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一、导入:(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临危受命,只身前往秦营,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火。 )同是强秦压境,有人选择了游说,而荆轲毅然选择了提剑行刺,结果如何呢?二、战国四大刺客(1) 、吴国专诸春秋时期吴国人,家住阳山之野,靠为人屠猪维持生计。当时伍子胥隐居于此,与其交好。后来,吴国公子光欲行刺其兄吴王僚,来见伍子胥,请其荐一勇士,伍子胥荐了专诸。为了刺杀吴王僚,专诸隐居太湖学治鱼三月,藏鱼肠剑于鱼腹,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当时,吴王僚之子公子庆忌与其手握兵权的母弟掩余均被派出使楚国,因此,公子光谋成王位,即吴王阖闾。(2) 、吴国要离春秋时期吴国人,因其折辱壮士丘迮,
2、被推为天下勇士。自吴王僚死后,阖闾立国,公子庆忌逃往艾城,招纳死士,接连邻国,欲待时乘隙,伐吴报仇。公子庆忌冒腾肉飞,走愈奔马,手能接飞鸟,步能格猛兽,矫捷如神,万夫莫敌,因此阖闾日夜忧虑。时伍子胥又荐羸弱体细的勇士要离刺杀庆忌。要离献计残身灭家,取得庆忌信任,终于成功刺杀了庆忌。 (典故“壮士断臂”即来源于此)专诸和要离成就了一代霸王阖闾。(3) 、魏国聂政战国时期魏国人,原居轵地深井,因得罪乡里,带母及其姐宵避居齐国都城临淄,乃吴起好友。后吴起将其荐给富豪严遂,聂政到达韩国都城平阳后,成功地刺杀了忘恩负义的韩相国侠累。(4) 、燕国荆轲战国末期燕国人,受燕太子丹之托刺杀秦王嬴政,功败垂成。
3、他的故事家喻户晓。其友高渐离被后世尊为“乐圣” ,后高渐离以灌满铅的筑刺杀秦始皇未遂,被施以瞎眼之刑。三、关于战国策: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 。初中语文第六册的基本课丈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 魏策 。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自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 。 战国策又称国策 ,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土谋臣的策略和言论。战国策语言流畅犀利,笔调辛辣,善于将寓言故事巧妙地穿插于文中,用以说明抽象的道理,阐述自己的论点,是论辩文
4、的典范。其中很多寓言和比喻后来成了著名的典故,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惊弓之鸟、南辕北辙、鹬蚌相争等。 战国策文笔优美,叙事生动形象,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初著名散文家贾谊、晁错、司马迁,宋代的苏洵、苏辙、苏轼的散文都受到战国策的影响。 战国策中运用的工整的对偶和排比句法及主客对答、抑客申主的写法,亦为汉赋所继承。四、时代背景。“荆轲刺秦王”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227 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第六年。秦已于-230 年灭韩,秦王又于-228 年派秦将王翦破赵,引兵北上,兵临易水,直逼燕境,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
5、燕王喜为了向秦国示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而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时,秦王嬴政没有礼遇他(“遇之不善” ) ,太子丹十分愤恨于-232 年逃回燕国。于是,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企图达到既报前仇又解国难的目的。本文记叙的就是这件事情的始末。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他的朋友之一。燕太子丹为了刺秦王,先找智能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万分高兴
6、,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中记叙的情况。五、诵读课文,梳理文字,积累文言知识 正音:荆轲 督亢(kng) 愿足下更(gng)虑之 樊於期 (w j) 右手椹(zhn)其胸 拊(f)心 血濡(r) 褛 以药淬(cu)之忤 (w)视 嗔(chn) 目 变徵(zh)之声 通假字: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六、整体感知1、看看故事是如何围绕“刺”展开的,有哪些人物,哪些情节,哪些矛盾?(引导学生回答)总结如下,人物:荆轲、太子丹,樊於期、秦王,秦武阳、高渐离、蒙嘉,夏无且矛盾:秦国与燕国的矛盾(两个阵营间的主要矛盾)是“刺”的本因,太子丹与荆轲间的矛盾(策划
