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148 页通史整合(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时期政治中华古代文明的起源以早期国家出现为重要标志,逐步形成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各国纷纷改革变法,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开始出现。经济早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逐渐产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发展到铁犁牛耕,土地制度也从井田制发展为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逐渐形成。思想文化科技与文艺成就突出,如甲骨文的成熟,青铜艺术、天文历法、医学等水平高超,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其中,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一)
2、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诗史巧记 神权色彩浓厚的早期政治; “家国同构” 的西周体制; 初步形成的民族国家统一意识小题验知1(2018山西六校联考)“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出土于河南安阳,骨版巨大且完整,背面字内填朱,色彩炫丽,可见是吉祥卜。内容涉及商王武丁进行祭祀的活动,王室人员的伤、病、死以及当时的天象。据此可知( )A商代君主权力实现高度集中第 2 页 共 148 页B殷商时神权与王权密切相关C甲骨文是五种主要字体之一D该文物是研究殷商唯一史料解析:选 B 根据所学,中国古代早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是吉祥卜。内容涉及商王武丁进行祭祀的活动,王室人 员 的伤、病、死
3、以及当 时的天象”可知,商王通过神权 来强化王权 ,故 B 项正确;材料主旨是甲骨文的内容,非文字本身,故 C 项错误;D 项“唯一” 表述过于 绝对,故 D 项错误。2. (2018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测评)礼记大学载:“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这主要体现了( )A宗法血缘关系 B家国同构观念C家庭伦理规范 D以德治民思想解析:选 B 材料体现了家国关系,即家国同构观念,故 A 项错误,B 项正确;材料中也能体现出家庭伦理规范,但并不是材料的主旨,故 C 项错误 ;以德治民思想不符合题意
4、,故 D 项错误。3(2019 届高三西宁检测)左传记述:“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 ,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 ,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 ,只知效忠于家 ,而不知效忠于国 。 ”该学者认为( )A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B宗法制与分封制蕴含着家国对立的隐患C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基础D士与庶民是宗法制下的最底层解析:选 B 材料反映的是宗法分封制下“国”与“家” 的矛盾,未反映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故 A 项错误,B 项正确;材
5、料未体现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基础,故 C 项错误;士是宗法制下的最底层,故 D 项错误 。4据考证,西周至春秋早期,一些相距甚远的诸侯国制作的青铜器物等,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与周王朝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此现象说明( )A手工业实现了器物标准化生产B周王以赏赐青铜器物笼络诸侯C宗法制确保同族文化的延承性D分封制推动了中原文化的传播解析:选 D 分封制的推行有利于周王扩大统治范围和巩固天下共主的地位,也有利于第 3 页 共 148 页中原文化的扩展与传播,故 D 项正确。 A 项与史实不符;B 项误读材料,排除;那些 诸侯未必都是周王室的同姓亲族,故 C 项错误。5(2018潍坊二模)以往的诸侯
6、国,都是早已存在的或由古代氏族部落繁衍而产生的土著氏族组织,而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则是由王廷任命的王室亲戚为首领的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这说明周朝的分封制( )A实现了周王权力的高度集中B有利于对地方直接管理C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D强化了旧有的宗族意识解析:选 C 据材料“以往的诸侯国土著氏族组织”和“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则是由王廷任命的王室亲戚为首领的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可知周朝的分封制下的诸侯国由单纯的血缘依据到国家政治任命与血缘结合,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故 C 项正确。显性时空隐性时空 王位世袭制、早期国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贵族政治深化认知一、多维视角认识西周国
