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济源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 发展规划 济源市交通运输局 2017 年 7 月 2 目 录 一、发展基础 . 5 (一)“十二五”发展评价 . 5 (二)形势与要求 . 13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 14 (一)指导思想 . 15 (二)基本原则 . 15 (三)发展目标 . 16 三、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 20 (一)加快提升综合运输通道能力 . 20 (二)持续完善综合交通网络 . 21 (三)着力打造综合交通枢纽 . 27 四、改进提升客货运输服务水平 . 28 (一)加快发展优质客运服务 . 28 (二)积极促进现代物流发展 . 30 (三)不断加强邮政快递实力 .
2、31 五、加快推进智慧绿色交通发展 . 31 (一)着力提升科技信息水平 . 31 (二)大力开展绿色交通建设 . 32 六、持续推进平安交通建设 . 34 (一)开展体制机制先导工程 . 34 (二)开展基础设施装备工程 . 34 3 (三)开展服务保障工程 . 35 (四)开展从业人员监管工程 . 35 (五)开展交通环境提升工程 . 36 (六)开展特色示范工程 . 36 七、增强现代综合交通治理能力 . 36 (一)全面提升依法治交能力水平 . 36 (二)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 37 八、投资匡算 . 38 九、保障措施 . 38 (一)强化组织领导,推动规划落实 . 38 (二)
3、拓展融资渠道,强化资金保障 . 39 (三) 提升行业软实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 40 (四)加强规划衔接,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 40 4 前 言 济源地处河南省西北部,位于全省“米字 +井字”综合运输大通道焦柳通道与侯月新兖通道交汇处,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也是沟通晋豫两省、连接华北平原和中西部地区的重要地带,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十二五”期间,全市交通运输发展始终走在全省前列, 先后入选全国绿色循环低碳交通区域性试点城市、全国“平安交通”创建活动示范城市和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等部省示范工程,为全省交通运输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十三五”时期是济源市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蝶变升
4、级的重要时期,也是打造中原经济区新兴的地区性中心城市、建设“四个济源”的关键时期。为科学指导“十三五”期济源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进一步明确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行官作用,依据济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等,编制本规划。 5 一、发展基础 (一)“十二五”发展评价 1.发展成就 “十二五”期间,全市坚持“全域规划、一体发展”理念,以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为主线,以通道资源优化配置、综合运输枢纽、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等为重点,着力构建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
5、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行业管理持续规范,支持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 1)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 完成投资 25.75亿元。到 2015年底,全市综合交通线网总里程达到 2641公里,基本形成了集公、铁、水于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 铁路建设积极推进。完成济源火车站广场改造和功能性提升改建工程,大幅提升了全市的对外交通形象。积极加强与周边区域和省市相关部门的沟通对接,积极开展焦济洛城际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已完成预可行性研究,项目已开始设计招标,为全市加速融入中原城市群带来了崭新机遇。到
6、 2015 年底,全市铁路里程达到 72公里。 公路建设成效显著。高速公路方面,积极与山西省沟通对接,推进济源至阳城高速公路建设,并已 具备开工条件,将打通一条连接豫晋两省的交通大通道;加快推进济源至洛阳西高速公路前 6 期工作,已完成工程预可行性研究,与洛阳融合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到 2015年底,全市高速公路里程达到 96 公里。普通干线公路方面,以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产业集聚区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为重点,着力提升小浪底专用公路、 G207、 S310等路段技术等级及路况水平,五年共新改建公路 126.8 公里,“十二五”末一级公路通达里程达 55.4 公里,二级公路通达里程达 198.2
7、公里,二级以上等级公路比重较“十一五”末增长 15%,基本形成东部平原区“一刻 钟”和市域“一小时”两大交通经济圈。农村公路方面,大力推进三年行动计划乡村畅通工程,着力加快通村公路建设,重点推进县乡公路建设及配套大中桥改造,五年新、改建县乡道 473 公里、村道 418 公里,改造危桥 2234 延米,农村公路等级路比例达到 86%,铺装路面比例达到 86%,县乡公路大中危桥基本消除,初步构建了县道干线系统、乡道支线系统、村道脉络系统的农村公路交通格局,打造了“城乡畅、乡村通、村组达”的农村公路交通平台。 同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成了普通国省道网和农村公路网布局调整工作。规划调整后,全市公
8、路总里程 达到 2509 公里,路网密度达到 129.9 公里 /百平方公里,其中普通干线公路里程达 486公里,较调整前增加 212公里,县乡道调整后里程达945 公里,较调整前增加 390 公里,实现了镇镇通国省干线、村村通县乡公路。 内河水运设施不断完善。重点实施西霞院海事管理站房和桐 7 树岭码头水毁修复工程建设,积极完善小浪底、西霞院库区安全基础设施,为打造小浪底黄金水道、发展沿黄旅游产业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积极发展水路货运,努力推进小浪底至山西货运航道建设,进一步发挥水路运输优势。到 2015 年底,全市内河级航道里程达到 60 公里 ,拥有客运码头 3 个,泊位 4 个,助航标
