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广州|神秘中轴线的前世今生.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742358 上传时间:2019-07-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千年广州|神秘中轴线的前世今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千年广州|神秘中轴线的前世今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千年广州|神秘中轴线的前世今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千年广州|神秘中轴线的前世今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千年广州|神秘中轴线的前世今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千年广州神秘中轴线的前世今生广州 建城至今已经两千多年,自古至今,中心从未移动过。如此神奇之城市,全世界只有三座,就是:罗马、亚历山大和广州!我们为何拥有这般“奇迹”?原因是:广州拥有一条”神秘风水中轴“!(今越秀山直至珠江)让广州在各朝代不断发展之时,都遵循着自然之道,以此线为中心,向两边扩张。它从来存在,却幽隐无闻。大家看完这篇微文,将可以知晓广州传统中轴线前世今生的魅力,也能感知这条中轴上深厚的文化沉淀。作为广州人的你,不能不知道!清代广州手绘地图可见“山环水抱”格局古老的广州是一座山水之城,水绕山环孕育而来。古时,珠江还没形成,广州这一带是南海的北岸。北岸有一片平原地,平原地的最北有丘

2、陵,就是今日的越秀山了。越秀山下平原,平原有两脉,一脉是坡山半岛(今惠福路五仙观后还能找到坡山古渡遗迹) ,另一脉是番禺半岛(番山与禺山,文德路一带) 。两个半岛之间有个海湾,后来海湾渐干成洼地,两个半岛连成一片,北面的余波成为菊湖(今纪念堂位置) ,南面成为西湖(今西湖路) 。两个半岛与海湾隐藏在广州城中五仙观后“坡山古渡口”遗址可见当年这里是水边之高地番山亭 番禺半岛的见证上图可以看到,两个半岛中间曾经的海湾,贯穿南北,便是城市中轴的位置,也是广州城真正的天然“风水线” ,可谓:“羊城因洋而城!”秦代任嚣城建成以来,广州不断扩城,北宋时期已经把城墙建到今人民路位置,但外城分别套着三座小城。

3、明代永嘉侯朱亮祖下令拆“宋三城” ,并在越秀山加筑新城墙,并兴建镇海楼。此刻,这条隐藏的广州风水中轴,露出锋芒。到了清代基本定调,广州府的南海县与番禺县基本以“中轴”为分界。清代广州府城图民国初年,广州拆城墙建马路,城市向两翼扩张,中轴上也大造文章。坊间传闻有“南天王”之称的陈济棠,迷信风水,在中轴的这个位置大力“经营” ,巩固他的地位,兴建各类重要建筑,特别是他的权力机关:广州市府合署楼。民国时期地图到了民国时期,从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市府合署楼、中央公园、维新路、海珠桥各重要建筑的兴建。可以说。民国时期让这条大隐于城的中轴线现形。在广州的中轴上,从古到今都有过许多重要的建筑,传闻记载的

4、越王台、越冈院,元代广东肃政廉访使署、明代为都指挥司署,清代平南王府,到晚晴民国有影像技术记录的广东巡抚部院、观音阁、镇海楼、纪念碑、纪念堂、百步梯、第一公园、公安局。这条中轴线上,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更是数不胜数。下面,让我们从北到南,细看中轴筑迹的前世今生:镇海楼又称为“五层楼” ,在越秀山小蟠龙冈上,为广州标志性建筑之一。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扩建广州城时,把北城墙扩展到越秀山上,同时在山上修筑了一座五层楼以壮观瞻(另一说法是他为了镇住这个地方的王气) 。镇海楼历史上曾五毁五建,现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 1928 年重修时由木构架改建成。1929 年成为广州市市立博物馆

5、。今日是广州市博物馆所在。可谓:来广州必到之处, “未登镇海楼,不算到广州”!清代镇海楼现今镇海楼依旧雄伟民国时期的镇海楼清代 五层楼下被炮弹破坏的城墙民国时期登楼远望广州市景色与远处珠江尽收眼底珠江(广州人又叫“海” )今天登楼远望“海”已成一片“楼市”五层楼红棉花开之时更是美哉!观音阁越秀山在明代叫观音山,得名于明朝永乐年间,山上建有观音阁,观音阁最初又叫万善寺。相传:永乐年间的时候有一个叫花英的都指挥,有一次来到越秀山,进万善寺拜佛,感到寺庙太小,又在山林之中,一般人不易注意到,于是将此寺扩建,并改名为观音阁。相传观音有时会在每天早晨在观音阁的上空显灵,因而很多人慕名到观音山烧香拜佛,而

