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学年论文班级2011级思政二班姓名学号2011102052042我国现阶段教育公平的研究中文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各种各样的问题也随之而现,其中关于教育公平的问题也成了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教育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很重要的,因为每一个人一出生都要接受教育,教育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就表明国家也非常重视教育公平。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论述的是关于教育公平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讲的是关于教育公平的内涵、特征以及意义。从教育公平的内涵入手,深入阐述了教育公平的内涵,并指出教育公平与
2、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第三部分陈述了我国教育不公平的表现,从区域层面、城乡层面、校际层面和教育腐败与教育特权四个方面阐述了问题。第四部分分析了造成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将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归纳为社会结构问题、政府公共职能的缺失和管理部门的失范、资源配置不平衡与教育政策问题这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五部分则为实现我国教育公平的对策,指出了我国的教育要朝着这四个方向努力第一加快教育事业发展,以发展求公平;第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第三建立起国家对弱势群体的资助体系;第四加强教育公平的研究,建立起教育公平评价指标。这一部分强调了怎样才能实现教育公平,政府因该通过各种政策和法制改革才能实现教育公平。关键词教育公
3、平问题;原因;对策ABSTRACTALONGWITHTHEDEVELOPMENTOFECONOMICANDSOCIETY,ALLKINDSOFPROBLEMSWITHITNOW,ONEOFTHEPROBLEMSABOUTEDUCATIONFAIRALSOBECAMEAHOTISSUEINTODAYSSOCIETYEDUCATIONFOREVERYONEOFUSISVERYIMPORTANT,BECAUSEEVERYONEABIRTHHAVETOACCEPTEDUCATION,EDUCATIONINRELATIONTOEACHONEOFUSGROWTHANDTHEDEVELOPMENTOFTHE
4、SOCIETYTHEPARTYCONGRESSPROPOSEDA“EDUCATIONISTHEFOUNDATIONOFNATIONALDEVELOPMENT,EDUCATIONFAIRISTHEIMPORTANTFOUNDATIONOFSOCIALJUSTICE“ITSHOWSTHATCOUNTRIESALSOATTACHESGREATIMPORTANCETOTHEEDUCATIONFAIRTHISPAPERMAINLYDIVIDEDINTOFIVEPARTS,THEFIRSTPARTISTHEINTRODUCTION,THISPAPERDISCUSSESABOUTTHEEDUCATIONFA
5、IRISTHERESEARCHBACKGROUNDANDSIGNIFICANCETHESECONDPARTOFTALKABOUTEDUCATIONFAIRCONNOTATION,CHARACTERISTICSANDSIGNIFICANCEFROMTHEDEFINITIONOFTHEEDUCATIONFAIR,THISPAPERANALYSESTHEEDUCATIONFAIRCONNOTATION,ANDPOINTSOUTTHATTHEEDUCATIONFAIRANDTHEBUILDINGOFAHARMONIOUSSOCIETYOFTHERELATIONSHIPINTHETHIRDPARTOFT
6、HEOURCOUNTRYEDUCATIONNOTFAIRSTATEMENTOFTHEPERFORMANCE,FROMREGIONALLEVEL,URBANANDRURALLEVEL,THEINTERUNIVERSITYLEVELANDEDUCATIONCORRUPTIONANDEDUCATIONPRIVILEGEFOURASPECTSOFPROBLEMSTHEFOURTHPARTANALYZESTHECAUSEOFEDUCATIONUNFAIRREASONS,WILLEDUCATIONUNFAIRCAUSESINTOSOCIALSTRUCTURE,THELACKOFGOVERNMENTSPUB
7、LICFUNCTIONSANDMANAGEMENTDEPARTMENTANOMIE,RESOURCEALLOCATIONANDEDUCATIONPOLICYISSUESNOTBALANCETHESEVERALREASONSTHEFIFTHPARTFORCHINATOREALIZETHEEDUCATIONFAIRCOUNTERMEASURES,ANDPOINTEDOUTTHEEDUCATIONTOTHEFOURDIRECTIONSEFFORTSTOWARDTHEFIRSTTOSPEEDUPTHEEDUCATIONCAREERDEVELOPMENT,INORDERTOMAKEJUSTICETHES
8、ECOND3TOFURTHERSTRENGTHENANDIMPROVETHEEDUCATIONLEGISLATIONTHIRDESTABLISHNATIONALTOTHEDISADVANTAGEDGROUPSFINANCIALAIDSYSTEMFOURTHSTRENGTHENTHEEDUCATIONFAIRRESEARCH,SETUPTHEEDUCATIONFAIREVALUATIONINDEXTHISPARTOFTHEEMPHASISONWAYTOREALIZEEDUCATIONJUSTICE,THEGOVERNMENTFORTHISTHROUGHTHEVARIOUSPOLICYANDLEG
