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17年高考历史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原卷版).doc

上传人:温*** 文档编号:3775439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17年高考历史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原卷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专题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17年高考历史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原卷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专题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17年高考历史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原卷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专题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17年高考历史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原卷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专题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17年高考历史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原卷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 年高考历史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专题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发展经济的特点是( )由国家发动 以私人为主体 城市主导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村主导 优先发展农业 内向型工业化 外向型工业化 贸易保护政策A BC D2下面是北京市建设成就统计资料(单位:亿元) ,对表格中 年份的经济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项目 1949 年 年社会总产值 3.8 35.7国民收入 1.9 14.3工业总产值 1.7 19.1农业总产值 2.1 5.0续社会商品零售额 2.8 17.1A.这很可能是“一五”计划时期的成就B该时期商业增速最快C当时北京市经济发展速度在全国居于领先地

2、位D当时国民经济发展相对均衡3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一些农村中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实行公社化,不分你我他,人都是公家的,一碗稀饭是自己的。 ”该打油诗反映的是( )A 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弊端B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移C “大办工业”违背了经济规律 来源:ZXXKD经济体制妨碍了生产力发展4据统计,19491960 年中国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 26.4%迅速上升至 66.6%,19611966 年这一比值降至 51%。这一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 “八字方针”的实施B “文化大革命”的破坏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行 D自然灾害的发生5下表为“文化大革命”时期进出口

3、贸易表(单位:亿美元) ,下 列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进出口贸易总额 比较1969 年 40.3 比 1966 年下降 12.6%1973 年 100 比 1972 年增长 74.2%A.中国经济实现了从内向型向外向型的转变B国内政局、政策影响进出口贸易变化C国内经济持续发展推动进出口贸易增长D中美建交影响 1973 年进出口贸易 变化6. 1986 年 8 月,沈阳市防爆器械厂宣布破产,成为新中国第一家宣布破产的公有制企业,引发全国关注。当时外电报道:“中国沈阳,一项重大的事件:中国东北的沈阳城发生了地震 , 超过八级的改革地震 。 ”破产事件为什么引起反响的原因是( )A暴露了

4、“大锅饭”体制的弊端 B揭开了国有企业改革序幕C打破了“姓社姓资”式的桎梏 D冲击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7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新词汇反映和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下表为不同版本收录的部分新词汇。这主要反映了我国 ( )年代及版次 收录的部分新词汇 1978 年第 1 版 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小农经济、小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 1996 年第 3 版 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 2012 年第 6 版 非公有制经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 A.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B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主体C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历程 D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81987 年,上海金融保

5、险业提供的 GDP 由 1980 年的 7.02 亿元,增长到 34.04 亿元,占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 10.87%上升到了 21.34%。对此, 上海通史 认为,上海金融保险业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释放。 “制度释放”的具体表现有( )经济特区的设立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 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浦东的开发开放A B C D92008 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 1978 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 1984 年、1922 年和 2001 年。 ”推动中国企业三次创业高潮出现的因素分别是( )A建立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体制目标B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确立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D扩大企业自主权/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易错起源 1、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例 11951 年“王麻子”刀剪店创立。20 世纪 50 年代“汪麻子” “旺麻子” “老王麻子” “真王麻子”等68 家手工刀剪作坊统一使用“王麻子”商标,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材料表明( )A国有经济的优势确立 B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C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D政治运动波及经济领域【变式探究】1956 年,我国工业总产值

7、 642 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 51.3%,比 1952 年增长 84%。其中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 45.5%,现代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 71.6%。这说明( )A农轻重比例不合理 B忽视农业的发展C我国初步实现工业化 D重工业发展成就斐然【名师点睛】“一五”计划的特点和实质(1)特点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举。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渐进性和长期性。一体(主体:工业化)两翼(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相辅相成。(2)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

8、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锦囊妙计,战胜自我】1恢复国民经济(1)背景:由于帝国主义和国民政府的掠夺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2)表现:1952 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为国家开展有计 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2实施“一五”计划(1)背景:1953 年,中共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2)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3)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4)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3完成三大改造(1)时间:19531956 年底