6、且一定会赶大早,那时的越秀山总是天刚放亮时就已经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可见,自古这个地方已很有灵气。清代的观音山清代观音阁殿宇清代从镇海楼望观音阁现今从镇海楼望观音阁的位置已经是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碑观音山(越秀山)山顶,是为纪念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而建的,这个地方原为被战火破坏的观音阁旧地。当然,这个位置传说古时为“越王台” ,南越王赵佗祭天的地方。纪念碑建于 1929年,由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碑身全部用花岗石砌成,高 37 米,碑底为方形,向上渐小而尖,碑内有梯级可回旋至顶,第一、第二层四面都可凭栏俯瞰。更高处,每层有窗可向外远眺。碑基上层四面有 26 个羊头石雕,象征羊城。碑体所在平

7、台有铁栏杆,周围树木郁郁葱葱。循百步梯上蹑 498 级可通达。孙中山纪念碑与中山纪念堂同处于广州中轴线上,联成一体,气势雄伟,成为广州近代城市的标志。民国航拍中山纪念碑后面一片“荒芜”民国时期的中山纪念碑纪念碑与体育场纪念碑下百步梯处有四牌楼的牌坊今天的中山纪念碑纪念碑顶的螺旋楼梯纪念碑方尖顶中山纪念碑之巅观望中轴佛山牌坊不在佛山,而是在越秀山。估计这是观音阁之山门牌坊,左边是山墙,步楼梯而上,可达观音阁。今天我们还能看到佛山牌坊与后楼梯粤秀奇峰牌坊兴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 年) ,同治六年(1867 年)又重新修建,东面刻“粤秀奇峰” ,西面刻“古之楚亭” ,坊额为石雕庑殿顶。牌坊地近观音

8、山顶,伫立其间,越秀诸峰一览无余,城中街如在脚下。可见当年这里也算是一个高点,图中的老人已经成为时光老人了。1890 年粤秀奇峰的蛋白照片“粤秀奇峰”树影下背刻“古之楚庭” 楚庭为广州旧称百步梯由约 498 级石阶砌成,连接着中山纪念堂与中山纪念碑,是通往越秀山顶的登山之道。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更迭中,百步梯逐渐在一代又一代广州人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俯腰登上,意在对中山先生表达崇敬之情,也是广州人健身好去处。民国时期修筑百步梯今天的百步梯 休闲浪漫百步梯 看尽时光的楼梯中山纪念堂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原是 1921 年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时的总统府,19

9、22 年陈炯明叛变时被炮火夷为平地。1928年由李济深组织筹建,1929 年 1 月动工,经陈济棠在经费上鼎力支持,终于 1931 年 10 月落成,总体布局采用中国传统的宫殿式风格与近代西洋平面设计手法结合,由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建筑面积为 3700 平方米,高 49 米,四面为 4 个重檐歇山抱厦,拱托中央八角攒尖式巨顶。白色花岗岩石为基座和台阶,淡青色大理石为墙裙、乳黄色贴面砖为墙身,紫红色水磨大柱上盖宝蓝色琉璃瓦顶,层叠舒卷,显得格外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前檐下横匾高悬孙中山手“天下为公”4 个大字,雄浑有力。中山纪念碑望纪念堂远处宫殿建筑是市府合署楼如今的景色依旧穿越时光 航拍中山纪

10、念堂中山纪念像没放上去日军投降协议在纪念堂签定兴建中的中山纪念堂晨光中的纪念堂大美时刻纪念堂内“无柱”支撑堪称奇迹殿堂越秀山看纪念堂空中大美之殿堂大家想了解更多纪念堂的情况可以点击下面连接 85 年前的今天,广州中山纪念堂落成!从未曝光全套照片,完全公开!广州市政府大楼陈济棠主政时期的民国市政府合署办公大楼,大楼位于广州市府前路。大楼于 19291930 年间公开征得包括香港、上海等地的设计图样 10 多份,经评委评定以广州著名建筑设计师林克明的设计为优,其后以此实施。原设计总面积 38000多平方米,工程分三期进行,第一期工程由南生公司承造,1931 年 7 月奠基,1934 年 10 月落

11、成。第二、三期工程因历史条件及资金不足而搁置下来。民国时期广州市府合署楼景色今天的市府合署楼市府合署楼前中央公园的后门铁门铁门今日已经消失日军侵占广州在市府合署楼前合影中央公园广州最早的综合性公园,被誉为“广州市第一公园” ,现人民公园。园址从隋朝起均为衙门官邸。元代为广东道肃政廉访使署,明朝为都指挥司署,并曾为南明绍武政权王宫,清代先后为平南王府和广东巡抚部院。1917 年,孙中山倡议辟为公园,1918 年建成,命名为“市立第一公园” 。前身是清代广东巡抚部院民国时期的中央公园如今的人民公园中央公园的水池今天的公园水池大家对比一下中央公园水池广场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央公园可见原靖王府的两只白石

