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介入 考点总结.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72445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冠脉介入 考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冠脉介入 考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冠脉介入 考点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冠脉介入 考点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冠脉介入 考点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经桡动脉 6F 指引导管处理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技术策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与经股动脉途径的 PCI 相比,经桡动脉途径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 )术后患者即可恢复下床活动,无体位限制,且血管和出血并发症较股动脉途径明显下降,因此越来越被医患双方所接受。但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最大不足之处是大号指引导管使用的受限。尽管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选用 7F,甚至 8F 的指引导管在经桡动脉途径的 PCI 中是可行的,但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说最理想的指引导管为 6F,但 6F 的指引导管在处理冠脉分叉病变,特别是需要置入双支架时会遇到困难。对于分支较大且重要,分支口部或近

2、端显著狭窄,主支和分支考虑均植入支架,一般说来,2 枚球囊可以同时放置在同一个较大管腔的 6F 指引导管中,但不能同时将 2 枚支架放置在同一个 6F 指引导管中,因此不能经 6F 指引导管完成标准的 crush,同步对吻支架(simultaneous kissing stents, SKS)或V 支架操作,但可以完成 T 支架术、step crush 术、reverse crush 术及 culottes 支架术。由于在 6F 的大腔指引导管中可以完成支架和球囊的对吻,因此我们对标准的同步对吻支架或 V 支架术进行了改良,运用先后 2 次支架和球囊的对吻最终完成了 2 个支架的对吻,达到了满

3、意的临床效果。该法我们分别称之为分步对吻支架(step kissing stents)技术或改良 V 支架术。本文主要介绍上述几种常见的经桡动脉途径 6F 指引导管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双支架植入术。1、T 支架技术。其操作方法为:双导丝保护下首先在分支血管口部植入支架,勿使支架突出至主支内,撤除分支导丝和球囊后,植入主支支架,然后再次将导丝和球囊通过主支支架网眼进入分支,最后行对吻球囊扩张。适合于分支与主支血管成直角的病变,主要缺点为定位较困难,有可能不能很好覆盖分支口,易致再狭窄。2、step crush 技术。操作方法与标准 crush技术相近,step crush 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可以通过

4、6F 导管完成 crush 技术。具体操作为:1)双导引钢丝到达主干和分支血管,预扩张;2)主干放置球囊,分支放置支架,分支支架突出主干 2-3mm;3)释放分支支架将主干球囊压向血管壁;4)退出分支支架球囊及导引钢丝,扩张主干球囊,将分支支架压向血管壁;5)送入主干支架并释放;6)导引钢丝经支架网眼进入分支血管远端,球囊将网眼打开;7)最后行高压后扩张和对吻球囊扩张。Step crush 术与经典的 crush 术一样最困难的步骤是最后的球囊对吻,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对step crush 术进行了改良,即球囊挤压第一个支架后导丝进入边支,先球囊扩张边支,其余步骤同step crush 术,这样

5、我们发现最终球囊对吻的成功率几近 100。这个方法原理与 double kissing crush(DK crush)有点相似,但较前者简单,如果操作熟练,球囊导丝进出指引导管的次数明显减少,更适合经桡动脉途径的操作。3、反向挤压技术(reverse crush)。主要用于计划采用一个支架,但效果欠佳时,分支支架被球囊压回血管壁。具体操作为:1)主干支架植入后重过导引钢丝到分支,经对吻后发现分支需要支架;2)将分支支架突出主干 2-3min,并且预埋球囊导管在主干;3)释放分支支架,将球囊导管压向血管壁;4)退出支架释放系统及分支导引钢丝,扩张主干球囊将分支支架压向血管壁;5)重过导引钢丝到分

6、支,最后行高压后扩张及对吻球囊扩张。4、Culotte 支架技术。其具体操作为:1)双导引钢丝到达主干和分支血管,预扩张;2)先在角度较大的分支血管中植入支架;3)将分支血管内导引钢丝经支架网眼进入较直的主干血管远端,同时保留原主干内钢丝起到一定的锚定作用,扩张支架网眼并于主干血管中植入支架;4)再次将导丝和球囊通过支架网眼进入第一个支架内,最后行高压后扩张及对吻球囊扩张。优点是能够完全覆盖分支口部病变,技术相对容易,缺点是导丝需多次穿越支架网眼,易致再狭窄。改良 culotte 支架技术。有别于传统 culotte 支架技术,其第一技术要点在于首先在主干血管内预埋球囊,其目的是避免术中血管急

