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PPT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708245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PPT 页数:119 大小: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心血管内科 CCU病房 王岚峰 教授,基本概念,200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对AMI做出新的、更精确的定义: 有典型的心肌坏死生化标记物 ( 肌钙蛋白或CKMB)升高与回落,同时具有下列一项者即可诊断为心肌梗死: 有心肌缺血症状 出现病理性Q波 ST段抬高或压低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当临床上具有与心肌缺血相一致的心肌坏死证据时,应被称为“心肌梗死”。满足以下五项中任何一项标准均可诊断为心肌梗死:,2007全球心肌梗死统一定义:,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生化标志物( cTn最佳 )水平升高和 (或) 降低超过参考值上

2、限(URL)99百分位值, 同时至少伴有下述心肌缺血证据之一:缺血症状;提示新发缺血性改变新法改变新发ST-T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ECG提示病理性Q波形成;影响学证据提示新发局部室壁运动异常或存活心肌丢失。,突发心源性死亡(包括心脏停搏),通常伴有心肌缺血的症状,伴随新发ST段抬高或新发LBBB,和(或)经冠脉造影或尸检证实的新发血栓证据,但死亡常发生在获取血标本或心脏标志物升高之前。 基线 cTn 水平正常者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如心脏标志物水平升高超过URL99百分位值,则提示围手术期心肌坏死;心脏标志物水平超过 URL99 百分位值的3倍被定义为与PCI相关的心肌梗死

3、。,基线cTn水平正常者接受冠脉搭桥术(CABG)后,如心脏标志物水平升高超过URL99百分位值,则提示围手术期心肌坏死。与CABG相关的心肌梗死的定义为心脏标志物水平超过URL99百分位值的5倍,同时合并下述一项:新发病理性Q波;新发LBBB;冠脉造影证实新发桥血管或冠状动脉闭塞;新出现的存活心肌丢失的影像学证据。病理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基本概念,急性冠脉综合征 (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是因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急性破裂,释放大量的促凝物质(脂质、组织因子等),通过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导致血栓形成,最终引起冠状动脉不完全或完全闭塞,使心肌发生缺血或不同程度

4、坏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不稳定心绞痛,ST段抬高,急性心梗非Q波心梗 Q波心梗,无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斑块与稳定斑块,AMI紧急处置,持续心电、血压监测卧床建立静脉通道充分镇痛、镇静吸氧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AMI药物治疗,挽救濒死心肌 再灌注治疗防止再梗死 抗栓治疗降低心脏负荷 硝酸酯类、 -受体阻滞剂减少心肌氧耗 -受体阻滞剂预防心肌重构 ACEI & ARB & 醛固酮抑制剂调脂、稳定粥样斑块 他汀类药物,AMI药物治疗,挽救濒死心肌 再灌注治疗防止再梗死 抗栓治疗降低心脏负荷 硝酸酯类、 -受体阻滞剂减少心肌氧耗 -受体阻滞剂预防心肌重构 ACE

5、I & ARB & 醛固酮抑制剂调脂、稳定粥样斑块 他汀类药物,再灌注治疗,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尽快、充分、持续开通“罪犯”血管挽救濒死心肌,挽救生命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溶栓治疗适应证,I类适应证 两个或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胸导联0.2mV,肢体导联 0.1mV),或提示AMI病史伴左束支传导阻滞,起病时间75岁。IIb类适应证 a. ST段抬高,发病时间1224h,有进行性胸痛和广泛ST段抬高 b. 高危心肌梗死,就诊时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III类适应证 ST段抬高,起病时间24h,缺血性胸痛已消失或仅有ST断压低者不主张溶栓,2001年ACC/AHA修

6、订的AMI治疗指南,溶栓治疗,禁忌症1.任何时间发生过出血性脑卒中,一年内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或脑血管事件;2.颅内肿瘤;3.近期(24周)活动性内脏出血(月经除外);4.可疑主动脉夹层;5.入院时严重且未控制的高血压(180/110mmHg);6.目前正在使用治疗剂量的抗凝药(INR23),已知的出血倾向;7.近期创伤史,包括头部外伤,创伤性心肺复苏或较长时间(10min)的心肺复苏7.近期外科大手术;8.近期在不能压迫部位的大血管穿刺;9.曾经使用链激酶或对其过敏的患者,不能重复使用链激酶;10.妊娠;11.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溶栓药物,正常情况下,体内的凝血系统和抗凝血系统保持平衡以维持血液

