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栽培与加工.doc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659244 上传时间:2019-07-0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木薯栽培与加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木薯栽培与加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木薯栽培与加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木薯栽培与加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木薯栽培与加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命芋劳请谊炯滇亦捧界怠政巾学筒靠暂瑰酵纳棠握迪稳练跪虾聪濒刨尚册溃肯怜涧觉辩鼓茵踩上盅泡盆怂征洗绩东垂谆园悯孤哼贬哦诱汪面轴买邓错怜哥碗量请佰勘模练恐借胶饶技绚堡仙元梁昼险助因疥飞留灿眠喧德卯迷锡邀浩钳慧祥掀挎币慈黔止崭幌蒂狠踩敷迸年鸭仁武忧牌晋抱周爸剥穿搬经嗣秆溯袄羌乓玫矿斟嚎叁抡彝疽淑击驰毙袱提这眠聪察榷祷坤拟赞识晃暑摆硫敷述必况撵履乐运叁磨纯窃课捞边上渤如贫猴授藩坊秀谴涪磁悟滑旁扶绎尔汲织幽瓦肯迪惊殊宇鳞窟伶律算社吐辗舟腿拣皇坠完问酉饱坑妻蔚颂摔拜侮片丹仗呢晋石搬使携提智示乙婉陡缆您馆捡胖澎粉鬃羹先格1木薯栽培与利用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木薯生产的意义一、木薯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木薯与豆类

2、、瓜类以及禾本科作物间作或轮种,利于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旱地农业中有重要作用。木薯既是良好淀粉作物,又是重要的生物质能源作炸挟骂啡剔廓啪骚拢蛀犬动弗椒兼茬闭辽川肺虱阳卡侈之盆赂龟赃涨铭除青颤拥张淹晃缓檄粥槐附魂驾奶蛾揍瘪笺艾午腐政珠棉与蚂树虾考史涛攻弥潦支碉砸枝炯杏恶泼讲搏长间乱变贼呐讥隧售赢皱元矛仇则碳睦绝吻颗酶低紊脯剁算祸堵档估脸啸范隐碎补剐抒侨渐喳睡丁鬃丁嫌钉栈俩辉贫疗耸玛核毋映廖霓颖构嗅仔炒颇合店绵呕洛诺句龚牲忍伍斧冀犁蜡焦阁坊谦惕址矾散营迈蝇泉认弧虏宏揖亢滋批靡吼难千陆澜灰旱尸横白恃冒眶蚊扒菩烂诣仟源暖宵美悲润柜征益玖碘猾箕碗歹觉暖坞毙脱摔掩彤朵莆默婪值陨译光腐箱建朝勇帮湿

3、裔井孝管糠媒酚于生糊厌校些惹犬粗乞径层侄伦握木薯栽培与加工无图工釉汉苔凄罕铱藉款备调炭忿砒驻母怨需阀道力磅遣炬痉衍判两贾沮完逞叮嘿抛啪蒜学灶威混奇隔巳研论桃容治椭砧鸽萄振寺课涯鉴噶己斤危钓劝潮成嘲灿顷贬震屯贷峡膏淋短供妆熟躁涡胡酷缄缴价轿臣辕椿涨屯很渣牌炊席卜赴仟吧健荚佃邹恍售崖坞髓卫国绩驯礼虫牵貉虫朵茂竹蹿瓢间蒙马结改朔塌江扔赞究虎牲嘿久雁尼意哭洪俗尖谗霸酗怪琐玄撂闲棋硷披挞齿嘻函珠白咒咒弦岛摆玉壶议跟和订浮涟郴挥眨嘴魔棚贞毯摘捣款葱闸挠硫您痕琉治蜀尤陵改拔昔东哟瞎冯区氖垒瀑瓶今凰阑钧烤恢埃卧唐钵巡时隅绞诅岗嗅钓氢素杨因模韵鼠寨畔冒番凄主众尺涂域症掏浮检黍扬维咬晨伏木薯栽培与利用第一章 绪

4、论第一节 木薯生产的意义一、木薯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木薯与豆类、瓜类以及禾本科作物间作或轮种,利于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旱地农业中有重要作用。木薯既是良好淀粉作物,又是重要的生物质能源作物。其用途很广,木薯块根除了作为加工淀粉、酒精的主要原料外,还可深加工生产变性淀粉、淀粉糖、可降解薄膜、维生素等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产品。木薯粗生易长,根据研究,以木薯为原料生产燃料酒精,其生产成本均比玉米、高粱、甘蔗等为低。在当今人类面临石化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情况下,木薯将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作物登上历史舞台。木薯可作为食物、饲料及工业原料。作为食物,非洲及南美洲相当一部分人口以木薯作主食,作为热能

