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与吲哚氰绿血管造影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ecine angiography FFA)是六十年代初由Novotny 和 Alvis 首创的眼底荧光照相和直接观察眼底血管内循环的新方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基本具备条件:眼底照相机:必须是具有特殊滤光片(激发荧光片、栅滤光片)装置,能快速拍照(每秒 12 秒)专门功能的眼底照相机,临床上一般用黑白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其对比较为鲜明,可以为诊断、治疗、科研提供依据,但也可以用彩色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进行检查。黑白荧光血管造影胶片一般用感光度在27DIN 以上,彩色荧光血管造影多采用 22DIN 以上。目
2、前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亦可以通过电脑图像处理系统,直接用激光或喷墨打印机打印出眼底图像。血管造影剂:荧光素钠注射液。荧光素是一种染料,其钠盐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荧光,在 PH=8 时荧光最强。荧光素对人体无害,静脉内注入以后,一部分与各种血清蛋白和红细胞结合,一部分流离,大部分通过肾脏随小便排出体外,其余经胆道排出。因此,有严重心、肝、肾疾病者忌用。浓度有1020%,一般剂量为 1520mg/kg 体重计算,成人常用量 600mg(20%荧光素钠3ml)。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副作用:注射荧光素钠后,较常见的副作用是恶心、呕吐、打喷嚏、眩晕等,属于轻型反应,发生率在 115%之内。出现上述反应,一般检查
3、可以完成。亦有极少数出现过敏性休克反应而导致死亡者,因此作本项检查时,必须具备有急救所需的设备,检查前必须详细了解病人有无禁忌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临床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期:荧光素在视网膜血管内循环情况,即静脉内注射荧光素钠后,从眼底血管(脉络膜血管、视网膜血管)开始出现荧光至荧光素在眼底血管内逐渐减退的时间,称为视网膜循环时间。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过程中,分期各家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视网膜血管荧光造影过程分为五期为宜。1. 动脉前期:为脉络膜血管充盈荧光(称背景荧光) ,见眼底有地图状或小斑状朦胧荧光。2. 动脉充盈期:一般视网膜动脉在短时间内(约半秒)见到完全充满荧光。3. 静脉
4、充盈期:从静脉层流开始,至静脉内全部充盈荧光时间(约 6-7 秒) 。4. 后期:时间较长,指荧光素血流从视网膜血管慢慢消退时间,这时眼底血管中,静脉荧光强度高于动脉荧光强度。5. 晚期:注射荧光素钠 20 分钟后或指视网膜血管内及视盘上荧光基本消退,仅见视盘周有朦胧荧光环或有病变的视网膜内留有异常高荧光。整个造影持续时间大约在 15 分钟至 30 分钟内完成。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过程中,能够清楚的观察到微循环的细微结构,直到毛细血管水平,并且可以拍照下来永久保存,它可以完整的系统地以动态说明人体循环的正常或异常状态,从而为诊断、治疗或研究眼底病提供客观依据,是一项临床上不可缺少的检查新技术。眼底
5、荧光血管造影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眼底脉络膜循环及视网膜血管循环情况,其1各有不同的表现,脉络膜循环在荧光造影过程中,只能粗略的朦胧的见到地图状脉络膜荧光,很难见到脉络膜循环的细节,因为血液中荧光素所发出的黄绿色光谱几乎大部分被视网膜色素上皮所吸收。同时荧光素可以从脉络膜毛细血管内向外渗漏,致使在造影过程中,脉络膜内含有多量的荧光素,当脉络膜毛细血管产生病变而使视网膜色素上皮出现病变时,还有高浓度荧光素的脉络膜液就会通过视网膜色素上皮损害处进入视网膜下而出现异常荧光现象(如中浆病、视网膜色素上皮炎、脉络膜肿瘤) 。荧光素在视网膜血管内循环过程,因正常的视网膜大、中、小血管至毛细血管,荧光素不从血管壁
6、外渗,因此当视网膜血管发生病变或有视网膜新生血管时,就会出现血管异常荧光素渗漏症,而为视网膜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眼底肿瘤的荧光图像常见眼底肿瘤包括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脉络膜血管瘤、脉络膜转移癌、视网膜中的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网膜血管瘤、视乳头血管瘤、视乳头黑色素细胞瘤等的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各有不同的表现,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简述如下: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表现虽各有差异,但荧光图像表现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型:斑驳状高荧光图像,本型眼内肿瘤为球型或香菇状隆起,其荧光像特征:动脉期:瘤体处呈相对低荧光或可见部分网状高荧光,静脉期肿物处出现典型斑驳状高荧光,后期荧光渗漏明显,
