上,教师将准备好的新知识按计划地讲给学生,学生听讲、记录。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会穿插提问,学生的回答如果正是教师预设的答案,会得到表扬;如果没有“正中下怀” ,教师会继续“启发”或提问下一位学生,直至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能有机会发言的毕竟只是部分学生,教师

3、会从他们的回答情况推断全班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因为教师无法真正在课堂上照顾到每位同学的需求,一般会“抓中间,促两头” ,认为大部分人已掌握就不错了,所以,部分同学因被冷落而变得心不在焉。下课前,教师能将事先准备好的教学内容讲完即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整堂课如果全班同学有多次异口同声的回答则意味着师生互动频繁。课后,学生完成作业,少部分优秀学生“吃不饱” ,会自己找题做;一部分后进生没学会,常常抄作业。第二天所有作业上交给教师批改,教师下次课上讲解反馈。 这种传统课堂存在一定局限性:第一,基于经验的学情分析;第二,一成不变的教学预设;第三,非对称性的单向交流;第四,步调一致的学习进程;第五,粗略

4、滞后的评价反馈。这些局限性难以用传统的方式破解,而“智慧课堂”则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性。 二、 “智慧?n 堂 ”对教学模式的变革 智慧课堂,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构建出智能化、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学习质量与效率。 (一)智慧课堂的特征 第一,数据化基于数据的课堂。传统课堂主要依靠教师的个人教学经验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判断,进而设计教学,智慧课堂则是根据学生学习行为的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来调整教学策略。第二,效率化高效教学的课堂。智慧课堂的数据挖掘等方法可以使教师精准预知学习者潜在的

5、学习需求,虚拟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学习资源的智能推送能在第一时间满足学生的需求。第三,协作化合作探究的课堂。智慧课堂中的群组服务能够帮助有相同学习需求和兴趣的学习者自动形成学习共同体,师生之间也能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束缚实现便捷的在线交流。第四,个性化个性化学习的课堂。通过课前预习测评分析和课中随堂测验即时分析,准确把握每个学习者掌握知识的状况,教师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方案和辅导策略,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料,真正实现“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服务。第五,动态化动态开放的课堂。随着移动互联等新兴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课堂系统超越了“班级授课制”原先的物理时空限制,从封闭走向开放。教学活动

6、在师生的立体交流和观点碰撞中不断生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激发、智慧得到发展。 (二)智慧课堂教学的实施条件 构建智慧课堂需要具备若干条件,撇开教学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不谈,学校至少需要在以下两方面创造条件:1.构建信息化平台。 从信息化视角构建的智慧课堂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智慧课堂需要构建相应的信息化平台,概括来讲,智慧课堂信息化平台是由“云” “网” “端”构成的。 “云” ,是在后台支撑数据存储、处理和服务的教学平台,如“超星泛雅”教学平台;“端” ,包括教师端和学生端,如教师使用的电脑、电子白板,学生使用的 iPad、手机;“网” ,是连接“云”和“端”的网络,包括无线局域网和高速互联

7、网。2.建设数字教学资源。 有了教学平台并不意味着拥有了数字教学资源,除购买部分实训仿真软件,真正适合本校教师使用的数字教学资源无法直接购买,必须自建或与企业共建。数字资源建设要全员建设,全校共享。 (三)智慧课堂对教学流程的再造 总体来看,传统课堂是“先教后学” ;翻转课堂是“先学后教” ;智慧课堂是“以学定教” ,即通过技术手段采集和分析学生学习数据,制订合适的教学策略。具体而言,传统课堂和智慧课堂的教学流程如图 1、图 2 所示。 课前,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发布媒体学习资源,包括学习任务单、学案、音视频、PPT、预习测验等。学生通过PC 机、手机等“端”工具登录学习平台进行课前学习,遇到困难

