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毕业生适应性训练的实验研究杭州市青蓝小学 孙士芬 陶林摘要:小学生在学习要求、学习能力、心理状况等方面都与中学生有很大差异,进入中学后,每个学生都有一个适应新学校、新 环境、新学习的过程。有人把这个过程叫做“ 第二次心理断乳 ”,更有人把它叫做“阵 疼” 。适应能力强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就能重新在新的环境里如鱼得水,适应能力差的学生可能一个学期都跟不上初中学习生活的节奏,甚至产生大量的学习、心理问题。我校 对六年级两个班学生进行学习适应性和心理适应性的前测,然后选取一个班为实验班,进行为期一年的实验干预,通 过心理辅导、 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 课堂教学改革、学生自主班级管理、行为训练来改善
2、学生的适应性。在实验后期对学生进行适应性的后测,得出以下结论: 我校学生学习适应性略高于全国理论水平。 通过心理辅导和行为训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性。 通过心理 辅导和行 为训练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 应性。 提高学生的学 习适 应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 业水平。关键词:小学 毕业生 适应性 学习适应性一、问题提出。小学生在学习要求、学习能力、心理状况等方面都与中学生有很大差异,进入中学后,每个学生都有一个适应新学校、新环境、新学习的过程。有人把这个过程叫做“第二次心理断乳”,更有人把它叫做“阵疼”。适应能力强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就能重新在新的环境里如鱼得水,适应能力差的学生可能一个学期都跟不上初中
3、学习生活的节奏,甚至产生大量的学习、心理问题。如何帮助六年级学生提高适应能力,尽快地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业适应不良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国外研究显示,约有 22%的学生具有中等的情绪缺陷。我国台湾王种和的研究表明,有 20-42%的小学生略有不适应,有 712%的学生极度不适应。我国陈家麟等对1000 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表明,有 16.53%的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国内对各地区和各年级的小学进行学习适应的调查发现,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学习适应性不良,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数字!北京师范大学 2002 年对北京 700 名小学生进行了一次
4、社会适应性调查,结果发现,居然有 30%的孩子不能达到标准,也就是说,他们根本不能适应社会。分析原因,主要是我们的家庭或者学校教育忽视了孩子的自我意识,家长更多地介入了孩子的生活。 1997 年 9 月钱江晚报曾报道一位绍兴籍女生在历尽千辛万苦考上云南的某一重点大学后,由于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主动要求退学。这一报道引起了人们深深的反响,许多家长给报社去电、去信,反映自己的子女身上存在的类似问题。又如,两年前,楚天都市报登载了这样一则消息,武汉某大学二年级女生与男友在武昌司门口分手后却不知怎样返校,大哭不止,引来众人围观。这些真实的故事,体现了教育存在着某种偏差。在孩子身上出现的种种同社会
5、不合拍的问题决非个别现象。因此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已刻不容缓。现实和未来都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校教育能帮助儿童和青少年认识自我,开发潜能,合理归因,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能主动地、积极地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现在的小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缺乏独立生活的经验和自理能力,平时父母的过分呵护、照顾,形成了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极强的依赖性。对于即将升入中学的小学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的是心理上的“第二次断乳”,它不仅决定学生是否能很快地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甚至影响着今后人生的发展。很多学生由于不能很快适应中学的学习和环境,导致厌学、考试焦虑、恐惧、忧郁等。一位到
6、杭州市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心要求咨询的家长说,她的女儿在小学成绩尚可,进行初中后不能适应快节奏的学习,结果成绩下降,又遭到教师的当众批评,结果为了逃避上学,就躲到家里的衣橱里。还有的家长反映,儿子进入初中一个多学期了,回家作业总是很难完成,家长批评了他几句后,他就拿起书和作业全部撕掉,说再也不要读书了,要去打工。进入初中,学校、老师、家长都过急过快地提出超过其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这会造成新生们情绪上的混乱,他们很难能安下心来集中精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有保住前几名的压力,成绩差的学生有学习落后的压力,由于精神压力大而休学的情况也不在少数。由此,搞好中小教育上的衔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中共中央
