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喀什财贸学校 阿依古丽,事业单位会计新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修订简况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2012年12月5日经财政部部务会议修订通过,2012年12月6日以财政部令第72号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分为总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或者费用、财务会计报告、附则共9章49条。 1997年5月28日财政部印发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予以废止。,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修订变化一、作为制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基础和依据,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的制定发挥统驭作用(相当于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基本准则)。 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下制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现
2、已出台高校会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等行业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修订变化二、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一套既借鉴国际惯例、又符合中国国情特点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和若干具体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出台为建立政府会计具体准则体系积累经验。三、会计核算基础中,规定“部分行业可在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采用权责发生制”。 四、在资产的后续计量中,明确规定了事业单位要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修订变化五、在会计要素中,增加了“费用”要素,费用一般分为业务服务成本、管理费用等;在净资产预算管理中,增加了“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等项目;在
3、财务报告的构成中,增加了“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等报表,并规定部分事业单位应根据所适用的会计制度规定编制“现金流量表”。六、财政部现在正在制定“行政单位会计准则”和修订“行政单位会计制度”。,6,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讲解内容,一 事业单位概述二 修订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背景 三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遵循的原则 四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重大变化五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事业单位概述 一、事业单位的概念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其工作成果
4、与价值不直接表现或主要不表现为可以估量的物质形态或货币形态。,8,事业单位概述,二、事业单位的特点 (一)国有性; (二)公益性; (三)专业性; (四)资金来源多样性。,9,事业单位概述,三、事业单位的构成 事业单位包括:(1)教育、(2)科研 、(3)文化 、(4)卫生、(5)体育、(6)新闻出版 、(7)广播电视、(8)社会福利、(9)救助减灾、(10)统计调查、(11)技术推广与实验、(12)公用设施管理 、(13)物资仓储 14)监测 、(15)勘探与勘察 、(16)测绘 、17)检验检测与鉴定 、(18)法律服务 、(19)资源管理事务、(20)质量技术监督事务、(21)经济监督事
5、务、(22)知识产权事务 、(23)公证与认证、(24)信息与咨询、(25)人才交流、(26)就业服务、(27)机关后勤服务 、(28)其他等28个行业,全国共 有130万个事业单位。,10,事业单位概述,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两类: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 从此后,按资源配置角度讲,事业单位只有全额保障和差额补助两类。,11,会计准则修订的背景及必要性
6、,(一)、会计准则修订的背景 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标准体系基本形成于1998 年前后,包括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医院、高校、中小学、科学事业单位、测绘事业单位等行业会计制度。在该体系中,各项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对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进行规范; 1997年5月发布、自1998 年1月 1 日实施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则规定了事业单位会计基本假设、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各会计要素的定义和内容分类、主要项目的计量方法、会计报表构成等。,12,修订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背景,虽然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自1997年发布实施以来,对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
7、财政改革和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不断发展,客观要求对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进行修订。 一是2000年以来,围绕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各项财政改革不断推进,很多改革涉及到会计核算的调整,对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进行修订有利于确保相关财政改革政策的贯彻落实。,13,修订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背景,二是2012年2月,发布了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以下简称财务规则),对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进行修订,有利于通过日常会计核算将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新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是修订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是强化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建设、落实全国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工作要求的重要措施。,14,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虽对事业单位会计的一些基本概念和
8、原则作了初步的探索,但缺乏系统性,如欠缺对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目标、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等重大概念问题的阐述。未对医院、高校等行业会计制度的制定起到统驭作用。从这一意义上讲,统驭我国各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制定、为事业单位会计标准体系提供统一的概念基础和制定依据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尚未建立。,15,随着我国财政预算改革的逐步推进,医疗卫生、教育体制以及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1998 年前后形成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在诸多方面暴露出不适应和不协调,已经难以满足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推进会计改革。 高校会计制度的修订已公开两次发布征求意见稿;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修订已形成征求意见稿; 其
9、他行业会计制度的修订问题正在加紧研究当中。,16,会计准则修订的必要性1、促进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标准的内在一致性。 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各项行业会计制度在会计要素种类及其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方面差异较大,既影响了事业单位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也给事业单位的报表汇总,以及未来建立科学的合并报表制度带来难度。建立统一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作为各项制度制定的基础和依据,有利于促进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标准体系的内在一致性,进而增强事业单位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17,2、促进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中有关资产等要素的定义没有真正反映各要素的经济特征,没能真正体现会
10、计信息可靠性的要求。在建立事业单位统一的概念框架中,按照各要素的经济特征重新界定其定义,并明确其确认条件,有利于促进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18,3、为事业单位会计实务中出现的、会计制度尚未规范的新问题提供会计处理依据。 在事业单位会计实务中,由于业务的不断发展、创新,一些新的业务或事项在具体会计制度中缺乏规范但又急需处理。如新医院会计制度在修订发布前,因原制度缺乏对科研、教学项目收支核算的规范,从而导致医院会计实务存在科教项目收支核算混乱的突出问题。建立事业单位统一的概念框架,有利于为会计实务中出现的、具体会计制度尚未做出规范的新问题提供会计处理依据,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处理的规范性和统