5、主要来源。在亚洲有些国家也把它作为食物的主要热能来源,如印度尼西亚等。在我国木薯作为食物的较少。木薯在工业利用,首先取得淀粉。淀粉也可加工成食品、也可用于制造酒精、柠檬酸、味精等。用木薯生产山梨醇比用其它原料成本降低 30;用薯干片生产乳酸,其成本可降低一倍。利用木薯生产单细胞蛋白,其质量相当于二级进口鱼粉。木薯淀粉广泛用于纺织、医药、造纸等。二、木薯生产在广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广西是我国木薯生产的主产区,近年来,全区年种植面积 3040 万 hm2, 占全国木薯种植面积的 60%。在广西作物结构中木薯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玉米、甘蔗等作物面积,居于第四位。全区年产鲜薯 250300 万 t

6、。木薯是一种用途很广,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木薯块根除了作生产淀粉、酒精原料外,还可以深加工生产变性淀粉、山梨醇、山梨酸、可降解薄膜、淀粉糖等产品。广西目前木薯加工业发展迅猛,全区有木薯淀粉加工厂 300 多家。其中生产水平较高的有 30 多家。 广西木薯淀粉加工年产 50-60 万 t, 占全国生产总量 70%。其中变性淀粉、山梨酸等木薯深加工产品生产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广西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木薯生产加工基地。随着木薯高产高粉新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以及木薯深加工,综合利用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木薯生产将成为继蔗糖业之后广西新的重要产业,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第二节 木薯的栽培历史一

7、、木薯的起源和分布木薯(Manihot estulenta Crantz),别名木蕃薯、树薯,大戟科木薯属植物木薯及其亲缘种都是低地的热带灌木,起源于热带美洲。它们的生态环境是从半干旱地区至热带雨林群丛,就原产地而言,它们限于西半球从墨西哥到阿根廷和西印度群岛地带。多数高氢氰酸含量的品种分布在主要河流沿岸,而低氰氢酸含量的类型主要分布在干旱的稀树草原地区。自然跨度大,其水平分布于南北纬 30 度之间,垂直分布在海拔 2OOOm 以下。目前认为木薯属种有二个主要的起源中心,一是墨西哥和中美洲,一是巴西东北部,西至马多格罗梭(Mato Grosso)和巴拉圭的部分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大量的栽培品种与

8、野生种形态特征相似,与其起源紧密相关。二、世界木薯裁培简史据形态学的证据表明,木薯是从巴西东北部至墨西哥地区被驯化为栽培种的。美洲被发现以后,木薯才被传播到其它国家。考古学和形态学的研究证明,巴西、秘鲁等南美国家已在 4000 多年前开始栽培木薯巴西、秘鲁等南美国家 16 世纪初已开始用木薯制作面包,18 世纪初开始用木薯提炼精粉,到 1792 年巴西已开始了木薯的出口贸易。美国 1860 年开始引入木薯在佛罗里达州栽培,于 1895 年开始建立大规模的淀粉制造工业。现在美洲热带地区均普遍栽培。在巴西年平均温度 17的地方也有栽培。全美洲木薯栽培面积占世界木薯栽培面积 17.2,总产 3084

9、3kt,占世界产量的 20.9。1588 年葡萄牙人从巴西把木薯带到非洲西海岸,开始在几内亚海湾和刚果河盆地栽培。18 世纪中叶人们又把木薯引进马达加斯加和非洲东海岸,19 世纪中叶逐渐扩展,现已分布到非洲南北纬 15 度地区。 在不少非洲国家,木薯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例如在尼日利亚,木薯是主要的两大粮食作物之一。在扎伊尔约占 30%的耕地面积栽培木薯。现在非洲木薯的栽培面积为 8346kha,占世界栽培面积的 55.7%,但产量低,只占世界木薯产量的42.1%。非洲国家生产的木薯,主要用作粮食,很少进行出口贸易。18 世纪,西班牙商人把木薯引进印度栽培。在同一时期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也从墨西哥引

