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上维吾尔族与突厥及土耳其的关系来源:西北民族研究2016 年第三期 作者:杨圣敏摘要回纥与突厥是不同的两个古代民族。当代世界约三十个突厥语族民族与古代的突厥在文化、体质特征上已有本质的区别,它们不是一个民族。土耳其在历史上与维吾尔族没有联系,它们从来不是同一个民族。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俄国的鞑靼人和土耳其社会中出现了一股泛突厥主义思潮,宣称世界所有操突厥语族语言的数十个民族都是一个突厥族,应该以土耳其为核心联合起来,部分人还主张建立一个跨国的突厥国家,甚至有人希图借此恢复历史上的奥斯曼帝国(1290-1922)的版图。虽然这种主张既是违反历史事实,又完全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但自那
2、以后,该思潮一直在土耳其部分人中传承至今。20 世纪 30 年代以后,该思潮传入我国新疆,虽然一直没有广泛的市场,却在少数人中如一股暗流,不绝如缕地传播着,并被一些人作为煽动狭隘民族主义甚至煽动分裂的思想工具。历史上这些突厥语族民族形成的历史以及这些民族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目前国内的著作和教科书对此缺少一个清晰的梳理,不能使泛突厥主义的流毒得到有效的澄清。以下,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文献研究,简要梳理一下历史,说明历史上的维吾尔(回纥) 、突厥与土耳其这三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一、突厥的兴起与灭亡公元 4 至 5 世纪以后出现的突厥和回纥部落都源自北狄。根据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文献,甚至更早的考古材
3、料可知,早在商周时期,甚至更早的史前时期,狄人是分散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众多原始部落。(一 )狄人是分散于西北的众多部落在商周时期,商周王朝的核心部分是由王室分封的同姓诸侯国或远近支系的方国组成的,被称为华夏。与华夏之国交错杂居的或在华夏周边的还有众多少数民族部落和集团,其中在中原地区的大部分也接受商周王朝管辖,少部分比较偏远的则或叛或服。在整个商代(公元前 17 世纪至公元前 11 世纪)和周代初期(公元前 11 世纪) ,中国北方操阿尔泰语系语言的部落在汉文史书中被通称为“狄”或“北狄”。狄人原居于今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及其邻近地区。人口的繁衍和经济的发展,促使他们不断向东、向南开拓更多的草场。到
4、了夏商时期,他们的游牧地域已遍布中原北部各地,在今山西、河北、陕西北部都有他们的足迹,与华夏诸部错杂而居,关系密切。国语郑语记载周代初年洛阳成周四方小国和部落的分布情况说:“当成周者(即洛阳周边),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隋、唐;北有卫、燕、狄、鲜虞 隗; 是非王之支子母第甥舅也,则皆蛮、荆、戎、狄之人也。”其中的狄、隗就是狄人的部落。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以及后世的考古材料都证明,当时的狄人部落大多集中活动于中原北部。他们的人种或外貌特点与华夏族相似。他们“披发左衽”,食“血气不治”的半生的肉。与华夏族相比,他们的礼仪制度十分简单,因此被周襄王贬称为“冒没轻搀,贪而不让”。在商周时期
