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常考知识点详解配套练习第一部分 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第一章 新课程改革第一节 新课程改革概述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一)课程改革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人才的缺乏是影响我国竞争力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全面提高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增强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关键。本知识讲解依照考试大纲要求,参照教师招考的权威教材,符合学生学习和指导教学的特点,注重教学的教育性,旨在为考生节约宝贵的复习时间。同时提醒广大考生注意,教师类考试时间比较分散,科目设置较为灵活,面试方式各异,有的考试为网上报名,有的为现场报名,考生务必高度留意招考公告,切莫错过考试时间!(二)新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
2、的必然新课改实施的背景条件是,我国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显露的一些问题:1课程目标混乱;2课程内容庞杂;3课程观念陈旧;4课程形式呆板;5实施方法落后;6课程评价扭曲。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一)新课改要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1新课改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注重在品德、才智、审美、体质几方面分别构建认知、情感、技能目标甚至更深层次的目标,每一门课程都相应地提出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进行有机的整合。2新课改变革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的转变和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3新课改变革
3、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2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现代人一生发展的四大支柱。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应在培养目标上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个体学习向合作学习、记忆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4新课改倡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还注意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改革评价方法,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评价注重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评价方式采取多样化,不仅重视量的评价,而且注重质的评价,评价的功能则由侧重甄
4、别筛选功能转向侧重学生的发展。此外,还特别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景性,不仅重视对学生显性结论的评价,而且注重对其缄默过程的评价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二)新课改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l新课改带来学生观的改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倡导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的发展。2新课改提出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可能课程改革力求建立的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3课程改革要求的发展性的课堂教学和评价制度赋予教师自主权教师由教材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实施的重构者,要求教师基于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现有的教育资源,冲破教材的束缚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对
5、教材中存在的不足,教师完全可以进行处理,并向编订者反映,直接参与教材的修订工作。(三)新课改要重建学校文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质是重构学校文化。重建学校文化的核心在于重建学校的价值观。同时,重建学校的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文化。三、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一)课程功能实现转变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3(二)课程结构实现调整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
6、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新课程重视不同课程领域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三)课程内容更切近生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四)课程实行三级管理制度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五)学生学习方式得到改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
7、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六)评价与考试制度得以调整即要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为必考点。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区县事业单位教师(普岗教师)考试并不涉及专业知识,如昆明教师招考中,仅有个别区县开考专业知识的内容。我们对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新课程改革常考知识点已经做了详细解析,并配套教材详解、同步练习题、真题(含学前教育) ,提供给广大考生作为复习资料下载。第二节 新课程结构4一、新课
8、程结构调整(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二)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三)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
9、”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四)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五)新课程十分强调思想道德教育二、新课程结构的特征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是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一)均衡性(二)综合性课程结构综合性的目的是打破长期以来的学科本位。它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加强学科的综合性新课程结构重视对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从而改变了现行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2设置综合课程本次课程改革不仅开设了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综合课程,而且规定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
10、程为主。3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起点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学5生从自身经验中发现问题,从经验中去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三)选择性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三节 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一)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二)突破学科中心(三)改善学习方式(四)评价建议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五)为课程实施提供广阔空间第四节 新课程改革下的“五个转变”一、教学观念的转变(一)教师
11、的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的转变1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发生了变化教师普遍认同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即知识不是静态的结果,而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新课程实验班教师在教学中普遍采用探究、讨论、实验、游戏等多种活动形式,使学生与学习对象相互作用,使其主动认知、主动建构,获得充分发展。2教师把学生看做是自主的学习者学生来到学校,坐在教室,不应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建构。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的创造力、潜力等得以发挥,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陶冶,个性得以发挥。3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转变教学是对话与知识的建构活动,没有与学生沟通的教学是不可想象的。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互相尊重,真诚
12、交往,共同探求知识,交流获得知识的体验。(二)教学方式的转变1新课程提倡探究式教学2师生、生生交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师生关系的明显改善以及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显著增加,师6生关系更加融洽。教师则突出培养学生沟通、交流方面的能力。3教师更倾向于自主选择教学方法二、学习方式的转变(一)自主学习(二)探究学习(三)合作学习三、教学评价的转变(一)评价功能上强调促进与提高作用(二)评价主体上注重教师的互动参与(三)评价内容上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四、学生评价的转变(一)新课程改革下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宗旨1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2考试内容应加强与