7、呈斑驳状强荧光,晚期瘤体强荧光染色。本型病理组织学检查多数是上皮细胞型,瘤体内有较粗大的血管,荧光显影强,染色渗漏多呈高荧光斑,同时含色素多或瘤体内小血管闭塞而形成低荧光暗区,使其荧光像成斑驳状。型:斑点状高荧光像:本型为肿瘤早期(23PD 直径大)或弥漫性扁平生长型病人,其荧光像特征:动脉期瘤体内呈相对性低荧光或有少量小点状高荧光,静脉期成斑点状强荧光,或中央区有小的暗点,后期中央区部分斑点状强荧光可融合成小片状强荧光,但瘤体边缘仍可见斑点状高荧光征,其外围可呈环状低荧光带。晚期瘤体荧光染色。病理组织学上多为梭型细胞型,瘤体内血管较小,呈扁平状沿脉络膜平面生长发展。本型在荧光像上必须与脉络膜
8、转移癌相鉴别,其方法借助于检查体内其他脏器有无原发性肿瘤存在。型瘤体不显荧光暗区型。本型肿瘤表现为较大的球形隆起,或伴有视网膜脱离,其荧光特征:在造影各期,瘤体隆起处均不显荧光,但在静脉后期,肿瘤体内或瘤体旁可见斑状高荧光,或有部分瘤体旁染色,本型病理组织学上多数为混合细胞型。脉络膜血管瘤:荧光造影特征是:瘤体处在动脉前期呈斑状高荧光,静脉期呈蜂窝状(多湖状)强荧光,后期荧光素渗漏明显,晚期强荧光染色。脉络膜转移癌:临床上眼底病变表现可分为早期局限性和后期眼底广泛性脉络膜转移癌,但其荧光血管造影有其共同的特征:动脉期:瘤体处呈相对低背景荧光或可能有散在小点状弱荧光,静脉期呈斑点状高荧光,其点状
9、高荧光如星光样,中央荧光特别强,边缘稍淡,后期瘤体荧光渗漏,中央区可融合成小片状强荧光,但边缘处仍可见明显的星状高荧光,外围可见一环状低荧光带,晚期荧光染色。脉络膜转移癌的荧光像一定要与脉络膜黑瘤型斑点状高荧光型相鉴别。视乳头黑色素痣:为一良性肿物,眼底镜见为棕黑,边界清楚,在荧光血管2造影时,各期均为低荧光,肿物内无血管性的高荧光,边界清楚,亦无荧光渗漏现象。视乳头黑色素细胞瘤:为良性肿瘤,检眼镜下见稍隆起,棕色,边界欠清,位于视盘及视盘旁或视盘血管下,荧光造影特征:在动脉期,肿物处呈低荧光暗区,边界清楚;静脉期,肿瘤处可见不规则斑状高荧光,后期荧光渗漏明显,边缘为高荧光,模糊不清,晚期荧光
10、染色。视乳头海绵状血管瘤:检眼镜下见边界不清暗红色隆起,荧光血管造影特征:动脉期呈高荧光,静脉期荧光渗漏明显,后期呈高荧光渗漏,边界模糊不清,晚期长时间荧光染色不退。视网膜母细胞瘤:眼底所见为后极部或中周部局限性视网膜内隆起灰白色病变,边界欠清,荧光血管造影特征:动脉期瘤体处呈相对性低荧光,静脉期呈斑状高荧光,后期荧光增强,无明显渗漏或有轻度渗漏(大的肿瘤则荧光渗漏明显) ,晚期荧光染色。视网膜血管瘤病:眼底所见,为从视盘出发有一对粗大的动静脉走向周边部可见一红色肿物,边界模糊,荧光造影特征:动脉期见瘤体处充盈高荧光,静脉期荧光渗漏。晚期强荧光染色。吲哚氰绿脉络膜血管造影吲哚氰绿脉络膜血管造影
11、(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70 年代开始用于临床,是用吲哚氰绿为造影剂,注入静脉后,采用带有特殊滤光片及特殊光源的眼底照相机并使用激光扫描检眼镜及录像和计算机影像处理系统,进行检查观察脉络膜血管循环动态情况,在荧屏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脉络膜血管中血流循环情况,并且可以打印出各时期图像,从而对脉络膜疾病诊断提供参考依据。造影剂:吲哚氰绿是一种水溶性、无毒的三碳氰染料,分子量为 775u,静脉内注射后,一般是安全的,但也是有部分病人出现轻微的副反应,主要是有恶心或呕吐,其发生率大约 0.15%,其制剂中含有碘,因此对有过敏史、碘过敏病人、及有严重肝脏疾病,
12、尿毒症、妊娠病人应为检查的禁忌症。吲哚氰绿常用量 2550mg/成人。进行 ICGA 的专用设备有日本 Topcon 公司的 TRC-50IA 系统,德国的Rodendtock 公司的激光扫描检眼镜及德国的 Heidelbevg 公司的激光扫描断层扫描仪等。目前国内外已较广泛的应用 ICGA 检查技术。吲哚氰绿脉络膜血管造影临床应用:吲哚氰绿脉络膜血管造影主要用于检查脉络膜血管,脉络膜血管病变及脉络膜肿瘤,由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对上述病变检查未能较详细的看清楚,如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检查、定位,对脉络膜血管性疾病,脉络膜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都有重要价值,脉络膜血管瘤的 ICGA 检查发现较 FFA 检查荧光相,其病变较大,有条件的单位对眼底肿瘤的检查最好同时进行 ICGA 和 FFA,以得出对诊断与鉴别诊断更有参考价值的依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