7、家制度1核心内容(1)西周实行宗法制原则下的分封制。以维护宗法制的礼乐制度,与封邦建国的分封制以及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构成西周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2)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相连,反映了周朝政治制度的成熟。2国家结构(1)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2)西周作为一代王朝,虽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然是其最本质的特点。3显著特点(1)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国同构”所谓“家国同构” ,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严格的家长
8、制。父为家“君” ,君为国“父” ,君父同伦,家庭治理的第 4 页 共 148 页形式扩大到国的范围。(2)贵族政治特征明显世卿世禄制下,官僚都是贵族,贵族有封地但无薪俸。诸侯国内的劳动者不对国家承担赋税等义务,只对诸侯履行义务。二、以唯物史观辩证地看待分封制的实际效能1分封制形成的等级观念影响深远分封制造成土地和政治权力的层层分割。分封制所造成的等级秩序,不仅体现在政治层面,而且贯穿在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之中。即便是经历了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的激烈冲击,由分封制强化的贵族等级秩序及其意识仍存在。2分封制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的交流西周封国内居住着几个方面的代表人物,即被分封子弟及其率领的军队、殷遗
9、民、专业技工等,他们同住在一个城市内,谓之“国人” 。封地所在的一些土著族群,其首领及封君与国人相互通婚。还有一些土著居住在郊野,成为“野人” ,他们往往是东部古老的族群。在封国之内还有更多不同人群。他们构成一个多元的复杂社会,推动了文化大融合。3分封制在后世朝代的变异西周后期,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分封制消亡。但后世许多封建王朝也实行过分封制,例如西汉、西晋、明代等,大多时候分封制只是郡县制的补充。“分封”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时代已是过时的制度,每次实行,不论动机如何,终归于失败。从根本上看,生产力的大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乃至全国市场形成,而分封制无法适应这一大趋势。
10、三、 “宗法(族)观念”对中国传统政治基因的影响1概念分析统治者以政权控制王朝政治,以族权控制社会基础。宗族成为仅次于官僚行政组织的社会集团,并作为封建国家的细胞和社会基础,对维护封建秩序起着重要作用。宗族的作用,从上往下看,宗族制度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族权与政权联合统治,血缘与地缘牢牢扭结,又从根本上强化了宗族的存在及发展。从下往上看,中国自秦以来,就有“王权不下县政”的传统。权力的网络虽一直延伸到州县,但并没有延伸到乡镇。在乡村,最多也仅带有准行政机构色彩的里社、保甲。对农户来说,宗族组织的建立大大降低了其“交易成本” ,它不仅维持着乡村社会的稳定、秩序,还能在物质上提供公共福利和
11、安全保障,组织与协调生产和生活。2深远影响宗法制度文化以观念和习惯的形式影响着政治和社会生活,主要表现为:以血缘关系 春秋战国以后,宗法分封的政治体系被打破,但是,宗法制度文化却仍然发第 5 页 共 148 页为纽带建立政治体系挥着重要作用,皇权配置基本坚持嫡长子继承制。民间组织中,血缘关系始终是一条坚韧的纽带。大族成为一方政治势力,是皇权在地方上的补充。地方大族对封建法纪、封建社会秩序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以尊卑等级为标准确立权利义务宗法制度文化的核心是按照尊卑等级确立权利义务。周朝开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表明嫡长子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承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资格和权利,其他子弟只能向大
12、宗承担纳贡、帮助出兵征伐的义务,士、卿大夫和诸侯层层向周天子负责以尊宗敬祖为原则凝聚族群力量尊宗敬祖既是伦理观念,又是一种宗法制度。一是通过宗庙祭祀强化尊宗敬祖意识。在民间也有衍生的载体,这就是宗祠或祠堂,它是族长行使族权,实行宗法统治的主要机构,同族共同祭祀祖先,尊宗敬祖,族长借此而处理族务、管理族众,凝聚族群。二是修订族谱维系尊宗敬祖制度以伦常纲纪为准则处理人际关系宗法血缘关系将政治体系与伦理秩序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使宗法文化既是一种政治文化,又是一种伦理文化,处理政治关系尤其是处理伦理关系都依赖于宗法为根本的伦常纲纪,伦常纲纪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诗史巧记 井
13、田制下的集体劳动; 生产力变革下的“石器锄耕” ; 官府垄断下的“青铜文明”小题验知1位于石家庄滹沱河畔的南杨庄文化遗址迄今六千年左右,遗址内发现了粟和用来加工粮食的石磨盘、石磨棒,还发现了仿照家蚕蛹制作的陶蚕蛹和纺丝用的陶纺轮等。这说明当时滹沱河流域( )A原始农业、手工业发展 B种植经济刚刚起步C “男耕女织”经济成型 D已经注重精耕细作解析:选 A 材料中“迄今六千年左右” ,说明处于原始时 期, “粟” “纺丝用的陶纺轮等”说明原始农业、手工业有了一定 发展,故 A 项正确。2甲骨文中有田、畴、禾、穑、麦等字,又有酒、鬯(音同畅,香酒) 等字;有“祭鬯至百卣( 音同有,酒器)”的记载。
14、这说明当时( )A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B家庭手工业的形成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农业生产有所发展解析:选 D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在封建社会,故 A 项错误;家庭手工业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故 B 项错误 ;材料的内容与王权无关,故 C 项错误; “甲骨文中有田、畴、禾、穑、麦等字”表明当时农业生产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故 D 项正确。第 6 页 共 148 页3.右图是山西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鸟尊” ,出土于山西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 114 号墓。其大鸟回眸、小鸟偎依、巨象缩首的完美组合造型,成为西周青铜艺术中的罕见珍品。据此判断该艺术品( ) A是晋侯权力至高无上的象征B体现了青铜铸造技艺的成熟C破坏