7、性闭塞、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对于真性分叉病变,首个支架植入后由于斑块位移、破裂、夹层及血管脊移位,有可能发生暂时甚至永久性血管闭塞。一旦出现暂时性血管闭塞并且无法成功再过钢丝或钢丝进入夹层,可回撤主干预埋球囊至首个支架处进行扩张挤压以重新开放血管,也可切换到 DK crush 或 step crush 术式。因此,本术式可以在各种双支架术式中自由切换,灵活性和安全性高,特别适合于闭塞风险高的病变,或技术经验有限者。但在严重弯曲钙化病变中,需考虑首个支架释放后,被压的预埋球囊能否顺利撤出,建议用新球囊预埋以提高成功率和安全性。5、分步对吻支架(step kissing stents)技术或改良 V

8、 支架术。具体操作为:1)双导引钢丝到达主干和分支血管,选用与较小分支血管参考直径相近的球囊分别行预扩张;2)先送入支架至相对角度较大的分支血管的远端,再送入球囊至另外一支血管,调整位置行支架-球囊的第 1 次对吻扩张;3)退出 2 个球囊后,再先送入第 2 个支架至另一分支血管的远端,依次再送入球囊至另外一支血管,调整位置行支架-球囊的第 2 次对吻扩张,至此完成了两个支架的植入;4)最后行高压后扩张及对吻球囊扩张。我们的临床实践表明经桡动脉 6F 指引导管处理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安全可行的。内腔大于等于0.70的 6F 指引导管(如 Medtronic 公司的Launcher,Terumo

9、的 Heartrail 和 Cordis 的 Britte 等,其中以 Medtronic 公司的 Launcher 腔最大, 6F 的达到 0.071,建议在分叉病变中作为首选)能胜任常见分叉病变的处理,可以顺利完成 T 支架术、crush 术、culotte 术及 kissing 等双支架植入技术。选用强支撑指引导管,对提高经桡动脉 6F 指引导管处理分叉病变成功率极为重要。如左冠可选择Medtronic EBU,Cordid XB,Terumo BL 及各公司的 AL,右冠可选择JR3.5,JR4,AL1 , AR1/2,Hockstic。当然,计划或预计可能需要实施球囊对吻技术时,特别

10、是使用两个高压球囊时,其直径和应小于 5.4F,最好是新球囊。由于球囊推送杆的直径不是均匀的,往往在导引导丝进入处直径最大,因此如果感觉球囊推送较紧时不要同时推送及后撤 2 个球囊,注意要非平行推送,最好先推送较大的球囊,后推送较小的球囊,当然两个新球囊更加容易推送。我们在临床的实践中总结出:如果选用两个高压球囊,相对来讲Boston 公司的 Quantun 球囊和 Medtronic 公司的Sprint 球囊等在大腔的 6F 指引导管中完成对吻技术比较容易。如果选用一个高压球囊和一个预扩球囊,目前市场上的球囊大部分均可以行对吻技术。 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球囊与导丝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11、是冠心病血运重建治疗的重要手段,我国每年接受 PCI 术的冠心病患者也在逐年增加,介入器械的技术更新和手术技巧的提高使更多的冠心病患者从中获益。PCI 术中需要用到的器械包括指引导管、导引导丝、球囊及支架等,导引导丝是 PCI 术中器械通过冠脉病变的轨道,是决定 PCI 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球囊是对冠脉病变扩张、缓解血管狭窄和保证支架顺利置入的主要工具,本文就 PCI 术中如何选择导引导丝和球囊作简要介绍。一、导引导丝1.导引导丝的结构特征导引导丝只有通过病变到达血管远端才能起到 PCI术中器械通过病变的轨道作用,因此了解导丝的结构及特性有助于针对不同的冠脉病变选择导丝。尽管各公司生产的

