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方法,主讲人:叶词润,目录,第一节 精神分析法第二节 行为转变法第三节 个人中心法第四节 认知重建法,第一节 精神分析法,精神分析法又称为心理分析法,一般以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出版的关于歇斯底里的研究作为心理分析正式创立的标志。,一、理论基础,1、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把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分为三部分: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2、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3、性欲学说: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以性力为动力的。性心理的发展,依次通过五个阶段:(1)婴幼儿期性欲,包括口腔期和肛门期;大约在1-2岁(2)儿童期性欲,包括恋母期和恋父期;年龄在3-6岁(3)
2、潜伏期性欲,又称少年早期;年龄在6-12岁(4)青春期性欲,通过正常的性行为求得满足。4、精神分析学说的修正 第一次修正是在本世纪初,阿德勒和荣格修正的重点在于幼儿性欲学说;第二次修正在三四十年代,以沙利文、霍妮、弗洛姆、艾里克森为代表,创立了新弗洛伊德主义。,二、辅导方法,1.基本原理:精神分析法主要是把来访者所不知晓的症状产生的真正原因和意义,通过挖掘潜意识的心理过程将其招架到意识范围内,使来访者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便可使症状消失。2.辅导目标:一是使潜意识意识化,使潜意识冲突表面化从而帮助来访者重新认识自己或重建人格;二是帮助来访者克服潜意识冲突。3.辅导关系:强调辅导员隐藏的角色,
3、以使来访者能将他们的情感投身到辅导员身上,辅导员与来访者要相互信任,又要保持一定距离,以保持辅导员所必须的客观性,避免来访者产生某种形式的抗拒。4.辅导过程:一般分为准备期、预备治疗期和治疗一至三期。5.具体方法:一般采用自由联想、释梦、移情、阻抗、阐释等典型的方法和策略。,方法1 自由联想,让病人在一个比较安静与光线适当的房间内,躺在沙发床上随意进行联想。治疗医生则坐在病人身后,倾听他的讲话。事前要让病人打消一切顾虑,想到什么就讲什么,医生对谈话内容保证为他保密。鼓励病人按原始的想法讲出来,不要怕难为情或怕人们感到荒谬奇怪而有意加以修改。因为越是荒唐或不好意思讲出来的东西,即可能最有意义并对
4、治疗方面价值最大。在进行自由联想时要以病人为主,医生不要随意打断他的话,当然在必要时,医生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一般来说,医生往往鼓励病人回忆从童年起所遭遇到的一切经历或精神创伤与挫折,从中发现那些与病情有关的心理因素。自由联想法的最终目的,是发掘病人压抑在潜意识内的致病情结或矛盾冲突,把他们带到意识域,使病人对此有所领悟,并重新建立现实性的健康心理。,方法2 释梦(梦的工作),(1)象征化:用一种中性事物来象征、替代一种所忌讳的事物,以减少或引起梦中自我的痛苦或创伤。(2)移置:在梦中将对某个对象的情感转移和投身于另一个对象方面去。(3)凝缩:在梦中将内心所爱或恨的几个对象凝缩成一个形象表现出
5、来。(4)投射:在梦中将自己某些不好的愿望或意念投射于他人,以减轻对自我的谴责。(5)变形:在梦中将潜意识的欲望或意念用其他甚至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6)二次加工,方法3 移情,1、移情:是指求助者把对父母或对过去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并相应地对咨询师做出反应的过程。发生移情时,咨询师成了求助者某种情绪体验的替代对象。2、两个特征:反应的强烈性与不相适应性;反应的的持久性3、正移情:求助者把咨询师当作以往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他们逐渐对咨询师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感情,表现的十分友好、敬仰、爱慕甚至对异性咨询师表现出性爱的成分,对咨询师十分依恋、顺从。负移情:
6、求助者把咨询师视为过去经历中某个给他带来挫折、不快、痛苦或压抑的对象,在咨询情境中,原有的情绪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从而在行动上表现出不满、拒绝、敌对、被动、抵抗,不配合。,方法4 阻抗,1、阻抗:又称“抗拒作用”,指来访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回避某些敏感话题,有意无意地使辅导重心偏移。2、应对策略: (1)要解除戒备心理; (2)要正确诊断和分析; (3)以诚恳的帮助对方的态度对待阻抗,方法5 阐释,阐释:指症状的无意识的隐义和动机揭露出来使其进入意识的一种方法,是克服阻抗的主要方法。阐释的过程就是辅导员对来访者的一些本质问题加以解释、引导和劝阻,使来访者理解自己一直没有理解的心理事件,把看起来似