9、ALREFORMTOACHIEVETHEEDUCATIONFAIRKEYWORDSEDUCATIONFAIRNESSREASONSSOLVINGCOUNTERMEASURES4目录摘要1一、教育公平的内涵、特征及意义4(一)、教育公平的内涵4(二)、教育公平的特征4(三)、教育公平的意义4二、教育不公平的表现5(一)、区域层面5(二)、城乡层面5(三)、校际层面5(四)、教育腐败和教育特权导致的不公平6三、造成教育不公的原因6一)、社会结构问题6二)、政府公共职能的缺失和管理部门的失范6三)、资源配置与政策问题6四、关于实现教育公平的对策7(一)、加快教育事业发展,以发展求公平7(二)、进一步
10、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8(三)、建立起国家对弱势群体的资助体系8参考文献85一、教育公平的内涵、特征及意义(一)、教育公平的内涵教育公平,指的是国家把有限的教育资源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合理的配置,并且符合一定的规范或原则。这里的合理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符合全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另一方面是要符合每个个体的发展和需要,也就是要处理好整体和个人关系,使二者协调发展,不能只顾一方而不顾另一方。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条件下的赋予教育公平的崭新的内涵。具体的说,教育公平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国家应该有不同的内涵,这是由各国具体的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表现出城乡和地区不平衡的特点,这严重制约着教育
11、公平的实现程度,因此教育公平应该有等级之分即初级公平,指的是保证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中级公平,指的是为每个人在相应阶段提供相同质量的教育高级公平,指的是接受同等质量教育的学生能达到学业上的相对平等的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这三个等级是相互连接的,相辅相成的。其中,“保证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是基础和前提,“为每个人在相应阶段提供相同质量的教育”是进一步的要求,“接受同等质量教育的学生能达到学业上的相对平等的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是最终目标和结果。这三个等级也就是学者们研究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二)教育公平的特征每个人的受教育状况影响着他或她一生的发展,因而
12、教一育公平问题日益受到教育研究者的关注。教育公平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教育公平具有历史性。公平的状态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性质。此,公平在任何时代都不是抽象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发展变化着的2教育公平具有相对性。教育公平脱离了某一特定的评价标准,就成了个无意义的存在。双方教育公平诉求的实质,在于各自依据的判断标准的差异3教育公平具有主观性。教育公平又是人的一种主观价值判断,具有主观性。其主观性主要表现为教育公平感,即对教育公平问题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4教育公平具有客观性。教育公平就其所反映的内容而台,不能脱离教育事实的客观性5教育公平具有理想性。人作为有目的、有意识的存在
13、,总是有着对理想的追求和向往,总是把不可能的事想象成可能的,这既是人超越性的表现,也是推动历史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教育公平所具有这些特征决定了教育公平地实现将是以的长期的演进过程。、教育公平的特征(三)、教育公平的意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是衡量社会公平的重要尺度。目前我国明确将“促进教育公平”写进教育规划纲要,作为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这在我国历史上还是头一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和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对我国未来的教育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第一,实现教育公平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崇高理想,马克思一直主张“争取无产阶级的受教育权,实现
14、社会各阶层群众受教育的平等机会”,同时这一主张也是马克思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实现教育机会和权利的真正民主与平等是不可能的。在他们看来,无产阶级要争一取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平等必须通过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刁能实现。恩格斯在其著名文章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只要教育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工人就不可能受到真正平等的教育。”6第二,推进教育公平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懈的历史追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历届领导者一都努力践行实现教育公平的伟大理想和目标,充分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领导者对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教育在国家富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在各个阶段