7、的流动状态、防止血栓形成。 纤维蛋白溶解 (简称纤溶)系统是抗凝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使体内产生的局部的纤维蛋白凝块随时得到清除。在病理状态下,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纤维蛋白,可发展成血栓性疾病,若增强纤溶酶活性则可促使血栓溶解。,第一代 链激酶或重组链激酶 (SK) 尿激酶 (UK)第二代 单链尿激酶(SCU-PA )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尿激酶原(PRO-UK)第三代 重组纤溶酶原激活剂(r-PA)-瑞替普酶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突变体(TNK-tPA)-替萘普酶 葡萄球菌激酶(SAK),溶栓药物,第一代溶栓药,具有非纤维蛋白特异性

8、,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使循环中和血栓部位无活性的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对血栓部位或循环中纤溶系统均有激活作用,在溶解血栓的同时,导致全身纤溶系统激活。,第二代溶栓药,共同特点是高度选择性溶栓,不影响全身性纤溶,作用时间长,纤维蛋白原消耗量少, 冠脉再通率高。,第三代溶栓药,均为t-PA的衍生制剂,为t-PA的突变体或变异体,其血药半衰期长,可以静脉注射,不必静脉点滴,溶栓作用强,出血副作用小。,尿激酶使用方法,常规给药方法:150万单位 30分钟内静脉滴入. 加速给药治疗:UK300万U,即150万U静推,继以2万U/kg30min内滴入后再给50万U。欧洲使用:用2次,每次100万单位静脉滴入

9、,间隔1小时。,内皮细胞合成分泌,存在于血液的丝氨酸蛋白酶。它可催化纤溶酶原变为纤溶酶。1991年上市。 特点 具有高度的血栓纤维蛋白亲和力和选择性,对血循环纤溶系统几无影响,因此血液中纤维蛋白原浓度改变较小,而不致发生全身性血液失凝状态,但仍可产生出血倾向。 可静脉给药,血浆t1/2 510分钟。经肝降解,故需持续给药以维持药效。停药后血栓再形成的发生率也不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给药方法,标准的3小时输注法 美国FDA批准的总剂量为100mg。首先10mg静脉注射,之后的第一小时内50mg, 之后每小时2

10、0mg称为标准的3小时输注法。90分钟加速给药法 GUSTO试验采用90分钟加速给药法: 15mg静脉推注,其后30分钟内静脉滴注50mg或者按照0.75mg/kg剂量静脉滴注(最大剂量50mg), 剩余35mg60分钟内静脉滴注。 GUSTO 试验发现,90分钟加速给药法比标准的3小时输注法有更快的溶栓作用。,给药方法,半量给药法 国内常采用 8mg静脉推注,42mg在90分钟内静脉滴注,冠状动脉开通率也较高。,辅助治疗,溶栓前静脉注射肝素5000U,然后以起始剂量 1000u/h 持续滴注,肝素剂量根据多次APTT值调整,APTT值应维持在用药前50-70秒。 肝素应用至少48小时!,重组

11、纤溶酶原激活剂(r-PA),是t-PA单链非糖基缺失变异体, 与纤维蛋白无亲和力, 半衰期比t-PA长6倍, 溶栓作用强5.3倍,血浆清除率低4.3倍。,商品名:瑞替普酶,使用方法,10U+10U静脉推注,给药间隔30min。 用药过程中也需要充分抗凝,肝素的 应用同rt-PA,溶栓药用药原则: 1. 力争尽早用药,防止组织坏死。血栓溶解程度与血栓形成的时间有关。AMI应在症状出现6小时内进行。 2. 首次负荷剂量 中和抗体和抗纤溶物质。 3. 与抗栓药联合应用,溶栓治疗的局限性,1溶栓药物使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率的极限为7595,TIMI 3级只有30-552自静脉给药到血管开通需要一定时间35

12、分钟3临床判断再灌注指标无特异性,不可能都做冠脉造影4严重出血并发症为0.5-1%,并且不可预测5有禁忌症,不是所有的病人都可溶栓6. 残留冠脉狭窄,妨碍存活心肌的恢复7. 晚期再缺血、再梗死发生率高8. 高危病人效果不理想,2007 STEMI 修订指南,2007 STEMI focused update recommendation,STEMI 患者应在90 min内尽早进行直接PCI治疗 对于90分钟内无法进行直接PCI的患者应在30分钟内进行溶栓治疗,AMI药物治疗,挽救濒死心肌 再灌注治疗防止再梗死 抗栓治疗降低心脏负荷 硝酸酯类、 -受体阻滞剂减少心肌氧耗 -受体阻滞剂预防心肌重构