5、,狄人是个以游牧业为主,兼营狩猎的民族,没有文字。他们结庐帐于草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史称:“北狄无国都处所,俗逐水草,无城郭富室。”礼记王制篇载:“北方曰狄,衣羽毛,有不粒食者矣。”在先秦及两汉时期,狄人又被称为“丁零”、“丁灵”或“狄历”。到了公元 3 世纪以后,又相继被称为“敕勒”和“铁勒”。(二 )狄人与华夏关系密切狄人与华夏诸部毗邻而居,双方的关系十分密切。有的先秦文献甚至认为狄人与华夏族同祖。山海经称:“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这个记载的真实性已无从查证了,但狄人与华夏族在人种、文化上的密切联系,有大量考古材料可以为证。另外,与狄人以鸟为图腾的观念近似,我国古代的殷人
6、、秦人中都有祖先由鸟而生的神话。这也暗示出早在遥远的上古时代,他们之间就已经存在着联系。到了商周时期,双方通婚的例子更是史不绝书。狄人与华夏虽然语言不同,交往时需要“舌人”居间译语,但由于长期交往,双方在语言上有联系密切,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古突厥语与古汉语中音义相近或相同的词在 1000 组以上。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对以内蒙古鄂尔多斯为中心的北方草原文化遗址进行了长期的发掘和研究。因为在这些遗址中出土了大量以青铜铸造的各类典型器物,所以称之为鄂尔多斯青铜文化。经过多方研究和考证,早期阶段的鄂尔多斯青铜文化,为狄人的文化。鄂尔多斯青铜文化从公元前2000 年左右到春秋末期一直以
7、鄂尔多斯和山西、陕西北部及内蒙古地区为主。狄人与华夏族的密切交往,使他们在经济、文化上互相影响。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和河北北部的狄人遗址中,经常伴有商式器物出土。在狄人的青铜器、陶器等出土物上,明显地表现出类似中原的造型和艺术风格,很多器物显然就是中原器物的仿制品。到了两汉时期,双方文化的交融更为明显,在狄人遗址的出土物上,已经很难分辨出与中原器物的区别。(三 )狄人北上与南下狄人与商周王朝的关系不仅有和平交往的一面,史书中也记载了他们之间的战争。狄人的原始居地在鄂尔多斯地区。到了商代,狄人已遍及中原北部各地,并形成了几个较大的部落集团,即赤狄、白狄和长狄。其中的长狄部落甚至已进入今河南安阳一
8、带,形成了与华夏诸部错杂混居的局面。狄人向东、南方推进的势头,与向北方扩张的商、周王朝的力量遭遇,于是双方进行了多年的战争。商王朝对鬼方(狄人)的进攻,规模较大的共有两次。第一次发生在商高宗武丁时期,易既济说:“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强大的商王朝竟用了三年的时间才取得战争的胜利。经过这场战争,遏止住了狄人在山西、河北地区南进的势头,但是狄人自陕北向关中地区的推进一直没有停止,这样,就与居于关中地区的周族发生了激烈冲突。当时周族居于陕西的豳(今旬邑西) ,酋长为古公亶父。与周族为邻的狄人部落不断向他们进攻。毛诗故训传说:“古公处豳,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 事之以
9、珠玉,不得免焉。乃 去之,逾梁山,邑乎岐山之下。”古公被迫将豳放弃而迁至岐山下的周原,部落逐渐壮大起来。古公死,季历立,适值商王武乙在位。季历在商王支持下,开始对狄人转为反攻。古本竹书纪年载:“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季历)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狄) 王。” 这次战争规模很大,俘获鬼方的人员,仅王一级的就有 20 人。周朝建立后,疆域进一步扩大。据逸周书世俘记载,周初灭国 99 个,降服方国 652 个。周的首都在关中地区,距狄人聚居的鄂尔多斯较近,狄人就成了周朝用兵的重点。周朝初期就发动了对狄人的征讨,规模比商代更大,给狄人以沉重打击。于是,西北地区狄人南进的势头被阻止。为了生存和发展,以鄂