15、各个时期始终坚持推进教育公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从成立起,中国共产党就开始关注教育的发展,如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大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还规定“工农劳苦群众,不论男子和女子,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上,完全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一切工农劳苦群众及其子弟,有享受国家免费教育之权。”1932年秋,闽浙赣省维埃代表大会文化工作决议案还规定“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和统一的劳动学校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的普及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命运的关键问题”的是以邓小
16、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做法。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做法。具体表现在首先,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方面的成就显著,提高了全国人民的受教育水平。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是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的做法,主要表现在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和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并将“促进教育公平”写进教育规划纲要,将其作为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这一举措在我国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历史性和政策性的意义二、教育不公平的表现(一)、区
17、域层面虽然从2007年起我国全面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但在具体改革和实施过程中,我国中部、西部和东部的改革进程各不相同。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城市的教育已经办的比较好,所以他们更重视农村教育,中部地区还有许多偏远山区,有的农村的小孩还上不起学,所以中部地区侧重关注“上得起学”的问题。众所周知,西部地区适龄儿童的平均入学率、升学率都大大低于东部地区,所以西部注重这两个目标的发展。东西部地区无论在办学条件、教育发展水平还是在教师素质等方面都远不如东部地区。(二)、城乡层面城乡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以及城乡居民在获得教育资源、教育机会等方面的严重不平衡。当成市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
18、有一部分家里贫困的农村学生却面临辍学的危险。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免除了农村以及城镇的义务教育学杂费,但城市里的农民工却要为子女缴纳教育集资费、附加费以及借读费,这样做无疑会拉大城乡之间的教育区别。城乡之间的差异具体体现在城乡教育机会不均等,城乡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差距及教育结果的不平等。(三)、校际层面校际层面的差距主要体现在重点学校独享优质教育资源上。重点学校享受了特殊的教育政策,具有优秀生源、优秀师资的优先选择权、优质资源的优先配置全等。这些特权客观上拉大了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间的差距,导致了学校间的失衡。这种差距变现显性和隐性两方面。显性差距表现在经费、师资、设备、学生宿舍等方面
19、,隐性差距表现在凭借“名校效应”获取更多资源,从而形成恶71性循环,造成非重点学校和重点学校的距离进一步拉大。(四)、教育腐败和教育特权导致的不公平教育腐败主要是指教育部门中存在的以权谋私,以及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利益以及追求小团体利益和私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随着教育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政府对教育机构的管理职能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逐渐扩大,学校的发展更符合市场实际、自身实际。与此同时,学校的发展也面临着教育经费紧缺、教育资源匾乏。加上市场价值和经济手段对教育功能、教育价值的异化等诸多问题,以及监督机制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育腐败。我国在教育改革迅速推进的同时,法规制度建
20、设却相对滞后。为使子女能享受良好教育而“客居”城镇、为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而高价择校为能进入一流名牌大学而进行“高考移民”等现象可谓比比皆是,导致一系列一时难于彻底根除的教育腐败问题滋生,使好些成绩优异、没有资金实力的学生,往往被排除在外,或是被录入冷门的专业,影响到后来的就业,继续造成社会上的不公平。三、造成教育不公的原因(一)、社会结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这一制度的弊端在于它以“农业”和“非农业”户口为依据,把国民非为标志明显的两大类别,让城乡儿童在不同的制度架构中获取不均等的教育资源。在公共资源分配等方面往往向城市倾斜,包括教育投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要用于城市地区,在教育