11、一性。,19,4、符合国际惯例,并为我国未来政府会计准则的制定奠定基础。 国际及其他国家会计准则制定经验表明,会计准则体系建设通常都制定有“会计概念框架”,作为具体准则制定的概念基础和应当遵循的基本法则。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一套既借鉴国际惯例又符合中国国情特点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这套体系必将包括基本准则和若干具体准则。先行建立事业单位统一的概念框架,有利于为建立政府会计基本准则,进而以基本准则为统驭建立政府会计具体准则体系积累经验并奠定基础。,一是统驭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 新会计准则为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建立统一的核算原则和框架,是制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的
12、基础和依据。,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遵循的原则,21,二是服务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发挥会计基础性作用,在兼顾财务管理需求的同时体现财政预算管理的信息需求。 三是与新财务规则相协调,便于事业单位执行。 四是强化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遵循的原则,22,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重大变化,“新准则”共9章49条,与“旧准则”相比,维持了“旧准则”的基本框架,增加了7条,删除了12条,修改了48条,1条未变(资产的定义),净减少了5条。“新准则”对事业单位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核算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作出了规范。 与“旧准则”主要有十个方面的调整,也叫“十大变化”。,23
13、,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重大变化,变化之一,规范了“新准则”统驭的范围。“新准则”以财政部令的部门规章形式公布,将统驭范围扩大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统驭所有的各级各类的事业单位。 除财政部外,没有授权许可,任何部门、任何行业、任何地方都不得或者叫做无权制定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24,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重大变化,变化之二,首次确立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目标。“新准则”第四条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目标应当“反映事业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社会管理、作出经济决策。” 事业单位受托负责是从事公益服务事业,把提高公益服务水
14、平、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5,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重大变化,变化之三,重新界定了会计核算基础。“旧准则”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而“新准则”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 意思大不相同, “新准则”规定的事业单位采用权责发生制远远不仅仅是经营性收支(注:如“应缴税款”“长期应付款”等)扩大到经济业务或者事项。,26,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重大变化,变化之四,合理确定了“费用”要素。 “新准则”将“旧准则”中的“支出”要素修改为“支出或费用”要素。“费用”两个字的新增
15、,使得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更为全面、完整、准确。,27,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重大变化,变化之五,强化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将“旧准则”中的“可靠性、及时性、可比性相关性、可理解性”的原则要求进行了重新表述和排序,增加了“全面性”,还考虑到事业单位并无自行根据业务事项的重要性来调整会计报表的权限,从而取消了“旧准则”中的重要性原则,强调了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全面性的要求。,28,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重大变化,变化之六,新增了“在建工程”资产类别。“新准则”作出“事业单位的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在建工程是指事业单位已经发生必要支出,但尚未完工交付使用的各种
16、建筑(包括新建、改建、扩建、修缮等)和设备安装工程”规定。为将基建账务相关数据并入会计“大账”提供了依据。,29,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重大变化,变化之七,统一了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一般原则。“新准则”规定“事业单位的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事业单位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按照实际发生额计量”;没有相关凭据、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也无法可靠取得的,所取得的资产应当按照名义金额入账。,30,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重大变化,变化之八,明确了计提折旧、摊销的要求。“新准则” 要求事业单位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或制度规定确定是否计提折旧,并规定了“虚提
17、”折旧和摊销的创新性处理方法,在计提折旧和摊销时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而非计入支出。兼顾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双重需要,不影响事业单位支出的预算口径,有利于反映资产随着时间推移和使用程度发生的价值消耗情况,促进事业单位落实“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资产管理理念和原则。,31,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重大变化,变化之九,调整了净资产项目的构成。“新准则”第五章净资产对各会计制度净资产构成中的共性项目作了规定,其中:适应部门预算管理要求的,增加了“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等项目,并对相关概念作了定义。,32,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重大变化,变化之十,引入了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 “新准则
18、”引入了“财务会计报告”作为第八章的标题,并指出,“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财务报表由“三表一注”构成,(1)资产负债表;(2)收入支出表或者收入费用表;(3)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及其附注。基本上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接轨,为进一步加强信息披露以及接受审计监督提供了制度上的依据。,33,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第二条 本准则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 第四十七条 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事业单位执行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准则。,34,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第四十八条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对本准则的适用,由财
19、政部另行规定。 第四十九条 本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7年5月28日财政部印发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财预字1997286号)同时废止。,35,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三章 资 产第四章 负 债第五章 净资产第六章 收 入第七章 支出(费用)第八章 财务报告第九章 附 则,36,第一章 总 则,1、新准则适用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各级各类事业单位。 2、新准则的内容及定位: 事业单位会计标准包括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的制定应当遵循本准则。 3、
20、财务报告目标: 事业单位应当编制财务报告。 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事业单位财务状况、运营成果、预算执行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事业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为财务报告使用者合理配置资源、进行社会及经济决策服务。 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使用者包括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办单位、债权人、事业服务的接受者和社会公众等。,37,4、会计基本前提:(1)、 事业单位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业务或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2)、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持续运营为前提。 (3)、事业单位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一般分为季
21、度和月度。 会计年度、季度和月度的起讫时间采用公历日期。(4)、事业单位会计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计量。,38,第二章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可靠性2、相关性3、可理解性4、可比性5、实质重于形式6、及时性7、重要性,39,第三章 资 产,1、定义: 资产是指事业单位过去的业务或事项形成的、由单位占有的、预期会给单位带来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的资源。 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业务或事项不形成资产。2、确认条件: 符合本准则规定的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 (1) 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力能够流入单位; (2) 该资源