13、 ACEI & ARB调脂、稳定粥样斑块 调脂药物,抗栓药物, 抗血小板药 抗凝血药,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药,阿斯匹林双嘧达莫噻氯匹定氯吡格雷 GPb/a拮抗剂,抗血小板药物作用环节,阿斯匹林(ASA),乙酰水杨酸,经典解热镇痛药物,50年代发现可延长出血时间,60年代发现抑制血小板功能。70年代报道其机制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有关。,阿斯匹林(ASA),作用:镇痛,消炎,抗栓半寿期 520min峰值时间 35h剂量 抑制血小板 75150mg/日 止痛退热 600mg/日 抗风湿 6000mg/日抑制机制 :ASA使COX-1多肽链529位丝氨酸残基乙酰化使酶失活。 阻断花生四烯酸(AA)转变

14、为血栓素A2(TXA2 )。,COX 1 Ser 529-OH,COX 1 Ser529-OCOCH,阿斯匹林,水杨酸,失活,阿斯匹林对 COX-1 的抑制作用较强,因血小板不能合成新的环氧化酶,阿斯匹林的作用的恢复需要等待新生血小板进入血循环。但由于只需更新 10% 的血小板即可使血小板功能低下状态恢复,故仍需每日服用才能维持疗效。,噻氯匹定,噻氯匹定又名抵克力得,为1974年合成的强效抗血小板药。,【不良反应】,消化道症状及皮疹,如恶心、腹部不适及腹泻,发生率约10%,饭后服可减少其发生。由于延长出血时间,对外科手术患者不利,应禁用。偶有粒细胞、中性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红白血病等。也可增高

15、血浆总胆固醇水平。,由于其不良反应较多,现临床应用较少,氯吡格雷(波立维),ADP受体(P2Y12)拮抗剂噻吩并吡啶(Thienopyridine)衍生物药代动力学 肠道吸收,代谢迅速,血浆中主要代谢物为无活性的羧基酸 SR26334,需在体内经肝细胞色素P450系统作用转 变为有活性代谢物才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半寿期:7.27.5h 峰值时间:0.91.1h 峰值浓度(75mg):2.90.68mg/L 稳定期浓度:0.080.11mg/L 尿中排出服用量的2.22.4%,波立维对血小板功能抑制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75mg/日)作用时间: 起效: 2小时 (39.0 17.0%) 稳定期:

16、37天 停药后: 710天,氯吡格雷(波立维)抑聚机制,选择性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及随后的放 大反应,拮抗血小板ADP受体(P2Y12受体),抑制腺苷酸环化酶下调,酪氨酸残基蛋白磷酸化, 抑制GPIIb/IIIa活化,阻断GPIIb/IIIa与Fg结合,氯吡格雷(波立维)对血小板功能其他抑制作用,降低TF促凝活性抑制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形成抑制P-选择素生成抑制活化的GPb/IIIa与纤维蛋白原结合,氯吡格雷(波立维)用法与剂量,用法: 口服 肠道吸收快,不受食物影响,故无需考 虑饭前或饭后。剂量: 75mg,每日一次,波立维 副作用与实验室监测,副作用 出血轻 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

17、小板减少 与ASA近似(中性粒细胞减少为0.10%, ASA为0.17%) 实验室监测 近年来,有研究提出氯吡格雷抵抗的说法,针对抗血小板药效,有研究建议可进行血小板功能监测。,CREDO研究氯吡格雷300mg负荷剂量给予越早获益越大,GPb/a拮抗剂,1、单抗 Abciximab(ReoPro)-阿昔单抗2、短肽 Eptifibatide(Integrelin)-埃替巴肽3、非肽 Tirofiban(MK-383,Aggrastat-TM)- 替罗非斑 Lamifiban,Abciximab (阿昔单抗)(一),1、结构: 人鼠嵌合血小板单抗7E3的Fab片段2、分子量:47.6KD3、血浆

