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ppt

举报
资源描述
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融合·共生,1,2,5,3,3,4,,01,现状,current situation,现状,工业文明成果带来了设计审美观念上的革命, 但设计的标准化、批量化和机械化, 把一切都变得千篇一律, 人和自然脱节, 感性和理性脱节, 科学技术也带来了个性泯灭、生活刻板化和碎片化的危险, 把社会中的人变成了“单面人”。设计师不断寻求新的突破,让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融合共。,工业化后遗症,,02,引入,Introduced,融合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 共生生物上的理解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动物、植物、菌类以及三者中任意两者之间都存在“共生”。在共生关系中,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帮助,同时也获得对方的帮助。 融合共生是指科学和艺术的思维方式, 正在悄悄地相互渗透, 科学的发明和创造溶进了艺术的想象和情感的品格, 艺术的创造和美的探索 又渗入科学的理性和技术的手段,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融合·共生,设计 在本质上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统合的产物,即设计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利用艺术设计的方式创造使用与审美结合的产品。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是造物。也就是说,设计是设计人员依据现有材料和可操作工具, 在人的思维作用下, 对已有的科技文明进行消化而进行 的创造性活动。,设计,艺术 是指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征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 科学 是指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也就是说,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生理、心理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人类这种知识追求通常带有理性的特点。而艺术是人类情感和想象力的审美形式的表现与创造,它通常带有感性的特点。,艺术·科学,概念,融合·共生,Merge&Symbiosisn,03,“艺术越是发展就越是科学化,科学越是发展就越加艺术化, 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将在山顶重逢”,人们一般认为科技与艺术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科学技术研究的是 自然规律,而艺术则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形式多样性的研究。然而,科技与艺术都是从同一世界获得 信息,研究对象都是自然环境。科技可以解释人们的审美心理,可以为艺术提供全新的观点、方法, 艺术家可以通过科技开拓视觉创作思维。 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是相互支持的,但是又是相互对立的, 科学技术往往揭示自然现象和过程的是指,掌握客观规律,以便控制和预见。但是我们的艺术创作 往往可以违背这些自然规律,艺术创作的题材多以人、神共存等形式出现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场景, 比如我们熟悉的古希腊神话、圣经的故事等。科学技术与艺术创造看起来时南辕北辙的,但是,经 过我们仔细的分析,这些不合仅局限于艺术创作的题材选择上。科学技术与艺术是不断相互转化的 过程,科学技术是艺术设计、艺术创作的技术支撑。设计中与实用功能相关联的科学技术要素和审 美要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实,在历史上,艺术、设计、技术和科学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文化成就, 就是艺术与科学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最佳体现。而被公认为将科学与艺术结合最好的是达·芬奇,他 观察和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 除了艺术创作之外, 还涉及建筑、物理、医学、军事、机械、天文等 领域并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几乎包括了人文与科学的各个领域。他认为绘画并不是什么机械的手 工劳动,而是一门科学,需要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它。,达芬奇自画像,人体解剖图,肌肉结构图,蒙娜丽莎油画,机械设计草图,相对于艺术而言,设计是艺术化的造物行为,同科学技术一样,需要创新思 维观念、物质成型技术, 并满足消费对象的需求。如汉代的长信宫灯: 灯 体有虹管, 利用虹管吸收灯烟送入灯座, 使之溶于水中, 减少室内的烟炱 以保持室内环境的洁净; 灯高48厘米, 结构科学, 尺度适宜, 灯光的照射 范围与人们跪坐时眼睛的视线基本适宜, 灯体拆洗组装也很方便; 灯罩的 设计, 不仅有反射和聚光的功能, 还能通过灯罩的开合来调节灯光的照射 角度与照度; 造型优美, 人体形态生动,衣纹疏密有致。可以说长信宫灯 在环保功能、光学照明等方面的设计运用, 非常符合现代人体工程学 和 “以人为本”的设计概念, 达到了实用与审美的高度统一。,04,变革,Transform,阿尔塔米拉壁画,伦勃朗自画像,中国早期壁画,古埃及壁画,科学的新理论对艺术创新也有直接的影响。