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支架治疗基底动脉狭窄,卫生部北京医院刘加春 王大明,支架治疗基底动脉狭窄产生的背景,基地动脉是最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之一颅内血管狭窄50的患者,即使接受正规的抗凝、抗聚治疗仍有一半以上会症状复发 WASID研究小组报告: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患者阿司匹林治疗后年卒中发生率20,华法令12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的预后是相当惨痛的:如果没有得到治疗死亡率超过70,即使进行局部溶栓治疗,3月存活率仅为35左右,留给内科治疗无效的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治疗手段是相当有限的 1.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技术要求高,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率15,致残率50,综合致死/致残率30以上 2. 球囊血管成型术:Sundt首先报告
2、(1980年),相关并发症2030:斑块或内膜剥离,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栓子脱落,血管痉挛,再狭窄3.介入材料和技术的发展使基底动脉支架置入术成为可能,目前支架治疗基底动脉狭窄 开展的情况,1997年,Higashida等报告了首例基底动脉内支架的成功应用 (宽颈动脉瘤)1999年,Phatouros等报告了第一例支架治疗基底动脉狭窄病例(83岁,溶栓后,420mm,术后死于心梗和脓毒血症)此后5年内相继出现相关的散在病例报告或小组病例报告,尚无大宗病例分析报告探讨阶段,1. 病例特点与适应症探讨,正规的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缺血症状不能控制 以急性基底动脉血栓形成入院 存在较严重的基底动脉狭窄,
3、50严格掌握适应症:有较明确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或椎基底动脉区梗塞史; 抗聚或抗凝治疗无法控制缺血症状的发生,或病人因其他原因不能接受长期抗凝治疗; 存在较严重的基底动脉狭窄(50以上); 急性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经局部溶栓后发现基底动脉严重狭窄可以考虑支架置入。,2术前、术中和术后用药,术前34天开始抗聚治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术后继续进行抗聚治疗,氯吡格雷46周,阿司匹林用药疗程无明确限定;对于术后仍有缺血症状发作患者,可以考虑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 术中常规抗凝(APTT要求达到250300秒);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抑制剂(abciximab或eptifibatide)在支架置入
4、术中逐渐被应用 基底动脉支架术后患者的用药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3术中技术探讨,麻醉:全麻、局麻加神经镇静麻醉、局麻 0.014 inch/300cm微导丝,头端进入大脑后动脉的P1-P2段或其他狭窄远端的基底动脉分支球扩式冠脉支架,是否预扩张,Camilo等报告的12例基底动脉支架病例是目前报告的较大的病例组,所有支架置入前均采用了球囊预扩张(球囊直径2-3mm),手术成功率100。Phatouros等认为在狭窄腔不小于1mm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直接通过支架的。Levy EI等提出了分步进行支架置入的观点,即预扩张至少1月后再置入支架。,4 效果与并发症,并发症:脑干梗塞、椎基底动脉破裂、颅神经受损症状、小脑或枕叶缺血症状、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内再狭窄等030 近期效果理想少数病例已有半年以上随访,最长达30月尚需要大宗的、3年以上的病例分析和相关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来验证,展望与结论,支架治疗基底动脉狭窄已经成为一项可行的手段 尚需要更深入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去证实 支架内再狭窄 药物涂层支架 颅内血管的动物实验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鼓舞,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