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常州市质量工作考核办法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 2011-2020年),进一步深化质量强市建设,促进常州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实现更有质量和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质量工作考核办法和省政府办公厅江苏省质量工作考核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质量考核工作遵循“ 科学严谨、客观公正、突出重点、注重实绩” 的原则。本办法所述的质量包括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三个方面。 第三条 质量工作考核对象为各辖市、区人民政府。考核工作在市人民政府领导下,由市质量强市领导小组(以下 简称“ 市领导小组” )具体组织实施。每年 1月 1日至 12月 31日为一个考核年度。 第四
2、条 质量工作考核主要从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等领域的质量发展和质量安全两个方面进行 , 包括质量宏观管理、质量安全监管、质量基础建设和质量结果。具体考核内容以常州市质量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为基础,由市质量强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 市质强办” )按照国家、省、市质量工作考核要求,每年结合年初下达的质量工作目标任务和各地质量工作重点,制定印发当年度常州市质量工作考核评分细则并组织实施。 2 第五条 考核工作采取百分制计分方 式,另设加分项。基本分 100分,加分项 5分,综合总分 105分。考核结果分为 4个等次,分别为: A级(综合总分 90分以上)、 B级(综合总分 80-89分)、C
3、级(综合总分 60-79分)、 D级(综合总分 59分以下)。发生区域性、系统性质量安全事件的,实行一票否决,考核等次一律为D级。 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核时予以加分: (一)质量工作创新并得到推广。在全市推广的,每项加 0.5分;在全省推广的,每项加 1分;在全国推广的,每项加 2分。 (二)获得省级及以上政府质量奖励。获得江苏省质量管理优秀奖,每项加 0.5分 ;获得江苏省质量奖,每项加 1分;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每项加 2分;获得中国质量奖,每项加 3分。 (三)获得国家部委质量奖励。获得全国质量标杆企业,每项加 0.5分;获得全国质量奖,每项加 1分。 加分项合计总得分不超过
4、5分。 第七条 考核采取以下步骤: (一)地区自评。各辖市、区人民政府按照本办法,结合本地区质量工作的目标、任务和特点,将本地区考核年度内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和质量措施落实情况的自评报告报市质强办。 (二)实地核查。根据各辖市、区人民政府自评情况,市质强办组织考核小组对各地区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和质量措 施落实情况进行实地核查。 3 (三)综合审议。根据地区自评、实地核查情况,市质强办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对各辖市、区人民政府质量工作进行全面审议,提出考核等次建议,形成综合考核评价报告。 (四)报批与通报。市领导小组对考核评价报告进行认定后报市政府,经市政府审定后,通报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并向社会公布考核结
5、果。 第八条 市政府将质量工作纳入对各辖市、区人民政府的年度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将结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对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和实行问责的重要依据。各辖市、区人民政 府也应将质量工作纳入本级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第九条 本办法由市质量强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常州市质量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4 附件 常州市质量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考核要点 分值 一、 质量宏观管理 ( 19分) (一) 规划战略制定 1、质量发 展规划的制 定与实施 ( 1) 质量发展目标纳入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
6、发展规划。 ( 2) 质量工作在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有相应体现。 ( 3) 制定年度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行动计划,并在产业、环境、科技 、金融、财税、人才培养等方面,制定推动质量工作的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 4 2、品牌发 展战略的制 定与实施 ( 1) 健全本级政府质量奖励制度并实施。 ( 2) 制定培育品牌发展的措施,开展品牌创建工作。 2 (二) 制度机制建设 3、质量工作协调机制 建立与运行 ( 1) 本地区政府召开质量会议,部署质量工作。 ( 2) 建立相关工作机构,开展质量强市(区)活动。 ( 3) 分解年度质量工作目标,明确下级政府责任。 ( 4) 将质量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评价内容
7、。 ( 5) 开展全国 “质量月 ”、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中国旅游日、世界标准日、世界计量日、世界认可日、世界粮食日等群众性质量活动。 4 4、质量统计分析制度 建立与开展 ( 1) 健全质量分析统计制度。 ( 2) 建立本地区产品、工程、服务等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公开质量安全信息。 3 5、行业准入及产业政策落实 ( 1) 制定推动落实工业企业质量主体责任的制度,开展质量信用承诺。 ( 2) 制定鼓励主导研制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团体)标准,承担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建设,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和先进计量技术标准、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的政策措施 。 ( 3)
8、 制定推动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制度、措施,开展学习实践 “质量标杆 ”活动。 ( 4) 严格执行工业产品质量准入、工业行业准入制度和产业与技术政策。 ( 5) 严格高耗能、高污染、质量低劣项目的准入和退出管理。 ( 6) 推动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 ( 7) 推进产业计量量传溯源体系建设。 4 5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考核要点 分值 一、 质量宏观管理 ( 19分) (三) 投入保障 6、质量投入 机制运行 保障产品、工程、服务等领域质量工作及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建设的财政经费投入,并逐年增加。( 2 分) 2 二、 质量安全监管 ( 30分) (四) 制度机制建设 7
9、、质量监管能力和制度建设 ( 1) 建立重大质量案件处置机制及重点案件督办制度。 ( 2) 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考核评价制度。 ( 3) 制定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 4) 制定加强工程质量监管措施。 4 8、质量诚信 制度建设 ( 1) 建立完善质量信用企业信息、监管信息等数据库。 ( 2) 推动食品工业企业、粮食流通等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 3) 对旅游等服务行业提出质量诚信建设总体要求和推进规划。 ( 4) 开展 “计量惠民生、诚信促和谐 ”双十工程。 ( 5) 争创江苏省工业企业质量信用 AA 级以上企业。 3 9、质量安全 风险管理机制建设 ( 1) 建立本地区质量安全风险监