22、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40,3、分类: 事业单位的资产按照流动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1)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 1 年内(含 1 年)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2)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为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4、列报要求: 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41,5、初始计量要求: 事业单位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资产登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时,一般应当按照历史成本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
23、按照取得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取得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评估价等金额计量。 取得资产时没有支付对价的,其计量金额比照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有关凭据注明的金额加以确定。 6、后续计量要求: 事业单位应当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计提摊销。,42,第四章 负 债,1、定义: 负债是指事业单位过去的业务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流出单位的现时义务。 现时义务是指事业单位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2、确认条件: 符合本准则规定的负债定义的义务,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负债: (1)与该
24、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力能够流出单位;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力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43,3、分类: 事业单位的负债按照流动性,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1)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 1 年内(含 1 年)偿还的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缴款项等。 (2)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为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4、列报要求: 符合负债定义和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 产负债表;符合负债定义、但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列入资产负债表。,44,5、计量要求: 事业单位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负债登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时,一般应
25、当按照历史成本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负债按照因承担现实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实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45,第五章 净资产,1、定义: 净资产是指事业单位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2、内容: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至少包括事业基金、专用基金、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等。其中: (1)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其来源为历年滚存的非财政补助结余资金。 (2)专用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或设置的具有限定用途的净资产。 (3)财政补助结转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取得的各项财政
26、补助收入与其相关支出相抵后、历年滚存的、须按规定管理和使用的结转和结余资金。(4)非财政补助结转,是指事业单位取得的财政补助以外的专项收入与其相关支出相抵后、历年滚存的、须按规定用途使用的结转资金。,46,3、计量: 净资产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4、列报要求: 事业基金、专用基金、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等净资产项目应当分项列入资产负债表。,47,第六章 收 入,1、定义: 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取得的、会导致本期净资产增加的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的总流入。 2、内容: 收入至少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其中: (1)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按照部门预算隶属关系从同级财
27、政部门取得的补助款项,包括基本支出补助和项目支出补助。 (2)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3)经营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48,3、确认条件: 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或服务潜力能够流入从而导致事业单位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或服务潜力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财政补助收入一般应当于发生财政直接支付或收到财政授权支付额度、或者实际收到时予以确认。 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一般应当于提供服务或发出商品,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收款权利时予以确认。 4、列报: 符合收入定义和收入确认条件的项目,
28、应当列入收 入支出(费用)表。,49,第七章 支出(费用),1、定义: 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发生的、会导致本期净资产减少的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的总流出。 2、内容:支出至少包括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等。其中: (1)事业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 (2)经营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 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50,3、确认条件: 支出只有在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能够流出从而导致事业单位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4、列报要求: 符合支出定义和支出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收入支出表。 5
29、、实行权责发生制的事业单位,其与支出相对应的会计要素为费用。费用一般分为业务活动成本、管理费用等。,51,第八章 财务报告,1、定义: 财务报告是指事业单位对外提供的反映事业单位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运营成果、预算执行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2、构成: 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会计报表和会计报表附注构成财务报表。 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费用)表、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等报表。 部分行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所适用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现金流量表。,52,3、会计报表附注: 是指对在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所作的进一步说明,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
30、说明等。 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遵循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声明; (2)重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情况的说明; (3)会计报表重要项目及其增减变动情况的说明; (4)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4、报表编制要求: 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应当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53,第九章 附 则,1、 本准则不适用于已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事业单位。 2、本准则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3、本准则自 2013 年 1 月1 日起施行。1997年 5 月 28 日财政部印发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财预字1997286号)同时废止。,54,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