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之根---道.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657697 上传时间:2019-07-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之根---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文化之根---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文化之根---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文化之根---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文化之根---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文化之根-道中国文化之根-道道可道,非常道“ 道” ,最早由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随后,孔子在周易系辞传里有句非常有名的话来诠释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道由此成为中国古典哲学里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由道而衍生出的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哲学概念,在文革中, 形而上学被引入现实政治意识形态中,一句形而上学猖獗 ,使许多理论工作者成为政治运动中的牺牲品。在八十年代的高中唯物辨证法 、 政治经济学两科课程中,对形而上与形而下这对哲学概念有相当的篇幅。老子的道德经 ,孔子的周易系辞传 ,都源出周易 , 易被列为中国文化的源头,这已经是勿庸置疑的基本观点。当代汉

2、语理论一词,尽管可以被理解为道 ,但其哲学内涵却异常苍白,没有春秋笔法所包含的万一 ,所以说,用理论一词来论述古典哲学中道这个概念,是无能为力的。无能为力的原因,主要是我们没有能力读懂周易 。子曰:“吾道一以贯之。 ”这句话是春秋笔法,这句话说的是什么呢?我的解读是:孔子直截了当的承认,我孔子的学说来源于易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我的解读是:“易里面的义理,是可以执行的,那是非同寻常的哲学道理。 易里面涉及的名词,那是非同寻常的哲学名词。 ”孔子和老子的学问,都来源于易 ,孔子的儒学、老子的道学,各自表达了对易理的独特理解,一定意义上, 道德经 、 论语 、 诗经 、周

3、礼 、 尚书都是易的另类表达形式。另类表达形式,就是老子、孔子各自导道的成果。孔子一句“吾道一以贯之” ,孔子的概括能力,明显高于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非常道”用于用于哲学概念,所指的就是解易之道 ; “非常道” 用于执政,指的是天下为公之道;“非常道”用于读书,指的是解读春秋笔法之道 。以上三个“非常道” ,最要紧的是解读春秋笔法之道 。 诗经卷耳是一首非常重要的文章,起首的一章说:“采采卷耳,不盈倾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这里有个重要概念周行 , 周说的是周易 ,孔子说“吾从周” ;行的理解就非常复杂了,主要指两钟理解,读 HANG音,理解为涵意;读 XIN

4、音,理解为人性、信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人性、信仰 ,合成则成为仁、信 , 仁 、 信是儒学的两个重要哲学概念, 论语在谈仁的概念时有里仁为美 ,在谈信的时候有民无信不立 ,这些重要的观点,归于中国语言按发音来组建新词语的原理,这个原理,一是春秋笔法,一个就是易理。诗经鹊巢说:“之子于归,百两御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这个两 ,大的方面来将,说的就是春秋笔法和易理 ;就易理上说,说的是刚与柔 、 阴与阳 、 吉与凶 、学与习 、 道与德等两两之易。 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壮大、衰落的周而复始,无不被汉字、汉语所左右,具体来说,无不被依据易理造出的文字和读音所左右。只要用汉

5、字,只要讲汉语,你都在用易理在说话,用易理造出的汉字表达你的主张。尽管易理读不懂,他已经化入了一个个汉字中;尽管春秋笔法失传,他已经化成了千百个成语、千万篇传世的华章。 春秋笔法和易 ,就是中华文明独特的“非常道”:智慧在其中,传奇在其中,可以君子万年,可以经营四方。阴 阳转贴 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间何以分阴阳二气?人体内何以分阴阳二气?高低、贵贱、阴阳、刚柔是无人道之别的。无物不阴阳,无物不五行,无物不八卦,无物不六十四卦,总之,无物不乾坤也。动物为阳,植物为阴;笔为阳,纸为阴;光为阳,眼为阴;眼为阳,灯为阴;善为阳,恶为阴;用为阳,体为阴。五 行有了阴阳还要有阴阳平衡。然平衡之理在五行,生