13、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考试的方法应做到形式多样,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把自己的学习体验与认识呈现出来。4对于成绩的评定与处理,可以实行等级制,甚至不设总分而改为各项评定,而且必须遵守“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的规定。(二)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1评价内容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2采用多样、有效的评价方法。3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反映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4学习成绩评定应采用等级制,评语应多采用激励性语言。5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五、教育教学管理的转变(一
14、)课程实行三级管理制度(二)课堂管理轻松、自然、和谐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达成教育目标对课堂进行的设计、实施的评价过程。新课程改革开始后,课堂管理方面最显著的变化是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和确定,以及参与式学习活动的广泛采用。课堂开始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发生了变化,许多老师尽可能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7组等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课堂面貌焕然一新。参与式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体验到了平等、自由和民主,同时也受到了激励和鼓舞,从而形成了积极而丰富的人生态度与体验,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15、,也拉近了学生与自然、与社会的距离。(三)教材选择自主化(四)课程评价多元化、方式多样化、项目多种化(五)研究性学习的管理密切点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第二章 新课程下的课前准备第一节 分析研究学生一、分析研究学生的方法(一)观察法1全局观察法 2细微观察法 3比较观察 4多角度观察法5抽样观察法 6实验观察法(二)问卷法1封闭式或结构式问卷 2开放式或非结构式问卷 3综合式问卷(三)谈话法谈话的方式1渐进式谈话 2商讨式谈话 3谈心式谈话 4自我介绍法 5总结法确定教学的起点,确保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第一,学生实际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16、第二,学生实际与教学思想的关系第三,学生实际与教学内容的关系第四,学生实际与教学方法的关系第二节 深入理解和钻研教材一、钻研理解教材的方法:(一)整体把握法(二)单元教学法(三)单篇钻研法(四)教例收集法8(五)专题比较法(六)立体展现法二、钻研教材的具体操作(一)抓重点,抓关键(二)突破难点(三)找出规律(四)关注习题第三节 优化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的组成要素及基本阶段(一)组成要素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人工开放系统,主要包含三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二)基本阶段1心理准备阶段 2感知知识阶段 3理解知识阶段 4巩固知识阶段5运用知识阶段 6检查和评价学习效果阶段二、优化教学过程的主要
17、途径(一)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目标,要求依据教学内容从知识与技能、能力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二)优化教学内容为了使教学内容达到优化,应做到以下几点:1组织教学内容要统观全局,分清层次,有详有略形成“立体”化的知识系统。2要挖掘教材中知识之间的纵向序列和横向间的有机联系,按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的顺序安排知识内容。3要确定适当的深度和广度,把深度、广度、难度、速度控制在学生脑力潜能的可接收范围内。4突出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教学内容的核心。(三)优化教学方法1注重启发教学,重在兴趣培养2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学习能力3强调科学探究,重在动手
18、动脑9(四)优化教学手段(五)优化教学评价第一章 新课程改革概述第一节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20 世纪中国的教育始终处于不断地变革之中。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多年,除了几次重大的学制调整之外,在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领域至少进行了七次较大规模的改革。本次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指 1999 年正式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 。2001 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总体框架。本次课程改革的背景如下:一、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一)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知识已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已
19、超过其他生产要素的总和,因此,人们把 21 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素质和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此外,科学技术不断更新, “文肓”一词将不再单纯是指没文化、没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知识、技能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也把知识经济称为“学习经济” 。(二)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冷战”结束后,被“冷战”长期掩盖的各种矛盾、冲突日益凸现,国际间的竞争空前激烈。美国等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幌子粗暴践踏他国主权;信息技术发达的国家在经济、军事以及文化方面对其他国家的控制和渗透使得和平与发展不断面临新的不确定性。当前的国际竞争主要体现在
20、综合国力方面,而且,这种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这种困境主要是指人类目前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短缺、人口迅速膨胀等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1980 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 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包括我国在内的 180 多个国家和 70 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共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从上述对当前时代三个主要特征的阐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具有高度科10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才对 21 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和人文素
21、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渎、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他才能够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二、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曾做出过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然而,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开始,种种错综复杂的原因使我国的发展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本次课程改革意义深远。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向我们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向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抓住人类生产方式变革这一历史性机遇,我们就可以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
22、的差距,甚至超越他们。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一个科技文化水平偏低的人口大国。我国能否很好地把握知识经济时代生产方式变革这一历史机遇,能否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而教育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历史经验证明,教育在把握人类自身命运、促进社会发展方面能发挥巨大作用。知识经济时代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在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由于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起着奠基作用,综合国力竞争必将聚焦到教育上来。基于对教育功能准确而深刻的认识,党中央、国务院适时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三、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我国基础教
23、育的发展和既往的七次课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差距。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原因在于: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反差。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不仅是绝对的,而且是客观的。学生的任务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的知识。在这种知识观的指导下,学校教育必然出现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现象。新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学习是一种“探究活动” ,而不是绝对的、不变的“结论” 。换言之,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有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