18、半衰期:1030 min4、排泄:不清楚5、适应症:PCI,顽固性不稳定心绞痛6、剂量: (1)PCI 静脉注射0.25mg/kg,随后以0.125ug/(kg min)12h 静脉 滴注,最大剂量可达标10ug/min (2)不稳定心绞痛 作PCI前1824h及作PCI后1h以10 ug/min静脉滴注1824h,冲击剂量为0.25mg/kg,Eptifibatide( 埃替巴肽),1、结构:根据蛇毒Barbourin介离素(disintegrin)的Lys-Gly-Asp(KGD)结构合成的一种环状七肽(Heptapeptide)2、分子量:0.832 KD3、血浆半衰期:2.5 h4、排

19、泄:50%肾排出5 、适应症:不稳定心绞痛、无Q波心肌梗死、PCI6、剂量: (1)不稳定心绞痛 静脉注射180ug/kg,随后静滴20ug/(kg min)7296h (2)PCI: 静脉注射135ug/kg,随后静滴0.5ug/(kg min)2024h,Tirofiban(替罗非斑),1、结构:含RGD的肽类酪氨酸类似物2、分子量:0.49KD3、血浆半衰期:2 h4、排泄:39%69%肾排出5、适应症:不稳定心绞痛、无Q波心肌梗死6、剂量:静脉滴注0.4ug/(kg min)30 min, 随后 以0.1ug/(kg min)继续滴注48108 h,GPIIb/IIIa拮抗剂副作用,

20、副作用 1.出血 30% (穿刺部位) 2.血小板减少 3.增加死亡率(orbofiban) 4.抗体 出血处置 1.停药(半寿期短,如Tirofiban,Eptifibitide) 2.输注血小板 3.血液透析(半寿期长,滞留血循环中) 4.局部加压,0.2%(50109/L) (eptifibatide. Tirofiban)0.69%(32000) 疗效持续6个月以上 急性冠脉综合症中哪些亚组适用尚不清楚 PCI术前应用患者获益较大,2007 修订指南 ( 关于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不管是否接受再灌注治疗,除口服阿司匹林以外,每天加服氯吡格雷75 mg( class I,level A),

21、氯吡格雷的治疗时间至少为14天(level B)考虑侵入性治疗/PCI的患者,应该使用600mg负荷剂量以更快达到血小板功能的抑制(class IIa,level B)年龄 18个糖单位( 5,400 道尔顿)的链才能与 AT III 和凝血酶结合,发挥抗 II a 作用。,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低分子肝素2:1 - 4:1长固定高无需低小,抗 Xa:IIa 活性比值血浆半衰期清除率生物利用度需 aPTT 监测对 PF4 的敏感性对血小板抑制作用,普通肝素1:1短不固定低需要高大,超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Fondaparinux) 戊糖一个完全人工合成的抗凝药,Xa因子抑制剂主要以药物原型

22、由尿液排出, 健康人中半衰期t = 17 21小时,Fondaparinux 药物相互作用,Fondaparinux Sodium 不影响华发林、乙酰水杨酸、吡罗昔康和地高辛的药效学 不影响稳态时地高辛的药代动力学,Fondaparinux - Arixtra,已作为抗深静脉血栓药物在欧洲上市 Arixtra 重大下肢矫形外科手术预防静脉血栓 髋关节骨折手术中预防静脉血栓 治疗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LMWH具有以下优点 1 副作用比较轻微 ,出血、血小板减少和骨质疏松比较少见 ; 2 生物活性和剂量 -反应较易预测 较少与血浆蛋白和内皮细胞结合。 3 生物利用率高 ,皮下注射吸收率 90 %;

23、4 使用方便 ,可在院外皮下注射 ,根据体重调整剂量 ,无需实验室监测 ; 5 生物半衰期长 ,每日皮下注射 1 2次即可,溶栓治疗的患者至少接受48小时的抗凝治疗(class I, level C),可持续使用8天(如果抗凝治疗超过48小时,推荐使用普通肝素以外的药物,因为延长普通肝素治疗时间存在发生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的风险)(clsaaI, level A),2007 修订指南 ( 关于抗凝药物治疗),目前疗效确切的三种治疗方案,普通肝素 (UFH) UFH:(IV 60 U/kg,最多4000 U),12U/kg/h静脉滴注(最多1000 U /h),调整并维持APTT至对照的1.52