9、志 40个。 枢纽场站建设加快推进。客运方面,积极推进济源市综合客运枢纽站、客运南站前期工作,客运西站正式投入运营,初步形成衔接顺畅、布局合理的市区客运场站格局;加快推进五龙口、大峪等乡镇客运站建设,建成邵原客运站,实现镇镇建有等级站;积极推进公交场站建设,公交枢纽场站不断完善。货运方面,自贸区(坤鑫)物流园已初具规模,为产业集聚区和特色产业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到 2015 年底,全市共有等级客运站 14个,其中一级客运站 1 个,二级客运站 2 个。 公路管养取得新突破。以“好路杯” 竞赛为契机,深入开展“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大力推行公路预防性、经常性和周期性管养三结合模式,积极开展好星
10、级道班、农村公路养护示范镇评选活动,树立了“畅洁绿美安”的公路形象。干线公路坚持日常性、精细化、及时性养护,抓好中小修预防性养护,重点对 G207、郭木线 S240、温邵线 G327 等进行保养,五年实施安保工程 206公里,原有干线公路平均优良率达 90%,荣获河南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好路杯”金杯奖和特殊贡献奖。农村公路坚持常态化养 8 护、规范化管养,实现镇镇建有规范化养护站;五年实施安保工程 360公里,全市临水临崖 、连续下坡、急弯陡坡等事故易发路段安保设施全部安装到位;原有农村公路优良路率达到 85%,多次获得省交通运输厅“好路杯”竞赛金杯奖,并在全国推广农村管养模式典型经验。 (
11、2)客货运输发展成绩斐然 客运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坚持以“率先在河南省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充分发挥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作用,积极稳妥推进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公交“公车公营”,城乡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比例达到 86%,形成了市区、市镇、镇村三级公交网络,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全面完成。加快对外客运业务发展,开展济源至郑州小巴客运业务, 新开通济源至三门峡、驻马店等多条市际客运班线;着力提升客运装备水平,中高级客车占营运客车比例达到 9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5百分点。大力倡导公交优先发展,市政府出台了济源市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2014-2030 年),中心城区初步形成了“四纵、
12、四横、两环线”公交线网布局,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 26%,万人公交拥有率达到 4标台。积极发展水运旅游市场,开辟西霞院航线,为沿黄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货运发展势头迅猛。深入开展“道路货运物流先进企业”评选和货运企业年度质量信誉考核工作,货运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大 力推动物流转型升级,加大货运市场扶持力度,新增营运货车 9 2000余辆,培育限上物流企业 5 家;持续优化运力结构,积极引导货运车辆向厢式化、重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占比达到 15%。农村物流市场发展迅速,积极服务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济源服务中心发展,助推济源城乡一体化进程。 ( 3)邮政快递普遍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以提升邮政普遍
13、服务能力为目标,大力加强空白乡镇邮政局(所)建设,着力推进村邮站、“三农”服务站等建设,实现“镇镇设所、村村通邮”,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双向高效、种类丰富、服务便利、覆盖城乡”的邮政物流体系。积 极开展邮政物流“农超对接”工作,大力推动实施“百全农业种植合作社”及邮政“示范方”工程,稳步推进邮政社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邮政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大力开展“快递下乡”、快递“三进”工程,乡镇非邮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 80%,末端快递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 4)全国绿色交通建设试点成为新亮点。 成功申报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和交通运输部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城市,并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绿色
14、交通”建设并取得显著成绩。积极推广新能源车辆应用示范,在道路货运试点企业大力推广 LNG货运车辆,引导鼓励货运企业购 置新能源车辆,五年累计更新新能源客车 270 辆、 LNG 货车 277辆,城市公交、城乡班线车辆、重点营运货车等新增车辆新能源使用比例达到 60%以上,全面淘汰了 2005年年底前注册的营运黄标车。建 10 成投用了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在全市设立服务站点 48 个,投放自行车 800 辆,初步建成济源微交通枢纽。积极推进公路通道碳汇林建设。加大温拌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推广力度。大力开展路面材料、废旧材料的再生、循环和综合利用,国省道改造工程中路面旧料回收率达到 9
15、5%以上。 ( 5)“互联网 +”便捷交通发展迅速。 以创建“国家 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市为契机,积极推进交通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互联网 +”便捷交通发展迅速。投用智能交通系统,在全国率先建成了集公交车、公共自行车、出租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出行方式查询和出租车电召为一体的公众出行服务系统。建成投用 IC 卡“一卡通”系统,实现了公交车、公共自行车、出租车刷卡“一卡通”。积极整合全市交通行业业务应用系统资源,实现了网上公文处理。建成投用交通综合执法管理系统,初步实现了无线稽查、网上办公等功能。完成综合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工作,实现对全市客运场站、高速公路、重点路段等的视频监控和对所有两 客一危运营车辆、安装 GPS公用车辆等的图上显示、远程部署与调度。同时,积极促进交通信息系统与全市信息系统融合,借助公安 110报警电话、市政府 12345便民服务热线,建立了海事应急救助联动体系。 ( 6)平安交通发展成效显著。 大力开展交通运输部“平安交通”示范市创建活动,以智能交通推动平安交通发展,着力推进“平安公路”、“平安车站”、“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