7、实施中的矛盾,直接导致失败) ,樊於期与秦王的矛盾(次要矛盾,为燕国利用)情节:准备(信物、助手有波折) ,送行,刺杀(秦武阳,刺而不中,拔剑不出,引而不中) ,一波三折2、 荆轲刺秦王的结构 第一部分开端(从“秦将王翦破赵”到“ 愿足下更虑之” ):行刺的缘起 第二部分发展(从“荆轲知太子不忍”到“ 终已不顾”):行刺的准备 第三部分 高潮(从“ 既至秦”到“必得契约以报太子”):廷刺秦王 第四部分结局(最后一段):荆轲被斩 七、讲解课文(一)故事开端,行刺缘起,文章一开始让同学比较此文第一段与烛之武退秦师的第一段,有什么相似之处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秦将
8、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后北略地,至燕南界都在揭示尖锐的矛盾冲突,交代了危如累卵的主国形势,渲染紧张的故事氛围(悲剧的基调) ,发端下文故事本文开头,就交待了荆轲刺秦王的外部原因读第二段,从荆轲与燕太子丹的对话里,比较二人在如此危急的形势下的表现有何不同太子丹 恐惧,焦虑,慌乱, (对荆轲)不忍(寡断)荆 轲 冷静,镇定,勇毅(言必信)深谋远虑,城府很深(入秦方案)故事在此出现什么波折?主人公一亮相,就表现出他勇而多谋、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但由于太子丹“不忍” ,在准备信物上与荆轲意见分歧,事情起了波折(二)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 终已不顾) :问:说一说这五个场面的详略处理特点,并说明为什
9、么要这么处理总结:其中“准备利刃” “配备助手”是行刺的必备条件,然属次要情节,只一笔带过其他三个情节均突出了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问:说一说各表现了哪些人物的什么性格答: “准备信物”的关键是激樊於期献头荆轲体谅太子“不忍” ,果断地决定“私见樊於期”一席对话,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三言两语使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 ,继而“偏袒扼腕而进”,甘心自刎献头这一段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示了两个异中有同的人物的精神风貌:两人都是燕赵慷慨之士,一个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
10、侠士风度跃然纸上;一个义勇刚烈,热肚直肠,武将形象栩栩如生这一段描写,故事人物肝胆相照,故事气氛荡气回肠问:在配备助手这个问题上,太子已经为荆轲配备了秦武阳,荆轲却仍有所待,从中能看出什么端倪?答:不认可秦武阳,也不向太子丹解释,为后文的误会,冲突埋下伏笔也是二个性格上的冲突问:对荆轲来说,怒斥太子是无礼之举,但是又有一定道理,请说明为什么说这是两个人性格上的冲突呢?答:太子,仅因“顷之未发” ,便“迟”之, “疑”之,且以话激之这犯了用人之大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荆轲,做为侠士,轻死急人、视死如归,是本色太子丹的怀疑简直是对他人格的侮辱,再加上刚刚烈坚毅的性格,势必形成强烈的冲突,做出怒斥
11、的举动也就不奇怪了问:这种性格冲突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什么?荆轲也意气用事,仓促出发,准备不足,为后面的失败埋下了种子问:在易水送别一节中,是怎样烘托出送别时悲凉气氛的?答:这段描写,烘托了一种慷慨悲壮的气氛如“白衣冠” “士皆垂泪涕泣”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风萧萧兮易水寒”等都是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其中音乐描写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也是渲染悲壮气氛一开始是“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渲染出悲凉的气氛(一去不反,走上不归之路) ;再变为“慷慨羽声”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出同仇敌忾的气氛,将为大义慷慨赴死的浩荡之气推上高潮问:结合上段怒斥时,荆轲道“去而不往者,竖子也” ,你
12、如何理解送别中的唱词“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答:因为,此行无得力助手,仓促负气出行,他已经感到此去不会成功眼前是一条不归路,心生悲凉,但明知有去无回,义无反顾,更显得其情悲壮(三)高潮高潮(既至秦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廷刺秦王四个场面:这一部分描绘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荆轲的性格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部分的情节可概括为: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四个场面问:在“顾笑武阳”中,秦武阳临阵色变这个表现与前文是怎么呼应的?如何表现了荆轲的沉着与机智?答:与上文太子丹的疑荆轲信武阳的情节相照应荆轲面对泰山崩于前的突变,色不稍变,而是一笑、一前、一谢平静、自然、圆满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
