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炳轩-坚持创业创新创优走出一条富裕的现代化大农业之路.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666801 上传时间:2019-07-0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炳轩-坚持创业创新创优走出一条富裕的现代化大农业之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吉炳轩-坚持创业创新创优走出一条富裕的现代化大农业之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吉炳轩-坚持创业创新创优走出一条富裕的现代化大农业之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吉炳轩-坚持创业创新创优走出一条富裕的现代化大农业之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吉炳轩-坚持创业创新创优走出一条富裕的现代化大农业之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坚持创业创新创优走出一条富裕的现代化大农业之路吉炳轩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2 年 2 月 8 日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 2011 年全省“三农 ”工作,部署 2012 年全省“三农”工作。2011 年,全省“三农” 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粮食 总产再创历史新高,达到 1114.1 亿斤,跃居全国第一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7590.7 元,同比增长 22.2%,牡丹江和鸡西两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 1 万元大关。大水利建设如火如荼,抗旱除涝能力进一步增强。大农机建设强势推进,综合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大科技建设硕果累累,农业科技贡献率进一步提升。

2、大合作建设方兴未艾,场县、院县等合作共建进一步深化。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小城镇建设热火朝天,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农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和科技工作者努力工作,以及广大农民群众辛勤劳动的结果。全省农业战线的干部职工和农民兄弟为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农民兄弟和农业战线的干部职工、农村基层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前不久,中央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系统回顾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农业农村2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阐

3、述了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继续做好“ 三 农” 工作需要把握好的若干重大问题 ,对做好明年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三 农” 工作指明了方向,我 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如何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的“三农” 工作讲三点意见。一、农业为什么艰辛,农村为什么落后,农民为什么贫穷?对这个问题的分析认识,是做好“三农” 工作的前提。农业艰辛、农村落后、农民贫穷,一直是“三农” 工作的突出矛盾和 问题。这既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需要我们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认真加以分析。在这里,我作一些粗浅

4、的探讨,大家共同来研究。我个人认为,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历史文化渊源。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来看,不论是在奴隶社会,还是在封建社会,或者是在近现代社会,农业始终都是最质弱的产业,农村始终都是最困弱的地区,农民始终都是最贫弱的群体。从渊源上说,这是由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剥削制度造成的。在奴隶社会里,社会分工产生了商人、手工业者和农民,随着阶级的分化,大批贫困的农民沦为富有者的奴隶,受到最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在封建社会里,地主占有土地,农民的税赋相当沉重,交完税赋后所剩无几,再生产的资金得不到保障,特别是以家庭为3单位的小农经济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方式,以及由此滋生的小农意识,制

5、约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通过“ 圈地运动” ,造成 农民流离失所,虽 然促进了土地集中和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但同时也造成农业生产者日益贫困。即使在美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对于发达的工业而言,农业也是落后的,农业的发展仍然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历史告诉我们,只要土地私有制存在,农民就必然受到剥削,就必然处于社会最底层。新中国成立后,土地私有制被消灭,我国广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农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业经济有了极大发展,农村面貌有了极大改善,农民生活有了极大提高,但由于农业艰辛、农村落后、农民贫穷的问题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不可能在

6、短短的几十年内彻底改变,目前我国最大的发展差距仍然是城乡差距,最大的结构性问题仍然是城乡二元结构,解决这些问题仍然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巨的努力。二是生产环境制约。农业生产是人类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农业生产是受制于自然的,是靠天吃饭的。古往今来,农业生产始终要面对洪灾、旱灾、风灾、雹灾等各种自然灾害,与工人、商人相比,生产环境是最为艰苦的。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李绅这二首悯农诗就反映了农业生产环境之艰辛。农民不仅要面对艰辛自然环境,而且还必须紧扣农时节令,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施肥,什么

7、时候锄草,什么时候4灭虫,什么时候收获,都要遵循自然规律来进行。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想早想晚、加班加点都不行。民间流传的二十四节气农事歌,就是农民在同大自然斗争中积累的生产经验,就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龙江农民流传这样的农谚:“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从这首农谚中我们可以看出,从清明播种水稻、小麦开始,谷雨时节是主要农作物播