21、经费、办学条件、师资配备等方面,城市和农村的标准不同。当前,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还不完善,教育资源的供给和户籍制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儿童入学主要有户口所在地决定,这些体制性原因导致城乡人口在享受公共上存在巨大差异,进一步拉大了城乡教育发展水平的距离。(二)、政府公共职能的缺失和管理部门的失范一些教育不公平现象的产生与政府公共职能的缺失有关,根本原因在于政府未能明确意识到义务教育不是非公共产品,也不是准公共产品,而是纯公共产品,应由政府全部承担,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不应让老百姓分担其成本。政府未能尽到应有的职责,未能很好地贯彻有关法律法规的精神。政府管理部门失范也应当引起政府、甚至国家立法部门的高度
22、关切。显然,2007年政府教育投资占GDP比例还不足28,是很让人不安的。这些年,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普通民众都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表现出相当强烈的不满,已是毋庸讳言的事实。这种抱怨与其说是对有关政府部门的管理本身的不满,毋宁说是对政府忽视教育、尤其是缺乏长远的教育战略的不满。其次才是教育管理的失误。我们对教育管理缺乏一种完整的、战略性的、长远的管理机制,所以在管理上常常出现摇摆不定、犹豫不决、错失改进良机的机遇和环境。一会儿偏于高等教育,猛抓“大学联合”和名牌效应一会儿又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偏于大搞义务教育、“农村倾斜”和“西部倾斜”,把刚刚起步的名牌大学战略搁置一旁。很多思想家都提出
23、教育是立国强国之本,这才是最重要的。(三)、资源配置与政策问题首先是资源分配不公。由于历史形成的巨大发展差距,公正的教育资源配置应当是能通过恰当的方式使得这一差距不再继续扩大,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向落后的地区倾斜,以主动缩小差距。但在财力的分配上,我国与多数的国家一样,上级政府中央、省集中了大部分收入,形成了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的举刘丽丽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公平问题与策略J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7月8办责任和财力分配上的不对称,这也就导致了越是贫穷的地区,教育负担就越重的局面。如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着县和乡镇财政困难的问题,使得基础教育经费很难得到保证,即使个别地方财政是倾其所有,仍保证不了教育
24、的正常开支,因而直接影响到了义务教育的实施。实行税费改革之后,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的经费投入全部由财政拨款来解决,以致本来就己积累的经费短缺问题得到更充分的暴露,如学校公用经费的严重不足、危房改造资金无法落实、历史债务沉重等。“同时由于我国改革开放过程的先后顺序不同,各区域经济开发的进程、开发的程度差异以及各地区经济资源分配的不同,使得我国各地区之间发展非常不平衡,东部地区的经济水平较高,而西部地区经济则较为落后。例如2005年,我国东部地区人均GDP为22200元,西部地区为8970元。”这就使得各地投入教育的经费存在了较大的差距。“如2004年,东部地区
25、初中生的预算内事业费平均为1874元,西部地区为1017元,东、西部之比为181而初中生的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东西部之比为251。其次是教育政策存在问题。第一政策取向偏差,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我国教育资源匮乏,国家经济发展有急需各级各类人才,对此,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集中优势资源实行精英教育。因此,国家的教育政策有城市化、精英化的取向,这符合当时的国情,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教育公平的最大化。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家所能支配的资源越来越多,这种城市化、精英化的取向已经不符合我国国情,不利于教育的平衡发展。还有一点表现在教育政策制定程序不公其核心问题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有些
26、时候不按程序和规则进行;二是教育政策制定是不够公开不够民主。教育政策活动往往是一种单向的政府选择模式。再出台前的讨论阶段是透明的,而由问题转为政策,进入方案制定时,公众缺乏合法的参与途径,常常变得不透明。这种政策缺乏反馈回应机制,政策的公平性会降低,容易造成公众的不满。三是教育政策执行不力,教育政策执行着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因地区利益、集团利益、部门利益、个人利益的影响,二是教育政策产生利益偏向,表现为政策缺损、政策替换、政策扩大化、选择性政策执行等。四、关于实现教育公平的对策(一)、加快教育事业发展,以发展求公平发展是解决教育不公的最佳途径和根本办法。贫困是不和谐因素的根源,也是教育不公的根
27、本所在。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包括教育不公的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才能形成更完善的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公平在地区、民族、性别、阶层间的公平才能真正实现。当前,我国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加快教育发展,扩大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2源的供给,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充足的、优质的多元化的受教育机会,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务。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掘和激发一切有利于教育发展的资源和积极性,以发展求公平,把教育公平作为制定教育政策、加快教育发展的基础目标。