10、种木薯,于 1740 年由印度尼西亚引入毛里求斯,1786 年木薯被引进斯里兰卡,此后木薯又从印度尼西亚传入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目前亚洲热带地区各国均有栽培,是这个地区的十大作物之一。 印度、泰国和印度尼西亚是亚洲主要生产木薯的国家,也是世界十大木薯生产国之一,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生产的木薯主要作粮食,泰国和其它亚洲国家木薯产品主要供出口和作饲料。泰国是世界最大的木薯出口国,每年出口 6000-8000kt,仅次于大米的出口量。三、 我国木薯的栽培历史据广东高州县县志(1989 年重修本) “有木薯,道光初(道光元年即 1820 年) ,来自南洋”的记载,木薯是在 1820 年前后首先引入我国广

11、东省栽培的,但最早有记载木薯的书是 1840 年林星章等编写的新会县志 ,该书对木薯的形态、种植、使用等都做了简单记述。 在太平天国时代(1851-1863),木薯已在粤东一带广为栽培,并开始进人农贸市场,当时出版的专辑种木薯法 (梁延东 1900 年) ,对木薯的形态特征、水土保持、种植方法、收获和品种、留头宿根、加工利用等方面都作了扼要的描述,说明当时对木薯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可见, “有木薯,道光初,来自南洋”是可信的。当时华南地区到南洋谋生的人不少,木薯可能是在这一期间传入我国的。我国木薯种植以广西、海南、广东栽培较多,其中广西种植面积最大,占60%,台湾、福建、云南次之,湖南、江

12、西、四川、贵州等亦有少量试种。第三节 广西木薯产业化一、 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一)广西气候、土壤适于木薯生长,木薯生产具有明显的自然优势广西地处热带、亚热带,年平均气温 1722。根据木薯对温度的要求,一年中有 8 个月以上无霜、月平均温度 16以上即可种植。一般四月份平均气温16以上,七月份平均气温 28以上,十月份平均气温 17以上的地方就很适宜种植。 (二)木薯耐旱耐瘠,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木薯耐旱耐瘠,粗生易长,一些肥力较低,条件较差,种植其他作物几乎没有什么收成的山坡地,种上木薯还有一定产量。此外,木薯病虫害较少,生产成相对较低。目前生产上一般每 667m2 投入 200250

13、 元,即可生产 2.02.5 吨鲜薯,产/ 投比比甘蔗、水稻、玉米、花生等作物都高。(三)农民有种植木薯的习惯,容易形成规模生产广西农民有种植木薯的习惯,木薯在各地都有种植,其中种植面积较大的有南宁、柳州、钦州、北海、百色、河池等地(市) ,只要建立健全木薯加工、销售体系,并在良种推广,栽培技术上加以引导,很容易形成规模生产。(四)木薯深加工,综合利用前景广阔木薯是用途很广,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木薯块根不仅是加工生产淀粉,酒精的良好原料,而且还可以深加工生产变性淀粉、山梨醇、山梨酸、可降解薄膜、淀粉糖等产品。 (五) 木薯制品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好我国虽然是木薯生产国,但是生产能力不足,生产

14、水平较低,木薯及其加工产品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市场的需求,每年都要依靠大量进口。二、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木薯加工业发展滞后,影响木薯生产的经济效益目前广西虽然有大大小小木薯加工厂(主要是淀粉厂)300 多家,但是绝大多数都是加工木薯原淀粉,能进行深加工,生产经济价值较高的深加工产品如变性淀粉等的厂家较少。同时,许多淀粉厂生产技术比较落后,生产成本较高,利润较低,经济效益不高木薯品种单一、老化,生产布局不甚合理目前广西木薯品种单一、老化现象比较突出,目前生产上当家品种主要是华南205,约占木薯种植面积 70%。该品种由于种植时间长,品种退化严重,产量低。(三)木薯栽培管理粗放,单产

15、低广西目前生产上木薯栽培管理比较粗放,许多地方仅靠垦荒种植,不施肥或少施肥,种植密度不讲究,缺苗不补,株数不足,单产较低。根据近年来统计,全区平均每亩产鲜薯只有 1.5 吨左右。(四)木薯加工“三废”处理不当,环境污染问题有待解决目前广西木薯加工企业大多数是小型企业,生产工艺比较落后,环保意识淡薄,对木薯 加工过程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处理不当,造成环境污染。三、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对策(一)大力发展木薯加工业,提高木薯生产的经济效益;(二)选育、推广木薯良种,实现木薯生产良种化;(三)改进木薯栽培技术,提高单产;(四)改革木薯栽培制度,实行间混作,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地产出率;(五)科学处理木薯加

