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辖以来三峡重庆库区.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67517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直辖以来三峡重庆库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直辖以来三峡重庆库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直辖以来三峡重庆库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直辖以来三峡重庆库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直辖以来三峡重庆库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直辖以来三峡重庆库区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简析 重庆直辖十年来,三峡工程重庆库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加快发展这个主题,着力推进库区产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经济社会不断持续发展,综合实力得到巨大增强。 一、移民搬迁安置整体推进 截止 2006 年底,重庆库区移民资金累计完成投资 380.37亿元。累计安置移民 102.36 万人,城镇人口 67.89 万人,乡村人口 34.47 万人,其中市外安置 12.37 万人。累计复建各类房屋 3127.52 万平方米,城镇还建房 1623.42 万平方米,农村还建房 902.87 万平方米,完成工矿迁 建 1376 个,完成专项公路856.92 公里

2、。 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三次产业全面发展 2006 年,重庆库区十五区县(以下简称库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223.99 亿元, 1996 年仅达到 403.80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十年年均增长 10.4%。其中长寿及以下 12 个腹心区县、 8个重点移民区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由 272.88 亿元、 212.49 亿元增加到 774.60 亿元和 595.56 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 9.7%、9.9%。 2006 年库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974.68 亿元,是 1996年的 9 倍多,年均增长 25.2%。地方 财政收入 61.37 亿元,年均 2 增长 15.6%。 图一 直辖以来

3、库区 GDP 增长情况 (一)农业经济平稳增长 十来年,重庆库区各级政府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惠农政策,扎实有序地推动农村建设。 2006 年由于严重旱情导致库区农业生产遭受一定损失,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 206.79亿元,比上年下降 4.7%,同 1996 年相比增加 73.41 亿元,十年年均增长 2.1%。主要农产品产量中,粮食产量 480.01 万吨,油料产量 17.17 万吨,肉类产量 97.41 万吨,水产品产量 10.39 万吨,烤烟产 量 3.22 万吨。 (二)第二产业提速增效 直辖以来,在国家对库区搬迁企业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支持下,一批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抓住机遇,

4、不断发展壮大。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996年 1997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0.02.04.06.08.010.012.014.016.0G D P (亿元)增速(% ) 3 库区抢抓对口支援政策机遇,引进品牌、资金、技术和人才,促进了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及结构的优化。目前初步形成了以渝北高新技术加工、长寿化工、巴南汽车摩托车配件制造、涪陵医药制造、万州岩盐加工等为主体的产业格局。 2006 年重庆库区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 526.93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5%,十年年均增长 14.6%

5、。其中工业增加值 409.89 亿元,增长 24.7%,年均增长 14.7%。在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经济效益也得到明显提升, 2006 年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 988.18 亿元,年均增长 19.7%;实现利税 128.85 亿元,年均增长 39.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亦由 1996年的 64.5升至 2006年的 175.9,上升 111.4 个百分点。 (三)第三产业经济活力彰显 2006 年,重庆库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490.27 亿元,比 1996年增加 361.12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4.5%,十年年均增幅为 11.1%。第三产业仍以传统的商贸、餐饮、运输

6、服务业为 主。直辖十年,库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 1996 年的129.53 亿元增加到 2006 年的 409.74 亿元,年均增长 12.2%。 2006年全社会货运量达到 1.32 亿吨,年均增长 7.5%;全社会客运量达到 3.56 亿人,年均增长 10.8%。旅游业作为库区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库区围绕建设国内一流旅游区的总体目标,不断加快沿线景区景点建设步伐,景区建设档次与管理水 4 平又有了新的提升,促进了旅游市场的日益扩大。库区旅游在覆盖重庆的基础上,不断加快了向周边省市和三峡专线市场的拓展。 三、社会事业持续发展 直辖 以来,重庆库区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社会事业的

7、财政投入力度, 2006 年库区地方财政支出中,教育事业费、卫生事业费支出 27.99 亿元和 5.58 亿元,分别是 1996 年的 4.4 倍和 3.3 倍,社会保障补助支出 4.58 亿元,是 2000 年的 2.7 倍。以上几个方面投入的大幅增长,为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表 1 直辖以来库区财政收支情况 单位:亿元 指 标 1996年 1997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地方财政收入 14.40 18.18 25.01 27.58 29.99 36.12 41.00 48.17 61.37 地方财政支出