10、尔多斯为中心的狄人主力开始向东南和北两个方向迁徙。向东南的一支(白狄)分布于河北、山西北部的长城沿线。当春秋时期,西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争霸于中原时,这支白狄也乘机南下进入华北大平原,并曾在今河北一带建立了强大的狄人国家中山国。中山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曾参与中原的争霸活动。中山国灭亡后,这些狄人逐渐融合进了华夏族之中。北迁的狄人一部分以内蒙古阴山一带为活动中心,后来构成了匈奴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主要是赤狄中的一支)一直向北,越过戈壁,进入了漠北大草原和南西伯利亚的原始森林。(四 )北迁狄人即丁零与铁勒在狄人的几个较大的部落集团中,赤狄是人数最多的一支。在公元前 11世纪赤狄大规模北迁以前,南西伯
11、利亚的人口非常稀少,各个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北迁的狄人主要分布于贝加尔湖与鄂毕河之间(以后又向西发展),他们很快与当地原土著居民融合。由于狄人是一个具有相同语言、文化的族体,因此,他们的迁入,改变了当地原来各不相同的经济和文化的面貌,使整个南西伯利亚地区的文化出现了罕见的一致性。汉文史书中称他们为“丁零”。这些迁入南西伯利亚的丁零人与分布于蒙古草原南部和中原北部地区的同族人从此就各自走向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他们区别日益明显并逐渐分化为完全不同的民族,南部的是以匈奴为首的各部落集团,北部的则是丁零与铁勒。(五 )突厥回纥分属于东西两个丁零人集团南西伯利亚地区地形十分复杂,海拔从
12、 200 米升至 4500 米,各地的气候也差异悬殊。按气候的特征,基本上可分为东、西两大区域,即西部的萨彦岭阿尔泰山区,东部的贝加尔湖沿岸和外贝加尔区。总的特点是越往东,大陆性气候就越显著,这表现为越往东越寒冷、干燥。随着气候的差异,特别是大陆性气候往东逐渐增强和降水量逐渐减少,植被性质也发生很大变化。西部是茂密的冷杉、西伯利亚松和云杉松,东部变为稀树林性质的落叶松。植被越往东去,高草本植物的亚高山草甸便出现得越少,它们已被逐渐更替为茂密的低矮灌木丛或者藓类地衣高山冻原。东、西部之间自然地理的差异,使得西部的丁零人“颇为艺植”,有很多部落都兼营农耕或以农耕为主,而东部的丁零人则基本上以狩猎、
13、采摘和游牧为生。东部和西部丁零的差异日益明显,到后来,就发展成相对独立的两个集团。后来的回纥部就出自东丁零,而阿史那氏的突厥部和葛逻禄等部则出自西丁零。西部的丁零主要集中于鄂毕河上游的库兹涅茨盆地、叶尼塞河上游的米努辛斯克盆地和阿尔泰山区,东部的丁零部落主要活动于贝加尔湖周围及贝加尔湖以南的大河流域。虽然所有的丁零人都说突厥语,但由于东西之间方言的差异,一些部落之间甚至出现了“语不相通”的情况。(六 )突厥的兴起与灭亡公元 3 世纪以后,丁零又被称为“铁勒”。铁勒人分为很多互不统属的部落,他们曾相继受蒙古草原上的匈奴、鲜卑和柔然汗国的统治。到了公元 6 世纪,西部铁勒中的阿史那氏族强盛起来,他
14、们从准噶尔盆地向东攻入蒙古草原,并联合其他铁勒部落,于公元 552 年消灭了统治蒙古草原的柔然汗国,建立了以阿史那氏族为统治者的突厥汗国。从此以后,“突厥”(trk)一词就一直沿用至今。突厥汗国最强盛时,疆域广大,东起兴安岭,西至中亚锡尔河以北今哈萨克草原,南到阴山。突厥汗国疆域内包含了众多的部落、部落集团和民族。汗国实行奴隶制,阿史那氏族的人被分派到各附属部落和民族中担任头领,实行统治。因此,突厥文苾伽可汗碑中称:吾人东徙突厥人民于兴安岭之外而整顿之(即统治之);西徙突厥人民于康居泰曼而整顿之。此时,为奴者亦有奴,为婢者亦有婢。其弟不识其兄,其子不识其父。吾人所取得所整理的国家与法度如此。这
15、些部落、部落集团和民族被征服后,被突厥阿史那氏族称为“黑民”(Kara budun),征收繁重的赋税和兵役,一有反抗就残酷镇压。因此,各部落对突厥汗国的阿史那氏统治者十分仇恨。史称:(突厥)世行暴虐,家法残忍。东夷诸国,尽挟私仇,西戎群长,皆有宿怨。突厥之北,契骨之徒,切齿磨牙,常伺其后。部落之下,尽异纯民。千种万类,仇敌怨偶。泣血拊心,衔悲积恨。隋朝(581618)以前,中原处于分裂状态,突厥骑兵不断南下,中原北部的北周、北齐都向突厥称臣进贡。隋朝建立后,中原得到了统一,隋朝国力强盛,突厥遂逐渐归附,并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突厥活动于蒙古草原,西突厥游牧于准噶尔盆地和中亚锡尔河以北的哈萨克草
