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陈旭麓先生曾说过, “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在西方一般是指封建时代) ,而是被轰出中世纪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中世纪”喻指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B中国“被轰出中世纪”的事件是鸦片战争C中国走不出中世纪的重要因素是自然经济和专制制度D “被轰出中世纪”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答案】D【解析】中国从“中世纪”的农耕文明逐步迈向现代工业文明,是历史的进步,故 D 的说法错误。2下图是张滨的漫画甲午轶事 ,就甲午战争的结局而言,该漫画反映了 ( )A中国战败的原因在于落后的经济结构B甲午战争后中国救亡图存运动日益高涨C甲午战争是日本资本主义改革的结果D战争的结局在于中国落后的政治体
2、制【答案】A3近代某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出后,大清举国哗然。不久,清帝下罪己诏:“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 ”对此条约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 ) 来源:学&科&网 Z&X&X&KA最早规定外国军舰可到长江口岸通航 B首开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 ”的恶例C使中国的独立地位开始遭到破坏D近代中国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答案】B4.太平天国时的南方民谣唱到:“天字旗号 飘得远,四方兄弟到金田,四方兄弟到金田,斩龙除妖声震天。”这说明( )太平天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太平
3、天国矛头直指清政府 太平天国的宣传组织方式落后 斩龙除妖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A B C D 【答案】C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运动,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响应,故错误;材料只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统治的内容,没有体现其反侵略的内容,故错误;从材料信息看,太平天国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民谣的形式也显得落后,故正确。5.中国近代史上有两个“辛亥”年,在这两年,中国各发生了一次重大革命运动,关于这两次革命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二者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二者都把斗争矛头直指本国政府二者都改变了中国的政体后者更适应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趋势A BC D【答案】D 【解析】把握近代史上两个辛亥年
4、,可知为 1851 年和 1911 年,两次重大革命事件分别为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二者对比即可排除,选择 。6.辛亥革命后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但此后专制政权又相继建立。可为这一历史现象提供较合理解释的是( ) A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B民国初年, “政党群兴,党争随起 ”C民国元年,政党政治、议会政治高唱入云,党团林立,五彩缤纷D专制殿堂的崩坍,中华民国的成立,民主法令的公布, 临时约法的颁发【答案】A 7五四运动中,学生的表现日益激进,胡适和蒋梦麟联名发表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 。文中写道:“荒唐的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却要未成年的学子抛弃学业,荒
5、废光阴,来干涉纠正,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 ”文中“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指的是 ( )A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B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C袁世凯复辟帝制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答案】D【解析】本题实际考查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是指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8某学者在其著作中国近代通史中写到:“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一个注重枪杆,一个注重笔杆;一个擅长武斗,一个擅长文斗。 ”文中描述的现象应该发生在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A【解析】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
6、党与国民党党内合作,中国共产党重视组织群众运动,忽视革命领导权和建立武装,造成了大革命的失败。9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的时期是(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 D 10下面是抗日战争时期某次战役的示意图。这次战役是( )A徐州会战 B太原会战C淞沪会战 D百团大战【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徐州会战。由“徐州”“临沂”“山东”等信息可知,这与徐州会战有关。答案
7、为 A 项。易错起源 1、两次鸦片战争例 1民国学者蒋廷黻指出:“中国当初的目的全在禁烟。故鸦片战争的发生,非中、英两国所预料,更非两国所预谋。战争虽非偶然的、无历史背景的,然初不过因禁烟而起冲突,继则因冲突而起报复,终乃流为战争。 ”下列观点与材料一致的是( )A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诱因B战争是英国预谋已久的C国人预料到禁烟会导致战争D社会制度差异是战争的起因【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起因。题干材料说明因中国禁烟引发中英冲突,由冲突发展演变为战争。故选 A。战争“非中、英两国所预料,更非两国所预谋”,也不涉及中英两国社会制度的差异,排除B、C、D。【变式探究】英文版 南京条约
8、第十款的直译为:“中国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 例,该则例将公开颁布。 ”这一条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A使清朝在广州的通商旧制得以延续B为中英平等经济交往奠定基础C为英国干涉中国关税主权埋下伏笔D使中国完全丧失了海关管理权【答案】C 【名师点睛】运用多元史观解读鸦片战争的影响(1)革命史观:鸦片战争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现代化史观:鸦片战争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3)整体史观: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9、(4)社会史观: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5)文明史观:鸦片战争后,西方的先进文明传入中国。【锦囊妙计,战胜自我】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1)继续从背景看,都是发生在工业革命后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为发展资本主义,列强竭力寻找海外市场。从目的看,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从性质看,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从结果看,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大量侵略权益。(2)扩大从目的看,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从战争过程看,侵略者由英国变为英、法、俄、美等国,战争时间由两年延长为四年,侵略范围由中国东南沿海扩展到
10、整个沿海地区,并侵入天津、北京。从影响看,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经济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清朝统治者开始投靠侵略者,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易错起源 2、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例 21893 年,日本拥有 10 人以上工人的工厂有 3 019 家,其中使用蒸汽动力的有 675 家,工人人数 38万。日本完全实现了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化。此时,中国官办工业企业只有 24 家,私人资本兴办的工业企业也只有 100 多家,只能给古老帝国的近代化提供一点“点缀”而已。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近代化