8、种季节,寒露时节主要农作物收获完毕,这是龙江农业生产的普遍规律,我们只有遵循这些自然规律,才能夺取农业丰收。但自然界也有异常的天气变化,冷了热了、旱了涝了,不按时令刮风下雨的事也经常发生,这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解决农业艰辛、农村落后、农民贫穷的问题,需要人的努力,但也需要天的帮忙,特别是农业生产必须要顺应自然规律,不要违了“天意” 。这就是说,农业生产是受着自然环境的制约的。三是生产条件落后。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相对于工商业生产条件而言,我们的农业生产条件都是比较落后的。从生产手段来看,目前工业生产已经进入了大机器自动化生产时代,甚至开始使用机器人进行焊接、组

9、装,而农业生产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是人工劳动,几千年前那种畜拉人推、犁耙锄耧的生产方式仍然存在,即使5一些地方使用了机械,但农业机械化的程度还远远不够,而且层次也很低。我们龙江农业机械化水平相比较而言,在全国还是好的,但人工播种、插秧、收获等重体力劳动,在一些地方仍很普遍。再就一些具体生产工具来说,铁锹、镢头、锄头、镰刀等这些两千多年前发明的农业生产工具,仍是我们目前最为普遍使用的生产工具,基本上无大改变。从农田水利来看,农田水利设施仍然十分薄弱,抗旱除涝能力还不强。我国古代从大禹治水开始,到后来历代王朝,都很重视水利工程建设,郑国渠、都江堰、京杭大运河等著名水利工程都说明了这一点,建一处水利工程

10、,改变一地生产条件,富裕一方人民群众,这是被历史证明了的真理。应该说,我们现在的生产力水平要比古代高得多,现在的物质条件、生产手段同修都江堰、郑国渠时的战国时期和修京杭大运河时的隋代相比,不知要高多少倍,但我省的水利工程建设却远远没有跟上。从农业科技来看,与其他行业相比,现代科技在农业上的应用和装备也还差得很远。目前,在工业、商业等领域很多方面都实现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而农业这方面的建设则刚刚起步,许多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上还没有应用。我们在农垦看到的那个 3G 手机控制的大棚,还只是一个试验,离推广普及还差得很远。可以说,我国农业的科技装备水平还很低,农业实现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还有很长

11、的道路要走。四是生产方式陈旧。我们现在的农业生产方式,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具有明显的小农经济特征,致使整个农业难以实6现社会化大生产。小农经济作为封建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白居易在朱陈村这首诗中描写到:“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杼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 ”这 就是封建社会小 农经济的真实写照。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其主要特点是土地集体所有、分户经营,调动起了集体、家庭两个生产积极

12、性,这是我们党的农村基本政策,也是稳定农业、发展农业、稳定农民、富裕农民的基石,是必须要坚持不能动摇的。但从生产关系上来说,仍然是小生产的,一家一户的经营很难实现社会化大生产,这就需要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寻求新的合作之路,以推动农业的社会化大生产,以取得更好的收成,获得更大的收益。一定要看到,农业生产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形不成产业,开拓不了市场,使农村分业分工难以实现,而且也无力抵御自然灾害,难以全面改善生产条件,既难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也难以形成农业规模效益,更不利于提高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流转的加快,迫切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多种实现形式,

13、积极稳妥地引导农民合理流转土地,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否则,我们就难以实现农业的社会化大生产,就难以改变农业艰辛、农村落后、农民贫穷的现状。五是劳动价值低廉。一方面,农产品价格长期偏低。长期以来,7我国工农业产品的价格一直处于不合理状态,农产品的价格大大低于它的价值,而工业品的价格却大大高于它的价值,在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往往实行不等价交换。即使农产品价格不断提高,但由于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品价格的攀比上升,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加大,农产品价格仍然是低于价值的。据有关资料显示,最近 25年农资价格上涨了大概 20 倍左右,而粮食价格只上涨 6 倍左右。粮食价格之所以长期偏低,这与粮食的公共属性有直接关系

14、。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其价格不可能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必须由国家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否则就有可能成为投机炒作、囤积居奇的对象,造成粮价暴涨暴跌,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甚至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国家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考虑,既要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又要保持粮价基本稳定,防止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从而形成了对粮价涨落的政策调控,并对种粮进行补贴。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收入过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兄弟为国家贡献了大量粮食,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农民的收入却一直是很低的,特别是与城镇职工收入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不仅如此,即使农民兄弟到城里打工,与城镇职工相比,