7、乎没有意义的想法和行为与可以理解的往事联系起来,使来访者逐渐理解移情的性质,从而使症状逐渐消失。,三、贡献与局限,心理分析理论是最早发展起来的一种辅导模式,它强调潜意识对行为的重要作用,重视婴幼儿期心身发展的意义,所创立的一些方法和技术都有积极的贡献。为其后许多新的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参考。但由于这种方法必须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咨询者施行,需对来访者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限制了它的推广;本身潜意识的作用,过分强调婴幼儿期的发展,特别是过分强调婴幼儿期的性经验,都使这一理论受到局限。,第二节 行为转变法,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华生、艾森克、沃尔帕提出系统脱敏法。斯金纳首先提出行为治疗问题。一、基础理论:行
8、为主义理论是由华生提出的,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巴甫洛夫狗的条件反射;艾森克提出了学习过程的特殊理论;班杜拉的模仿理论。,二、辅导方法,1、辅导原理:把辅导重点放在直接消除或纠正适应不良或异常行为上,不去研究、分析行为的内在动机,只以特殊行为为目标,并通过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模仿学习等行为转变技术予以改变。2、辅导目标:主要是消除不良行为。并代之更有效的行为3、辅导关系:辅导员主要担任主动与指导的角色帮助来访者实现更有效的行为,二、辅导方法,4、辅导过程:(1)了解来访者适应不良与异常行为产生的原因。(2)根据来访才适应不良与异常行为确定辅导目标。(3)向来访者说明行为治疗
9、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使其有所了解,而消除因无知产生的不必要疑虑和心理阻抗,确立信心并主动配合。(4)辅导员运用专门的心理辅导技术或配合药物等其他治疗手段实施辅导方案。采取何种行为治疗技术应根据其适应症加以选择。(5)根据行为辅导技术的性质及来访者行为改变的情况,分别给予阳性强化或给予惩罚。以期改变不良行为,塑造良好行为,或以新行为代替旧行为。(6)根据来访者行为变化情况,调整辅导方法,同时让来访者本人能够掌握和使用,以巩固疗效并将疗效扩展到日常生活环境中去。5、具体方法:放松法、系统脱敏法、厌恶法、暴露法、代币法、生物反馈法,方法1 放松法,基本步骤:选择安静整洁光线柔和无干扰环境,让来访者舒
10、服地靠在椅子上,闭上眼睛;体验紧张放松的感觉,逐步进行主要肌肉群紧张和放松练习。,方法2 系统脱敏法,1、定义:沃尔帕首创。它主要是诱导来访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焦虑的情绪,并通过心理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的目的。2、基本步骤:排列焦虑等级层次表;放松训练,以全身肌肉迅速进入松弛状态为合格;系统脱敏过程,进行焦虑反应与肌肉放松技术结合训练,分为想象系统脱敏和现实系统脱敏,方法3 厌恶法,1、定义:将某些不愉快的刺激,通过直接作用或间接想象,与来访者须改变的行为症状联系起来,使其最终因感到厌恶而放弃这种行为。2、常用的厌恶刺激包含物理刺激、化学刺激、想象中的厌恶刺激,方法4 暴
11、露法,1、定义:与系统脱敏法相反,开始即让来访才进入最使其恐惧的情境中,或是让他长时间地想象恐怖的观念或直接置身于严重恐怖的环境,以加深来访者的焦虑程度,同时不允许采取堵耳朵、闭眼睛、哭喊等逃避行为。2、适合焦虑和恐怖倾向的辅导。,方法5 代币制,1、定义:通过强化而形成某种期望出现的适应性行为的方法,当来访者出现某种预期的良好行为时,立即给予奖励,使该行为得以强化。2、注意事项:确定需要改变的目标行为、确定代笔类型、选择支持代币的强化物、建立代币兑换规则,方法6 生物反馈法,1、定义:借助现代电子仪器将来访者体内生理机能予以描记,并转换呈声光等反馈信号,使来访者能根据这些反馈信号,有意识地学
12、习调控自己的内脏功能和身体功能,达到调整机体功能的目的。,三、贡献与局限,行为转变法是应用范围最广的心理辅导方法之一,把辅导重点放在外显的特殊行为上,有明确的辅导目标和结果,方法源自于实证性研究,较客观、科学;效果立竿见影;操作性强。因此深受辅导员的欢迎。但它不适用于水准较高,渴望高度成长的来访者;只治标不治本,难以改变行为深层问题,使来访者成为被操纵、控制的对象;辅导员只顾及来访者的细枝末节问题,不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第三节 个人中心法,主要代表人物为卡尔.罗杰斯,他于1951年后发表了来访者中心治疗一书,形成了个人中心法,被视为继心理分析法、行为转变法之后的心理辅导理论的“第三种势力”。一
13、、理论基础:人本主义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基本的动机。强调人的价值和意义,强调人的独立自主的人格,强调人体所具有的现实潜在能力;强调人的自我实现的至高无上的动机,强调辅导员和来访者的平等协调、情感沟通和心理交融的关系;强调充分调动来访者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二、辅导方法,1、基本原理:个人中心法认为人的本性是好的,辅导的中心应是最大限度地发掘来访者自身的潜能和积极能力作用,依靠自己的努力来解决心理问题。2、辅导目标:基本目标是为来访者提供一个安全与信任的气氛,在这个氛围中,来访者通史利用辅导关系进行自我探索,能以更开放、更自信与更积极的愿望进行辅导。3、辅导关系:非常重视辅导关系,认为辅导员自
