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昏迷患者的护理摘要:昏迷是意识完全丧失的一种严重情况。患者对语言无反应,各种反射( 如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 呈不同程度的丧失。目的:探讨对昏迷患者的护理。方法 :分析 72 例昏迷患者的护理。从急救护理、支持性护理、家属心理护理、护理记录要求和护理人员要求等几个方面对昏迷患者的护理进行了总结。结论 昏迷患者无自理能力,极容易发生危险状况(产生并发症等) ,通过有效护理可以保证患者生理安全。关键词:昏迷;患者; 护理 前 言昏迷是临床上常见的危急症状,患者一旦出现昏迷,病情往往危重,需及时救护和观察才能使患者转危为安。昏迷患者的护理任务繁杂,对护理人员的要求高,是衡量医院的临床
2、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本文分析 72 例昏迷患者的临床护理记录,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 72 例病例中,男 43 例,女 29 例;年龄 575 岁,平均年龄 49 岁。脑外伤 30 例,脑出血 23 例,脑肿瘤 8 例,脑梗死 11 例。住院时间最长为 62 d,最短为 7 d,平均住院时间为 21 d。气管切开10 例,平均带管时间 27 d。使用呼吸机 20 例,平均带机时间为 8 d。22护理2.1 急救护理对昏迷患者立即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后坠和窒息,给予氧气吸入。 若患者有活动性假牙,应立即取出,以防误入气管。.同时注意给患者保暖,
3、防止受凉。对于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安装床档,必要时使用保护带,防止患者坠床、摔伤准确评估患者状态,判断昏迷程度。给予对症处理,止血、固定、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应用急救药品和设备。2.2 支持性护理2.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抢救准备一般半小时至 1 小时测量一次,生命体征不稳定者随时观察。有监护仪监测的患者至少 1 h 记录 1 次,并且与手工测量交替进行,确保数据准确。对使用升或降压药、退热剂者以及危重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一般半小时至一小时测量一次,生命体征不稳定者,随时观察生命体征。体温升高表示有感染病灶或者是中枢性高热;体温骤降可能是病情好转或者是进一步恶化;脉率慢、呼吸慢、血压高
4、是脑压增高的表现;血压增高、脉搏加快、呼吸快是缺氧的表现;出血时血压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潮式呼吸多见于颅内压增高、脑缺氧患者;间断呼吸常见于颅内病变或呼吸中枢衰竭者;浅浮性呼吸是一种浅表而不规则的呼吸,有时呈叹息样,多见于濒死患者。呼吸衰竭可引起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使昏迷加深,故应及时纠正。3瞳孔的变化是昏迷患者病情变化的一个重要指征,尤其本组病例均为神经科患者,故瞳孔的观察非常重要。观察瞳孔要注意双侧瞳孔的形状、对称性、边缘、大小及对光反应。正常人双侧瞳孔等大,直径约 25 mm,呈圆形。瞳孔直径小于 2 mm 称为瞳孔缩小,小于 1 mm 为针尖样瞳孔。瞳孔直径大于 5 mm 称为瞳孔散大
5、 1 。护理人员要熟悉瞳孔缩小、瞳孔散大、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固定、两侧瞳孔散大等异常情况,结合瞳孔对光反射和意识判断患者病情变化。有 8 例患者及时发现了瞳孔的变化,立即进行手术缓解了颅高压,避免了脑疝的形成。床旁备好呼吸机、气管切开包、吸引器、舌钳、开口器及其他抢救物品、药品,并处于完好状态,以免耽误抢救时机。2.2.2 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常因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易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故应使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通过刺激咳嗽、拍背、吸痰等,预防分泌物瘀积、坠积性肺炎及肺不张等。观察呼吸的节律、频率和深度,及时发现呼吸异常。本组病例中有 10 例出
6、现分泌物阻塞等喉梗阻现象,及时行气管切开术缓解了呼吸困难。有 20 例呼吸不能维持正常,及时使用了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满足了机体需要。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妥善固定套管,固定套管的缚带松紧度以伸入一手指为宜;保持切口干燥,每日更换伤口纱布,污染及渗出多时及时更换。金属套管定期消毒,每 46 h 一次;湿化4气道,每日雾化吸入 24 次,吸痰前气管内注入药物稀释痰液;吸痰要轻柔,避免损伤黏膜或加重缺氧。每次吸痰时间、吸痰管粗细、吸痰负压均应适宜;长期戴管者 34 周更换一次。一次性气管套管也应定期更换;室内保持适当的温度(22左右) 和湿度(相对湿度 60%以上) ,每日空气消毒。1 例气管切开患
7、者并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经药物、切口、环境综合处理,1 周后治愈。使用呼吸机患者的护理:注意观察呼吸机使用后患者情况是否改善,是否与呼吸机同步。使用半小时后及每次调整参数后及时复查血气;注意呼吸机各通气参数及报警参数设置是否恰当,报警器是否处于开启状态。报警时,及时分析报警的原因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2 。注意气管套囊是否漏气,充气是否满意,呼吸管道连接有无漏气;及时补充湿化罐内的水,每天更换 1 次。湿化罐内只能加无菌蒸馏水,禁用生理盐水或加入药物。吸入温度控制在3236 。长期使用呼吸器的患者,每周将管道更换消毒二次。对痰液粘稠的患者,采用间歇滴注法,2 ml/次,每隔 30 min1 次