11、工业实力决定战争性质B日本工业水平领先于世界C中日近代化程度决定战争胜负D 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近代化停滞不前【答案】C 【变式探究】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说:“新约规定,天旋地转。 ”因为这个条约不仅把“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 ,而且“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 。黄遵宪信中的“新约”是指( ) 来源:ZXXK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答案】C 【解析】 “设机造货,夺我生产”是指允许列强在华建立工厂, 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辛丑条约均没有这一内容,故 A、B、D 三项错误;马关条约规定日本有在华设厂的权利,故 C 项正确。
12、【名师点睛】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1)认识不足: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军事思想落后,不能适应近代化战争。(2)战略失误: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采取消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放弃和丧失制海权。(3)政治军事:统治腐朽,政治腐败;防民甚于防寇,脱离群众;军队腐败,纪律松弛,战斗力低下。(4)外部因素:日本明治维新后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对外扩张蓄谋已久,战前准备充分;列强怂恿和支持日本侵华。(5)根本原因:封建专制主义制度无法抵御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锦囊妙计,战胜自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1)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2)
13、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3)充分暴露了清王朝“洋人的朝廷”的本质,客观上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4)进一步惊醒了中国人,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易错起源 3、太平天国运动例 3 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反映了太平天国群众的政治经济诸多要求。从经济视角看,其最大价值在于( )A提出顺应世界潮流的政治体制变革主张B变土地私有制为“天下人同耕 ”的公有制C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异曲同工D打破土地兼并局面以实现 “耕者有其田”理想【答案】D 【变式探究】 “他的宗教热忱与爱国情怀是联系在一起的。他的到来给太平天国后期较为沉闷的政局注入了新的观念和意识代表了 19 世
14、纪 60 年代以前国人在探索近代化道路方面的最高水平。 ”这段材料中的“他”应是( )A洪秀全 B李秀成C洪仁玕 D陈玉成【答案】C 【名师点睛】全面认识天朝田亩制度(1)产生根源社会根源:长期以来土地高度集中,广大农民无地、少地,负担沉重。历史根源:“等贵贱,均贫富” “均田免粮”等历史上农民起义中提出的斗争目标。阶级根源:渴望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和小私有制基础上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2)性质:是太平天国建立理想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是改造封建社会的政治方案。(3)评价革命性: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落后性:把追求小私有制基础
15、上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因此,它具有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空想性: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具有空想性。【锦囊妙计,战胜自我】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双重作用(1)促进作用中国的近代化不同于欧美国家,要在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后才能进行。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也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资政新篇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对当时的思想和经济发展均有影响,因此它的出现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2)阻碍作用: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
16、世界市场,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时代潮流,而太平天国运动的天朝田亩制度却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天国,因而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易错起源 4、辛亥革命例 41905 年春,中国现代化的两位先驱者严复与孙中山先生曾在伦敦就改造中国的问题进行辩论。严复主张渐进、启蒙,孙中山直言不讳地答道:“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 ”作为“实行家” ,这一年孙中山( )A建立兴中会,开始民主革命 B组织统一的革命政党同盟会C发动新军,筹备武昌起义 D起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B 【变式探究】 天朝的镜像:西方人眼中的近代中国一书中描述:“无数中国人在 1911 年被革命的细菌所传染,
17、并于一夜之间在没有具备任何新思想的情况下,变成了暴力反满和反君主政体者。革命党人发明的反满口号很快被大量中国人拾起。 ”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A爆发的条件已经成熟B许多参与者具有盲目性C参与者反对君主制D革命党人发动民众参与【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特征。结合题中关键信息“一夜之间”“ 暴力反满”等可知辛亥革命的许多参加者并不是被革命理想所感化,而是受到口号的“蛊惑”,盲目地参与了革命,故答案为 B。【名师点睛】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及在近代民主化进程中的地位(1)特点: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为加强对袁世凯的监督,进一步扩大参议院权力;为防止袁世凯破坏中华民国临
18、时约法 ,规定了严格的修改程序。(2)在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中的地位主权在民的思想,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体现出新生政权对“自由平等” “天赋人权”等启蒙思想的尊重和实践。国务员对总统的牵制,体现了资产阶级力图通过法律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的愿望 与要求。【锦囊妙计,战胜自我】运用多元史观评价辛亥革命的影响(1)革命史观: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2)现代化史观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使人民获得了一
19、些民主权利和自由。经济上: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颁布了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法令,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思想上:促进了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社会史观:废除了一些陈规陋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的变革。(4)文明史观: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易错起源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例 5中华民国外交官顾维钧曾指出,当时国内公众团体以及某些省份的督军省长们甚为焦急,纷纷致电代表团,要求“巴黎代表团应采取明确的爱国立场,拒绝签字,以符民意” 。这从侧面反映出( )A民意就是外交方针 B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C官民联合成为潮流 D学生成为救亡运动的主力【答案】B 【变式探究】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中说:“五四运动是一个复杂现象,它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学生运动、工商界的罢市罢工、抵制日货运动这一连串的活动都是由下列两个因素激发出来的:一方面是二十一条要求和山东决议所燃起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是知识分子的提倡西洋文明,并希望能以科学和民主观点来对中国传统重新估价,以建立一个新中国。 ”作者认为,五四运动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 民族意识觉醒下的斗争 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