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粮节粮主题班会课.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727259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粮节粮主题班会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爱粮节粮主题班会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爱粮节粮主题班会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爱粮节粮主题班会课一、活动主题:爱粮节粮,从我做起 二、活动目的: 1、了解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知道现在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还应该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2、通过主题班会,使学生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以及粮食的可贵,进而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3、懂得勤俭节约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 三、活动过程 班主任:同学们,今天我们的班会话题是“爱粮节粮,从我做起” 。 我们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农村,我们的父母都是农民,我们都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我们每餐吃的白米饭是我们的农民父母们如何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请学生自由发言。

2、班主任小结:同学们回答的很好,现在,我们都知道,我们每天的吃的白米饭来之不易:耕地、播种、秧苗、移种、除草、除虫、施肥、收割、晒谷子、碾米等等,中间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如果出问题了,那就成不了白米饭了。 课件 1:我们的调查发现,在我们生活中有百分之八十的同学经常没有把饭吃干净,还有一些同学把菜吃了,剩下的饭就直接倒掉;还有一些吃了几口就直接倒掉,还有的同学不吃菜,把菜剩下倒掉。 课件 2:如果我们每天浪费一粒米,一年的经济损失将达到上百万,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全国 13 亿人口将节约粮食 64800 公斤,可救灾民 64800人,可供 180 个农民一年的口粮,多么惊人的数目啊

3、! 课件 3:世界各国每年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损耗和浪费的粮食达 13 亿吨,相当于全球粮食产量的 1/3 啊! 课件 4:如果我们可以把节约的粮食捐给非洲或者朝鲜那些饥肠辘辘的人们,那么我们就可以救下那 10 亿多人的生命,小孩子们也不会活活地被饿死啊! 通过刚刚展示的图片,看到这些忍饥挨饿的人,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回答。 班主任: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到今,有许多人用自己勤俭节约的美德,谱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下面再请张浩祥同学为我们讲一代伟人,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 周总理生前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还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粒米、一片菜叶。 国务院经常

4、召开国务会议,有时会议过午还不能结束,要吃工作餐。总理规定,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 ,饭后每人交钱或交饭菜票,谁也不准例外。总理每次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也要马上捡起来吃掉。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总理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 三年困难时期,周总理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带头不吃猪肉、鸡蛋,不吃稻米饭。一次,炊事员对他说:“总理,您这么大年纪了,工作起来没黑天白日的,又吃不多,就不要吃粗粮了!”总理说:“不,一定要吃,吃着它,就不会忘记过去,就不会忘记人民哪!” 请大家讨论汇报节约粮食的好方法有哪些? 1、吃饭

5、前自己能吃多少饭就盛多少饭,如果觉得一碗饭吃不了,就先拨出去一部分。 2、吃饭时不挑食,把自己盛的饭吃完,不要剩饭,不要把饭粒掉到桌子上。 3、在外面吃饭时,如果吃不了应该把饭带回家去,保存好可以下顿接着吃。 4、如果看到有的同学把吃不了的饭菜倒掉时,我们要及时地进行制止和劝阻。 老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很高兴,老师送给同学们一首儿歌爱惜粮食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儿歌吧! 爱惜粮食 小朋友,告诉你,我的名字叫粮食。 一日三餐我为主,食用可以长身体。 农民种田很辛苦,风吹日晒忙四季。 一粒粮食一滴汗,粮食掉了真可惜。 中国人口十多亿,粮食实在不富裕。 不要小看一粒米,积少成多了不起。 班主任: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班会课,我们意识到了节约粮食的重要性。那么,从今天开始,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吧。请班长带全班同学宣誓: 我宣誓:从今天起,从我做起,节约每一粒粮食,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我发誓,我一定做到! 四、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主题班会,我们都懂得勤俭节约粮食的重要性,我们的生活虽然富裕了,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还需要继承和发扬,我们要以节约为荣,不和别人比吃穿,从小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五、图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