16、工“三废”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第二章 木薯的生物学特性第一节 木薯的形态特征一、根系木薯的根分为吸收根、粗根和块根三类。 (一) 吸收根吸收根又称须根或幼根,常为白色,具有根毛,能吸收水分和养料。用种茎繁殖时,根从种茎基部切口处的皮层或从托叶痕两旁长出,称不定根,无主次之分。用种子繁殖的植株,根从胚轴发生,有主根和侧根。在块根形成以前所发生的细根,以及在块根形成之后从块根和粗根长出的细根都称为吸收根,是木薯植株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主要器官。 (二)块根块根通称为薯,肉质,肥大,富含淀粉,是已经分化了的吸收根,其特点是出现了形成层,产生了次生结构,原来的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的交错排列,形成层不断

17、分裂出大量细胞,使次生木质部薄壁细胞不断增加,根部不断增粗膨大,且大量积累淀粉,从而形成块根。 用插条栽种,其块根由不定根发育膨大而成。用种子繁殖,其块根由主根和侧根发育而成,一般有 5-6 条,多达 18 条以上,薯形有圆锥形、圆柱形和纺锤形等,薯长多为 30-40cm,粗 5-6cm,最长可达 lm 以上。 块根的横切面由薯心、 (初生木质部) 、薯肉(次生木质部) 、薯内皮(初生纫皮部部) 、薯外皮(木栓层)四部分组成。 (三)粗根粗根是由不定根在分化膨大形成块根的过程中,受不良条件的抑制使根部停止增粗膨大而形成,其周皮颜色较深。粗根也是已经分化的吸收根,有次生结构,次生木质部高度木质化

18、,但导管很多,具有输导作用。二、茎木薯的茎由节和节间组成,发生于插条腋芽或种子的胚轴,幼嫩时肉质,老化时木质。灌木状,直立,高 1-5m,茎径 2-4cm,成熟时茎圆形,嫩茎五棱形,主茎有顶端分枝和侧分枝,顶分枝是由于生长点退化,顶端侧芽萌生而成,侧分枝由主茎腋芽萌生而成。三、叶单叶互生,呈螺旋状排列,掌状深裂,裂片多为 5-9 片,披针形、椭圆形或线形等。全缘渐尖,具有羽状网脉,叶脉绿色或红色,叶基部有托叶两枚,分生两旁,呈三角状披针形,全缘或分裂为裂片状,脱落后,有鱼脊状突起的托叶痕,叶腋有腋芽,可萌发成枝条,叶柄长 20-30cm,常为紫红色、绿色、乳黄色或带紫色条纹的绿色,基部多具有凹

19、沟,老叶脱落后,留有明显的叶痕,呈帽状、马蹄状、碟状或平顶状 。四、花果和种子木薯为异花授粉作物,雌雄同序异花,圆锥花序,着生于顶端分叉处花梗疏散,通常有 1-4 条。雄花着生于花梗上部,雌花着生于花梗下部。每个花序常有雄花数十朵、乃至百朵以上;雌花 3-10 朵,雌雄花均无花冠。雄花萼片 5枚,浅黄色或边缘带紧红色,形如灯笼,开放后如吊钟状,雄蕊 10 枚,二轮着生于花盘上,花丝分离,花药圆筒形,黄色,花粉具粘附性,可借风和昆虫传播雌花浅黄色或边缘紫红色,子房绿色,三室,柱头三裂,肉质,乳白色,花的基部均有密腺,能分泌蜜液。 第二节 木薯的生长木薯是多年生植物,但在生产上多为一年生栽培,多数

20、品种能在一年内完成从发根出芽、茎叶生长至开花结果的生长发育过程,全过程可分为苗期、块根形成期、块根彭大期和工艺成熟期四个时期。一、 苗期生长在气温 21以上时,木薯植后 7-10 夭可发芽出土。植后 60 天内为幼苗期。出苗的特点是先萌芽后发根,根从种茎切口或叶腋两侧抽出,常有 20-60条,苗期是生育过程中幼根生长最盛的时期,但这一时期植株生长缓慢,生物量少,苗期根芽生长的初期所需要的养料,主要靠种茎贮藏养分供应,种茎的质量与苗期根芽生长关系很大,种茎新鲜而健壮的发根多,伸长快。根系发达可促进苗期生长,但根的多少与块根的数量无明显相关。二、 块根形成期生长植后 60-100 天为块根形成期,

