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温*** 文档编号:3775753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XX 乡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项目概要1.1 项目背景XX 乡是以农业生产为 主的乡镇,近几年来,由于田间灌排工程不配套,农田灌溉周期长,影响种植结构调整和粮棉产量的提高。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民的致富步伐,农民迫切需要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产品产量,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在项目区内通过配套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农业产业化,可显著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产值,增加农民收入。1.2 项目范围、规模、内容和工期项目区土地总面积 1.14 万亩,其中耕地面积 1.0 万亩,涉及西燕、石碑、蒋官、李官、北辛、东流桥、南塔、北塔、乌河、

2、杨家 10个行政村。该项目区东起丰收沟,西至东青高速路,南起新广码路,北至小码路。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是疏挖修建沟、渠、路,新建桥、涵、闸等水工建筑物,改善灌排条件,推广农业新技术和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计划从 2005 年 4 月开始进行初步设计,7 月份动工建设,2006 年 3 月底全面竣工。1.3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2项目总投资 305 万元,其中农田水利 227 万元,林业建设 25万元,农业科技 16 万元,农业措施 32 万元,项目管理费 5 万元。省以上财政扶持 192 万元, 市财政配套 11 万元,县财政配套 23万元,资金由农民自筹 79 万元, 。1.4 效益项目建成发挥

3、效益后,可年新增产值 252 万元,利润 100.8 万元,项目区农民纯收入增加总额为 165 万元,项目区农民纯收入人均增加 149 元。1.5 组织领导和管理工程会战期间,县、乡建立农业综合开发指挥部,由农开办、农业、水利、财政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负责全面调度管理工程建设,并搞好质量监督和资金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制,确保工程质量和种植结构调整任务的完成。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2.1 自然概况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项目区位于 XX 县东 北部的 XX 乡境内, 总面积 1.14 万亩,其中耕地面积 1.0 万亩。2.1.2 水文气象项目区属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3热同

4、期。年平均气温 12.3,极端最高气温在 41.9,极端最低气温在-23.3 ,0的活动积温 4744.3,10的有效积温 4280.4,年无霜期 190 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 2578.5 小时,年平均降雨量 627.7mm,年平均相 对温度 65%。2.1.3 地形、地貌及土壤该区域为黄泛平原,地形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地面坡比为 0.3,地面高程 6.06.8 米(黄海高程)。由于受黄泛淤积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大平小不平的缓岗、洼地、坡地相间的地貌。2.1.4 水资源本项目区属于黄河淤积平原。浅层潜水及微承压水含水层分布因受黄河水影响而没有规律,含水层主要为粉细砂,累计厚度一般小于

5、 10 米,矿化度 2-5 克/ 升。中深层承压含水和深层承压含水组:中深层含水组以咸水为主体,深层含水组以淡水为主体。含水层主要由粉细砂、中砂组成,淡水含水层累计厚度 20-40 米。2.1.5 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项目区耕地面积为 1.0 万亩,其中中产田 0.6 万亩,低产田0.4 万亩。目前,粮食作物平均亩产 430 公斤,棉花单产 61 公斤,距全县平均水平还有相当差距,经开发治理后,可显著提高作物单产和实现优质高效。2.1.6 自然灾害4项目区自然灾害有旱、涝、风、霜、雹、干热风、农作物病虫害等。主要灾害是干旱,发生概率为 70%左右。2.2 社会经济状况2.2.1 人口及劳动

6、力项目区涉及 10 个行政村,总人口 11500 人,农业人口 11500人,有农村劳动力 4500 人。2.2.2 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总面积 1.14 万亩,其中,耕地占 1.0 万亩,村庄占地0.12 万亩,林地 0.02 万亩。耕地主要种植粮棉作物。2.2.3 农业生产水平农作物播种面积为 1.30 万亩,复种指数 130%,粮食单产 430公斤,总产 129 万公斤,棉花单产 61 公斤,总产 42.7 万公斤。2.2.4 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XX 县 2004 年地方 财政收入 7.35 亿元,农民人均收入 4204元,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 3234 元。2.2.5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

7、况项目区建有水利、农业机械、农业技术、畜牧兽医,作物良种、水产等技术服务站,拥有专业技术人员 40 人,有农民技术员 160人,科技示范户 180 户,农技站现有晒场 150m,仓库 100m,水利站占地 6393m,畜牧兽医站占地 2500m,农技站占地 2400m。2.3 基础设施2.3.1 水利骨干工程现状5项目区的骨干排水河道是预备河,灌水系统主要是引小清河水入预备河。2.3.2 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项目区 10 行政村总动力 0.4 万千瓦,亩均动力 0.4 千瓦。其中,大中型农业机械 18 台,小型农业机械 56 台,农机配套率 220%。乡建有农机管理服务站 1 处,占地 24

8、00m,有技术人员 6 名,常年对农机手提供技术培训,配件供应机械维修及机械作业服务等项目。2.3.3 田间工程现状项目区现有支斗渠沟 16 公里,其中,斗农渠 8 公里,斗农沟8 公里,桥、涵、闸等水利建筑物 16 座,提水泵站 1 处,提水能力0.7m/s,农电线 路 5.5 公里。扬水站设施老化,急需维修或更新。斗农门、桥、涵、闸等极不配套,农田林网不够健全。2.3.4 交通与电力、通讯项目区西侧是团结路,南侧有广码路,北侧有小码路,柏油路总里程 6.0 公里,交通条件十分优越。项目区内村村通电,供应充足。全部实现了程控电话并网,通讯设施良好。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 项目