6、克制化也。五行这种描述方法具有特殊性,能够说明世界的这种平衡,而且是很好的说明。十来源于五,正是河图、洛书的根源。 “洛书的虚中十乃众妙之门。 ”生者,利也;克者,制也,抑也。三五以变,错综其数。五行:遇三致克。阴阳者形而下,五行者形而上。易 理 精 神 实 质得失、进退、存亡、恐惧 易理精神实质就是:从自然万物生死存亡的循序过程中,发现并寻找出对人类处世,有启示,有指导意义的精神理念来,帮助人类客观地,务实地,科学地处理好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它的精神实质用八个字即可解答:得失、进退、存亡、恐惧。 (一)得失:人处事,有得有失。有所得就必然有所失。这是正常。世界上绝不会有光得不失的情况。

7、如果有,那是不正常。是暂时的光得不失,其结果可能会得不偿失。光得不失是妄想,光失不得是傻子。 “从来祸福不由人,得失全在无意中。 ”但是,如果懂了八卦易经的道理,掌握了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就会使自己得多失少。 (二)进退:“退一步海阔天空, ”这是人们在前进时遇到困难的时候,经常会用来劝慰别人和自己的一句话,也可以说是至理名言。但是,暂时的困难和有利的恢复,有可能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也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做到当进则进,当退则退。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有时候进一步也可能是海阔天空。如何才能做到进退自如呢?那就必须全面的观察分析事物,客观的科学的把握分寸,做到随机而变即可。 (三)存亡:

8、“生死存亡”是讲的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这里为什么只谈存亡,不谈生死,原因何在呢?因为存亡是讲的让事物如何存在下去而不消失。只有存在下去才会有变化,才会有发展。反之就会消亡掉。生的概念有两个:一是出生之生,一是生活之生。出生是出世,生活是生存。谈生存是对的,人为可以掌控。人出生可以掌控吗?人的自然死期和死法可以掌控吗?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应该看做是生计,不是投胎出生之生;死,是消亡过程,不是自然死期和死法。 “生死存亡”都是讲怎样存在下去,而不是讲怎样投胎转世。存是事物发展的目的,亡是事物的消亡过程。只有懂了存亡的意义,才会知道生存的价值。八卦易经之理,就是告诉我们生死存亡的意义和价值

9、的。 (四)恐惧:人生在世,应该有所惧怕,有所恐惧。有了这种心理,你做事才有可能小心谨慎,避免出错。恐惧的心理来源于规矩。懂规矩的人才知道害怕,有规矩的人才能知道警惕。时刻警惕自己,才不会犯错误。所谓犯错误就是违反了规矩。违反了规矩就是违背了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不管是违背了规律,还是破坏了规矩,都得到的是应有的惩罚。八卦、六十四卦、易经之理,从头至尾都暗示了这一真理。尤其是文王八卦,乾卦三爻:终日乾乾。就是提示人们时刻保持警惕之心,以免过失、过错;上爻亢龙有悔,是说物极必反。也是讲的警惧之心。六十四卦的六爻之理,都是讲,事物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规矩,不然的话,所作

10、之事可能会事与愿违,或者是过之如不及。进退存亡得失 一、大自然的启示大自然一直在做有序的运动。大到日月星辰,小到鱼鸟花虫,都有一定的运动规律。动与静,夜与昼,寒与暑,生与死,都有其规律可循。在中华先贤的视野之中,看到了这样一些有序的自然现象: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的有序往来演化出了昼夜之序。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的有序往来演化出了四时之序。生生与消亡,原始反终;生长消息演化出了一幅有序的自然进化图。大自然中也有无序变化即非正常的变化,但只是暂时的、局部的,总体的、主流的变化是有序的。二、智慧的总结据周易系辞下记载,中华大地上最早研究自然秩序的是伏羲氏。理性的观察,智慧的总结,伏羲氏