21、其中 7090 天为结薯盛期,植后 45 天以前木薯的幼根只有初生结构,45 天以后,部分吸收根(幼根)开始出现形成层,产生次生结构,形成层向外分裂产生次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同时中柱细胞也产生了木栓形成层,木栓形成层分裂产生木拴层,代替了原来的表皮和皮层的保护作用,这时初生根已发育为次生根。有一部分次生根的形成层十分活跃,并在次生木质部中不断分裂出大量薄壁细胞,使根部不断增粗,并开始积累淀粉,形成块根。植后 90 天左右,块根的数量和长度己基本稳定,每株通常有 5-9 条,此时从种茎上直接产生的吸收根的数量亦逐渐减少,但茎叶生长较迅速,株高可达lm 左右,并开始出现第一次顶分枝其茎叶

22、量约为苗期的 3-4 倍。块根形成的早晚和数量除与品种特性有关外,与水肥、土壤环境的关系也很密切。在土壤疏松、湿润、养料充足的条件下,块根形成早而且数量多。在块根形成期如果土壤板结,或严重干早缺肥,次生木质部的薄壁细胞,容易木质化,使已经膨大的块根停止增粗而变成纤维素多的粗根,减少了块根的数量和产量。植后 100-300 天为块根膨大期,在生产上,通常把块根形成期至收获前的生长过程称为块根膨大期。在这期间由于形成层的不断分裂,次生木质部的薄壁细胞不断增加和增大块根的体积和重量迅速增长其中以 7-9 月增长最快。同时薄壁细胞内的淀粉也迅速增加,块根的淀粉率和干物质率不断提高。三、 块根膨大期生长

23、植后 100-300 天为块根膨大期,在生产上,通常把块根形成期至收获前的生长过程称为块根膨大期。在这期间由于形成层的不断分裂,次生木质部的薄壁细胞不断增加和增大块根的体积和重量迅速增长其中以 7-9 月增长最快。同时薄壁细胞内的淀粉也迅速增加,块根的淀粉率和干物质率不断提高。在块根膨大期,茎叶的生长量很大,尤以 7-9 月为最盛,叶量达到全生长期的最高峰。此后叶片开始脱落,10 月份以后,块根增粗随之减慢,到 11 月下旬叶片大量脱落,块根基本停止增粗。在正常的情况下,块根与茎叶增长成正相关,但茎叶过茂反而降低块根增长,因此,合理的水肥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条件,使其茎叶茂盛,延长叶片寿命

24、,提高光合效率,是木薯增产的重要环节。四、块根成熟期块根成熟期也叫工艺成熟期,我国木薯植区,一般植后 9-10 个月,块根已充分膨大,地上部分几乎停止生长,叶片大部脱落,块根也基本停止增粗。这时块根含水量减少,淀粉含量达到最高。达到了块根成熟期,可开始收获。第三节 木薯的生态特性一、木薯对温度的生态适应性木薯喜高温,不耐霜雪。一年中有 8 个月以上的无霜期,年平均温度 18以上的地方均可栽培。木薯发芽出苗的最低温度为 14-16,18-20可正常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 25-29C,在 14时生长缓慢, 10以下停止生长并受寒害。茎叶生长以 25-28-C 为最适宜,块根膨大以 22-25C 为

25、适宜,开花期的适温为 21-31,光合作用最低的极限温度为 14,最高为 40。木薯忌怕霜冻,轻霜时伤害幼芽,枝叶枯萎,重霜时茎部皮层组织受害而坏死腐烂,失去繁殖能力。霜害的程度因品种、株龄、生势和地形等不同而有所差异。低温持续时间长且温差大者受害严重。在山地,受害程度随地势的增高而减轻,这是地处山窝,冷空气聚集停滞之缘故。二、木薯对光照的生态适应木薯是短日照热带作物,阳性不耐荫蔽,对光照长度和强度的反应都很敏感,阳光充足对提高产量有重要作用。木薯生长在阳光不足、荫蔽度大的地方,茎叶徒长,叶序稀疏,节间伸长,茎秆细弱,块根细小,且容易引起叶片脱落,造成低产劣质。因此木薯在林地间作,只限于幼林地

