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八) 中华文明的新生——现代中国时期.doc

上传人:温*** 文档编号:372997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跟踪检测(八)  中华文明的新生——现代中国时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课时跟踪检测(八)  中华文明的新生——现代中国时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课时跟踪检测(八)  中华文明的新生——现代中国时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课时跟踪检测(八)  中华文明的新生——现代中国时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课时跟踪检测(八)  中华文明的新生——现代中国时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6 页课时跟踪检测(八) 中华文明的新生现代中国时期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9 届高三湖北八校联考) 新中国成立伊始,政务院在共同纲领指导下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 ,初步确立了社会组织“分级登记”的管理体制。该办法实施的重要政治动机是( )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取缔非法的社团组织C防控境外的敌对势力 D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解析:选 A 对社会组织实行“分级登记”办法,有利于对本辖区社会组织的管理,从而确保政策的统一性、执法的 统一性, 这样对新中国成立之初政 权的稳定起了积极作用,故A 项正确。2(2018资阳二模)在各级人大召开的基础上,195

2、3 年 1 月组成以毛泽东为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3 月,全国政协邀请各界民主人士 500 余人进行 15 次座谈宪法草案初稿。此后,公布了经过修改的宪法草案后,全国有 1.5 亿人参加讨论。材料表明( )A新政权建立充分体现民意B新中国已经步入法治国家C新中国制宪程序的民主性D人民普遍参与新中国立法解析:选 C 材料中“政协邀请各界民主人士 500 余人进行 15 次座谈宪法草案初稿公布了经过修改的宪法草案后,全国有 1.5 亿人参加 讨论”体现了宪法制定过程中,社会各界对宪法制定的讨论关注,民意基 础比较广泛,故 C 项正确。31950 年冬,新中国的代表首次登上联合国讲台,控诉美国对台湾

3、的侵略。1954 年,我国政府代表团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日内瓦会议。1955 年,“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我国上述外交活动( )A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B归功于工业化的提前实现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D有利于同西方大国改善关系解析:选 C 材料所述事件都是中国力量在国际外交舞台的展示,提升了国际影响力,故 C 项正确。41953 年,中央为解决干部问题规定了统一调配、重点配备、大胆提拔的原则。至1957 年,统一分配的范围从大专毕业生到中专、技校毕业生,到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和工人。全行业公私合营时,对原私营企业的职工也采取包下来的方针。由此形

4、成的“铁饭碗”劳动体制( )第 2 页 共 6 页A提高地方和企业积极性B有利于巩固新中国政权C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需要D为工业化培养大量人才解析:选 C 结合 1953 年中国开始实行“一五”计划、三大改造,逐渐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故材料中对企业和地方人 员分配的原则和体制是为 适应国家发展需要而制定的,故 C项正确。5(2018枣庄二模)根据下表内容判断,能够被认定的历史结论是( )召开时间 会议类型 主要议题和会议成果 1961.3 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 人民公社体制问题;公社规模必须划小 1961.8 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重点是工业问题,其次是粮食问题;会议通过工业七十条 ,加强企业的经济核

5、算和财务管理 1961.10 中央局第一书记会议 专门讨论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问题 A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B人民公社化造成了严重后果C中央着手调整经济管理体制D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解析:选 C 根据材料“1961 年” “人民公社体制问题;公社规模必须划小” “其次是粮食问题” “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并结合所学可知, 1960 年“八字”方针提出,中央着手调整经济管理体制,故 C 项正确。61977 年左右,以班主任 伤痕为代表,集中涌现了一批展示“文化大革命”给人们造成精神创伤的控诉性小说作品,这一创作潮流被命名为“伤痕文学” 。这种现象反映出(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6、B文艺领域开始清算极“左 ”路线C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解析:选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 1978 年召开,和“伤痕文学”没有直接的联系,故 A 项错误;“伤痕文学”展示 “文化大革命”给人们造成的精神创伤,这是清算“左”的错误,故 B 项正确;掀起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与材料的内容 强调清算“左”的错误没有必然的联系,故 C 项错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故 D 项错误。7有人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党的历史上自延安整风以来的又一次马克思主义第 3 页 共 6 页的解放运动。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7、)A系统纠正党内的主观主义B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C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 的错误D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解析:选 B 依据所学,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得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非“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故 B 项正确。81979 年至 1980 年,我国国家领导人的出访活动大幅度增长。从出访的国家来看,两类国家明显增多:一是发达国家,二是正在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活动主要是为了( )A推动中美建交 B推动改革开放C实现睦邻友好 D引进先进技术解析:选 B 根据材料的时间和出访国家看,主要是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故 B 项正确。9198