11、用八卦记录了研究结果。八卦本身充分体现出了一个“序”字井然有序。六十四卦也体现出了一个“序”字。文字诠释卦象,同样也重视一个“序”字。周易乾文言诠释乾卦上九爻,解释中出现了从自然之文到人文的重要哲理:“亢之为言也,知进不知退,知存不知亡,知得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亢者,高也,高位也,极处也。上九爻在乾卦卦象中处于最高的位置,所以谓之以“亢” 。高处、极处,是物极必反之处,是穷上反下之处,是事物变化之处。自然界的演化是这样,人世间的演化也是这样。自然界的物极必反,人世间的有序进退,从自然之文之处演化出了人文哲理。 周易乾文言诠释的内容,集中在了人文哲理中。

12、周易乾文言认为,能够把握“亢”处的变化,能认识事物极处必变的道理,才称得上是圣人。人在极处,对“知退”之序掌握的好坏,就会发生截然相反的两种情况:存与亡,得与丧。三、经验与教训源头的中华文化是效法自然的文化。人理源于天理,天理即自然之理。序出自然,人效法自然也重视秩序之“序” 。人文中秩序之“序” ,首先体现在圣人君王的“进退”之序上。从有巢氏、燧人氏到伏羲氏、神农氏、黄帝、尧、舜,这些早期的领袖人物都是中华民族的能者与贤者,都是凭借巨大的贡献发明创造的业绩被天下之民拥戴为君王的。有巢氏、燧人氏之间的更替,传说与经典中都没有发生血腥争斗的记载。伏羲氏、神农氏、黄帝、尧、舜之间的有序更替, 周易

13、系辞下记载了两个字:“没”与“作” 。作者,为也。能不能“作” 、有没有“为”是担任君王的先决条件。 “没”者,老也、死也。尧、舜都在自己年老体衰之时提出了禅让。禅让并不是私下传递而是“天民一体”的选择。进有序,退亦有序;进在自己有能力造福天下之时,退在青年人有能力造福天下之时。伏羲氏、神农氏、黄帝、尧、舜之间的有序更替,是以能否造福天下为前提的。在君王职位上的有序进退,伏羲氏、神农氏、黄帝、尧、舜为子孙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有序之进退,使中华贤哲留下了万古英名。“夏传子,家天下。 ”从大禹的儿子夏启之后,天下选贤变为家中传子。从此,君王的有序更替变为武力争夺的“楚汉相争” 。天下选贤,选出的贤者

14、与能者。武力争夺,冒出来往往是文盲与无赖。家中传子,传出来大都是昏昧无知者与骄横淫逸者。皇帝之进退,是无序之进退。撕杀而进,被杀而推。每一次皇帝的更迭,不但不会使天下进步,而且会给整个民族带来痛苦的灾难。就皇帝家族而言,无序之之进退,往往给家族带来了覆灭的命运。几千年来,几十个王朝、三百对名皇帝,世界上连一个“亢”字都并没有弄懂。五千年的历史中,既有“天下选贤”的宝贵经验,也有“家中传子” 、 “楚汉相争”沉痛的教训。认真总结经验与教训,继承祖先的辉煌,重新创造新的辉煌,是中华民族优秀子孙的基本责任。合和和谐平衡 合和、和谐、平衡构成了中华文化精神之元。合和文化孕育出了早期的那个善于理论研究、

15、发展生产、发明创造的文明而先进的中华民族。探讨一下合和文化的起源,对于民族复兴也许是有益的。一、合和打开人类早期的经典无论是文化经典,还是宗教经典,在第一页的位置上都在关注着同样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宇宙与人”的起源。圣经用一个万能之神解答了“宇宙与人”的起源问题,其他宗教经典与圣经大同小异,都是用不同名称的万能之神解答了“宇宙与人”的起源问题。唯有我中华先贤在“宇宙与人”的起源问题上没有造神,而是用两种原动力回答了这一重大问题。这两种原动力就是一阴一阳。一阴一阳合而为道。上帝为同性同体,这本身就难以回答“生产”问题,道异性同体,顺利地回答了“生产”问题。道中的一阴一阳是一分为二又合二而一的关系。阴阳合和,产生天地。天地合和,产生万物与男女。男女合和,产生儿女。 “天地交而万物通也” , “天地交而万物不通也” ,周易彖传中的反复强调的这一个“交”字,实际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