28、要在完善公共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的基础上,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对困难地区和困难学校的扶持力度,特别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合理调整教育资源结构,使公共教育资源进一步向基础教育倾斜,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和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从而使教育事业在加快发展中求均衡,在均衡发展中求公杜育红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5页9平。(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如今的社会是法制的社会,法律保障人民的权益。促进教育公平,必须增强法律意识,坚持教育的法治理念,真正做到依法治教,切实保障不同性别、种族、地域的人们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权利。教育公平的实现,是一个复
29、杂的系统工程,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以法制建设促进教育公平是一项根本性的措施。从总体上说,我国宪法及有关法律对公民受教育权利的规定体现了公平原则,但是,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演进以及全社会对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的公平原则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立法机构通过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从教育实施的各个细节上有效保障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开始建立起较为独立和完善的教育资源分配体系。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正和谐发展在教育领域的独特延伸,对教育公平的理念追求和制度规整必将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现实发展目标及和6皆社会建设的基本公平保障。今后,要尽快修订完善高等教育法
30、、职业教育法、教师法等,还应考虑制定农村教育法、教育投入法、学前教育法、高中教育法、特殊教育法、终身教育法等,以法律作为实现教育公平的坚实保障。教育法制建设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是维持教育公平已有成果的重要手段。通过立法程序,把国家关于促进教育公平的方针政策、制度措施、实现目标等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比如对贫困地区的教育经费专项使用制度,对贫困学生免费义务教育制度,保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制度等等并且贯彻实施。并且应该把保证公平教育原则,实行义务教育列入考核地方党政领导工作成绩的重要标准,实行问责制。对于教育领域中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要坚决予以制裁和打击,对于教育收费不规范和乱收费的现象要花大力
31、气纠正,以法律作为实现教育公平的坚强保障,树立教育部门的良好形象,维护和促进教育公平,做好让人民真正满意的教育,践行教育公平的法治理念。(三)、建立起国家对弱势群体的资助体系弱势群体普遍的存在于世界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城市经济条件相对困难的家庭,偏远的农村家庭以及先天性有障碍的弱势群体,国家和社会都应该对于这些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理解他们的困难这些都是教育公平能够实现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重要环节。再投入的先后顺序上,首先应该确保经济条件相对困难的家庭和偏远的农村家庭以及先天性有障碍的家庭的子女优先受到义务教育的权利,还应该向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当倾斜,还需要为弱势群体提供适当的
32、心理辅导,经济援助等等措施。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减轻教育的不公平问题,在我国,高校的困难的大学生,国家已经建立起资助的体系,给予国家困难补助,助学金和奖学金的奖励制度,这些都是加速教育公平的措施。参考文献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戴礼泽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现状、原因与对策的认识J教学研究2008,323吴德刚学习教育规划纲要的念义,20104刘丽丽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公平问题与策略J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7月5杜育红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袁振国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基础N中国教育报2009年1月107张晶教育公平的发展与策略研究J教育论丛文化版8郑金洲程亮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欧颖从教育公平视角看分层教学J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