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 程 评 价课程评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课程评价”是特指对课程计划、课程目标、教材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或过程,一般包括对课程目标体系的评价、对课程计划的评价、对课程标准的评价、对教材的评价等核心内容,它的实施一般是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评价人员、借助于专门的评价方法和技术而进行的。广义的课程评价即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的信息,对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的变化的诸种因素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活动。新课程改革中所涉及的课程评价改革即是在这种意义上的课程评价改革。正确理解广义的课程评价概念,需
2、明确以下两点:一是课程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其结论要受到评价者教育价值观的影响。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是有效开展教育评价、使教育评价对教育实践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的必备前提。二是课程评价的对象阈限是“受教育者的发展变化以及构成其变化的诸种因素” 。课程评价对象的范围很广,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课程评价的重点对象是学生,与培养学生相关联的各种对象都是现代课程评价的对象。它既包括参与教育活动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管理和教育辅助人员,也包括对教育的各种活动场所和设施设备、各种教育工具和辅助工具等的评价,还包括对教育制度、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教育目标、教育规划、教育管理运行机制、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方面
3、的评价。课程评价的基本类型: 1)、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可将广义的课程评价分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狭义的课程评价等。2)、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可把课程评价分为自我评价和外来评价。3)、根据评价的目的不同,可把课程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4)、根据评价的参照标准或评价反馈策略的不同。可把课程评价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5)、根据评价手段的不同,可把评价分为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现行课程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评价功能失调,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激励、发展的功能。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学生只关心考试得了多少分,排在第几名,而很少关心考试中反映出来
4、的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二是评价重心仍过分关注活动结果(如学生学业成绩、教师工作业绩、学校升学率等) ,忽视被评价在活动的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忽视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忽视对教育活动的发展、变化过程的动态评价。三是评价主体单一,基本上没有形成学生、教师、管理者、教育专家、家长等多主体共同积极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忽视了评价主体多源、多向的价值,尤其忽视自我评价的价值。四是评价标准机械单一,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学生、教师、学校的个性发展和个体间的差异性。五是评价内容片面,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对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和培养起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行为习惯
5、等综合素质的评价或者相对忽视,或者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和方法。六是评价方法单调,过于注重量化评价和传统的纸笔测验,对体现新的评价理念的新质性评价方法(如成长记录袋评价法、表现性评价法)不够重视。七是以评价结果的反馈和认同。使评价的激励、调控、发展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八是评价对象基本处于被动地被检查、被评判的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对评价持一种冷漠、应付、对立、讨厌、拒斥或者害怕、恐惧、逃避的态度,甚至出现欺骗、弄虚作假的行为。 新课程改革评价的基本理念: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中有明确的表述:“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
6、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 ”“建立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以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综观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改革的发展趋势,结合我现阶段课程评价改革的实际,我们可对这一评价理念作以下阐释和理解:1)、在评价功能上,由侧重甄别和选拔转向侧重发展。2)、从评价对象上,从过分
7、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以过程的评价。3)、在评价主体上,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源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4)、在评价结果上,不只是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而是更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以原有状态的改进。5)、在评价内容上,强调对评价对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察。6)、在评价方法上,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尤其注重把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7)、在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上,强调平等、理解、互动,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 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 “评价与考试的改革必须体现新的教育评价观念,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
8、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要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评价应突出发展、变化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积极主动的态度;要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评价的教育性功能。 ”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讨论稿) 已经向我们描述新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评价的多元性,评价的主体性,评价的开放性。 我们的评价现状与新课程改革存在的距离: 1)、评价功能单一: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2)、评价标准单一:评价的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全面发展和学生个体差异 3)、评价方法单一:注重量化评价,忽视质的评
9、价,注重相对评价,忽视绝对评价和个人内差异性评价4)、教育评价主体“错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新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 新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在整个社会的宏观背景下,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一个高度发展的社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而且是一个精神文明同样高度发达的社会时代的发展要求现代教育成为发展人的教育,把人的发展当做目的。正如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对基础教育任务的规定的那样:“基于学习需要包括人们为生存下来,为实现发展自己的能力,为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为充分参与发展,为改善自己
10、的生活质量,为作出有见识的决策,以及为继续学习所需的基本学习手段(如识字、口头表达、演算和解题)和基本学习内容(如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态度) ”。就目前来计,在教育价值观上,应变革长期以来只片面强调学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确立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价值取向,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从课程开发到课程实施与评价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学校的一切评价工作,都应体现这一价值取向,最终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应当成为教育评价的基本价值取向。这种为学生终生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应该贯穿于教育评价活动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