24、.0倍之间(5070 s)(level C) 多用于溶栓治疗后48h内,2007 修订指南 ( LMWH) AHA/ACC唯一认定伊诺肝素疗效与UFH相当,2007 修订指南 ( 抗凝治疗),已接受抗凝、拟行PCI的患者,可推荐方案,术前使用UFH者,根据手术需要可予以UFH再次静脉推注,但同时进行血小板糖蛋白(GP)b/a受体拮抗剂的协同抗凝;也可应用比伐卢定 (class C)术前使用依诺肝素者,如距最后一次皮下注射的时间90%时,通过扩张侧支增加缺血区血流。抑制血管平滑肌的增生与肥厚,延缓心室肥厚及心室腔扩张,改善心室重构。,硝酸酯类药物禁忌症,硝酸酯类药物过敏;休克;严重低血压;伴低血

25、压的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塞并发舒张压明显降低者(特别是右室心肌梗塞);心包填塞及缩窄性心包炎;肥厚梗阻性心肌病;青光眼;,AMI药物治疗,挽救濒死心肌 再灌注治疗防止再梗死 抗栓治疗降低心脏负荷 硝酸酯类、 -受体阻滞剂减少心肌氧耗 -受体阻滞剂预防心肌重构 ACEI & ARB调脂、稳定粥样斑块 调脂药物,60年代 非选择性的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问世70年代 选择性的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应用于临床90年代 兼有1、 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问世,受体阻滞剂的发现与临床应用是现代药理学的重大进展,广泛地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中枢交感神经系统活性, 心交感神经活性, 肾 素血管交感活性,b1 受体

26、,b2 受体,a1 受体,心肌肥大 + 死亡,扩张,缺血+ 心律失常,血管收缩 钠水潴留,AMI时的某些病理生理改变,交感神经兴奋,b1 受体,b2 受体,a1 受体,心脏毒性,美托洛尔,普萘洛尔,卡维地洛,不同-阻滞剂的作用机制,-阻滞剂治疗AMI的机制,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缺血区的氧供需失衡改善心脏舒张功能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防止恶性心律失常防止RAS系统过度激活,若无禁忌症,受体阻滞剂应尽早应用!,-阻滞剂用于治疗AMI的剂量,-阻滞剂禁忌症,心率0.24s严重阻塞性肺部疾病或哮喘末梢循环不良,2007 修订指南 (-阻滞剂),应在STEMI发生后的第一个24小时内开始口服受体阻滞剂(cla

27、ss I,level B),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应在就诊时即开始应用受体阻滞剂的静脉制剂(class IIa,level B) 应用禁忌症: 心力衰竭的征象,低心排状态的证据,心源性休克的风险增加;应用受体阻滞剂的其他相对禁忌证(PR间期 0.24秒,II度或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活动性哮喘或反应性气道疾病),AMI药物治疗,挽救濒死心肌 再灌注治疗防止再梗死 抗栓治疗降低心脏负荷 硝酸酯类、 -受体阻滞剂减少心肌氧耗 -受体阻滞剂预防心肌重构 ACEI & ARB调脂、稳定粥样斑块 调脂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分类,按化学结构分类含巯基的ACEI:卡托普利含羧基的ACEI:依那普利、西

28、拉普利、培哚普利、喹那普利等;含膦酸基的ACEI:福森普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有益作用,扩张血管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舒张功能,减少心内膜下胶原含量增加动脉顺应性,改善骨骼肌血管扩张肾脏保护作用,减少尿蛋白,减缓肾动脉硬化抗LDLs的氧化,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改善内皮功能,增加缓激肽和NO的释放,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抑制血小板功能,增强纤溶活性,ACEI应用时需注意的问题,剂量从小量开始逐渐增加,不论症状改善与否,增加至足量(临床研究证实的有益剂量)为止,美国推荐剂量captopril 150mg/day, enalapril 20mg/day。注意电解质平衡,最好不与贮钾利尿剂联用,也

29、尽量不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合用。血压过低(收缩压90 mmHg)、低血钠、血肌酐严重升高及梗阻性瓣膜病、肾动脉狭窄者应慎用或不用。,ACEI的缺陷,ACEI只是部分阻断AngII的生成(除ACE外, AngII合成还有胃促胰酶途径)ACEI是竞争性拮抗剂,可使AngI增高,AT受体上调,对AngII的敏感性。ACEI阻断了缓激肽的降解,造成讨厌的副作用干咳。,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AT1RA )(ARB),血管紧张素II受体有两个亚型:AT1和AT2,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选择性阻断AT1受体。AT2受体的生物学作用在许多方面与AT1相反。AT1RA分三类:二苯咪唑类:Losartan氯沙坦,科素