12、导引导丝由于不同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取导致性能各不相同,但其结构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柔软尖端、连接尖端与轴心杆中间段及近端推送杆段。导丝的头端设计决定了导丝的软硬程度以及通过病变的能力,中心钢丝贯穿整个导丝全长,在远端呈阶梯式或锥形变细,中心钢丝的粗细和变细节段的长短、方式决定了导丝的支持力、推送力和柔软度,中心钢丝越粗,末段锥形变细越短,导丝支持力、推送性越好,但柔软性差;中心钢丝越细,末段分解变细越长,导丝支持力、推送力差,但越柔软。近端推送段多采用 0.01350.0140金属材料,材料不同,推送杆的硬度不同。柔软头端设计的导丝因其柔软对血管损伤较小,属于 PCI 术中常用的导丝,如 BMW

13、、Runthrough、Stabilizer Supersoft、Rinato 等,多用于普通冠脉病变和急性闭塞病变,由于该类导丝尖端较软通常不能通过慢性闭塞病变。轴心直达弹簧圈帽端的螺旋头设计的导丝改进了导丝的尖端操纵性能,适合扭曲、成角病变和经支架网孔穿入边支的操作。如Travers、Extra support、 stablizer、ATW 系列和 Choice 系列等。金属轴心多聚酯外包裹及超滑涂层的尖端设计, 通过在导丝表面进行涂层减少导丝与血管内膜的摩擦力方法来改善通过能力,使其通过病变时的摩擦力减小,明显增加不同硬度导丝的通过能力,且导丝不易造成血管损伤,也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调节能

14、力。该系列导丝尖端为超滑尼龙头,通过力较好,适合钙化、长扭曲闭塞病变。如 PT系列、Pilot 系列、 Cross NT 导丝等。另外针对一些特殊的冠脉病变特别是慢性闭塞病变的导丝,根据导丝尖端护套设计不同分为:超滑导丝,如 Pilot系列、PT2 系列导丝;缠绕型导丝,如 CROSS IT系列、Miracle 系列及 Conquest 系列导丝。2.导引导丝的选择导引导丝的选择应当依据冠脉病变的特点及术者的使用经验。对于冠脉普通病变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选择既具有良好的支持力,又具备优异的操纵性和顺应性、尖端柔软的导丝,如 BMW、Runthrougn 、Stablizer Supersoft

15、、Rinato 等通用型导引导丝,尤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避免使用带有亲水涂层的超滑导丝,因为引起闭塞的血栓病变很软,比较容易通过,而使用超滑导丝容易误入不稳定的粥样斑块内造成夹层的形成,导致手术失败。扭曲、成角病变是指病变近端血管过度迂曲或靶病变血管全程严重扭曲,甚至成各种角度发出。对于这类病变要求导丝具有易于通过扭曲血管的柔软尖端,还应具备良好的血管跟踪性及顺应性,同时应有较强的拉伸扭曲血管的能力,以使球囊、支架能够顺利通过扭曲、成角血管到达病变处。可以选用 Whisper、Pilot 50、Stabilizer Supersoft、ATW、Runthrough、Rinato 等导丝。对

16、于病变近端呈锐角、需要穿过支架网眼时,建议选用 ATW 导引导丝,因其一根轴心至帽端的设计改进了导丝的尖端操纵性能即调节能力,适合扭曲成角及经支架网眼穿入边支的操作。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特别是边支血管粗大、供血范围广泛的血管,在对主支血管进行介入治疗时,往往需要对边支血管送入导丝进行保护,保护边支血管尽量不要选用带有亲水涂层的导丝。另外当主支血管置入支架影响边支血流或主、边支血管以特殊的术式进行支架置入治疗后,需对吻球囊扩张时,往往需要选择一些操控灵活、顺应性、支持力均好的导丝,以求顺利穿过支架网孔到达边支。这时可以选择超滑的导丝如 Pilot 系列、Whisper、PT2 导丝以减少穿过支架网

17、孔进入边支血管的阻力,另外还可以选择非聚合物涂层的导丝如 Runthrough、Rinato、ATW 等导丝。对于 CTO 病变常需要选择头端较硬的导丝,部分 CTO 病变借助微导管或 OTW 球囊以提高导丝的操控性及导丝通过闭塞段的能力。闭塞段合并扭曲、钙化时,建议选用 Pilot 系列、PT intermediate 等导引导丝,该两种导丝均为亲水涂层导丝,具有很强的通过病变的能力。 CTO 病变闭塞段前有边支血管、闭塞段无严重扭曲时,建议选用 Miracle、Conquest、Cross IT 等导丝,该导丝尖端的独特设计使得其具有较强的操纵性,导丝不易进入边支,且进入假腔后再次寻找真腔

