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功能和统计规则.ppt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3693773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功能和统计规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功能和统计规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功能和统计规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功能和统计规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功能和统计规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功能介绍,报告卡的填报慢性传染病的报告原则信息的审核质量评价,目前,我国传染病病人信息主要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以下简称传染病报告卡)来收集,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实行专病管理的传染病,除传染病报告卡规定外的其它信息,应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收集和报告,传染病报告卡统一格式,用A4纸印刷,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楚,无错项、漏项和逻辑错误,填报人应签名,由责任报告单位按年度编制并填写,便于填报单位内部管理。基本格式为:年份(4位数字)+科室代码(2位数字,自行编号)+顺序号(4位),如“2012-04-0001”直报时不需录入,由系统

2、自动生成,生成的卡号格式为机构编码(9位)+年份(4位)+顺序号(5位)注:为了便于管理,可将系统生成的卡片编码填写在纸质报告卡上,初次报告初诊病例及初诊死亡的病例直接标识“初次报告”订正报告对已填报过卡片的传染病病人,在订正诊断或发生死亡时,必须再次填报,标识“订正报告” 注:病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应分别报卡,填写患者(或献血员)的真实姓名注:经调查排除为系统认定的重卡,为了不使系统再次认定为重卡,可在患者姓名后+(非重或数字)以示区别,如有需要可在备注栏中加以说明患儿家长姓名注:14岁及以下的患儿要求必须填写患者家长真实姓名(如无父母,填写监护人的真实姓名)常见问题:未填写患儿家

3、长姓名;或填如:张某某爸爸、张、张先生等,身份证号 应尽可能填写,身份证号的唯一性有利于病例的追踪、调查、核实、随访。注:提示x字母用小写;如无身份证,则填其他有效证件号,同时在备注中并加以说明有效证件类别性别 填写社会性别,应详细填写出生年月日(公历),新生儿需填写出生日期 实足年龄/年龄单位:出生日期与实足年龄,只选择填写其中一项。出生日期不详时才填写实足年龄并选择年龄单位。大于等于1个月、不满1周岁的,按月龄填写,年龄单位选择“月”;不满1个月的只填写日龄,年龄单位选择“日”注:系统中,默认为“岁”,录入人员要注意。常见问题:年龄与职业不匹配,填写患者发病时所在工作单位的名称;学生/托幼

4、儿童详填发病时所在学校/托幼机构及班级名称,注意统一采用标准名称,不得用简写;无“工作单位”者填写“无” 。注:学生、幼托儿童、教师、干部职员、医务人员、工人、民工等集体单位必填常见问题:未填写工作单位;工作单位填写成现住址;职业与工作单位有逻辑性错误,填写可与患者保持联系的电话号码,以便追踪、流调、核实和随访注:14岁及以下的患者要求必须填写联系电话常见问题:不填;乱填数字。省内常规7位或再加4位长途区号;手机号11位;如有分机号,分机号用-,;,用于标识患者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并在相应的类别前划“”。(目前按传染病报告卡填卡说明的定义执行,不用指南定义) 本县区; 本市其它县

5、区; 本省其它地市; 其它省; 港澳台; 外籍 注:系统中,默认为“本县区”,录入人员要注意该项内容要与报告卡一致。常见问题:概念不清,填写混乱;纸质卡不填,由录入人员随意填,至少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现住址的填写原则上是指病例发病时实际居住的地址,可以是家庭地址,也可以是寄宿地址或宾馆、旅店,便于随访 系统中分现住址国际和现住址两部分(病人属于、现住址国际、现住址三者有联动关系) 现住址国际:默认为用户机构所在县区的对应地址国标。现住址国标在“乡”之后给出手填框输入村/街道门牌号,系统中根据现住址国际和输入框内容自动生成现住详细地址,不可手动修改;地址不详需具体到某省某市某县区某乡镇,可通

6、过“地区查找”(包括两个地区名字,用逗号或空隔分隔)搜索实现。 注:县级及以上,现住址国标不能填报“不详”; 常见问题:未详填写到乡镇(街道),在相应的职业名前划“”。在卡片汇总时发现传染病可能的高发职业若病人的职业同时符合卡中一种以上职业时,选择原则是:选择主要职业;选择与该病发生和传播关系较密切的职业。如食品厂工人、熟食店售货员都应填写餐饮食品业,而不填工人或商业服务。未列入本卡的职业须填写在“其它”项中,如警察、飞行员等。有些特殊人群如劳教人员、和尚、道士和乞丐等,虽不属职业,也需填写在“其它”项中,但要明确。个体经营者应根据其经营活动的行业,选择相应的职业。为配合儿童保健管理工作,新生