14、身的特质(包括真诚、温暖、积极尊重、共情等)决定了辅导的关系,应使来访者能把他们在辅导过程中学到的东西转换应用到辅导之外的人际关系上。,二、辅导方法,4、辅导过程:来访者求助辅导员说明鼓励接纳否定情感来访者成长萌动接纳肯定情感来访者自我接纳澄清效果扩大效果全面成长辅导结束。5、具体方法:个人中心法更多提供的是一种辅导的理论而非方法。因强调辅导态度的重要性,认为融洽的辅导关系是辅导获得进展的决定性因素,同时提出了建立适宜的辅导气氛的三种最重要的态度:真诚、无条件的积极尊重和移情的理解(共情)。,方法1、2 真诚、积极地尊重,真诚:将真正的自我表现出来,让来访者了解你也是一个人,并非只是扮演某一个
15、角色。积极地尊重:包每个来访者都看成是独特而有价值的人,既接纳他的长处,也宽容他的短处,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环境,让来访者能够更大程度地表达自己。,方法3 移情的理解,移情的理解:也称共情,辅导员放下个人的参照标准,试着将自己融入来访者的感觉世界中,设身处地从来访者的立场去看待问题,并把自己的体验传递给对方,让对方更深入的进行自我探讨,自我了解,产生被接纳被理解的感受。包含两个步骤:精确地感受来访者的世界,以口语的形势与来访者分享你对他的了解。,三、贡献与局限,个人中心法强调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对人采取积极乐观的看法,注重个人的内存价值和主观体验,强调辅导关系的重要性,强调以辅导员的态度为中心,
16、这些观点都强烈冲击着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方法,有一定的积极价值。但个人中心法不适于处理危机中需给予某些指导性策略的来访者,不适用于无法通过口语表达的来访者,并且过分忽视历史因素,不在意辅导员价值观的影响。,第四节 认知重建法,20世纪5050年代兴起于美国,代表人物有艾利斯、贝克、麦肯鲍姆等。认为可以通过调解认知过程来达到减轻或消除情绪问题和非适应性行为的目的。一、理论基础:认知理论的出发在于确认思想和信念是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的原因。认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贝克等提出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艾利斯认为,人生来便具有用理性信念对搞非理性信念的潜能。高度重视来访者的不良认知和思维方式,并且把自我失败行为看成是
17、来访者不良认知的结果。,二、辅导方法,1、基本原理:认知重建法的主要着眼点是来访者的认知问题,企图通过改变来访者对自己、对他人或对事物的看法与态度改变所呈现出的心理问题。2、辅导目标:主要目标是帮助来访者找出他头脑中不现实的、不合理的错误、扭曲的观点,并帮助他建立较为现实的认识问题的思维方法,减少扭曲的认知所造成的情绪及行为的不良后果。3、辅导关系:辅导员的中心任务是教给来访者一些自我了解与改变的方法。辅导员更多扮演的是一位教师与指导者的角色,而来访者则处于学生或学习者的地位上。,二、辅导方法,4、辅导过程:(1)监察消极的自动化思想;(2)向来访者指出心理问题的实际来源;(3)采用多种方法帮
18、助来访者减轻症状;(4)主要任务帮助来访者巩固效果达到认知重建。5、具体方法:运用较多的有三栏目技术、自我指导训练、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技术、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合理情绪自助量表等。,方法1 三栏目技术,1、基本假设:人的感觉反映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事件,而是受人的认知影响。2、三个步骤:(1)训练来访者自己意识到并记录下内心的自责思想;(2)弄清这些思想失真的根源;(3)练习对它们的反击,发展更加现实的自我评价系统。三栏包含:随想(自责)栏,认知失真栏,合理反应栏,方法2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技术,1、定义:帮助来访者向其不合理信念提出挑战和质疑,以动摇其信念。2、方法:找到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通过辩论
19、,以积极提问(包含质疑式和夸张式)的方式促使来访者主动思考。,方法3 合理情绪想象技术,1、莫兹比发展。2、基本步骤:(1)让来访者生动地想象引起其情绪困扰的情境;(2)要求来访者保持想象这一情景,但帮助他把消极情绪改变为适度情绪;(3)停止想象,要求来访者讲述他是怎样想才使情绪发生变化的。,方法4 合理情绪自助表,这是由艾利斯在美国纽约创立的理性情绪治疗研究所特制的一种表格,将认知重建的内容模式化,可以由来访者自己填写,也可由来访者依此自己对自己进行辅导,既简单又易于操作。使用方法:先想AC,再找B,再做辩论D,最后写出E效果A诱发事件(面临我感到情绪困扰或产生自损行动之前发生的事件、思想或感受)C后果或情况(在我身上出现的,也是我想要改变的情绪困扰或自损行为J)B信念(导致我产生情绪困扰或自损行为的非理性信念)D辩论(与圈出的非理性信念辩论)E有效的理性信念(取代非理性的信念的更改信念),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