透视学、解剖学和光学理论创造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写实主义绘画。无论是古埃及壁画中的人物、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和拉斯科洞窟中的牛,还是中国早期壁画艺术中人类都缺乏在二维空间上表现三维效果的能力。光学知识在绘画上的运用则创造了绘画大师伦勃朗,伦勃朗的作品清晰的反应了光线强弱以及方向上的变化,画面中不同强弱不同方向的投影增强了人们的错觉感。,,21 世纪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时期, 人类社会发展呈现螺旋式的上升,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将从 根本上改变世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的同时, 也改变着设计师的工作方式。设计的形式和内涵都在发生变化, 设计师能更加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科技穿在身上 The technology wore”,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 构造物体的技术。 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 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造型设 计,航空航天设计、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一)3D打印技术提高了艺术设计的设计效率 现代社会的高速运转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追求一种高效的工作方式。3D打印 技术在各个艺术领域的应用提供了这样一个高效的机会。 在艺术设计中,设计师和模型师可以利用三维打印技术快速的将自己所涉及的产品变成 实物,便于将产品的模型提供给客户和设计团队观看,使客户也可以随时参与到产品的 设计中,促进设计师和客户之前的沟通,及时调整设计方案,从而使设计的产品可以更 加有效的得到市场的认同,在相同的时间内大大缩短了产品从设计到市场销售的时间, 合理优化了设计资源和市场资源。,(二)3D打印技术精简了设计过程中的资源配置 对于传统的服装设计来说,设计师除了画草图之外还要对服装面料的选择和成衣的剪裁 进行一番思考。从设计到成品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因此存在很大的失误风险因素,容 易造成设计师和制作公司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通过3D打印技术就可以很好地克服这 些问题,简化制作流程,制作工艺精细。在传统的服装制造中,服装品牌需要经过制作 样版、裁剪面料、缝合裁片,为客户提供样品进行适身性研究,可能需要多次重复才能 核准该服装适合或最终放弃。3D虚拟样板设计的推出则为生产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一方面,3D样板设计无需使用实物样品或使用少量的实物样品。当样品需要修改时,设 计师只需要动动手指,点几下鼠标,就可以在虚拟样板上进行修改,避免了样板反复制 作,极大减低了材料的使用浪费,降低了成本。而且最新的3D技术不仅可以在虚拟人体 模型上展现织物的悬垂效果,甚至类似面料与身体之间的摩擦所带来的舒适度、面料在 纵横方向的拉伸度、面料因自身重量所带来的悬垂度这些体感主观度极高的指数也能通 过不同的色带表现出来并进行调整。 另一方面,在样版设计阶段采用3D技术有助于缩短上市时间。在传统漫长的产品开发过 程中,企业难以迅速推出最新种类的畅销产品和互补产品,而有了3D技术,可以大大缩 短从设计到产品的周期。,(三)3D打印带来了最精确的数据库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趋发展,“将科技穿在身上”的理念在服装设计行业内悄然 升起。在全球时尚盛典维多利亚的秘密秀、米兰时装周、巴黎时装周(见图3.10)都屡 见不鲜。时装设计师凯瑟琳·威尔士(Catherine Wales)运用 3D 打印技术完成了一个 “DNA 计划”,以身份概念和染色体分子结构为灵感制作了一个服饰系列(图3.9)。 与以往定制不同的是,整个充满后现代主义的系列完全没有尺码标签。设计师认为, “尺寸”限制了制作,也使设计更加复杂,未来世界定会有新的标准。威尔士表示, “尺寸标签早已过时”,而时尚人士便应在设计工艺中融入更多的科技元素,与时俱进。 3D 打印正在革新整个时装行业,DNA 计划的“无尺码”概念正是大势所趋。将来,或许 顾客只要扫描一下身体,就能得到完美贴合、独一无二的私人定制。,3D打印技术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巴黎时装周服装展示,DNA系列展示,3D打印技术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05,总结,conclusion,科学与艺术、艺术与设计、科学与设计的密切结合其实从来没有停止过。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几乎达到了密不可分的程度,科学需要艺术的滋养, 建立新感性, 使感性和理性达到和谐统一。而对于作为物质与精神、人与环境和谐之纽带的设计艺术, 则需要科学的温床。设计要想创造出更新,更奇的视觉效果必须吸收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有了新技术、新材料,传统设计才能更加绚丽多彩。只有将艺术、设计、技术、工艺以及相关知识融合起来,设计创新才能真正实现跨越,设计才是有前途和可持续的。,感谢刘老师的耐心教导 新年快乐!,姓名:张之欣 学号:1151 0900 09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温馨提示:
文客久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