16、原东部。隋朝灭亡后,突厥汗国又一度与唐朝为敌。唐朝于公元 630 年灭亡了东突厥汗国,于公元 657 年灭亡了西突厥汗国,并在蒙古草原设立了燕然都护府,在今新疆、中亚地区分别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等军政机构,派官兵驻守和管理,突厥各部落和突厥控制的地域遂大部分归入唐朝的版图。以后突厥部曾一度在蒙古草原恢复其汗国,称为后突厥汗国,但不久,唐朝联合游牧于今外蒙古草原北部的回纥部落联盟(即维吾尔之先民) 于公元 744 年将后突厥汗国灭亡。突厥汗国灭亡后,一个以阿史那氏族为核心的突厥族也就逐渐消散了。但“突厥”一词一直被语言学、历史学所使用,而且常出现语义含混不清的情况。“突厥”作为一个族称,有狭
17、义和广义两种语义。狭义的突厥族是指公元6 至 8 世纪建立突厥汗国的阿史那氏和与之有近支关系的各氏族和部落,如阿史德氏族等,在突厥碑铭中统称为“兰突厥”(意为天上之突厥)。他们建立并统治着突厥汗国,在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两个突厥政权之后,东、西突厥的统治阶层仍然都是阿史那氏。在突厥汗国时期,回纥(维吾尔)部一直与阿史那氏的突厥统治为敌,回纥从来不被认为是突厥族。广义的突厥则包括了公元 6 至 8 世纪中叶突厥汗国境内那些受“兰突厥”统治的众多铁勒部落,他们在突厥碑铭中被称为“黑民”。他们都使用自己本部落的名称,并不自称“突厥”。只是中原汉文献中有时将突厥汗国境内的各部统称为“突厥”。公元 74
18、4 年突厥汗国灭亡以后,外蒙古草原上回纥汗国境内的各部落大多自称“回纥”,成为古代回纥(维吾尔)族的一部分。以原阿史那氏族为首的突厥部落受回纥挤压,大部分南迁到内蒙古,以后又逐渐南下融入汉族之中。原西突厥汗国境内的各铁勒部落则继续使用自己本部落的名称,其中比较有名的如葛逻禄、拔悉密、突骑施、黠戛斯(柯尔克孜人祖先)等部落。他们从未自称“突厥”,只是因为曾受西突厥统治,又是同操突厥语的游牧人,所以中亚和西亚一些民族的文献中将他们统称为突厥人。公元 744 年突厥汗国灭亡而回纥建国以后,回纥与突厥更是界限分明的两个民族,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公元 11 世纪。在公元 11 世纪出版的突厥语大词典中,作
19、者穆罕默德喀什葛里自称突厥, 并很明确地称回纥(维吾尔)为敌人。例如书中的诗歌写道:我们树旗于马上去出征回纥人我们像飞鸟一样飞向贼人和恶狗。可见,直到公元 11 世纪,回纥与突厥还是被明确地认为是不同的民族。二、古代突厥与当代突厥语族语言各民族的关系公元 744 年,蒙古草原上的突厥汗国灭亡以后,东突厥各部落或南下逐渐融入中原汉族之中,或西迁中亚,还有一部分留在蒙古草原融入回纥之中,西突厥各部落则继续在今新疆北部的准噶尔盆地和中亚锡尔河以北的哈萨克草原一带游牧。他们又逐步南下征服了锡尔河以南的绿洲农业区,逐渐改变了中亚河中地区(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 原来的民族和文化面貌。以后有的突厥部落还继续
20、西徙,沿咸海、里海、高加索一路西迁,最远的到达了小亚细亚半岛(即今土耳其)。在突厥人到达中亚和西亚的小亚细亚以前,当地的居民基本上是一些操印欧语系语言的民族,外貌特征也是以白种人特点为主,如古代粟特人、塞种人、吐火罗人、古伊朗人等。他们与操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外貌特征为蒙古人种(黄种人 )特点的突厥人有很明显的差别。突厥西迁,每到一处,就征服当地的民族和政权,并强迫他们改说突厥语。这样,突厥人在各被征服之地分别与当地原土著民族通婚,经过数百年文化与血统的融合,在中亚向西一直到今土耳其这一线就逐渐形成了多个操突厥语族语言的民族。这些民族从人种特点上看多为混血人(白种人与黄种人的混血) ,操突厥语族语言(不同的突厥语族语言之间还是有差别),生活习俗则融合了不同地方与民族的特点。所以今天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