15、了西周时期礼制的规定D由技艺精湛的私营工匠制作解析:选 B 分封制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故 A 项错误;材料所述是青铜铸造技艺成熟的一种体现,故 B 项正确;该青铜作品不能体现违 反礼制所规定的等级秩序,故 C项错误;根据所学,周代“工商食官 ”,故 D 项错误。隐性时空 青铜时代、千耦其耘、井田制、工商食官深化认知一、我国古代早期农业的发展阶段我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农业发展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从生产力发展角度来考察,我国古代早期农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1原始农业时期。这一时期耕作技术的特点是刀耕火种,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并广泛使用木器、骨器。人类现今种植的主要作物,基本是
16、在原始农业时期栽培成功的。在各种栽培作物中,北方以粟为主,南方以稻为主。2沟洫农业时期(从夏朝开始,经商、西周直至春秋) 。当时,华北地区沼泽较多,要在低平的区域发展农业必须首先开沟排水,由此而产生了沟洫农业。这一时期,木石工具仍在广泛使用,但青铜工具已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在后期还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在农时的掌握、耕地的管理、育种、施肥、除草、治虫等方面,都获得了初步的成就。二、 “工商食官”制度阐释“工”即官府控制下的手工业者, “商”是官商,他们在官府的监督、控制下劳动,由官府给以必需的生产原料和衣食等微薄的生活资料,称之为“食官” 。他们的职业世代相袭,没有经营、迁徙的自由,专为官府和
17、贵族服务。第 7 页 共 148 页三、青铜时代经济发展水平1夏、商、周三代的经济发展水平从总体上说处于奴隶社会的奠基和转型期。2其间,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精湛先进,奴隶社会达到鼎盛时期;夏、商、周三代被称为我国的“青铜时代” 。3农业是三代的经济基础和主要生产部门,围绕农业生产的需要,历法、社会组织等方面均体现出了一定的农业社会特征。4夏、商、周时期已经有了初步的交换和商品经济,但不普遍。 (三)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诗史巧记 文明象征的成熟文字; 贵族垄断的文化教育; 文化认同的民族意识小题验知1(2018汕头一模)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从十多万片甲骨中精选 41 956 片分类进行编排,共分成奴
18、隶和平民、奴隶主贵族、官吏、军队刑罚监狱、战争、农业、商业、建筑、天文历法、祭祀等二十多个类别。由此可推知( )A史家的研究大都具有主观偏见B甲骨文已是成系统的文字C当时已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权D当时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解析:选 B 从材料中可知甲骨文可以分成奴隶和平民、奴隶主贵族、官吏、军队刑罚监狱、 战争、农业、商业、建筑、天文历法、祭祀等二十多个类别,说明甲骨文已是成系统的文字,故 B 项 正确2(2018潍坊一模)据钱穆考证,周人语称雅,故雅言又称正言。孔子鲁人,日常操鲁语,惟于诵诗 、读书 、执礼,此三者必雅言。这表明( )A诸侯各国尊崇传统文化B儒家思想依靠雅言传播C礼制尚能维护天子权
19、威D孔子对天下一家的认同解析:选 D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雅言,而未涉及 诸侯各国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故 A 项错误;“惟于诵诗、读书、执礼,此三者必雅言”可知儒家思想传播与雅言无关,故 B 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故 C 项错误;据材料“雅言又称正言” 、孔子“日常操鲁语,惟于诵诗、读书、执礼,此三者必雅言”可知,孔子对西周文化的认同,故 D 项正确。3(2018绵阳三模)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代表性青铜祭祀用品,四羊造型寓意善良知礼,外柔内刚。这反映了当时( )A青铜铸造水平领先世界 B家畜养殖丰富经济生活第 8 页 共 148 页C礼制文化占有重要地位 D王权与神权统治相结合
20、解析:选 C 商周时期我国青铜铸造的技术已相当成熟,青铜铸造水平领先世界,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A 项错误;家畜养殖丰富经济生活不符合题意,故 B 项错误;据材料“四羊造型寓意善良知礼,外柔内刚 ”可以得出礼制文化占有重要地位,故 C 项正确;王权与神权统治相结合不符合材料主旨,故 D 项错误。隐性时空 甲骨文、 “学在官府” 、周礼“天下一家”深化认知一、三代时期文化认同意识的形成近年来,全国卷试题命题用语中多次出现“民族融合” “文化认同” “国家认同”等词语,体现了对“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 “民族自信” “民族自强”这一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考查。1含义“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
21、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的认同和国家的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2意义(1)文化认同作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基础的价值取向,为中国数千年来的政治统一奠定了坚实的信念和基础。文化认同具有标识民族特性,塑造认同心理,规范社会行为,培育统一意识,凝聚民族精神,强化统一意识等功能。(2)从发展