7、儿破伤风病例的职业按以下方式选择:.出生场所为医院时(住院分娩)选择“其它”;.出生在其它场所时(住院分娩之外其它方式分娩)选择“散居儿童”。注:系统中,要求14岁以下职业不可填写从业人员 常见问题:职业与年龄、职业与工作单位出现逻辑错误;有选填职业,而填写成“其它”;职业为“其它”,但没有明确;14岁以下职业填写从业人员,在相应的类别前打。实验室确诊病例=临床表现+特异性检查,如病原学诊断等临床诊断病例=临床表现+非特异性检查,如查体、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等疑似病例=临床表现+一般非特异性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病原携带者=查出病原体+无明显临床表现阳性检测结果:仅限采供血机构填写,只有病种是

8、HIV病例分类才能选择阳性检测,别的病种不允许选择,而采供血机构只能对发现的两次初筛阳性的HIV进行报告注:HIV必须填写实验室诊断常见问题:纸质卡片上选勾两个诊断,如同时勾选临床和实验室,系统中病种和疾病分类的限制条件阳性检测:只限血站报告HIV病原携带者:霍乱、脊灰、乙肝、伤寒、副伤寒、间日疟、恶性疟可填病例分型:乙肝、丙肝、血吸虫病例须分急性、慢性、未分型填写,需选择疑似诊断不可报:脊灰、AFP、艾滋病、HIV、涂(+)、仅培阳临床诊断不可报:脊灰、HIV、涂(+)、仅培阳实验室诊断不可报:AFP、菌(-)、未痰检实验室诊断必填实验室结果:如手足口病淋病、梅毒只能填写实验室诊断和疑似诊断

9、注:按卫生行业标准诊断传染病,填写到年、月、日本次发病日期,即本次就诊疾病开始出现症状的日期不明确时,填写就诊日期病原携带者填写初次检出日期或就诊日期采供血机构填写献血员献血日期 常见问题:如乙肝、血吸虫病、肺结核等慢性传染病填报的是最早发病日期,而非本次发病时间;部分医院填写的慢性传染病发病时间与病人出生日期相差不到一年,精确填写到年、月、日、时本次诊断日期(时间)采供血机构报告填写HIV第二次初筛阳性结果检出日期订正报告时,如发生任意病种变更和诊断分类变更请填写新确诊的时间(系统中,在订正诊断分类、疾病名称时,会提示要求重新填写诊断时间,请按要求执行)常见问题:诊断日期(时间)未填写到小时

10、,录入人员随机填写(注意与发病时间的逻辑关系),因法定传染病死亡时填写,填写到年、月、日 说明:原则死亡病例的报告须是因患传染病死亡的病例,患传染病但因意外或因非传染病死亡时,不需填报传染病报告卡,但对于有特殊要求的传染病刚需按规定进行报告,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种)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未分型)、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伤寒(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

11、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期、期、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人感染H7N9禽流感(26种)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11种),最新调整(2013年10月28日),非典、炭疽中的肺炭疽、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将甲型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并纳入现有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解除对人类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

12、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指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其它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可疑新发传染病注:网络直报时,疾病名称选择“其他传染病”,如有传染病病名,请勾选,如无,则在备注栏填写该病种名称。,填写订正前所报告的疾病名称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中传染病报告卡填卡说明有误退卡原因 填写卡片填报不合格的原因,报告单位 填写报出传染病报告卡的单位名称,为了便于医院内部卡片的管理,应详细填写到具体科室联系电话 填卡人的联系电话,报告人 报告人的真实姓名 常见问题:报告人的名字未填,或用字母或科

13、室代替,非本人真实姓名填卡日期 填报本卡的日期,填写以上各项内容不能涵盖且需特别注明的信息,如说明传染途径、传染病病例(含疑似病例及病原携带者)订正为其它疾病的病名,霍乱病例(含病原携带者)的菌型、输入性病例的说明等重卡删除的说明等,医疗卫生机构在做出乙肝、肺结核、艾滋病、血吸虫病等慢性传染病诊断时,如已知该病例曾经作出诊断并被报告过,刚本年度可不再进行报告;如对该病例的报告情况不清楚,或在同年内多次接诊的该类病例(包括复发病例),则仅对首次就诊进行一次报告,再次就诊且诊断结果未发生变更时则可不再进行报告,医生填报、自查后提交预防保健科复查后录入,经核对后报出审核内容 发现错项、漏项、逻辑错误

14、等情况时,及时通知报告人核对;对重复报告的卡片进行标注,不再进行网络直报,如录入保存后发现有录入错误,请按要求进行信息的修改,注意发病时间、诊断日期、医生填卡日期、录入时间的逻辑关系。如录入后发现误报,填写好删除原因再进行删除操作。 发现以下情况时,建议立即对报告信息进一步核实: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病人、疑似病人,卫生部规定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不明原因死亡病例。发现同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同一自然村、街道、集体单位(场所)一日内出现3例及以上,或一周内出现5例及以上。 如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属实,应于

