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小学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两套合集及教学反思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懂得将学到的民间故事和家人、同学进行分享,创造性地复述故事。2、体会两组词语 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练习将情节说得更具体。3、学习 乞巧 ,理解想象其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用简练的语言将节日写具体的。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创造性地复述故事;难点:1.学习怎样把一个情节写具体;2、学习 乞巧 ,理解想象其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用简练的语言将节日写具体的。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本 单元我 们读了特别有意
2、思的民间故事,都有哪些故事呢?(生答: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2、读到好的故事,同学们是不是忍不住要跟别人分享,讲给别人听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语文园地三。板书:语文园地三二、交流平台1、民间故事流 传很广,你想讲的故事别人可能听过了,为了让故事更有新鲜感,同学们可以来点儿小创作。那么有哪些好方法呢?请大家齐读 p45 交流平台中的句子,再来交流一下你的看法。2、通过 交流,学生明白有三种方法:(1)可用第一人称来讲; p XeAgc(2)可 对故事情 节进行“添油加醋”;(3)也可 进 行大胆想象,续编故事。3、分小组讨论 ,先确定要用哪种方法来讲,在小组内说一说,互相提意见,教师
3、巡视。4、小组 派代表上 讲台复述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评议。三、词句段运用1、先出示课 本中相关部分左边的词语,让学生读一读。再出示右边的词语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左右两边的两组词语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2、思考:左右两边的词语表达的意思一样,但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学生交流。(左边的是六字或七字成语,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右边的是四字成语,意思简练。)3、教师 出示七字成 语,让学生猜四字成语。打破沙锅问到底(刨根问底) 此地无银三百两 (欲盖弥彰)心有灵犀一点通 (心有灵犀) 知人知面不知心 (口是心非)四、小结同学们要想创造性讲好民间故事,就要动脑筋多思考、多
4、想象,把情节说得更具体。本节课学习的成语,让我们领略到中国文字的丰富内涵,请大家课后多多积累这样的成语吧!它会让你的表达更精彩、生动哦!第二课时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创造性讲述民间故事的几种方法,也了解了意思相同的几组成语,体会到中国文字的丰富内涵。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另一个新的内容 如何把一个情节说得更具体。(板书:把情节说具体)二、词句段运用1、教师 先出示 P46 的第一个片段,学生先读一读,再说说这个片段讲了一件什么事。2、教师 再出示 课本中的第二个片段,全班齐读后思考:这个片段讲了一件什么事?对比这两个片段,你有什么发现?生举手交流回答。(两个片段都是写狼把小
5、羊吃了。第二个片段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更加生动、具体。)3、师小 结:是的,我 们要把一个故事情节写得具体,就要充分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就能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更加生动、形象、具体。4、练习 :把牛郎和 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 四人一小组进行练说,互相补充。教师巡视、指导。5、小组 派代表 讲述,评出优胜者。教师及时表扬、小结。三、日积月累1、学生齐读 乞巧(板书:乞巧),师正音,指导朗读(注意读音:乞、霄、尽;区分“气”和“ 乞”,“霄”和“ 宵”)2、了解作者林杰(831 年-847 年) ,字智周,唐代 诗人。福建人,
6、自幼聪慧过人,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死时年仅十六岁。全唐诗存其诗两首,其中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板书作者)3、同学们知道 这首诗写的是哪个节日吗?(七夕)4、师: 农历 七月初七夜晚,俗称“ 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 ,是传说中隔着“天河” 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古代,七夕的民 间活动主要是乞巧。5、大家知道题目“ 乞巧”是什么意思吗?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6、请同学 说 一说诗句的意思,意思理解对即可。7、齐读 全诗 ,感受诗人丰富的想象
7、,想想这首诗要表达什么情感?8、师小 结: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诗句浅显易懂,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9、再次齐读 并练习背诵。四、小结民间故事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而且大多都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学们课后可搜集更多的民间故事,并且把故事和家人、朋友分享,尽量讲得生动、具体、传神。五、布置作业1.练习如何把情节说得更具体;2.朗读并背诵乞巧。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三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第一人称 添油加醋 续编故事 乞巧看碧霄 渡河桥 追求幸福穿红丝 乞巧 学习巧手教学
8、反思1、学生通过创 造性复述故事、将情节说得更具体的练习,初步掌握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来把事情的经过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积累了民间故事和写节日的古诗,明白祖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 1.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 续编故事,让故事情节更加生 动。2.体会相同意思的不同词语 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3.学习扩写段落。4.积累古诗词。教学重点 1.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 续编故事,让故事情节更加生 动。2.体会相同意思的不同词语 在表达效果
9、上的不同。3.积累古诗词。教学难点 学习扩写段落。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这一单元,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板书:语文园地三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交流平台(出示课件 2)同学们,你给别人讲过故事吗?你讲故事的时候是不是增加了一些内容?是不是对故事进行了创编?今天,我就教大家怎样创编故事。板书:创编故事(1) 师:同学 们,你知道怎样创编故事吗?你知道创编故事的要求吗?现在,老师就跟大家谈一谈。(出示课件 3)A.可以换一种人称讲。根据讲述的需要,我们可以改变原文的人称。B.可以对故事“添油加醋”,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这样会让故事
10、更加生动。C.可以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这样会使情节更加完整。(2)请 同学 们根据前面的要点,把课文中的例子说一说。2.词句段运用(1)读 一读 ,体会左右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 4)A.大声朗读词语。B.寻找左边词语和右边词语的差别。C.体会表达效果。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 5)左边的词语是俗语,比较口语化;右边的是成语,较为简洁。在表达效果上,口语化的语言更贴近生活,显得更为生动。板书:口语化的语言更生动成语较为简练如:一毛不拔 铁公鸡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杞人忧天拿不定主意 举棋不定(2)仿照例子,把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出示课件 6)A.读 44 页两段文
11、字,比较二者的不同。师:我们读文中给出的例子,发现原文比较简洁,而改写的文章较为生动。这是因为在改写过程中,加入了作者的合理想象,把狼和小羊的对话描写得非常详细。但是小羊的结局并没有改变,这说明改写的同时也要忠于原文。B.师总结:我们在写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时候,也要加入合理的想象,把他 们的语言、动作描写得详细一些。3.日积月累学习乞巧这首诗。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度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1)指 导朗 读这首诗。(2)简 介作者。(出示课件 7)林杰(831-847):字智周,唐代诗人,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六。全唐诗存其诗两首。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3)板 书: 说说诗句的意思。(出示课件 8)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 ”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