8、,每天使用生理盐水 200400 ml;非低压气囊插管,须定时放气。气囊充气压力应小于 15 mm Hg,注气 5 ml 左右,一般 68 h 放气一次,510 min/次;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妥善固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防止移位、脱出等意外。2.2.3 神志的观察神志变化是病情观察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反映疾病严重与否的标志之一。神志变化分两大类。意识障碍:包括嗜睡、昏睡、昏迷;5意识内容障碍:包括意识模糊、谵妄、意识内容丧失。2.2.4 加强临床护理眼睛及口腔护理: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者,涂眼药膏或覆盖油性纱布,口腔护理每日两次。皮肤护理:昏迷患者由于多种因素刺激,容易发生皮肤
9、破损。故应加强皮肤护理,做到“六勤一注意“。及时进行压疮评估,建立翻身卡,翻身至少 2 h 一次,异常时缩短时间。保持床单位干燥、平整,有条件的使用气垫床或其他预防压疮的设施,但不能使用可引起溃疡的圈状垫 3 。对放弃治疗的患者,不能放弃护理。本组有2 例患者由于放弃治疗,也拒绝翻身,护理人员未说服家属,也未主动翻身致压疮发生。体温的观察护理:昏迷患者体温过高和过低症状都易出现。体温过高时可选用物理降温,如冰敷、擦浴、降温仪,必要时药物降温。降温 30 min 后复测体温,观察降温效果。每 4 h 测量一次体温,注意发热类型、程度及经过,观察伴随症状、原因及诱因有无解除。补充营养和水分,给予高
10、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饮食。饮水量以每日 3000 ml 为宜。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和溃疡。退热期防止受凉,长期持续高热者,注意观察有无压疮、肺炎等并发症;体温过低往往是病情恶化和临终时的表现。应维持室温在 2224 左右。给予毛毯、棉被、电热毯、热水袋,空调等,提高机体温度。至少每小时测量一次,直至体温回复至正常且稳定。去除引起体温过低的原因,使体温恢复正常 4 。62.2.5 维持排泄功能协助患者大小便,必要时给予人工通便、无菌导尿术。留置尿管的患者注意保持引流通畅,每天的尿量应维持在 2000 ml 以上,产生自然冲刷作用,减少尿路感染,预防结石形成。定时更换集尿袋,
11、准确记录尿量,导尿管更换时间视其性质而定。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擦拭尿道口 2 次。训练膀胱反射功能,定时夹闭导尿管,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注意观察尿液情况,发现尿液有混浊、沉淀、结晶时及时处理,膀胱冲洗视情况而定。本组病例均留置有尿管,无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发生。3.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护理昏迷患者常给家庭带来生理、心理、社会压力。一人生病,牵动全家,会造成经济条件的改变、平静生活的失衡,精神支柱的倒塌。护理人员要与家属积极沟通,鼓励家属说出内心的感受、遇到的困难,帮助其安排陪住期间的生活,尽量解决实际困难。对死亡患者做好尸体料理,不仅是对死者人格的尊重,而且是对死者家属心灵上的安慰,体现了人道主义
12、精神和崇高的护理职业道德。对丧亲者给予情绪上支持和心理疏导,缓解其身心痛苦,使死者家属早日从悲痛中解脱出来。结 果72 例中,治疗好转及痊愈 55 例,植物生存状态 7 例,自动出院 5 例,死亡 5 例。躁动时发生脑室引流管脱落 1 例;气管切开并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1 例,2 例临终患者骶尾部发生度压疮,护7理合格率为 94.4。讨 论护理记录做为病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其他病案资料无法替代的,在医疗纠纷处理中不论是医疗事故鉴定或是民事诉讼、刑事诉讼,都是举足轻重的书面记录之一。昏迷患者病情多变,用药和处理复杂,护理记录应当按照卫生部 2010 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客观、真实、
13、准确、及时、完整、规范,体现专科特色和个体差异。详细记录出入液量,准确记录生命体征,客观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情况、护理措施和效果。护理措施要准确,并有连续性。结 论总之,对昏迷患者的护理要有整体观,护理措施具体有针对性,病情观察细致认真,基础护理扎实到位,专科技术娴熟有效,护理记录客观准确,才能保证昏迷患者护理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为进一步康复打下坚实基础。参考文献1侯曼凤 .167 例昏迷病人的急救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 学术版);2008 年 07 期.2马振梅 .昏迷患者的急救护理J; 实用全科医学;2008 年 02 期.3陈斯霞 .急诊昏迷患者的急救和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 年 17 期.4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第 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82006: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