18、的能力较强,而对于 Whisper、PT intermediate 等导引导丝一旦进入假腔,再次寻找进入真腔的成功率则较低。 对于短、硬的 CTO 病变,建议选用 Conquest、Conquest pro、Miracle 导丝,该类导丝需要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医师方可尝试操作,否则稍有不慎即可穿破血管造成穿孔、心包填塞等并发症。二、球囊反映球囊整体性能的指标包括球囊外径、跟踪性、推送性以及顺应性。根据球囊在 PCI 术中的作用不同可分为预扩张球囊和后扩张球囊;依据球囊的顺应性不同分为顺应性球囊、半顺应性球囊和非顺应性球囊,顺应性球囊随扩张压力的增加其直径明显增加,不应用于 PCI 术,非顺应性球

19、囊随扩张压力的增加其直径变化不明显,具有更高的爆破压,多用于支架置入术后的后扩张、较硬病变和支架内再狭窄等病变的预扩张。半顺应性球囊的直径随扩张压力的增加趋势介于顺应性和非顺应性球囊之间,用于病变的预扩张。预扩张是输送支架之前的病变准备,有利于开通输送支架的通道并评价病变的特性。预扩张通常选择半顺应性球囊,钙化病变亦可使用非顺应性球囊,选择的球囊长度应与靶病变相当,球囊直径可以低于参考血管直径,依据球囊/血管比 1:1 的原则选择球囊大小,扩张时一般采用命名压,逐步加压扩张球囊,直到 X 线影像中球囊不再有切迹或者已经到达额定爆破压。对于 CTO 病变常选用外径小、推送力强及长度短的球囊进行预

20、扩张,随后再换用大直径的球囊进行充分预扩张。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整体性能较好的球囊有:Sprinter、 Rujin、Maverick、 Sequent、Voyage 等。后扩张有利于保证支架的完全膨胀和贴壁,减少支架血栓和晚期管腔丢失,降低靶血管/病变血运重建率。后扩张通常选用非顺应球囊,选择的后扩张球囊的直径应与支架、参考血管直径相匹配,一般是球囊直径:血管直径比率 1.11.2:1;后扩张球囊的长度应小于支架长度,以保证球囊位于支架内,避免支架边缘夹层。对于支架内30的残余狭窄(有 “腰”)、支架未充分扩张, 小于参考血管直径或IVUS 示 MSD1.5-2.0mm 的供血面积较大的冠状动脉

21、分支,当主支植入支架后,要对边支进行后处理(对吻球囊扩张或植入支架),以便保证边支血管的血运良好,使患者从 PCI 治疗中获益最大化。这就需要把 PCI 指引导丝(GW)通过支架网孔送入边支和达到边支远端,这个过程有时并不顺利或耗时较长。因此,需要考虑相关因素和运用一技巧使其顺利完成。选择合适的投照体位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确定病变血管后,根据不同的分叉病变,选择不同的体位 CAG,以能够很好暴露出分叉部位的体位为宜。如前三叉病变,宜选择左前斜加足的体位;后三叉病变,宜选择选择左前斜加头或正位加头的体位;LAD 与对角支(D)分叉病变宜选择左前斜加头或正位加头位体位 CAG,LCX 与

22、OM 的分叉病变宜选择正位加足位或蜘蛛位体位CAG 等。详细阅读不同体位CAG,判明病变的性质、类型和边支的情况,有利于顺利实施操作。总结本人近 20 多年(1987 年开始在日本研修 PTCA 等 PCI 操作)的 PCI 经验,简述冠状动脉介入导丝穿过支架网孔进入边支的技巧如下:1、在下列情况 GW 要穿过支架网孔进入边支(1)Crossover stenting 技术,是PCI 中经常采用的跨过边支覆盖病变的技术。应用该技术时,可能使边支受到挤压致边支口狭窄或闭塞,需要扩张边支开口或植入边支支架。因此需要 GW 通过支架网孔进入边支;(2)Crush stenting 技术,是处理血管直