15、同工也不同酬,而且大多从事的是脏、累、差、险、苦等高强度劳动,所得到的报酬是很低的。农村劳动力价值低廉,这种现象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但又是难以彻底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解释,价值尺度作为社会总劳动分配的唯一标准,它是根据全社会平均劳动技能、平8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劳动强度综合计量的,农民为社会创造的劳动价值有目共睹,应该得到与社会平均劳动价值相符的收入。而事实上,由于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差别和社会地位差别以及有关社会管理制度的制约,使这一问题还没能找到一条很好解决的路子。这个问题也是需要引起重视并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经济理论问题和社会管理实践问题。六是商业贸易不活

16、。不论从全国来看,还是就龙江而言,目前多数农村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商贸产业体系和发达的商贸物流体系,延缓了农村的市场化进程,成为农村加快发展的新瓶颈。就我们龙江来说,不论是农产品,还是牧产品,以及林产品,都是比较丰富的,但由于农村商业贸易不活,造成这些农字号产品的价格不高,附加值上不去,没有形成农业产业优势。农村没有形成完整的商贸产业体系,主要表现在:市场主体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商业网点数量不足,基础设施薄弱,交易方式落后,等等。目前,我省农村消费市场大部分是以路为集市、以简易棚为摊点,规模很小、设施简陋。一些小城镇建成的商业设施,多数都是楼上住宅、楼下店面,小进小出、日用买卖,缺乏大型专业市场

17、和可以承接大型商业企业入驻的商业设施。农村商业网点的业态大多是传统的小百货、食杂店,没有明确的业态定位。超市、专业店、便利店等现代零售业态尚处于起步阶段,连锁经营规模很小。大部分农产品销售仍以农村集贸市场为主,各种专业批发市场也没有摆脱传统的交易方式,交易手段相对落后。农村没有形成发达的商贸物流体系,主要表现在:9农产品季节性强、物流服务个体规模小,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物流运作组织难度大,农村物流技术水平不高、专业人才缺乏,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农村物流供给水平,加之农业生产的分散化,难以形成现代化的商贸物流体系,这也是造成农产品销售难、价格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七是基础设施不足。主要表

18、现在交通、通讯、电力、给排水、供暖、供气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缺乏必要的基础保障和条件支撑。从农村交通设施情况看,尽管这些年我们加快公路建设步伐,农村公路建设成效显著,行政村基本实现了通硬化道路,但仍有许多自然屯还没有通硬化道路。现在城市居民家家户户门前都是硬化路面,而在农村实现“村村通” 就像给了农民恩惠一样,这是很不公平的。至于乡镇、村屯内的硬化道路更无法与城市相比。目前我省县城城关镇以外的小城镇道路铺装率仅达到 88%,道路硬化率仅达到 44%。从农村通讯设施情况看,尽管通讯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但与城市相比还存在农业信息化程度不高、资源共享不够等问题。从农村电力

19、设施情况看,尽管目前我省已经彻底消除了无电人口,但农村电网在装备技术水平、自动化等方面与城市电网差距较大,特别是随着农业生产用电和农村居民用电大幅增长, “卡脖子” 、超负荷的情况十分普遍, 农村电网升级换代刻不容缓。从农村给排水、污水垃圾处理、供暖、供气等设施情况看,与城市相比更是严重滞后的。目前我省农村自来水入户率仅为 86.6%,大部分乡镇所在地没有地下排水管网,村屯基10本没有地下排水管网。大部分乡镇及村屯基本没有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村屯基本没有集中供热,仍然以自家土锅炉或烧火炕的方式取暖。大部分乡镇和村屯几乎没有天然气供应,实行沼气供应的村屯也是寥寥无几。八是公共资源欠缺。主要表现在教

20、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资源欠缺,城乡公共资源占有不均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改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需要。从农村教育情况看,包括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仍然十分薄弱,根本无法与城市教育相提并论。农村教育不仅存在因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落后的问题,而且还存在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资源流失严重等问题。由于农村教学条件、生活待遇与城市相比差异很大,农村中小学一些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削弱了原本就很弱的农村教师队伍。农村孩子考上大学后很少回到农村就业,农村的智力和劳动力资源不断流向城市,农村发展的人才支撑严重不足。从农村文化情况看,仍然存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文化工作运转经费保障缺失、从事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人才严重缺乏等问题,还无法满足农民的文化需要。从农村医疗卫生情况看,农村公共卫生资源更是无法满足农民需求,农村公共卫生资源配置与实际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很不匹配,乡镇卫生院多数经营困难,农村医务人员普遍不足,农村医疗保障水平还很低,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十分突出。从农村体育情况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