15、2小时内对报告信息进行网络直报,同时电话报告当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如需对病例的病例分类、疾病名称进行订正,订正时需将原诊断日期更改为新确诊日期,该订正若由责任报告单位作出,当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需对报告的订正信息重新审核;若订正由县(区)CDC作出,及时订正个案信息的同时,病例的诊断结果应及时告知医疗机构,备案该信息。对于调查核实现住址查无此人的病例,应由属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订正为地址不详。实行专病报告管理的传染病,由相应的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对报告的病例进行追踪调查,并对所发现的传染病报告卡错误信息或排除病例及时订正。订正报告时,要注意发病日期、诊断日期的逻辑关系

16、。,原始卡和订正卡 医院对未审核卡进行任何信息修改仍保持卡片状态不变,对已审核卡(包括已终审卡和三级审核的未终审卡)进行订正则变为订正卡;CDC 对卡片的任何信息修改或订正均变为订正卡(此 CDC 指对医院录入的原始卡片有修改、审核权限的其他本级用户)。,订正用户和订正报告时间“订正卡”均需记录或更新订正用户,其中诊断变更(病种或病例分类的变更,包括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分型变更)的修改/订正则记录或更新订正报告时间;注:“订正卡”诊断变更则在卡片修改/订正页面清空原有卡片的诊断时间,以强制要求更新病例诊断的诊断时间(临床诊断与实验室确诊的病例分类变更除外);原始卡的诊断时间将记

17、录为“订正前诊断时间”,诊断变更重新审核“订正卡”进行诊断变更(病种或病例分类的变更,包括病毒性肝炎分型变更,但临床诊断与实验室确诊的病例分类变更除外,炭疽、梅毒、疟疾、肺结核分型变更除外)的修改/订正需重新审核;注:“订正卡”诊断变更需要重新审核则清空原有卡片的所有审核时间,不需要重新审核则保持原有卡片审核时间不变;有审核权限的本级用户报告卡片即审核,修改/订正也即审核,需重新审核时则直接更新审核时间而不需再进行审核操作;原始卡的终审时间将记录为“订正前审核时间”。,订正前病名、订正前诊断时间和订正前审核时间 即原始卡的病种、诊断时间和终审时间,诊断变更(病种或病例分类的变更,包括炭疽、病毒

18、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分型变更)的订正卡记录订正前诊断时间和订正前审核时间,病种变更则记录订正前病名。多次诊断变更的订正卡其原始卡信息不变,即订正前病名、订正前诊断时间和订正前审核时间均不变。注:CDC 修改/订正未终审的原始卡,卡片变为订正卡,而原始卡没有终审时间,则 CDC 此修改/订正操作的系统时间为原始卡的终审时间。,I 类:2 小时内报告,2 小时内县市省三级审核: 甲类及按甲类报告管理法定传染病鼠疫、霍乱、肺炭疽、非典、脊灰,病例分类为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II 类:24 小时内报告,24 小时内县级审核: 1、其他乙丙类法定传染病,病例分类为临床诊断病例、实

19、验室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 2、霍乱、脊灰,病例分类为病原携带者; 3、艾滋病,病例分类为病原携带者(系统报告时病种为 HIV,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或阳性检测);III 类:报告、审核无时限要求: I 类和 II 类之外的其它病例,包括: 1、 法定传染病,其他病例分类或分型,如乙肝病原携带者; 2、 其它传染病,所有病例分类; 3、 其他疾病,所有病例分类,统计期限内,传染病诊疗机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传染病的病例报告,即视为及时报告。卡片范围:卡片录入时间为统计期限内卡片状态:包含未审核卡、县级已审、市级已审、已终审卡、已删除卡计算时间:月报、季报为次月/季2日零点地区统计:按报告地区进行统计,

20、即卡片信息中“报告单位地区编码”,及时报告率(%)=及时报告卡片数/报告卡片数*100%报告卡片数:本期报告卡片总数,包括原始报告和订正报告,按卡片的报告单位进行统计A 本期录入的有报告时限要求(I 类和 II 类)的法定传染病原始卡片数;B 本年录入、在本期有诊断变更,且与原始卡相比时限要求提高(即III 类、II 类变为 I 类或者 III 类变为 II 类)的订正卡片数;平均间隔(小时):所有报告卡诊断到报告时间间隔的中位数A 原始卡报告时间间隔:录入时间-诊断时间(订正前诊断时间);B 订正卡订正报告时间间隔:订正报告时间-诊断时间;及时报告卡片数:卡片诊断至报告时间间隔在规定报告时限范围内的卡片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