8、可以与同学、老师在线交流,进行较为深入的学习。教学平台会自动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给教师的学情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教师据此进行教学设计。 课中,学生根据教师课前的预先安排分组汇报,学生除了完成教师指定内容的汇报,还要自选内容分享学习收获,就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当堂向同学或教师求助。教师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对学习中的问题予以解答。在此基础上,教师针对学习中的难点问题重点讲解,并拓展深化,提出新的更具难度的问题或任务。学生作进一步探究,并在小组中交流。教师通过在线测试了解学习情况,在大屏上展示统计结果,做针对性讲解,最后总结。课后,教师在教学平台发布作业,学生根据自身实际选择难度系数

9、不同的题目,有的题目重在巩固基础知识,有的题目偏向知识的拓展。学生在做作业时遇到困难可以在讨论区留言,其他学生解答,教师也可参与。当学生完成客观题后,系统会自动批阅,并有答案解析,学生即刻获得反馈;教师批完主观题后,从统计数据中找出错误率高的题目,制作讲解的微课视频上传,供学生观看学习,学习困难的同学可以反复观看直至学会。 通过与传统课堂教学流程比较,可以发现智慧课堂教学流程的特点:第一,教学环节及其过渡离不开“云、网、端”的技术支撑;第二,课前、课后的学习能充分展开;第三,以学生为主体、精准化的学情诊断伴随全程,以学定教、动态生成的特征明显;第四,面向全体学生,学习资源按需推送,个性化教学成

10、为可能;第五,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畅达、反馈及时。 三、 “智慧课堂”的实践与反思 (一)教学实践 比如笔者在教读氓这首诗时,就采用“智慧课堂”模式,作了教学尝试。 前期工作:学校引进了“超星泛雅”教学平台,教师在该平台建好了“高职语文第七册”的课程(其中第一课就是氓 ) ,再将所任教班级的同学名单“添加”到这门课程中。这样,师生登录教学平台后,进入该课程的氓这一课,就可以进行教与学的活动了。 课前,学生通过 PC 端或手机端在教学平台上学习,学习内容是教师建课程时推送的媒体资源,包括氓的朗读音频、情景剧视频、学案、PPT。同时提供学习任务书,要求学生学完资源,做完题目,并能准确、流畅地朗读

11、课文等等。在教学平台的教师端,可以看到能直观反映学生课前学习情况的进度条、曲线图、柱状图等,教师可以知道哪些题目学生错得较多,哪些同学没有学习,从而确定课堂教学的难点在哪里,要重点提问哪些同学。教学设计的精准是传统课堂模式下很难做到的。 课中,学习内容的深化。此处仅以氓的朗读教学为例,学生由于在课前已听朗读录音(部分同学会反复听) ,朗读情况比较好,基本能达到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这已远超传统课堂模式下学生预习后的朗读效果,显示出“智慧课堂”的高效。当然,要进一步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还需要对诗中人物形象做深入分析,这是“课前”学习难以完成,需要在“课中”深化的内容。 课后,学生完成作业,教

12、师批阅。客观题的作答,系统会自动批阅,即时反馈,并提供答案解析;主观题可依个人情况选择完成,如“氓这首诗中男女主人公各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如何看待诗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根据难度可将后一题的分值调高些。教师批阅后,在线反馈,并督促未完成的同学,系统会将督促短信发送到他们的手机上。 (二)教学反思 通过实践,产生了以下几点认识:第一, “智慧课堂”离不开智能化技术支持。笔者已发现了利用教学平台进行朗读教学的优势,但如果平台系统能对音频自动辨识正误、评价质量,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不仅听示范朗读的音频,还要上传自己朗读的音频,学生的学习会更深入。第二,“智慧课堂”也不是“唯技术论” ,把什么都“甩给技术” ,对传统课堂加以全盘否定。实践表明,教师基本的教学素养在“智慧课堂”模式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传统课堂到“智慧课堂”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教师要勇敢地跨出第一步。第三, “智慧课堂”模式下的学习评价是重视过程性评价的,要让学生适应这种评价方式,否则,推送的?n 前学习资源再丰富,设计的课后作业再精妙,也会因为被学生忽视而落空。第四,学生的在线讨论不够活跃,仍是今后需要积极探索解决的一个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