7、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了学生21 世纪的接班人能更好地适应新的时代,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社会,小学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上责无旁贷。(一)小学六年学生级升初中后的不适应表现我们连续两年对我校小学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他们的学习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很容易产生不适应初中生活的表现,这种不适应性表现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1、与环境有关的不适应。(1) 生活习惯的变化引起的不适应。从小学升入初中,
8、离开了原来熟悉的校园、集体,来到了陌生的校园、集体,面对的是陌生的老师、同学。而且进入中学后作息时间与小学有了很大的不同,节奏明显加快,导致很多学生不能适应。(2) 对课程的不适应。功课从“寥寥无几”到“五花八门”。儿童进入中学后,增加了多门从未学过的课程,也增加很多授课的教师,每门功课都有作业,让学生应接不暇,不知从何下手。(3) 对学习活动的不适应。在小学学习的课程少和任课教师的接触频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独立性都不强,升入初中后,要求提高了,这时学生很难一下子适应过来。(4) 对活动内容变化的适应。到了中学,上课时间长,学习任务繁重,用于作业的时间增多,活动时间相应减少而造成不适
9、应。2、与人际交往有关的不适应。(1) 对教师的不适应。形象的说这种变化是从“里里外外”一把抓到“无事不登三宝殿”。小学班主任一天到晚和他们在一起,老师不仅管课内,也管课外,不仅管学习,也管生活,一步步都是教师搀着走。而中学,班主任很少具体指导学生,许多事都是布置给班委会,让班委会同学率领大家完成,科任老师深居办公室,除解答作业外,也很少去教室。(2) 对新同学的不适应。近年来大量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在单一的学校教育和溺爱的家庭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立的社交能力,这就难免在新的集体中与同学发生磨擦、碰撞。3、 与自我有关的不适应。有的学生在小学时学习出类拔萃,事事出头
10、露面,受教师青睐,是同学赞美的佼佼者。到了中学,群英荟萃,使许多学生由过去的“中心位置”转变为“普通位置”。这种地位的落差,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反差,容易产生失落感。(二)不适应造成的心理误区。我校的跟踪调查显示(调查表见附近件 9),小学生升入初中后,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适应不良,产生心理障碍,他们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1、 孤独与抑郁。由于对新环境不接受,或是原来对新环境期望值过高,现实不如人意;或是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不能建立自己的人际支持系统;或是生活中受到重大挫折,自己没有能力解决,都会使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孤独和抑郁。2、 失落与沮丧。由于一些学生对学习、生活所定的目标与自己的实
11、际能力和现实情况相距甚远,或是前进路上遭受意外的打击与失败,因此情绪一落千丈,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这种情绪只能挫伤自己继续努力的信心。3、 自卑与退缩。由于对自己估计过低,夸大了自身弱点,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或是过于自尊,在某一次行为中遭到一点挫伤,比如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如别人,能力不如别人等,就自愧无能,自叹弗如,在现实环境中胆怯畏惧、踟蹰不前。4、 恐惧与逃避。害怕竞争中的失败,担心选择带来的风险,畏惧探索中的困难。做事前思后想,忧心重重,从不敢给自己提出高一些的目标,从不敢越常规一步,躲避一切可能给自己带来损失的事情,永远地选择“安宁”、“稳定”。5、 浮躁与烦恼。由于学习习惯
12、不良,眼高手低,个人实力不济等原因,导致自己浮躁与烦恼。长期在这种状态下生活,内心和和谐和宁静常常被打破,甚至出现情绪的紊乱状态。6、 紧张与焦虑。或是由于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到了新的生活环境,不会安排自己的生活,或是由于担心成绩不如别人而被人见笑,心理不能放松,时时处于紧张、焦虑之中。高度的紧张焦虑,使得他们精力不能集中,甚至常常失眠和头痛。愤怒与冲动。由于中学生情绪不稳定,年轻好胜,在某种情境下,碰到不顺心的事就容易勃然大怒,甚至拳脚相加。二、 研究设计(一)适应性的概念阐释。适应,这一概念原本是指生物在竞争中适合环境条件而形成一定性状的现象。人不仅是一个生物体,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成员,因此
13、,人的适应主要指社会的适应,就是指个体在自身努力或外界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符合社会生活条件和满足个体需求的某种心理行为模式的过程。 在心理学上一般是个体调整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使之与环境条件的要求相符合,这是个体与各种环境因素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它包含了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个体、环境、改变。 适应性。据车文博主编心理咨询百科全书解释,适应性是指“个体在社会组织系统、群体或文化经济因素的变化中,其生存功能、发展和目标的实现相应地变化的能力。” 也有人认为,“适应性也就是心理适应能力,即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与周围人们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以一定的行为积极地反作用于周围环境而获得平衡的心理能力