12、狮子这两只来自于七星岩的白石狮子今天依然傲立 1925 年 7 月3 日广东省政府在音乐亭举行改组成立大会各厅厅长在举行就职宣誓今日的音乐亭已是“与众乐乐” 广州原点位于中轴之上,人民公园前的广场,于 2010 年 10 月 21 日建成,标注方位的“零公里点” ,体现这里就是广州的“中心” ,很有意义!广州市公安局原为清代督粮道署,1912 年 2 月,广东警察总部改称广东警察厅(后又改称广东省城警察厅) ,仍承担公安和市政职能。厅址迁至南堤二马路。 1916 年,广东省城警察厅改为广东省会警察厅。1922 年 2 月,广州市政厅成立,广东省会警察厅改为广州市公安局。中轴线上一个重要的建筑之

13、一。民国时期 广东省会公安局办公大楼今昔对比1900 的粤东省城图可以看到今起义路并没有路经过“原点”与广州公安局,就是中轴唯一的马路,维新路(今起义路) 。清末民初,这里一带还是未干透的西湖,到处水洼,书院祠堂到处可见。民国 7 年(1918)拆城开路,1919 年取名维新路,寓推翻清朝,推行维新变革之意。可以说是中轴上最重要的马路!可是,它竟然被“严重扭曲”了,形成两处大弯!到底为会这样?中轴的第一道弯在今天的起义路,在社会主义学院与青云书院的位置,马路向西出现了一个大弧度,为何这样?原来在兴建维新路的时候,今社会主义学院(当年的千顷书院)与青云书院刚好在直线上,本来城建开路的负责人魏邦平

14、要把路拉直,对上面建筑进行拆除。结果,千顷书院为黄氏宗祠,民国高官海南岛镇守使黄志恒要保宗祠为由,致函魏邦平,强硬要求保留千顷书院。而青云书院,也称为“梁千乘侯祠” ,为梁氏宗族合族书院,教育界梁启超、铁路总局局长梁士诒致电广东省当局,要求不得变动青云书院。因为这些权贵,修路者只能“求通不求直” ,在千顷书院位置拐了个弯,千顷书院正座与青云书院祠堂核心部分保留了下来。1926 年广州经界图显示了维新路的弧度今天百度地图也可以看得到弧度社会主义学院位置就是当年千顷书院这堵高墙就是千顷书院的照壁现今的青云书院青云书院的弯位十年前青云书院破败与被改造成商铺现在青云书院已成文物保护单位值得一提的是,根

15、据民国千乘侯祠全书中的一张地图,我们看到开路后书院情况,也能发现,原来在青云书院对面,原来还有一间”通政书院“。寻找之后,发现书院的痕迹还在。民国千乘侯祠全书民国时期青云书院一带图下面是通政书院平时路过都不知到这座建筑是书院拐到后面终于发现书院的麻石脚 通花窗 石柱这座建筑是也书院改建而来的右侧是著名的许地维新路(今起义路)的第二道弯从大南路开始到海珠广场。暂时未有相关记载是何解,但是,只要对这个凸出来片区的历史有所了解,你就知道,这片地曾被誉为”珠江边上一只寿龟“,千秋家国梦的”许地“。这里是许氏族人聚居的地方。自 19 世纪初许拜庭在此地定居后,两百年来许氏家族名人辈出。尤其是在 19 世

16、纪 40 年代起至 20 世纪 20年代这 80 年间,从高第街走出的许氏族人一直活跃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发挥作用,有“近代广州第一家族”之称。粤军总司令许崇智,著名教育家、中山大学校长许崇清,中华女杰许广平,辛亥革命元老许崇灏等。就连著名作家鲁迅、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30 年代著名影星陈云裳、粤剧表演家红线女、好莱坞明星卢燕等都是许家的亲戚。不难想象,这一道弯,绝对与许家有”密切关系“。百度地图上的弯度许地中至今保存着百多年的许氏家庙高楼之下许氏家庙的特色山墙许氏家庙的木雕回顾历史,中轴上的这两道弯就是这样形成。今日,青云书院、许地内多座与许家有关系的清代建筑都成为文物。是非对错,或者留给后世的史学家慢慢评论了。起义路口 海珠广场海珠广场位于中轴线与珠江交接的地方,线水交界处。建于 1953 年,旧交会与 27 层立于左右,广州解放纪念像居于中,气势雄伟。1963 年和 1982 年,以珠海丹心入选羊城新八景。1963 年的海珠广场苏式建筑为广州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大楼广州解放纪念碑用花岗石雕成,高11.5 米,四方底座高 3.6 米,周边各长 4.3 米,正面刻有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