9、。(2)内容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组织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全行业公私合营。(3)结果:1956 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易错起源 2、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失误例 2中共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会。对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和相关内容的理解准确的是( )A纠正“大跃进” “左”倾的错误B把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C确立新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D实现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变式探究】 “披星戴月奔忙跑,滴滴汗珠变钢水。冲天干劲就是诗,快马加鞭就是画。

10、 ”这是 20 世纪 50年代产生的一首民歌。与此民歌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三大改造 B “大跃进”C八字方针 D八大决策【名师点睛】1成功探索(1)1956 年,中共八大召开,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1960 年,面对严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3)“文化大革命”期间,周恩来、邓小平先后对混乱的国民经济进行恢复调整和全面整顿。2探索中的失误(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内容:1958 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影响:

11、片面追求“多”与“快”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2)“大跃进”运动时间:1958 年。内容: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评价:反映了人们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是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锦囊妙计,战胜自我】社会主义建设探索 20 年中的“左”倾现象及其教训(1)现象事件 特征 影响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多快好省” 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大跃进” 大炼钢铁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大二公” 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2)教训: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12、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盲目求快;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易错起源 3、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例 31949 年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演变经历了“鼓励发展根本改造有益补充共同发展”的曲折过程,其中“有益补充”地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C计划经济退出中国舞台 D市 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变式探究】我国某地农村曾流传一首民谣:“社员干活听敲钟,一天干活真稀松。队长哨子吹半天,社员还不到地边。 ”改变这种状况的措施是( )A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发动“大跃进”运动C发展乡镇企业

13、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名师点睛】1伟大的历史转折(1)背景经济状况:粉碎“四人帮”后,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思想基础:1978 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指导思想: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2)标志: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3)内容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来源:ZXXK经济方针: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4

14、)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2经济体制改革措施 影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 年,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1983 年,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促进了城市的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所有制:变单一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

15、,增强 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点拨 经济体制改革(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经营方式改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2)1984 年以后,从重庆试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2)过程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源:Z,xx,k.Com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中共十五大:进一步

16、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到 21 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3)意义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已从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锦囊妙计,战胜自我】1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步改革的重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顺农民与集体的关系。第二步改革的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理顺农民与国家的关系。(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试点开始,已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了局部改革试验和探索;第二阶段是全面改革城市经济管理体制。(3

17、)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各种市场,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由市场形成价格,保证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各种经济资源由市场来发挥决定性配置作用。2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比较项目 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经济落后、工业化程度低、国防力量薄弱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来源:学。科。网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速现代化建设国内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主义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低潮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特点单一公有制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18、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后期计划经济逐步僵化,严重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大限度地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易错起源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例 41980 年 10 月邓小平在广东视察时说:“特区不是仅仅指深圳、珠海那几块地方,是指广东、福建两个省。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中央讲的是两个省。你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有利条件。对于搞特区,你们要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几块地方”指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B “有利条件”包括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和高度的

19、自治权C “单搞不行”体现中央政府对上海浦东开发的高瞻远瞩D “摸出规律”希望搞好特区对全国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变式探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逐步形成。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政府在下列两图所示地区采取的同步开放举措是( )A设立经济特区 B设置特别行政区C成立自由贸易区 D开辟经济开放区【名师点睛】1创办(1)设立1980 年我国把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为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 年我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南海经济特区。(2)特点: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3)影响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

20、,成为全国排头兵。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点拨 正确认识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1)经济特区的“特”指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政策。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仍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2)特别行政区的“特”指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和特殊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即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开放:1984 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广州等 14 个沿海海港城市。(2)目的:旨在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3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 年以后)(1)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2)结果

21、:到 1992 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3)意义: 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都有深远影响。4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1)建立: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2)特点: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通常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3)意义: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5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目的: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2)地位

22、:是 20 世纪 90 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3)条件:依靠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和产业优势。(4)影响:浦东新区已经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20 世纪 90 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6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全 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锦囊妙计,战胜自我】1对外开放的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1)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我们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2)多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3)宽领域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2近代和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