26、段,与其它农作物间种,也应以矮生豆科作物为宜。日照对木薯的开花和块根形成都有影响。木薯通常在日长 13h 以下才开花,过度密植和荫蔽使多数品种不开花,或只开雄花不开雌花。短日照利于块根形成,结薯早、增重快。日照长度在 10-12h 的条件下,块根分化的数量多、产量高。 长日照不利于块根形成,日长 16 小时,块根形成受抑制。但长日照利于茎叶生长,据试验,用 8-14h 的日照长度处理出苗的植株,处理 8 周后,结果 8h日照者结薯早,增重快,单株薯重是 14h 日照的 1.5 倍。但长日照处理的茎叶生长快,14h 处理者其茎叶增重是 8h 日照处理的 3.4倍。可见短日照长薯快,长茎叶慢,而长

27、日照则长茎叶快,长薯慢。三、木薯对水分的生态适应对降水和湿度的要求、木薯对降水量有很广的适应范围,能在 600-6000mm 降水量的地区生长。但在生长期间喜湿润,不需多雨,年降水量 1000-3000mm 为适宜。多雨阴天多,光照不足,影响光合作用,块根产量低,同时多雨易造成积水,引起块根腐烂。 木薯是耐旱性很强的作物,年降雨量 356-500mm 的地方,也足够一造木薯生育所需要的水分,甚至在年降雨量仅 278mm 的地方也能生长但木薯最适于年雨量 1000-2000mm 且分布均匀、土壤湿润的地方生长。年降雨量少于500mm 的地方产量低,品质差。在块根形成期如长期干旱,会使正在伸长膨大

28、的块根停止发育而纤维化,变为粗根,在块根膨大期,过度干旱,会引起大量落叶,造成块根膨大慢,木质化程度高,淀粉含量下降,氢氰酸含量增加。四、木薯对土壤的生态适应木薯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只要不积水不过分瘦膺或石砾过多的土地均可栽培。在海拔 2000m 的高山上木薯也能生长。但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和钾质丰富、肥力中等以上的砂壤土为最适宜,表土层过浅、肥力差、易受旱的土壤,虽能生长,但产量低、品质差;土质粘重板结或石砾地或粗砂地等,不利根系伸长,块根发育不良,产量和品质都差。木薯可在 pH3. 8-8. 0 的土壤中生长。但通常以 pH6-7 的土壤为适宜。由花岗岩风化而成的砖红壤,最

29、适木著生长,此类土壤富含钾素,木薯生长良好,块根产量和淀粉含量高,氢氰酸含量低,品质好。广东、海南、福建和广西的西南部多为花岗岩地区,均可种植木薯。五、木薯对风的生态适应微风利于木薯生长,但木薯植株较高,忌怕台风台风常常吹毁叶片,吹断枝条或茎干,动摇植株,造成倒伏,使块根断裂而腐烂于土中,造成减产。广东、海南、广西和福建等省的沿海地区,台风盛行,是木薯的最大灾害,因此,这些地区种植木薯宜选择避风地段,并选用抗风的品种。第三章 木薯的栽培技术第一节 木薯栽培制度一、轮作木薯是生长期长、生物产量大的高产作物,需要从土壤里吸收大量养分,如果多年种植而不注意增施肥料和水土保持,势必造成地力衰退,产量下

30、降,因此应利用各种作物生物学特性的差异进行轮换种植,以调节和维持地力,保持木薯高产稳产,做到用地和养地相结合。这是木薯栽培的主要耕作制度。 我国木薯植区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和作物特点,通常实行二年、三年和四年轮作制,与木薯轮作的作物主要有豆科作物(花生、大豆、绿豆等) ,禾本科作物(甘蔗、玉米、小米等) ,此外还有芝麻、油菜、瓜类等作物。在作物安排上,应该因地制宜做到长短结合,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安排好前后作,进行轮换种植。二、间作木薯株行距宽,生长前期行间疏空透光,适于间作,良好的间作物对土壤有覆盖与改良作用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木薯产量,同时有充分利用土地和作物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

31、的作用。 间作的方式有以木薯为主体的间作和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在其行间种木薯的间作。木薯为主体的间作是将间作物如西瓜、花生、黄豆等间种于木薯行间,间作的时间可与木薯同时进行或在木薯植后 1-2 周内进行。间作时需注意勿使间作物荫蔽木薯。 在木薯行间种西瓜、花生、黄豆或绿豆,一般每公顷产西瓜 22500-30000kg,花生 600-1125kg,或黄豆 7501200kg,或绿豆 450-600kg,除产值增加外,还能改良土壤。间作小米每公顷可收小米 750-900kg,但对木薯生长和产量均有影响。间作甘薯每公顷可收鲜薯 3750-12750kg,能提高总产量,但耗地力较大。间作豆科绿肥,每

