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ppt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3693212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点二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明清政治制度的特点:,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2)明清政治制度的主要表现:,清:中央行政制度: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地方行政制度:省道府县四级地方:密折制度雍正; 清边疆政策:基本原则;主管机构;“改土归流”(西南),明:中央行政制度:废丞相,权归六部,设内阁。 地方行政制度:承宣布政使司(即行省)府县 监察制度:P18采取特务统治,设东厂、西厂、内行厂和锦衣卫等负责侦查监视官吏和平民,(3)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本章小结,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1)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朱元璋):,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2)内阁

2、制度的形成(明成祖):,原因:,1、原因:,评价:积极;消极,2、内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3、内阁的性质:,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4、特点,材料一: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一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君臣即对劾奏,处以重刑。 摘自明太祖实录,阅读下列材料,思考: 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存在哪些危害?,是秦速亡的原因;各朝丞相多是专权乱政的根源;妨碍皇帝行使权力(强化皇权),材料二:1376

3、年,明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废除总揽地方军政大权的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行政、军政和监察。三司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这样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那时,掌握实权的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擅权专恣。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同时下令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变式:结合材料二,思考:明太祖“罢相”的原因有哪些?,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原因),5、内阁的影响:,A、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B、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明代政治日益黑暗(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

4、内阁制与宰相制的比较:,“内阁首辅” “宰相”?,明朝的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度是否一样?,明朝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无决策权。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西方近代的内阁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同:职责异:地位、职权、对皇权的作用,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1)军机处的设置(雍正帝),直接原因:,根本目的:,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防止泄露军事机密;,加强皇权;,军机大臣职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跪受笔录,传达圣旨。,特点:,简(机构简单)精(人员精干)速(办事效率高)密(地处内廷),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5、的标志,(2)推行密折制,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控制,提高中央集权的办事效率,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变革,封建君主专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体。纵观我国封建社会封建君主专制的演变,大体可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和两种形式:,秦汉:三公制度,丞相“掌承天子、助理万机”隋唐: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加强皇权宋朝:“二府三司”,宰相多人,进一步分割、削弱宰相的权力明清:明太祖废中书省,罢丞相不设。永乐朝创设内阁,至清朝又设军机处,皇权已达顶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1、概念: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专制主义: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

6、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1、萌芽于战国(法家思想)2、建立于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3、巩固于西汉(内外朝制度、刺史制度、察举制)4、完善于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5、加强于北宋(副宰相的设置)6、发展于元朝(行省制)7、强化于明清(废宰相、内阁制度、军机处),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兴衰过程,3、从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一)变更中央机构(二)加强地方控制(三)完善监察体制(四)注重选拔官吏(五)加强思想控制,演化趋势,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措施概括:,1、相权逐步削弱并最终废除,皇权不断加强;2、中央权力

7、加强,地方权力缩小;3、重视监察,但效能有限。4、重视选官(科举制);5、强化思想控制,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1)积极:,(2)消极:,使秦国力增强,疆域不断扩大,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A、政治(疆域):,使秦能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B、经济:,C、民族:,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D、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暴政),阅读下列材料,概括明代内阁制度的特点: 明代皇帝

8、的秘书处称为内阁。秘书便是内阁大学士。太祖、成祖时代,皇帝自己处决事情,口头吩咐大学士代笔,大学士自然只如一秘书。后来皇帝年轻不懂事,事事要谘询大学士意见。而且皇帝因于自己不懂事,也怕和大学士们时常见面,内外一应章奏,现由大学士看过,拿一张小签条,写出他们意见,附贴在公事上,送进宫里,在由皇帝细阅决定,这在当时叫做“条旨”,就是向皇帝分条贡献意见的意思。又称“票拟”,是说用一个小条子(即票)拟具意见,送皇帝斟酌。待皇帝自己看过,拿这条自撕了,亲用红笔批下,名为“批红”,亦称“朱批”。批好拿出去,这便是正式的谕旨。,参与处理国政(秘书、票拟),自宪宗成化 以后,到熹宗天启,前后一百六十七年,皇帝

9、都没有召见过大臣。皇帝有事交付与太监,再由太监交给内阁。内阁有事,也同样送太监,再由太监呈与皇帝。这样,太监就慢慢地弄了权。甚至皇帝嫌麻烦,自己不批公事,私下叫太监批。批红的实权,落到太监手里,掌握政府一切最高最后的决定权。 张居正是神宗的师傅,而且又是内阁大学士。然而先生见不到学生面,大学士照政制论,是无法主持政令的。于是张居正只有同司礼监勾结,他才能舒展抱负,来策动当时的政事。但当时朝臣大家都反对张居正,说他不像前朝宰相,不是政府正式的行政首长,不该弄权专政。这批评实在也不错。当时尚书六部才是政府最高行政长官,他们只须听命于皇帝,并不须听命于内阁。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第四讲,受司礼监(太

10、监)牵制,无实权(指挥不动六部百司),改土归流(西南地区):,原因:土司世袭,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中央集权;,含义: 见书本知识链接;,过程:,明代永乐年间(开始);清代雍正年间(大规模);乾隆时期(大部分土司被废),意义:,A、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B、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C、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D、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积极影响(封建社会前期)政治上: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维护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民族关系: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民族的融合,加强民族交流.防止分裂割据经济上:有利于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文化上:有利于封建文化的发展繁荣。2、消极影响(封建社会后期)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导致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受到压抑并容易导致暴政并且派生了大量的官僚队伍,使政治黑暗,腐败。经济上: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思想文化:导致了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主义,使科技的运用和发展受到抑制,也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议一议,内阁首辅=宰相,?,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法定,制度赋权,非法定,咨询机构,参与决策,无决策权,制约皇权,不能制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