14、。” “具有较高心理适应性的人应该对环境变化持有积极灵活的态度,能够主动调整自身的身心,在现实生活环境中保持一种良好的有效的生存状态” 。还有学者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提出,适应性是“个体为完成某种社会生活适应过程,形成相应的心理行为模式的能力”。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兴起和深入,国内学者开始倾向于把心理适应性作为心理健康的一条重要标准,将其视为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重要维度。于是,研究者们对适应性的解释越来越具科学性和操作性。张大均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组认为,“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主要由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三个基本维度构成。认知维度是心理素质的最
15、基本成分,个性是具有动力和调节功能的成分,适应性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协调的能力。它是认知和个性因素在个体的适应发展创新行为中的综合反映,是个体生存和发展中必要的心理因素之一。 综合上述观点,国内学者基本上倾向于把适应性看成是个体表现在为得到自身与环境相互协调的某种身心活动或学习活动中较为稳定的能力特征。学习适应性,是指个体克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倾向,也即学习的适应能力。 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好,学习方法科学,能提高学业成绩;相反,学生的学习适应不良,则会导致学业不良,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发展与成才。社会适应,有两个含义,首先,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适应社会环境而改变自己
16、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因为对单个个人来说,他能直接支配、控制的只是自己的行为。如果他想要环境条件发生有利于自己的改变,他也只能通过支配自己做或不做某些事情来间接地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个人主要只能依靠自己来适应环境。其次,社会适应是指个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一种状态,即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一种和谐协调、相宜相适的状态。观察人的一生,便会发现,这种适应状态总是暂时的,社会适应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社会适应性,是指人对社会环境与社会的各种变革,包括各种观念的变化、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等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也就是说,如何使自己(作为一个社会成员)能融合到社会的变革中,使自己的思想、心理、行为符合社会的共同规
17、范,与社会的需要相合拍,使个体与社会之间达到和谐与统一。 美国心理学家 Buss 在 1989 年提出:大五人格理论(Big Five Model of Personality)中的因素是个体适应环境的重要维度,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心理结构必须与环境相适应,作为生活在群体中的人类必须相互合作,个体必须面对和适应其生存的环境。近十年来,人格的五因素模型 (Five Factor Model,简称)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其已应用在自我报告和他人评定、词汇研究和问卷测量。各种样本以及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分析方法的大量研究中得到了验证。主要的代表者尽管在研究方法、地域等方面都有差别,
18、但结果却都基本相同。对于人格五因素的解释也都基本一致。1990 年美国心理学家综合了多项研究结果,把人格五因素分别命名为:(1)(Extraversion)因素; 2)(Nenroticisn)因素;(3) (Agreealbeness)因素;(4) (onscientiousness)因素;(5)(Openness)因素。根据大五人格理论和中国特有的文化特点,我们把社会适应性解释为如下五因素:(1)社会交往(因素);表明一个人的内外倾向和程度。在这方面较好者往往善交际、较能接纳他人,有信心、乐观、希望成功。(2)社会容让(因素);表明个人的社会生活取向和环境认同程度。这方面较好者往往与环境相
19、一致,容纳他人和环境,不易发生冲突。(3)责任心(因素);反映个人的责任心,本份及道义感,高分者愿意承担责任,有道义感,富有同情心。(4)稳定性(因素);表明个人情绪和行为的稳定程度。高稳定性的特点为能自律和克制,情绪反应较平缓,接受规则。(5)开放探索(因素);表明对外界和自我内心的开放和接受程度。开放性高者对新事物敏感,喜欢独特和创新,易于沟通,自我感觉良好,乐于接纳自己,也希望给外界留下良好印象。这五个方面应该基本涵盖了良好社会适应性人格的主要内容。人具有培养良好社会适应性的潜质,但并非天然生就这种社会适应性。 11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国内对于适应性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于学习适应性
20、研究方面,概括国内现有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类研究:1、模式构建,这是一类“实践-理论-实践“的研究,主要是对“学习适应性“理论本身的探讨,研究“学习适应性“的内涵与各组成部分的内在关系,重视其普遍性规律及研究方法的广泛适用性,是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研究者在许多的调查或比较的相关结论中,寻找学习适应性的共同机制,概括提炼出一些因素,构建普遍化模型;再进一步编制出可用于实践性研究的工具-量表或问卷等。虽然不同的研究者在不同的研究思考中会有不同的模型设想,但总体上都为以后的调查研究或比较研究,甚至更有针对性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可行性根据。比如:学习适应性测验(AAT),这源于日本教育研究所学习适应
