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地理分异规律-2017年高考地理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解析版).doc

上传人:温*** 文档编号:3775360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5 地理分异规律-2017年高考地理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专题05 地理分异规律-2017年高考地理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专题05 地理分异规律-2017年高考地理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专题05 地理分异规律-2017年高考地理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专题05 地理分异规律-2017年高考地理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下列山地中,垂直方向自然带类型最多的是( )A.秦岭 B.喜马拉雅山C.阿尔卑斯山 D.阿巴拉契亚山答案 B焉耆马是我国古代西域名马,体型较小,善奔跑,耐力好,这些特征与其所处环境密切相关。焉 耆马集中产自天山海拔 2800 米处高山盆地,此盆地由三个“U ”形谷组成。下图为“我国天山自然带分布图” 。据此完成 23 题。2.下列有关天山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A 为北坡,B 为背风坡B.A 坡植被比 B 坡的更为茂盛C.L 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D.可找到冰川运动痕迹3.焉耆马的特征形成原因与下列哪个因素关系最小( )A.冰雪融水提供优质水源B.平坦地形提供奔跑场所C.多样植

2、被营养丰富D.高寒缺氧提高耐力答案 2.D 3.A解析 第 2 题,由图可知 A 坡雪线高于 B 坡,雪线以下同一自然带 A坡高于 B 坡,则可推知 A 坡既是阳坡又是背风坡,B 坡既是阴坡又是迎风坡,故 A 坡为南坡,B 坡为北坡。B 坡的自然带数量多于 A 坡,故B 坡 植被更为茂盛。L 自然带介于山地草甸带和山地草 原带之间,且海拔较高,又是阴坡,光照不足,气温低,植被以针叶林为主。该山顶部有高山冰雪带,海拔 2800 米处有“U”形谷分布,故可以找到冰川运动痕迹。第 3 题,焉耆马集中产自天山海拔 2800 米处高山盆地,海拔高,高寒缺氧的环境提高了焉耆马的耐力;盆地地形,盆地内部平坦

3、开阔,有利于形成其善奔跑的特点;多样植被为其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气候干旱降水少,形成了其较小的体型特征。浙江境内多丘陵山地,位于浙西北的西天目山生物多样性丰富。读“西天目山垂直自 然带谱示意图” ,完成 45 题。4.西天目山从山麓到山顶的土壤分布特征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5.M 自然带是( )A.针叶林带 B.落叶阔叶林带C.常绿硬叶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答案 4.A 5.D下图为“哈萨克族牧民转场放牧示意图” 。读图完成 67 题。6.该山地牧民有季节转场放牧的传统,其影响因素是( )A.水热 B.光照

4、C.风向 D.水源7.转场放牧充分利用了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中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空间性 D.综合性答案 6.A 7.B自然界中的碳处于不断的循环之中。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 89 题。8.碳循环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地域性 B.差异性 C.无序性 D.整体性9.人类影响大气 CO2 含量的主要环节是( )A. B. C. D.答案 8.D 9.B解析 本题组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 8 题,由图可知,碳循环过程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之间实现迁移,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故 D 正确。第 9 题,读图可知,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将岩石圈中

5、的碳释放到大气中,使大气圈中的碳元素(CO 2)增加,故选 B。“渝新欧”是重庆至欧洲的国际铁路大通道。读图,回答 1011 题。10.该国际铁路大通道沿线对应的地带性自然带,正确的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寒带针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亚热 带常绿硬叶林11.图中国际铁路大通道经过的自然带主要体现了( )A.以水分为基础的分异规律B.以热量为基础的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答案 10.A 11.A读“我国某区域自然环境要素关联图” ,回答 1213 题。12 .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 B.垂直分异规律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纬度地带分

6、异规律13.图示区域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低山丘陵地形,落差大 红壤贫瘠,河流含沙量大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密集,下渗多A.B.C.D.答案 12.A 13.B易错起源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例 1下图为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红色的“红石”景观。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 2 0004 0 00 米之间的谷地里。研究发现,此类红石上的藻类喜低温潮湿的环境,依附生长于“新鲜”的石头表面,是一种先锋植物,之后便为其他植物群落所取代。据此完成(1)(3) 题。(1)形成图示红石景观的“新鲜”石头可能来源于( )A火山喷发形成的固结物B冰川融水形成的泥石流堆积物C岩石风化形

7、成的残留物D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2)我国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该类景观的是( )A粤东 B苏南C川西 D陕北(3)该藻类作为一种先锋植物,对所在区域生态系统所起的作用是( )A改善生物生存环境B挤占生物生存空间C破坏生物多样性D延缓岩石风化进程【答案】(1)B (2)C (3)A 【解析】第(1)题,由题干可知,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 2 0004 000 米之间的谷地里,在海拔 2 0004 000 米的高山,冬季有冰雪覆盖,冰雪融化时携带的泥石到达谷地堆积形成红石景观,不是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也不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固结物,故 B 正确,A、D 错误;岩石风化的残留物一般留在原地,故

8、 C 错误。第(2)题,由题干材料可知,此类红石上的藻类喜低温潮湿的环境,符合此特征的只有川西地区,粤东、苏南气温相对较高,陕北气候干旱,故 C 正确。第(3)题,藻类作为先锋植被,能够改善生物的生存环境,故 A 正确。该藻类植被作为先 锋植物,之后便为其他植被群落所取代,不会挤占生物生存空间,故B 错误;能够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故 C 错误;该藻类植物依附在石头表面,会加速岩石的风化进程,故 D错误。 【变式探究】我国某地区的植被多呈斑块状分布。在自然降水条件下,该地区结皮斑块产生的径流及其挟带的泥沙和溶解的养分均大量被位于下坡向的灌丛斑块截获。下图示意该地区植被呈斑块状分布的山坡。读图完成(