8、24.70 30.64 49.55 67.11 99.29 111.57 116.08 136.68 191.80 #教育事业费 6.39 6.95 8.78 11.40 14.04 14.82 17.21 22.23 27.99 卫生事业费 1.69 1.89 2.43 2.69 2.96 3.35 4.00 4.69 5.58 (一)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 库区各地继续坚持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义务教育质 5 量得到巩固提高,职业教育稳步发展,办学条件全面改善,教育布局进一步优化。 2006 年,库区普通中、小学在校学生 205.28万人,专任教师 9.54 万人,平均每 21 个学生拥

9、有 1 位老师,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 99%以上。 (二)卫生事业取得新成就 一是卫生布局得到优化,区域性卫生体系已基本形成。二是城乡公共卫 生服务水平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业防控能力持续提高,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以及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疫病得到有效防治,急性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 300/10 万左右。三是开展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使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了初步缓解。四是加大了公共卫生管理力度,药品、食品、卫生监督得到进一步加强。五是巩固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人口继续保持了低生育水平。按户籍人口计算, 1996年人口出生率为 14.9 , 2006 年下降到 12.5

10、 。六是卫生系统队伍得到发展壮大,按常住人口计算,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 员数增加到 24 人。 (三)社会保障得到较大增强 库区各级政府依法扩大了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推进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保险制度,提高救助水平。一是完善城镇低保制度, 2006 年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 42.31 万人,而 1996 6 年只有 1.04 万人。二是积极探索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的完善,深化农村扶贫工作,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 1997 年为 102.02 万人,2006 年减少为 31.40 万人。 (四)就业和再就业渠道拓宽 库 区各级政府全面落实中央、市委、市政府有关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扶持 政策,多渠道开

11、发就业岗位,失业人数显著减 少,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 2006 年库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20%,比上年下降 0.13 个百分点。 四、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持续改善 直辖以来,随着库区经济持续发展,城乡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城镇职工工资较直辖前,均有大幅提高。1996 年库区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 4460 元, 2006 年达到 16866 元。十年来库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 160.68 亿元增长到 1017.49亿元。以上各项指标均创 10 年来最高水平。 图 二 库区居民收入情况 单位:元 13994180278997390200040006000800010

12、0001996年 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 移民是库区城乡居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库区各级政府以移民 “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市委、市政府对库区移民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使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 据库区城乡移民抽样调查资料, 2006 年城镇移民人均家庭总收入为 5914 元,同比增长 11.4%,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5720 元,增长 10.5%。城镇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比库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低 0.5 个百分点。由于收入增加,城镇移民消费水平也呈现出较好的 增长势头, 2006 年城镇移民人均消费支出4567 元,

13、同比增长 4.0%,八大类消费中,除了教育文化娱乐消费降 7.9%以外,其余七大类消费支出均有一定的增长。其中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分别增长 4.5%、 12.0%与5.1%,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消费分别增长 7.4%与 8.2%,居住、杂项商品和服务消费分别增长 0.8%与 8.1%。城镇移民的银行存款也有较快增加, 2006 年人均存款额达 953 元,同比增长 10.5%。2006 年库区农村移民人均纯收入达 2751 元,同比增长 3.9%,人均增加 103 元。 2006 年库 区各级政府通过对农村移民有组织的、规范的技术培训,使大批移民在非农企业中实现了就业。当年农村移民

14、人均工资性收入 1424 元,比上年增加 176 元,增长 14.1%。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比重进一步提高,增额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170.4%,人均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首次超过了五 8 成。 五、问题和建议 直辖以来,虽然重庆库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较好,但发展中依然面临着不少问题和困难,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一)建立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 从目前库区农村情况看,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 济发展及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农业结构调整在质上还没有很大的突破,农民对市场变化趋势难以把握,农业科技、信息、产前产后社会化服务体系跟不上农业生产和农民的实际需要。要继

15、续发挥库区的资源优势,加快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继续发展见效快的特色农业及农产品精加工企业,保持农村经济稳步增长。要继续加大对农民工、尤其是对农村移民的技能培训,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步伐。 (二)加快工业结构调整 库区工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工业传统产业比重偏大,仍以食品、医药、化工、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缺 乏龙头带动型、支柱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是库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及财政收入的支柱行业,要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努力构建布局合理、发展协调、特色鲜明的新型工业体系,当前,尤应加强工业企业的组织结构调整,把企业做大 9 做强。 (三)加快社会保障建设步伐 目前库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已逐步建立起来,但覆盖面不够广,体系不够完善,仍需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建立健全与库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管理体系。在下一步社保体系建设中,重点加快以下工作:继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做实个人账户扩大试点工作。健全城镇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工作。抓紧研究制定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办法。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特别要做好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