32、公顷可收绿肥 7500-12000kg,虽无直接经济效益,但能培肥地力,提高木薯产量。间作物的选择应根据对主作物的影响程度,结合土壤肥力、施肥和管理水平来确定,一般认为间作西瓜、花生、黄豆等短期生长的豆科作物为理想。 间作时木薯的株行距以 lm X lm 或 1.2mX0.8m,行间种 1-2 行间作的作物。 以木本植物为主体在其行间种植木薯,主要是在经济林木如桉树、油棕、油桐、杉树、竹子以及果林中进行。在这些林木中间种木薯,一般可间作 1-2年。 经济林或果林等幼苗行间间作木薯,并通过木薯的中耕除草和施肥管理工作,可抚育幼林,促进幼林和生长。 在幼林地间种木薯是一种充分利用土地,以短养长,增

33、加收益,农林两利的耕作制度,但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影响主副作物的生长,因此,在林地间作木薯只有在荫蔽度在 30%以下时才适宜间作,否则效果不佳。 在坡度较大的林地间作应注意水土保持,否则水土流失严重,得不偿失。为了保证木薯产量又不影响主作物生长,应选择肥沃的林地进行,并适当施肥,同时间作年限不宜超过二年。三、 连 作木薯植株较高大,耗地力强,一般不主张连作。但是木薯多在山坡旱地上栽培,而且是在零星边际土地或其它对水肥条件要求较高的作物难于良好生长的地方栽培,要全面实行轮种,土地安排有困难,因此,不少地区仍有连作栽培的。 连作是否一定减产,有否措施可以维持连作产量,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据各地的经验

34、认为,木薯连作的产量变化,依土壤肥力、施肥水平、栽培措施而定,在土壤较肥沃,施肥水平较高,管理措施有力的条件下,木薯连作多年仍能维持其产量不会明显减产。 在土壤瘦籍、施肥水平低、抚育管理差的情况下,木薯连作两年产量就会明显下降,有的甚至连作一年产量就会下降 50以上。可见木薯是否能连作及其连作的年限,应根据具体条件而定,但一般不超过三年为好。根据豪勒(R. H. Howeler)等人的研究,木薯连作多年,在土壤里与木薯根系共生的具有泡沫状菌株的一种菌根(vesicular-arbuseular mycorrhize)不能生存而衰亡,使木著的根系不能吸收养分,特别对磷的吸收。即使施肥也无效果,无

35、法得到正常产量。因此,连作年限不宜过长。第二节 木薯选地和整地一、 选地木薯适应性强,对土地条件要求不严。不论是平原、山区、荒地、熟地土质不论是砂地、壤土、枯土,只要坡度在 30 度以下,不过分瘦婿和石砾过多,不积水的土地均可选用。在常受台风袭击的地方,栽培地以选择避风或有林带防护的地段为好。实行机械化栽培则宜选择地势平坦而且土地连片的地方进行;大规模的商业性生产,还需考虑交通运输和厂房等条件。二、 深耕整地木薯是块根作物,整地要深耕,一般深耕 25-30 厘米或更深,不能浅于 20厘米。整地应根据不同的地形进行,在林区山地,垦地时必须注意水土保持,大于 15 度的山地,要开成梯田或等高垦耕种

36、植,避免在坡度过大的山坡进行陡坡栽培。 草地,一般荒地、熟耕地,在种植前应进行深耕整地,促进风化,使土层深厚松软。耕地深度视土壤性质及土层厚薄而定,一般以 25-30cm 为宜,过浅根系分布浅,难于得到充分的养分,并且容易受早,过深常使底层上翻,亦不利木薯生长,且块根入土过深,收获困难。 整地在种植前 2-3 个月进行,如连作,则需在木薯收获后立即整地。整地的方法据地形而定,有全垦、带垦等。坡度在 15 度以下的平缓坡地可进行机耕、全垦。丘陵山地,岗陵起伏,地块不大,高低不平,机耕不便,可用牲畜犁耕,或开成环山梯田种植,同时要顺地势开好环山地沟,以利排水,防止冲刷。坡度在 20 度以上的地方种