22、的角度看,我们必须把国家认同放在高于民族(族群)认同的地位,这就是说,族群的认同不能超越或凌驾于国家认同之上,国家的文化认同必须大于族群的文化认同。二、学在官府内容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特点教师既行教事,又兼管国家的日常事务,形成了“官师合一”的局面;教学场所同时也是举行祭祀、飨射、治历、望气、布政等日常国事的场所;在知识的传授方面,则是“官守其业,而有官族” ,贵族世代垄断着知识学问,秘不外传第 9 页 共 148 页四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诗史巧记 群雄逐鹿的纷争; 变法图强的运动; 集权政体的雏形; 国家统一的趋势小题验知1(2018临沂二模)春秋时期,五霸争长需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
23、赐予“伯”的称号方可为诸侯之长。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这样的重大事件也需要得到周天子的正式认可。这说明( )A分封制得到诸侯严格遵守B周王室对地方控制加强C天下一家的观念成为共识D诸侯争霸强化了宗法制解析:选 C “五霸争长” “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等事件正是分封制逐渐瓦解的表现,这表明周王室对地方控制逐渐削弱, A、B 两项错误;在春秋 时期尽管分封制逐渐遭到破坏,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观念依然存在,故 C 项正确;诸侯争霸会弱化宗法制,故 D 项错误。2公元前 445 年,魏文侯即位。他礼贤下士,先后起用魏成子、翟璜、李悝为相,乐羊为将,吴起为西河郡守。战国时期的招贤养士之风,可以说是由魏
24、文侯开启的。这体现出当时的发展趋势是( )A任人唯贤取代任人唯亲B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C唯才是举开始取代德才兼备D世袭制度取代禅让制度解析:选 B 材料说明任人唯贤的现象开始出现,故 A 项错误;任人唯贤说明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故 B 项正确;科举制的建立说明唯才是 举取代德才兼备,故 C 项错误;启继承王位说明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故 D 项错误。3(2018昆明三模)春秋时期的战争,通常采用车阵战,一经交战,即刻决出胜负。战国时期,作战军队的数量大为增加,步兵、骑兵为主的野战和包围战逐渐代替车阵战,战争往往旷日持久,残酷性大大加剧。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各诸侯国人口大幅增长B战
25、争目的由争霸到兼并C战争科技出现重大突破D礼乐制度已经受到冲击解析:选 B 春秋战国时期人口的增长不能反映战争性质 的变化,故 A 项错误;战争的目的由争霸转化为兼并,朝局部 统一的方向发展,故 B 项正确;战争科技出现重大突破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 C 项错误;礼乐制度受到冲击从春秋时期就开始了,故 D 项错误。第 10 页 共 148 页4(2018太原二模)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 ,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士阶层的分化( )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C有
26、利于推动社会变革 D是宗法制瓦解的产物解析:选 C “百家争鸣”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故 A 项错误;土地私有出现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井田制的破坏,故 B 项错误;春秋战国时 期,士的分化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士的分化与活跃,推动了“百家争 鸣” ,士希望按照自己的阶级利益来改造世界,故 C 项正确;士的分化应该是分封制瓦解的产物,不是宗法制,故 D 项错误。5(2018福州二模)会盟属于西周的古礼,当时以楚国为蛮夷,不与之盟。至春秋时期,楚国多次主持会盟,羌戎氏、秦、吴、越也多次与盟。这主要反映了( )A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B分封制度逐渐崩溃C华夷秩序最终确立 D分裂割据走向统一解析:选 A 依
27、据所学,会盟是古代 诸侯间会面和结盟的 仪式,楚国由 “不与之盟”到“多次主持会盟” ,“羌戎氏、秦、吴、越也多次与盟 ”说明民族融合的趋势加强,故 A 项正确。显性时空 春秋时期(前 770前 476 年);战国时期(前 475前 221 年)隐性时空 王室衰微、卧薪尝胆、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围魏救赵、礼崩乐坏、变法运动深化认知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虽然剧烈,但各种剧变的社会现象之间是有规律可循的。就总体而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一)由血缘宗法社会向地缘政治社会的转型1转型的原因(1)诸侯国间的征讨杀伐春秋时期,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曾经维系诸侯国之间的亲情关系逐渐淡漠,在利益的驱使下,亲情逐渐淡化为相互之间的征讨杀伐。(2)诸侯国开始政治改革面对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各个诸侯国君或主动或被动地相继开始了政治改革,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如何富国强民乃是首要的问题,因此扩大征兵这个能够产生立竿见影效果的措施首先被提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