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哲学化管理的最高境界【摘要】科学化管理尽管对工业化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但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全球化、社会化趋势的发展日益对科学管理提出挑战,科学管理正在向更高阶段即哲学化演进。 【关键词】管理 科学管理 管理哲学化 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需要应运而生的。总体来说,人类的管理经过本能、经验、科学三个阶段,而当下,正在由科学管理向哲学化进步。 一、从本能管理到科学管理 人类由聚居部族到城邦,最原始的管理,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供参考,主要依靠管理者的“悟性 ”和个人的地位与魅力。那个时候 ,大凡优秀一些的管理者通常被视为圣人,他们是“上帝” 或者 “道”的化身,他们凭借对人与人之间的
2、关系的理解,开创了一些初始的管理理念,例如中国的“仁政”。东周“ 百家争鸣” 的时候,诸子开始总结前人的智慧 ,本能管理已经进入了尾声,开始进入另一个时期经验管理时期。 当人类积累一定管理经验的时候,借鉴前人经验成为管理智慧的主要来源,在这个阶段,管理者一般都精通历史,从历史中找到管理的得失和方法,资治通鉴也就是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但是,经验管理容易厚古薄今,而且经验毕竟是前人的经验,不可直接使用。更让人惋惜的是,中国的经验管理因循色彩和习惯都很浓重,以至于没有朝科学管理的方向发展。 科学管理源起于西方的企业管理,经过工业化的催动从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到今天为止,从泰勒到德鲁克,管理科学已经成了
3、一门内容丰富、使用范围广泛的科学。这些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构成了现代社会管理科学,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推进作用。 二、从科学管理向哲学化管理是大势所趋 科学管理思想是不是人类最好的管理理念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从中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的历史都看到这样的局限,尤其是金融危机以及以往的经济问题,印证了西方管理理论的局限甚至失败。 首先,科学止于人性。科学管理是以物质为基础的,原先的所说的科学层面的管理,其实都是单模块的“事” 与“物”上的管理,如物流、财务、营销、生产、甚至人力资源的部分内容。当管理上升到真正的以“人”为本时,科学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其次,科学管理是分专业的,是以相对特定
4、的领域和静止的环境为前提的。科学管理系统,大多是方法和工具,而研究这些具体的方法与工具之间的关系、研究更高层的规律,尤其是现代社会的人和事变化无常,确立组织的根本规律,就需要更高层次的思辨模式了,这就是管理哲学。 当人类管理进入真正的“人本” 时期,进入整体思维时期 ,进入不是对具体表象而是对规律加以研用的状态,就是管理的哲学化开始。管理的哲学化不是否定科学,相反,管理哲学化是以管理科学为基础的。 那么管理哲学研究什么呢,有人用企业文化来代替,我认为这是不全面的,按照中国术语来说,管理哲学的内容起码应包括:立心、立制、立人,其中,立心为本。立心,就是确立企业的基本精神、性格、价值取向、基本思路
5、,包括企业在若干问题上的决策依据,如:稳定与发展,合作与竞争,知与行,个体与团体等。这些问题与企业文化的理念部分有相似的地方,但不是绝对的相等。立制,就是建立企业基本的运行模式与规则,尤其包括企业权利体系,这是企业运行的基础。立人,在企业是培养团队,在个人则是安身、立命、智慧,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三、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哲学轨迹 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经历了“古典管理” 、 “行为科学”、 “管理丛林”,直至今天的“企业文化 ”阶段。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一阶段(1900-1930),是以 FW 泰罗、 M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 ”阶段。在这个阶段上 ,主要把近代自然科学成果引入企业管理,提高效
6、率,但其实质却把人变成了机器的附庸。它忽视了人是富有情感、具有主动精神的主体。这个时期,泰罗尽管侧重研究管理技术问题,但他却注意到了科学管理的本质问题。他认为:“科学管理从本质精髓来说,包含某种哲学。 ”因此,有人把泰罗看成是首先提出管理哲学的管理论者。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1930-1960),是以梅奥、麦格雷戈、马斯洛等为代表的“行为科学 ”阶段。行为科学的崛起及其广泛应用 ,心理学展开了对管理科学的实验研究,社会学也开始把管理作为社会群体生活的一个方面来加以研究。此外,美学、伦理学、逻辑学等学科也日益与管理学相结合。在上述诸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管理方法论、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
7、、管理逻辑学、管理伦理学等各门分支学科相继发展起来。管理的研究方法也就由“古典管理” 阶段的自然科学数量方法转向理论研究的哲学思辩方法,以探求管理主体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意义和人文倾向。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三阶段(1960-1980),是以多种管理学派并存为特点的“管理丛林 ”阶段。这个阶段上的理论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力图从整体上把握管理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使得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的哲学色彩大大加深。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四阶段(1980-),就是“ 企业文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上,把文化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来,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在当今企业经济活动
8、中,人是最宝贵的财富。许多发达的国家把聚集培养人才看成是整个管理活动生存发展的源泉。这就是说,在现代管理中,重视管理主体的价值,进而形成现代化管理的主导力量和核心,是现代化管理思想哲学倾向的重要方面。四、中国式管理哲学 所谓中国管理哲学,是以“中国管理科学化,管理科学中国化” 为宗旨,以集科学、文化、艺术三位一体为特征,用中国传统管理范式“文化管理”来统帅西方管理制度和工具,所形成的行之有效、生生不息的管理哲学。 中国的管理哲学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专制,一个是仁义。前者来自法家,后者来自儒家。汉以后,王霸杂用,成外儒内法。但不管是法家还是儒家,都是针对“人” 的管理,更重要的是 ,都有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权意识的提高,中国的管理哲学必将走出一条抑“专制”而兴“仁义”的道路。未来的中国管理哲学体系也不仅仅是传统哲学,更不是专指儒家文化,“文化大融合” 是必须的,所以,未来的中国式管理的哲学基础可能是在“中庸” 原则下的人文主义、科学主义、民族主义、资本主义、集权主义、神秘主义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