23、径大于 2.0mm 的分支血管,且分支血管直径与主支血管直径差距大于0.5mm 的分叉病变方法。GW 需要通过双层的支架网孔进入边支;(3)Culotte stenting 技术,是处理血管直径大于 2.0mm 的分支血管,且分支血管直径与主支血管直径差距小于或等于 0.5mm 的分叉病变方法。GW 需要通过支架网孔进入边支;4)Provisional stenting 技术, 边支开口受到挤压狭窄或闭塞时,且边支血管直径大于 1.5mm 及供血面积较大,此时需要对边支进行处理;(5)T-stentint 技术和 Reverse crushing technique 等都需要 GW 通过支架网

24、孔进入边支。2、GW 穿过支架网孔进入边支原则(1)GW 通过支架网孔进入边支的目的是要对边支进行 PTCA 或植入支架或完成 Kissing Balloon Dilatation。因此,要使 GW 通过最适支架网孔进入边支,以便使后续的 PTCA 球囊能通过,特别是多层支架重叠的情况,要使GW 通过最大易于扩展的支架网孔穿过;(2)要使 GW 顺利到达边支的远端,特别是边支迂曲;(3)避免 GW 穿过夹层进入边支。3、穿过支架网孔,选择 GW 的原则(1)首选尖端较软的非 Polymer涂层的 Coil 导丝,易于通过最佳网孔进入边支,如:BMW,Runthrough NS , Supers

25、oft等。较软的 GW 不易于通过多层重叠支架制造成的狭窄网孔,相反易于进入较大的支架网孔;(2)通过困难时可选择较软的Polymer 涂层超滑 GW,但易于穿过支架网孔边缘的夹层进入边支,使后续的球囊难以通过。可选择:whisper,Pilot50 等;(3)对于迂曲的边支血管,可以选用较软的GW 或较软的超滑 GW,并精心操作使其到达远端。(4)穿支架孔不建议选用的 GW 有:超滑 GW系列(如 PT Graphic Intermediate、 PT2、 Shinobi 、 Cross NT、Pilot100-400 等应用于特殊病变的 GW)和较硬的 Coil 型GW(如 ACS Int

26、ermediate Standard、Cross IT 100-400、Miracle3-12 及Conquest ,Shinobi 等应用于闭塞病变的 GW)。选用这些 GW 也能穿过支架网孔,但往往会伴随着并发症和后续操作的困难。4、GW 通过网孔进入边支困难的情况通常 GW 较容易进入边支,但遇到下列情况,GW 通过支架网孔进入边支产生困难:(1)边支的角度大于 75 度或 90 度;(2)边支病变的性质为夹层性病变、扭曲性病变或血栓激化性病变; (3)边支受挤压的严重或挤压闭塞;(4)支架重叠的层数较多;(5)对于应对边支进行预处理而未采取边支预处理策略。5、GW 的尖端塑型 GW 头

27、端的塑形是直接影响着 GW 进入边支的顺利与否。GW 头端的形状取决于分支血管与主支血管之间的角度和和主支血管的直径。一般说来,边支的角度越大(越接近垂直角度),GW 头端的弯曲度就要越大。相反,分支与主支所成角度越小(趋于平行),GW 头端的弯曲度也越小。主支血管直径越大,导丝前端弯曲部分也越长,反之亦然。GW 尖端塑型如附图所示。主要考虑 A、B、D 三个因素:A=尖端朔弯的长度; B=尖端弯的角度;D=根据主支血管直径。 一般选择“A”的大小,可参照 A=(1.2-1.6)D 的公式值考虑;根据分支角度选择“B”或“a”的大小,分支与主支的成角度越大,GW 尖端弯度( a 角度)就要越大

28、。6、边支的预处理在主支血管植入支架之前,对边支进行预处理,有利于 GW 的通过和后续处理的顺利。对边支预处理的方法有:(1)边支在主支植入支架前送入导丝保护;(2)在主支植入支架前,对边支行预扩张使狭窄的边支口开大,推开那些可能造成移位堵塞边支开口的斑块;(3)边支先植入支架,使其不闭塞;(4)边支双导丝保护,采用双导丝保护边支的方法,边支多不会闭塞。7、GW 的操作方法使 GW 进入边支,可采用的方法有:(1)正向 GW 推进法,常用。在良好塑型 GW 的情况下,朝着边支开口的方向,向前推送GW,多能顺利进入边支;(2)回撤 GW 进入边支法,较常用。使 GW 的尖端指向边支开口侧,缓慢回