9、1)(3) 题。 (1)形成 a 处堆积物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A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 D风化作用(2)b 处植被的作用主要是( )A增加空气湿度和地表径流B增加大风和沙尘天气C阻止冰川移动D拦截径流和泥沙(3)从植被分布的格局看,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荒漠地区 B沿海地区C湿润地区 D平原地区【答案】(1)B (2)D (3)A 图中不能看出有冰川分布,C 错误。第(3)题,从植被分布的格局看,该地区植被以灌丛为主,说明是在干旱区, 最可能位于荒漠地区。 【名师点睛】1高考考查特点(1)以某种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为切入点,结合图文信息 ,考查对其他某一要素造成的影响。(2)以某一

10、地理现象为切入点,结合图文信息,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2解 题的 2 个提醒(1)第 1 题(1),积雪的厚度与风力、坡度的陡缓等积雪存留的条件有关,与海拔高度关系不大。(2)对于考试中不熟悉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要注意从图文材料中获取。例如第 1 题(2) 中,材料中“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加剧,可知冻害与西北坡的积雪厚度有一定的相关性,西北坡为冬季风迎风坡,风力强,积雪不易存留和堆积;第 2 题,从该地的区域特征出发,结合大型野生动物需要生存空间,生存的自然条件和食物等特点进行分析;再如第 3 题,要从卤虫的生活习性“生存于高盐海域,以藻类为食”入手,结合当地湖泊的环境特征进行分析。【锦囊

11、妙计,战胜自我】地理环境整体性答题模板分析角度 解题方法(1)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分析,点明每一要素呈现的主要特点即可(2)解释区域内某种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 由于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区域地理现象往往是不同地理要素间的因果联系导致的,其中气候、地貌是许多地理现象形成的基础因素,分析时应理清要素间的因果联系链,由因到果步步推进,完整呈 现因果关系(3)分析区域环境的变化过程及特点区域内某要素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区域其他要素的变化,乃至整个区域环境的整体变化(4)分析区域间的环境联系主要从自然地理

12、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角度分析不同区域间存在的因果联系,组织成逻辑思路清晰的因果链条,规范学科语言的使用。如青藏高原的隆起,有效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使得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干旱加剧易错起源 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例 2植被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 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即:叶面积指数叶片总面积/土地面积。在我国,大致以 100E 为界,东部大部分地区的植被叶面积指数大于西部。读“我国30N 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 ”,完成(1) (2)题。(1)造成 100E 以东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最主要因素是 ( )A土壤 B降水C冰川 D海拔(2)与 100E 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

13、变化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最符合的是( )A从新疆向东依次出现的沙漠、草原和枫叶B由刚果盆地向北到地中海沿岸依次出现的自然植被C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景观D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点点绿洲【答案】(1)B (2)A 【变式探究】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等温线、雪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 题。(1)该区域( )A为高山地区B为高原地区C山体呈东西走向D地貌由风力堆积形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南坡为阴坡,因而雪 线低 B南坡为迎风坡,因而雪线低C北坡为阳坡,因而雪线高 D北坡为迎风坡,因而雪线低(3)图中间的典型植被及其形成原因是( )A高山草甸冰雪融水量大B针阔叶混交林冰雪融水量大C高

14、寒荒漠气温太低D高山针叶林冰雪融水量大,但气温低【答案】(1)A (2)B (3)C 【名师点睛】1高考考查特点(1)以某山地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图、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经历冰期的次数图为载体,考查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及从图文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2)以遥感影像图、年平均温度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考查自然带的分布及 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2解题的 2 个提醒(1)第 1 题,(1)考生易错选 C 项。原因一是对海拔 4 000 米左右磷高累积区的成因把握不准;二是对山地森林带的分布规律不了解。(2)从材料中准确地获取有效信息并掌握“青藏高原处于不断隆升状态 ”这一地理常识即可解答第 2 题。

15、该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各山地的形成均是板块碰撞导致地壳抬升的结果,经历的冰期次数越多,说明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时间越早。【锦囊妙计,战胜自我】1.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析思路(1)差异性的三种类型。水平分异、垂直分异、非地带性分异。其中水平分异分为受太阳辐射影响沿纬度变化方向更替的分异和受海陆分布影响从沿海向内陆方向更替的分异;非地带性分异引起的因素主要是受局部环境因素影响形成的分异,如海陆分布、坡向、地形起伏、洋流等。(2)判断差异性类型的方法。差异性一般就是判断两个或几个不同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的不同,具体方法可以分两步:第一步:看不同地点地理位置的差异。如果是纬度差异则一般属于水平分异中从

16、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海陆位置的差异一般是水平地域分异中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第二步:看区域地貌单元内地理要素的均衡性。如果是山地一般体现的是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如果是一个中小尺度区域其差异要考虑到地形的差异、地势的差异、坡向的差异、植被的差异、水文的差异以及人类活动的差异。2. 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判定南北半球: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则该山脉一般位于北半球。如下图中的山地就位于北半球。判定热量带:山麓的自然带(基带) 反映山地所处的热量带。如上图中的山地所处的热量带为热带。判读纬度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纬度位置越低。如上图中的山地位于低纬度(赤道) 地区。判断迎风坡:迎风坡降水丰富,自然带的数量较多,雪线的海拔较低。如上图中南坡为迎风坡。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下图为澳大利亚大陆沿岸红树林物种数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