21、性测验研究部编制的学习适应性测验,其中国版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教授修订而成的,在国内的中小学学习适应性研究中,此测验被广泛使用。此测验适用广泛而灵活,但有着传统标准化量表的缺点:其效度、信度及常模都受测试样本的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进行相应的常模修订,否则将影响其评价鉴别功能。2、调查报告。这是最常见、最基础的研究,重在如实地反映某一群体的“学习适应性“状况。一般就是选取研究对象,利用学习适应性标准化量表进行测试,写出这些对象的特点,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如:戴育红的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徐速的313 名小学生学习适应性问题的研究;王泽欢、钟文龙的佛山高一学生
22、学习适应性的调查与诊断;白晋荣、刘桂文、郭雪梅的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均为此类型,并且都选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教授修订的“学习适应性量表“(AAT),分别在不同的学校选取了不同的年级学生,进行普测,然后写出调查报告。一般这类研究样本较大,可以在调查报告中看到某一类群体的学习适应性总体状况,哪些方面比较好,哪些方面比较差,各个适应性等级的比例等都可以反映出来,给人以宏观上的学习适应性印象,但都是最基本的事实报告。至于如何利用调查结果,如:如何针对调查出来的适应不良问题进行调适,如何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指导等都不做具体探讨,或只略微提出参考意见,真正的干预在这类报告中是没有的
23、,而且调查工具的不同,所反映的角度、问题及程序都可能会有差异。白晋荣等对石家庄市维明路小学、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及市郊五里庄小学的 2 年级 288 名小学进行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结果表明学习适应性不良的总体检出率为 20.22%,温州师范学院的徐速对温州市区随机选取的五个学校8 个班的五年级 313 名学生研究表明:有近五分之一小学生学习适应不良。戴育红调查了广州市某小学 3 至 6 年级 161 名学生,他发现被调查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总体水平一般,平均等级刚达到中等“3”。并且,有 73.29%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达到中等或中等以上水平,但还有 26.71%的学生处于学习不适应状态。同时该研究
24、结果提示,学习适应性优等水平的学生只有 1.86%,明显低于 7%的全国理论比率。另外,杨广兴等人在天津市随机抽取 298 名小学 3 年级和 5 年级学生,经 AAT 测验,发现有超过 15%的小学生存在学习适应困难。以上研究说明,从全国范围来说,学习适应性不良是一个普遍现象。学习适应不良学生是在普通学校中需要进行特殊教育的群体,这些学生的问题也不只局限在学业不良上,还有对家庭、学校等造成麻烦的诸多问题(如辍学、逃学、青少年犯罪等)。对学习适应不良学生应及早进行教育干预。如果让学习适应不良的小学生带着问题升到初中,由于初中学业负担加重、学业要求提高以及年龄阶段的特点,这些学生将会产生更大的学
25、习挫败感和更严重的行为问题。因此,在小学阶段就要重视对学习适应不良学生的教育干预,到了小学高年级,这更是一个迫切的任务。在各内容分量表上,学习适应不良的检出率在 25.212.1%之间。其中 A(独立性)、A2(学习计划)、A5(家庭环境)、A8(毅力)4 个方面情况比较严重。独立性与毅力这两方面与学生的个性培养有关;学习计划方面应加强学习指导;家庭环境的改善则需要学校利用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使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总之,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教育措施。3、比较研究。这是第一类研究的深化,根据样本的相关或独立性,又可分为差异性研究与相关研究。“差异性比较研究“,主要是通过同时选取不同的样本进行学习
26、适应性测试,然后比较这不同样本间的学习适应性各因素的水平差异,在此基础上做出概括化的总体估计,如王泽欢所写的职中与普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比较。这类研究是基于调查基础上的有关适应性项目的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说明影响适应性的因素。比调查报告要具体,它把研究对象放在相应背景下进行探讨。通常的差异研究有以下几点:(1) 因素差异。戴育红的调查数据表明,中高年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各因素发展水平上多为一般,各因素的平均等级略超过中等“3”,但中高年级学生的薄弱环节有所不同。中年级学生的“听课方法”、“独立性和毅力”两个因素相对较差,仅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 7 个内容量表的不良率界于 18.7531.25 之间,而“独立性和毅力”最高,“身心健康”最低。高年级学生的问题主要出在“学习计划”、“独立性”和“毅力”三个方面,考察其 9 个内容量表的不良发现,“独立性”、“毅力”、“身心健康”的不良率,分别占28.39%、29.63%、24.69%,而“学习技术”的不良率最低,仅占 11.11%。 12 这与白晋荣等的研究认为小学中高年级学习不良率最高是“独立性”、“毅力”相一致。以上说明,在对小学生进行学习适应性辅导时,教师应把握重点,增强针对性。中年级的学生的重点应该放在听课方法的指导和独立性与毅力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