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说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世界的根本看法或总观点,它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具有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坚持了唯物主义思想,坚持了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告别了用神话来解释世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它是近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结束了中世纪神学自然观长达一千多年的统治;首次把哲学自然观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克服了直观性和猜测性;机械论的研究方法和思维形式在近代取得了巨大成功,至今仍是科学的必要手段。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它是对古代朴
2、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扬弃;它批判的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成果;它建立在对 19 世纪自然科学最新成果概括和总结的基础上,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其唯物主义不仅贯彻到自然观而且贯彻到人类社会。2、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3、自然辩证法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对象?研究内容: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科技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一般规律。自然观、科技观、方法论、科技社会论。1、什么是系统?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3、系统的本质特征有哪些,如何理解系统的整体性特征?整体性:指系统各要素在系统整体中的相互联系所带来的、 超过各要素孤立时性质总和的效果。开放性:与外界环境自由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动态性:即自然系统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层次性:指一方面系统由一定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有更小 一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另一方面系统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由于系统的整体必然出现新的特性,其整体功能或整体效应总是大于它的各组成部分之和,所以,系统的整体性又被表述为“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 。同时,我们要从事物的关系中,相互作用中去了解系统整体的规律性。3、自然界衍化的自组织机制?(或自然系统实现自组织
4、的必要条件有哪些?)自组织是指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现在科学研究的诸多成果证实: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系统演化的机制。4、天然自然、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的意思天然自然是指人确认其客观存在而迄今尚未被认识的自然界;人化自然是指被人有所认识尚无力改造的自然界;人工自然是指人利用自然物和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而改造、创造出天然自然原本没有的物质存在。5、生态系统三大规律给我们哪些启示?1)闭路循环规律 A、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多种多样,而物质是不断运动的,生态系统的物质运动是周而复始的物质循环,而非物质的单向线性流动。 宏生态与微生态的物质流、能量流
5、、信息流的复合,使生态系统显现为闭路循环的不断转化和无限过程 B、转化再生 与多层次分级利用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并不能再一次利用转化中全部转化为下一环节所需要的原料或产品,物质的多层次分级利用是物质闭路循环的根本特点和必然要求,而这一点由于生态系统的层次多样而获得保障 C、主体性偏差及纠正 闭路循环过程充分体现生态系统的“生存智慧” 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 )反馈调控规律 闭路循环得到高效利用要归功与循环过程中各个环节内部、不同环节之间存在的永续运作的反馈调控机制 。反馈调控规律揭示了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它使复杂的生态系统结构不断趋向系统的目的,达到生态平
6、衡。A、反馈调控的层次性 同种生物的种群密度调节、异种生物之间的数量调节、生物与环境之间的适应性调节、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 B、反馈调控的目的性 追求一种适应性,或者说追求一种稳态 C、反馈调控的复杂性 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乃至食物网在生态系统各层次间进行循环,而系统的反馈调控作用也通过这一网链传递着,造成因果的复杂性 C、对人类自身行为反馈调控的启示 (3 )系统和谐规律 循环再生过程和反馈调控机制昭示了生态系统的内在和谐,生态系统和谐状态主要体现在要素比例、结构方式、外在形式、生机活力、性能耦合等方面 闭路循环规律反映了生态系统的运动过程,反馈调控规律揭示了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系统和谐规律显
7、示了生态系统的本然形态。三大规律在“过程-机制-形态”的辉映中系统地反映了生态系统中各种因素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我们要正确地认识、理解和实践这三大规律6、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的作用分别是什么?人工自然观的作用:1)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2)实现了唯物论、辩证法、实践论和价值论的统一。3)有助于实现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的统一。系统自然观的作用: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论。2)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3)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4)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生态自然观的作用: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2)有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3)有助于建设
8、生态文明。7、三大自然观之间的关系。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作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中的三种形态,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共同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与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
9、展。第三,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关系方面互相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1、马克思劳动与技术异化理论(技术异化问题) 。2、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分别是什么?科学是人类通过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形成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的本质是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技术的本质是
10、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3、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主要区别、联系、科技一体化。区别:(1 )目的和任务不同:科学的任务是有所发现;技术的任务是 要有所发明;(2 )活动过程不同:科学主要的是从实践到认识,要扬弃经验跃升到理性,其研究过程探索性强,研究目标相对不确定;技术则主要是从认识到实践,经验因素常是不可或缺的,其研究过程计划性强,目标相对明确,可以又较明确的方向、步骤和经费预算等;(3 )结果和评价不同:科学的研究成果常表现为概念、原理、假说多理论等知识形态的东西,其结果在世界各国都是一样的,唯一的,它的评价标准为是非判断,强带真理性标准,要淘汰错误,追求新知;技术的成果常表现为可操作的知识或知识
11、的物化形态,其结果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有多样性,其评价标准也较复杂;(4 )研究方法不同:在科学研究中,经验的估计是不会让人满意的。对于技术来说,经验乃是其组成部分;(5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不同:自然科学有长远的、根本性的价值,科学上的重大突破往往会导致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但并非所有的科学探索都有现实的经济效益,科学还有更广泛的社会作用,还有认识的、文化的、教育的、哲学的价值。技术对科学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更直接的则是它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军事价值。(6 )发展进程不同:科学与技术之间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科学史表明: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水平与技术水平之间并不都是成比例关系的。近代科学的发展表
12、明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并非同时同地同步发生。联系:首先,科学技术都是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为宗旨的一种社会活动。其次,科学和技术都与社会的物质生产密切相关。最后,科学和技术在历史与现实之中存在着互为条件、互为动力的联系。科学技术一体化:(1 )科学技术化:是指在科学活动中包含着大量的技术科学研 究,技术发展研究和技术应用研究。 (2 )技术科学化:是指技术的创作性活动日益受到科学理论的指 导和作用 (3 )科学技术一体化:表现为科学和技术的相互交叉。在自然科 学的的知识体系中,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的门类日益充实,逐渐向技术延伸;在技术构成的体系中,工程知识的内容日益条理化和系统化,逐渐向科学靠近。4、
13、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革命都对人类的生活、生产产生重要影响。它不仅带来生产方式的变革、社会文明的进步,还推动社会制度的转换。但是不能否认的是: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提高了人类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助长了威胁人类未来的全球问题。 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更多的人为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所困扰。因此,我们对科学 技术的社会价值进行评价经应用辩证地眼光,主义并发挥它的正面功能,同时正视并抑制它的负面影响。只有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才能保证人类能利用科学技术来拓展未来的发展之途,而不把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的前途对立起来,不被科学
14、技术的负面影响所累。科学发展的三种模式(主:二、三模式)科学中心转移模式由于各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和水平也很不相同。带头学科更替模式自然科学各门学科的发展并不是齐头并进的,而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总有一门或一组学科作为先导走在前面,这一门或者一组学科称为带头学科。归纳主义累积渐进模式科学的发展史许多绝对真命题的积累,观察次数越多,观察范围越广泛、越深入,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来的理论就越普遍、越正确。波普证伪主义模式科学发展是一个不断地证伪理论、推翻理论的过程,不依赖于在观察基础上的归纳,而是通过“问题假说否证新问题”的四段认识模式发展的。其中,猜想与反驳是科学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库恩的阶段革命论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相互交替的科学发展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革命-新的常规科学。在这一模式中,库恩用“范式”来说明科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