29、撤 GW,使其到达边支开口后再向前推送,一旦 GW 尖端进入边支开口 3-5mm 时,此时可45 度角旋转 GW,使其走向远端;(3)球囊辅助导丝进入边支法。进入边支较困难时可常用球囊辅助,使 GW 具有好的可操作性和较好的推送力;(5)旋转 GW 进入边支法。旋转的幅度不能过大,在使 GW 头端指向边支开口后,旋转 40-60 度使 GW 穿入边支。总之,对于复杂的冠状动脉分叉性病变,不能一律“弃卒保帅”,保护边支的血管通畅和充分的血供,使患者获益最大化才是目的。注意上述问题,有助于提高对复杂分叉病变 PCI 的成功率。经桡动脉右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指引导管的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0、 马依彤 2012-2-201989 年,首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由加拿大医生 Campeau 完成,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进过不断发展和完善,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桡动脉途径行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具有穿刺局部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少、缩短住院时问、提高临床工作效率等优点,但由于解剖的特殊性,桡动脉介入治疗也有诸多缺陷,譬如血管入路较细,操作技术要求高,指引导管支撑力不足,故桡动脉介入治疗的指引导管的选择非常关键,尤其对于右冠脉复杂病变(迂曲、慢性闭塞)病变。随着介入手术量的快速增加,经桡动脉复杂病变的介入治疗也呈

31、现在介入医师面前,而在各种冠脉病变中迂曲和慢性闭塞性病变的治疗是较困难的,冠状动脉介入器械和技术的进步为解决这一问题奠定了基础,一些右冠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已不再是介入治疗的壁垒。右冠脉的复杂病变多为迂曲和慢性闭塞病变,PCI 过程多会出现指引导管不能到位,导丝不能通过病变,球囊和支架不能通过病变等问题,由于桡动脉和右冠的解剖特殊性,操作上不同于股动脉介入治疗,而对于复杂病变而言,其操作更加困难,那么选择好指引导管对于完成一台 PCI 更加重要,对于右冠脉而言,指引导管需要具备可操控性强,容易快速到位,调整灵活,适应不同解剖需要,支撑力强,安全系数高,器械本身造成并发症的可能性低,增加手术的

32、可控性,更大的内腔,可以完成对吻、旋磨、5 进 6 等。一般可以选择JR(Judkins Right)、AL (Amplatzer Left)和 SAL 等指引导管,但是各有其特点,JR 指引导管操作简单,囿于其形态,导丝、球囊和支架通过复杂病变的能力不佳,更换指引导管和导丝比例较高,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术者在 X 光下照射时间,增加手术费用。AL 指引导管是比较经典的右冠指引导管,对术者要求高,其支撑力很强,但易损伤靶血管或者动脉窦,增加手术费用,延长手术时间。新上市的 SAL 短头指引导管,在 AL 导管的基础上头端缩短 6-8mm,塑形和 AL系列导管相似,操作灵活、容易调整,适合不同的血

33、管解剖情况,从窦底及对侧壁支撑,支撑力几乎相当于 AL,由于为短头设计,刮伤主动脉窦的情况大大降低,入冠脉口不深,几乎没有嵌顿现象,明显较少开口夹层的发生,增强了支撑力的同时减少了并发症发生。复杂的需要强支撑的病变,如迂曲、钙化、长病变、远端病变,有较好的表现,对于开口变异,平行、向上、牧羊鞭状形的开口也同样适合。我们中心的研究显示,SAL 指引导管成功率和 AL 指引导管接近,但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于右冠慢性闭塞病变,AL 指引导管支架置入成功率仍然最高,高于SAL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说明对于右冠 CTO 而言,AL 指引导管能增加手术成功率,但 AL 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JR 组支架置入成功率最低,SAL 组对 CTO 而言支架置入成功率接近AL 组,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最低,因此,SAL 支架对于右冠 CTO 而言是较佳的选择,但对于极度迂曲和严重闭塞病变而言,AL 指引导管仍然是首选。综上所述,右冠较好的指引导管应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强支撑、操作安全、最大的内腔等特点,SAL 导管相对于 JR和 AL 在右冠复杂病变的介入治疗具有一定优势,但仍需要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来指导今后的冠脉介入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