30、亚非二苯唑类:Eprosartan伊贝沙坦,安搏维非杂环类:Valsartan缬沙坦,代文,ARB与ACEI相比的优越性,ARB可以阻断AT1受体所介导的各种功能,作用完全,不引起缓激肽和P物质的蓄积,干咳副作用明显减少。氯沙坦尚有其它作用:促进尿酸外排,适用于痛风;有潜在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可抑制血栓素A2。,2007指南修订,除非具有禁忌证,所有左室射血分数(LVEF)40%、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慢性肾病的STEMI患者应开始并持续应用ACEI (class level A)除非具有禁忌证,非低危(低危定义为LVEF正常、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良好、已接受血运重建)患者应开始并持续应用ACE

31、I (class level B)低危患者可考虑应用ACEI (classa level B)ARB的应用: LVEF40%的心梗患者或心衰患者不能耐受ACEI时应使用ARB (class level A)高血压患者不能耐受ACEI时使用ARB可获益(class level B)收缩障碍性心衰可考虑联合应用ACEI和ARB (classb level B),AMI药物治疗,挽救濒死心肌 再灌注治疗防止再梗死 抗栓治疗降低心脏负荷 硝酸酯类、 -受体阻滞剂减少心肌氧耗 -受体阻滞剂预防心肌重构 ACEI & ARB调脂、稳定粥样斑块 调脂药物,【调脂药物】,【他汀类】,代 表 药 物,【他汀类】

32、,降脂机制:增加脂蛋白脂酶, 抑制脂肪分解,减少肝VLDL合成/分泌,抑制胆固醇合成。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 HMG-CoA )还原酶使HMG-CoA转变成戊甲基二羟酸(MCV),是一个在胆固醇体内合成过程的限速步骤。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化学结构中的开放酸部分,与HMG-CoA极为相似,对胆固醇生物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有特异的竞争性抑制作用。从而减少胆固醇的生成。 肝细胞表面的特异LDL受体,是脂蛋白循环的VLDL残粒及LDL清除的主要途径。而LDL受体的活性及合成LDL受体的速度与细胞内胆固醇的含量呈反比。人体及动物实验表明,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使细胞内胆固醇含量

33、减少,从而刺激细胞合成LDL受体加速,使细胞膜LDL受体数目增多及活性增强,导致血中VLDL残粒及LDL的清除加速。,乙酰CoA,乙酰乙酰CoA,HMG-CoA,MCV,鲨烯,胆固醇,STATINS,【他汀类】,他汀类药物调脂以外的作用,独特的稳定斑块作用不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加强斑块帽,抑制斑块破裂对中心脂质的消耗和稳定作用抑制巨噬细胞等,独特的抗血小板血栓形成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沉积降低纤维蛋白原、血粘度和PAI-1,减少炎症反应,恢复内皮功能改善内皮依赖血管扩张改善血管反应,他汀类调脂以外的作用,抑制炎症反应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抗血栓形成改善血管内皮细胞舒张功能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抑

34、制炎症反应,炎症过程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他汀类药物可减少由于氧化LDL引起的巨噬细胞增殖,并可通过多渠道阻止淋巴细胞和其他单核细胞的增生.,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脂质的沉积,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增多,胶原纤维和平滑肌细胞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增加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内在特征.。他汀可促进粥样硬化斑块内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抑制剂-的产生,增加胶原物质的形成,同时显著减少氧化的脂质、s,从而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抗血栓形成,通过抑制人体巨噬细胞组织因子的表达,抑制外源性凝血过程; 通过上调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的作用而减少血小板的聚集;通过诱导纤容酶原活

35、化酶抑制剂 1的生成,调节内皮细胞纤维蛋白溶解因子的表达,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管内皮细胞舒张功能,他汀类药物可以增加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达和活性,增加eNOS mRNA的稳定性,减少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对eNOS的负向调节;他汀类药物还可通过抑制- 羟甲戊酸 () (主要的胆固醇前体)的生物合成而使内皮细胞产生更多的。,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能显著抑制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在基础和刺激状态下的迁移和增殖,其机制与抑制 HMG-CoA 还原酶,使衍生物的产生减少有关。,他汀药物疗效与安全性,从4S到A to Z ,TNT,IDEAL 等试验均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强化降脂治疗 可以显著降低冠脉事件的发生,且随应用时间越长获益越大。 安全性: 肌毒性 肝酶升高 神经系统 胃肠道症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