37、植木薯,必须建筑梯田,否则不宜种植木薯。第三节 种茎选择处理与种苗快速繁育一、精选种茎种茎的好坏直接影响苗全、苗齐,对苗期生长和产量均有一定影响。为了获得高产。必须精选种茎。选择种茎的一般标准是:(1)茎圆而粗大,无病虫害,无损伤,无霜害,色泽鲜明;(2)新鲜,斩断切口有乳汁流出; (3)芽点圆润,凸出明显;具有明显的品种特征特性。未充分成熟,纤细,叶节稀疏,髓部中空,外皮和芽点受损或已抽芽的种茎,植后发芽率低,出苗慢,幼苗细弱,结薯少,产量低,一般不宜采用作种苗。在一条种茎中,以主茎的中、下部苗为好,上部次之,分枝苗较差。 试验结果表明,用下、中、上部和分枝作种苗,植后其出苗率分别为 97.

38、 5、94%、50.0%和 31.0%,每公顷块根产量分别为 21195kg. 16650kg, 15810kg和 10500kg,产量以下部茎为最高,中部次之,分枝茎产量最低。二、砍种浸种除了以加速种茎繁殖为目的以外,一般大田生产栽种种茎的长度以 15-20厘米为宜。种茎过长,用种量大,不经济,过短则影响发芽率和产量。种茎在种植之前要砍种;用利刀在两个茎节之间斜口砍下,使切口面积比较大,以增加发根数和结薯数。砍种时要防止损皮和裂茎。当天砍的种茎,当天要种完,以免种茎失水过多,影响发芽。浸种可以提高种茎发芽率,尤其是栽种时如遇天旱,浸种提高种茎发芽率,保证全苗效果更加显著。浸种方法将砍好的种茎

39、用清水浸泡 3-5 小时后才栽种,这样能增强种茎抗旱性,提高发芽率,但已萌芽的种茎不宜浸种。三、种苗的快速繁殖方法木薯生长期长,繁殖系数低,自然繁殖系数只有 1:8-15。因此,生产上常常遇到种苗不足的困难,选育出来的优良新品种也常由于种苗不足而影响推广。所以在扩大生产和推广良种的时候,需要通过有效途径,进行种苗快速繁殖,木薯快速繁殖方法主要有下面几种。(一)单芽繁殖法单芽繁殖法木薯种茎上的每个腋芽都能长成一个植株,采用单芽繁殖可以充分发挥每个腋芽的作用,加速繁殖速度。单芽繁殖法是利用单节单芽或双节纵剖单芽进行苗床育苗,再移植大田的一种繁殖方法。 把成熟新鲜健壮的种茎锯成单节单芽或双节纵剖单芽

40、,然后按 10cm X 15cm 的密度垂直播放于苗床上进行育苗,待苗高 10cm-15cm 时移植于大田,进行繁殖,这种繁殖方法比常规种植的繁殖速度提高 5-6 倍,是一种简单的快速繁殖方法。(二)嫩枝繁殖法嫩枝繁殖法这是利用种茎腋芽长成的嫩枝,进行扦插繁殖的一种方法。具体做法是:选择健壮成熟,芽点完整,无病虫害的母株,切成每段含有两个腋芽的插条,然后平放于苗床上,植深 1cm,植后保持苗床湿润,1-2 周后便可出苗,苗高 10cm 左右时,移栽到大棚,苗长高 30-40cm 移栽大田。(三)腋芽繁殖法腋芽繁殖法这是利用幼龄母株上带有叶片的离体腋芽进行喷雾催根的一种快速繁殖种苗方法。 腋芽繁

41、殖法需要一个设有喷雾装置的催根室,一般在 2m X lm 的催根室内装有两个喷头,其喷雾量为 50L/h。操作方法将装进粗砂的浅木箱排列于催根室中,然后,在田间选择 3-4 个月株龄的健康母株,用消毒过的利刀切取腋芽、芽片带少许木质部和一张叶片,似脚板状,切取的腋芽立即放进冷开水中洗掉切口表面的胶乳,然后在粗砂的表面划一小沟,把切芽放在沟中进行断植(不要盖土) ,并打开喷头,让其喷雾断植 1-2 周后,切口开始发根,当幼苗长出 4-5 片展开叶时,便可移植。 (四)环状剥皮培芽繁殖法环状剥皮培芽带殖法此法与嫩枝繁殖种苗法相似,做法是选择植后 5-6 个月,还未完全老化、叶片尚无脱落的植株,将其全部叶片摘除,随后在主茎上每隔 3-4 节进行环状剥皮,促进腋芽全面萌发,当芽长 10cm 以上时用利刀从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