9、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限制项目区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点:一6是农田水利设施建筑物不配套,灌溉周期长,不宜发展高产高效优质作物的种植;二是土地脊薄,肥力不足,特别是近几年有机肥投入少,土壤养分相对降低;三是新技术、新产品引进推广少,种植结构不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四是项目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随着工农业用水的逐年增加,水资源相对紧张,发展节水农业和种植需水量少的高效经济作物,是解决水资源紧张的良好途径。3.2 项目区建设的必要性对项目区实行开发改造是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发展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的必要途径。一是项目区水利,骨干框架良好,比较易于开发治理。二是项目区干部群众

10、开发积极性高,对建设开发工程有一定经验。特别是在前几期开发中群众得到了实惠,因此群众参与开发热情十分高涨。三是通过项目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后,更有利于调整种植结构,发展“ 双高一优” 农业。3.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项目区农业骨干基础设施良好,水源有保证,项目区干部群众重视发展农业。通过对项目的立项条件,资金配套能力,技术服务能力,领导组织能力等进行全面考察,认为以改善农田排灌设施,增加科技含量为中心的开发方案是完全可行的,一有群众基础;二有强有力的领导组织能力;三有资金配套能力;四有技术保;五有丰富的施工经验,以上这些都是建设一流项目区的可靠保证。7第四章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4.1 项目区水

11、资源概况项目区内的水源是地表水源。地下水水位高,为咸水,矿化度 25g/L,不能作 为灌溉用水。因此,地表水为项目区内的可利用水源,主要是小清河和黄河水源,小清河年过境流量 2.86 亿m3,年引水时间 280 天,小清河在项目区附近的王道闸可拦蓄和调节小清河水,年可供水量 1500 万 m3。小清河水通过辛桥干渠进入预备河。黄河水通过麻湾总干和二干十二支进入预备河,输水能力 15m3/s。地表水源均通过预备河进入项目区,预备河位于项目区西侧,引水能力 30m3/s,年可引小清河水 6000 万 m3,能够满足项目区农业灌溉用水要求。4.2 灌溉设计保证率根据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半干旱、半湿润地

12、区,以旱作为主地面灌溉的灌溉设计保证率 P 为 70-80%,本规划采用灌溉设计保证率 P=75%。4.3 灌溉制度及水资源平衡分析4.3.1 农作物组成项目区目前作物种植棉花、小麦、玉米为主。通过进行综合治理后,对项目区内的作物农产品销售市场价格情况和土地的适应情况进行调整,扩大棉花种植比例,积极发展大蒜等高效经济作物,提高复种指数。项目治理后,作物播种面积 1.3 万亩,其中棉花 7000 亩,粮8食 6000 亩,复种指数 130%。根据XX 农业资源 调查及农业区划报告,查得本地区各作物生育期如下表 4-1 主要作物种植比例及生育期统计表作物名称 棉花 粮食种植比例 0.54 0.46

13、生育期 4 月 2010 月 31 6 月 109 月 20天数 190 924.3.2 作物生育期耗水量参照山东省大渔张引黄灌区(二、三干)改建工程设计任务书采用的生育期耗水量,经分析设计任务书选用的作物生育期需水量具有代表性,同时结合本项目区多年的灌水经验,拟定生育期耗水量如下:表 4-2 主要作物生育期耗水量表名称 生育期耗水量 m3/亩代表作物棉花 300 棉花粮食 260 小麦、玉米4.3.3 作物灌溉制度及灌水率9项目区种植作物为:棉花、小麦、玉米及其它作物。本设计选定灌水率较大的代表作物进行设计。根据作物生育期耗水量和本地区属海滨平原,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含盐量高的特点。宜采用

14、减少灌水次数,增加灌水定额的灌水方案,用大水压碱,减少盐渍危害,改良土壤。根据多年的经验,冬灌宜早,春灌宜晚。特拟定如下灌溉制度。表 43 主要作物的灌溉制度及灌水模数灌水天数作物种植比例灌溉次序灌水次序灌水定额 起 止灌水延续时间灌水率棉花 0.54 312312090905/44/626/715/413/64/810990.760.640.64粮食 0.46 3123100808030/526/721/86/62/827/88770.660.600.60灌水率计算:查灌区设计和施工灌水率采用下式计算:q 净 = (m3/s/万亩) m7.2T式中:q 净 净灌水率, (m3/s/万亩);作

15、物种植比例;T灌水延续时间,天;10m灌水定额, (m3/亩 )。查农田水利学,对提水灌区,系数取 7.27.9,本设计取7.2。项目区内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土壤盐渍化对作物危害较重,规划对项目区进行冲洗压碱,改良土壤。拟定采取早春、晚秋压碱 2 次。经计算,冲洗压碱 定额为 150.5m3/亩,灌水率为1.4m3/s/万 亩根据各种作物每次灌水的灌水率以及冲洗灌水的灌水率,取最大灌水率作为设计净灌水率。取 q=1.4m3/s/万亩。4.4 项目区设计水平年,可供水量、需水量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降雨资料用 XX 县 1974 年2000 年共 27 年的资料,进行频率计算,用年降雨和生育期降雨分别进行排频,并以 P型曲线配线。查得灌溉设计保证率 P=75%的年份,选定 1985 年做为设计代表年,1985 年:年降雨:451mm 生育期降雨:90.7mm计算偏差系数 Cv:CV = = =0.25 式中:Cv 为 偏差系数;Ki 为模比系数;n 为 27。选定 Cv=0.25,并假定 Cs=2Cv=0.5,选用 P型曲线配线(选配计算表如下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