10、测处置制度措施。 ( 2) 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并针对问题采取措施。 ( 3)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区域覆盖率达到要求。 3 10、消费者维权机制建设 ( 1) 健全质量申诉投诉处理机制。 ( 2) 完善质量申诉 /投诉网络平台建设。 ( 3) 设立统一受理旅游投诉机构。 4 (五) 产品质量监管 11、产品质量监管制度建设与实施 ( 1) 开展重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质量提升工程。 ( 2) 建立特种设备 “一岗双责 ”和重大质量安全隐患挂牌督办、公告制度。 ( 3) 开 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 ( 4) 开展农资质量市场抽查和专项监督检查。 ( 5) 开展计量器具专项监督检查。 ( 6) 开
11、展原粮质量专项检查。 4 12、打击假冒伪劣及专项整治 ( 1) 开展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集中整治,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执法、严查重点产品制假售假违法大案要案,打击进出口商品假冒伪劣行为。 ( 2)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专项整治和农资打假。 ( 3) 制定打击假冒伪劣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方案并按要求实施。 ( 4) 开展食品标签标识问题监督检查,严查在食品中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 ( 5) 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和监督检查。 4 6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考核要点 分值 二、 质量安全监管 ( 30分) (六) 服务质量监管 13、服务质量监管制度建设与实施 (
12、 1) 制定服务质量提升政策措施,建立行业服务质量监管制度。 ( 2) 建立政府牵头、部门分工负责的旅游质量综合监管、联合执法检查机制和旅游违法行为查处信息的共享机制。 ( 3) 加强旅游市场安全监测,确保全年无重大旅游质量安全事故。 ( 4) 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水平,促进城市公共交通发展。 4 (七) 工程质量监管 14、工程质量监管制度建设与实施 ( 1) 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和贯标管理制度 ,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 2) 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和质量监督经费满足本地区工程建设规模要求。 ( 3) 本地区新开工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达100%。 ( 4) 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执法
13、检查,按有关规定组织或参与工程质量事故、质量问题的调查处理。 ( 5) 工程质量整体水平保持稳中有升,建设工程质量投诉率逐年下降。 ( 6) 建筑工程节能效率不断提高,绿色建筑推进成效显著。 4 三、 质量基础建设 ( 12分) (八) 质量发展基础 15、标准、计量、认证认可能力建设 ( 1) 建立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形成广泛 参与、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 2) 制定支持计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初步建立满足本地区量传溯源工作需要的基标准体系,完成国家重点管理计量器具受检率逐年提升任务。 ( 3) 将认证认可基础能力建设纳入本地区质量工作规划。 4 (九) 检验监测能力 16、检验检测技术能力建
14、设 ( 1) 支持建立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 2) 制定推动检验检测资源共享和整合的措施。 2 (十) 人才建设 17、口岸检 验检疫综合 能力建设 ( 1) 在推动建立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方面提供相关政策支持。 ( 2) 积极推动国家级、省级出 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 2 7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考核要点 分值 三、 质量基础建设 ( 12分) (十) 人才建设 18、质量人 才队伍建设 ( 1) 在有关质量教育和质量人才培训方面制定政策措施。 ( 2) 制定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培训制度并组织实施。 4 四、 质量结果 ( 39分) (十一) 技术水平结果 19、科技
15、投入与创新能力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完成市下达的任务。 2 (十二) 监督抽查结果 20、监督抽查合格率 ( 1) 制造业产品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达 90%以上。 ( 2) 制造业产品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达 95%以上。 ( 3) 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合格率达 96%以上。 ( 4) 完成市下达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任务批次。 ( 5) 万台特种设备事故率低于 0.3,死亡率低于 0.1。 7 21、工程验收合格率 ( 1) 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竣工验收备案率均达 100%。 ( 2) 其它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 98%以上。 4 22、服务业 顾客满意度 ( 1) 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
16、 85 以上。 ( 2) 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 80 以上。 4 23、质量综合满意率 公众质量综合满意率达 70%以上。 3 (十三) 品牌创建结果 24、江苏 名牌 当年度江苏 名牌产品数占全市比例。 2 25、品牌 效益 自主品牌企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完成市下达任务。 2 26、质量 奖励 ( 1) 争创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 2) 争创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 3) 争创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 ( 4) 省优质工程 “扬子杯 ”获奖数占全市比例。 ( 5) 省交通建设优质工程项目数占全市比例。 ( 6) 省水利优质工程数占全市比例。 ( 7) 政府质量奖。 ( 8) 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 10 (十四) 质量基础结果 27、认证、标准与技术机构建设成果 ( 1) 新增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证 企业数占全市比例。 ( 2) 新增国家级和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 ( 3) 新增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检验检测、计量(产业)中心等中心。 ( 4) 本地区新增 AAA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获证数。 5 8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考核要点 分值 加分项 质量工作创新在全市、全省或全国推广;获国家级、省级质量奖励等,加分项合计总得分不超过5 分。 5 否决项 发生区域性、系统性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考核结果一律为 D 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