13、秦君上下疑窦冰释,确是表现了他超人的胆略与非凡气质又是如何表现荆轲的人物个性的?问:在秦廷行刺情节的描写中,如何表现了险象环生的戏剧性场面,让学生总结概述答:图穷匕首见,却刺而不中,秦王惊恐反抗,却拔剑不出,秦王被逐于殿上,却不得如下兵,只得徒手相搏,夏无且急中以药囊击轲,秦王得以脱身,下臣提醒负剑拔出,才反手击轲,荆轲孤注一掷,却投而不中,荆轲临死不惧,倚柱笑骂,显英雄本色每一个环节都惊心动魄,悬生死于一线惊险处,语言急促,词语简练,动词表现力强秦王惊、起、绝、拔、操、急,荆轲则取、奉、发、把、持、在这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倚柱笑骂
14、” ,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陶潜语) ,今日读之,谁不为之感慨欷歔?(四)结局:以秦王目眩良久,做结,让人回味不止,惋惜不已八、探讨1、荆轲和太子丹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荆轲刺秦王为什么失败了? 3、你是如何认识荆轲刺秦王这件事情的? (一)问题一:荆轲和太子丹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1、荆轲: 荆轲的“智”: a) 私见樊於期 b) 顾笑秦武阳 c) 为自己解围 d) 荆轲有所待 e) 厚遗秦蒙嘉荆轲的“勇”: a)顾笑武阳 年十二杀人色变振恐(侧面衬托) b)勇逐秦王 c)倚柱而笑 箕踞而骂 目眩良久(正面描写) 不畏强秦,不怕牺牲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15、结论:荆轲粗犷豪迈,沉着勇敢,见义勇为,不畏强暴,不怕牺牲,面对强秦,镇定自若,从容不 迫,千载以下,还令人感到凛然而有生气。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千秋万载令人感奋。2、太子丹: 不以燕国弱小无力抵御秦国的侵略而坐待灭亡,急起奋发,图谋保卫国家。孤注一掷,诚不得已也。但急于求成, “始速祸焉”。欲速则不达。 讨论太子丹在人格上的缺陷。 (要有具体事实) 明确:施恩图报,急于求成,胡乱猜疑。 (二)问题二、陶渊明咏荆轲:“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你是否赞同陶说?为什么?(看课后陶渊明诗歌后展开讨论,不预设答案,可各抒己见。 )提供看法,仅供参考: 太子丹对荆轲的
16、决心、品质、谋略和性情并无充分了解,双方谈不上“知己”。荆轲要待机而动,太子丹却“ 疑其有悔改”,予以责难,甚至以先遣秦武阳相逼,太子丹急躁的言行,反映了他的焦虑心情、狭隘心胸,表现出他完全不了解荆轲周密思虑力求全胜的大略。性情刚烈的荆轲无法忍受太子丹的不信任, “怒叱太子”,仓促上路。既然太子丹对荆轲的了解、尊重、信任都十分有限,那么, “君子死知己”这一说法自然难以成立。荆轲和太子丹的关系,显然不是一种君子之交。从主客关系看,双方各有所需,太子丹需要利用荆轲抑制秦国复仇雪恨,荆轲需要利用太子丹获取声名。历史记载:“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
17、以顺适其意。 ”太子丹对荆轲的心性是十分了解的,从这一角度,说他们是同气相求的“知己”也未尝不可。杀手荆轲“提剑出燕京” 是为了报达太子丹知遇之恩,荆轲确乎是为“知己”而非为理念而赴死的。 (三) 、你是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件事情的?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 介绍古人对荆轲的评价 非议:苏轼:“始速祸焉” 鲍彪:“轲不足道” 朱熹:“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肯定:司马迁:“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为哉” 左思:“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陶潜:“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教师小结: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
18、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荆轲刺秦
19、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北宋苏洵非议荆轲“始速祸焉”。南宋鲍彪说“轲不足道也” 。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 ”。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