8、0 年春节前夕,商业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大城市敞开供应猪肉,最好是“就地收购、就地屠宰、就地销售” 。国务院又下达文件,允许“鸡蛋可以季节性调价” 。这说明( )A城市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国家开始关注民生幸福C市场经济体制得以确立 D国家经济管理体制松动解析:选 D 材料中国家对猪肉供应和鸡蛋价格的调整,说明原来由政府控制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所松动,故 D 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 1984 年以后,故 A 项错误;新中国始终关注民生幸福,故 B 项错误;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确立是在21 世纪初,故 C 项错误。10香港回归祖国两年前,美国财富杂志曾发表封面文章预言“

9、香港已死” 。香港回归十周年时,美国财富杂志又公开发表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坦诚认错。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美关系由对抗到正常化的转变B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 政策的首次实践C “一国两制”政策保障了香港的繁荣稳定D美国政府企图干涉中国内政失败解析:选 C 由材料中的“香港已死”到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客 观上说明了“一国两制”政策保障了香港的繁荣稳定,故 C 项正确。112013 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中,基层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的比例比上届有所上升,党政领导干部代表的比例比上届有所降低。这第 4 页 共 6 页“一升一降”本质上反映了( )A代表结构日趋

10、多元 B农民工社会地位提高C基层选举日益发展 D民主制度进一步完善解析:选 D 依据材料可以看出“一升一降”本质上说明民主制度进一步完善,故 D项正确。A、B 、C 三项都只是中国民主制度发展、完善的表现,不是本质,排除。121999 年,国务院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调整粮食收购价格、范围;又于第二年进一步扩大退出国家保护价收购粮食品种的范围,拓宽粮食收购渠道。这些政策出台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B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C国有企业自主权的扩大D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解析:选 A 1992 年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提出, 这些政策出台 强调更多依据市场调节粮食流通,增加了市场在

11、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故 A 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粮食流通管理体制的变化,没有涉及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农业管理体制的调整,与国有企业自主权的扩大无关,故 C 项错误;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是加强计划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故 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共 37 分)13. 外交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近代(18401919 年) 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 结果,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内部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针对外部强敌对晚清政府与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所做出的

12、被动对策。 这个特点决定了中国近代外交 转型的发展过程,就是如何处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和西方近代外交观念与制度之间关系的过程,也是中国外交近代转型的过程。尽管晚清外交 转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 胜利的旋律,但在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与制度的挑战下,在中国形成的近代外交思想还 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这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步入近代化轨道;推进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诸领域内西学东渐的进程;指导了中国近代外交理念的特变和外交机构的建立;推动了外交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在中国的形成、 发展和运用。摘编自李敏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材料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各国要同心协力建设 持久和

13、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的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思想为人类社会实现 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 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对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 远的意义。 这 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是当代中国外交重大 创新成果,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第 5 页 共 6 页贡献,已多次被联合国文件引用,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摘编自杨洁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其历史影响。(13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

14、成立以来外交理念变化的表现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12 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第一句话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据材料一第三句话归纳概括。第(2)问 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得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 发展道路,构建和 谐世界等;第二小 问,据材料二第一句话总结归纳即可。答案:(1)特点: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呈现出被动转型的特征。影响: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局面,但促进了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指导了外交机构的建立;推进了外交学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加速了西学东渐的进程等。(其历史影响从政治、外交及思想文化等角度分

15、析,原 则上答出 4 个要点,言之有理、条理清晰即可)(2)表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等。意义:反映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促进了世界繁荣进步。14(2018永州二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20 世纪 70 年代至 21 世纪初中外历史事件简表时间 世界 中国20 世纪70 年代美国陷入越南战争泥潭;美国确认从越南撤军;苏联展开全球战略性攻势;苏联入侵阿富汗尼克松访华;“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中美正式建交20 世纪80 年代美国开展“星球大战计划”;苏联发展停滞,战略

16、收缩中共十二大“特色理论”;中共十三大“初级阶段理论”20 世纪90 年代东、西两德统一;苏联解体;欧盟成立;世界贸易组织开始运作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香港、澳门回归第 6 页 共 6 页21 世纪初“911”事件爆发;欧元正式启用加入世贸组织;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摘编自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12 分)解析:思路展开包括两个方面,政治和经济:即国际局势对 中美关系的影响,或者世界格局的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7、结合表格中史实进行说明。答案:论题一:国际局势的演变推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阐述: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受经济危机打击,并陷入越南战争泥潭,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尼克松政府实行战略收缩,谋求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威胁中国安全,中国从国家利益出发,也需要缓和与美国的关系。基于两国的共同需求,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论题二:世界格局的变化推动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阐述:20 世纪 90 年代,两极格局趋于瓦解,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增强。在此背景下,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同时,我国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