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77622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下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下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下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七年级历史下复习提纲 第 1 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1、 581 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 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结束了自东汉以来近 400 年的分裂割据局面,成为继秦汉之后的又一次大一统。 2、 隋炀帝从 605 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连接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由北至南) 3、评价大运河的开通:探索中考 P445、课本 P6 第 2 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1、 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隋朝

2、由于统治残暴招致迅速败亡给唐初统治者特别是唐太宗以极大的震撼,使他们不得不调整统治政策,施德于民;唐太宗从谏如流(例如魏征),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兢兢业业。 2、 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及评价:赋役制度方面的改革,减少百姓服劳役的天数和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劳役;沿袭、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编纂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唐律疏义。评价: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 第 3 课 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1、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首先,在打击大官僚贵族集团的基础上,发展了唐朝的中央集权。(重用酷吏,实

3、行恐怖政策,屠杀和镇压保守落后的官僚贵族分子。将唐初的氏族志修改为姓氏录。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其次,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她统治时期史称有“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2、唐玄宗统治的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3、曲辕犁和筒车(灌溉工具)是唐朝农业方面的重大发明。唐三彩代表了唐代制陶业的突出成就。 第 4 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 貌 1、 科举制: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科举制度。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科举考试中常设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

4、杂文专考诗赋。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明经较进士容易。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答题必须按照八个连续的部分进行,不得违背。这种考试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 2、 唐朝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实行科举制,便于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 ,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士子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办事效率;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他们推动一系列改革,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赋予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3、明清统治者实行“八股取士是巩固独裁统治的手段,

5、是统治者加强封建专制的需要。 4、饮茶习俗在唐朝时风靡全国,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骑马出行变得普遍而富有情趣。 第 5 课 “和同为一家” 1、西北少数民族都拥戴唐太宗为他们的共同的君主,称为“天可汗”。 2、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当时吐蕃杰出的政治家松赞干布。 3、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带去的工艺品、谷物、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和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文成公主是一位献身于汉藏两大民族友好团结伟大事业的优秀女性,她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第 6 课 开放与交流 1、 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进行交流的使团。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对日本的

6、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日本社会进步的使者。 2、 唐玄宗时,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3、 唐太宗 时,高僧玄奘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古印度)取经。 4、 唐都长安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 第 7 课 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 1、唐朝初年,人们从印章和拓印刻石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金刚经。北宋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早四百多年。 2、火药的发明与古代的炼丹术有密切关系。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最初用火药制造的武器叫“火箭” 。 3、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

7、个奇迹”的是隋朝著名工匠李春设计的 赵州桥 , 又名安济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 第 8 课 璀璨的文学艺术 1、唐代影响最大的、成就最高的诗人是李白和杜甫。人们称他为“诗仙”的是李白。称为“诗圣”的是杜甫,他的诗称为“诗史”。 2、李白、杜甫诗歌创作的主要艺术特色:李白诗歌雄奇飘逸想象丰富,富了浪漫主义精神;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语言精练细腻,感情真挚动人,富有现实主义精神。 第 10 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1、 960 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汴京。 2、 916 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 1038 年,党项族首 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

8、兴庆。 3、 1005 年,辽宋之间订立和议,史称“澶渊之盟”,辽与北宋并立。 第 11 课 宋金南北对峙 1、 1115 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 2、 1127 年,发生了“ 靖康之变 ”,标志着北宋的灭亡。同年,赵构在南京称帝,后来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 3、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但不能说他是民族英雄。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辽 916 契丹 耶律阿保机 上京 北宋 960 汉 赵匡胤 汴京 西夏 1038 党项 元昊 兴庆 金 1115 女真 完颜阿骨打 会宁 南宋 1127 汉 赵构 临安 第 12 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1、 我

9、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原因:社会的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 2、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开始),至南宋完成。“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由南到北) 3、北宋前期, 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有纸币。 4、宋朝时,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5、南宋时期,福建泉州成为全国第一大港。 第 14 课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 1、 1206 年,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被尊称为 成吉思汗,

10、建立蒙古政权。 1271 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2、元世祖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建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推行重农政策,下令把许多牧场恢复为农田,禁止掠夺人口为奴,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司农司”,还编写农桑辑要。 改革有利于社会 进步和民族融合,巩固和发展了我国多民族国家。 第 15 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 1、北宋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早四百多年。 2、宋朝时发明了指南针,并应用到航海上。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3、元朝时,黄道婆从海南岛黎族人民那里

11、学会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她的故乡松江地区逐渐上升为江南棉纺织业中心,棉布逐渐取代丝麻成为广大民众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 第 16 课 繁荣的宋元文化 1、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 2、两宋时期 杰出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苏轼的词豪迈奔放,其代表作有 赤壁怀古、明月几时有 。生活在两宋之交的女词人是 李清照,词风属于婉约派,代表作有如梦令。南宋词人是辛弃疾,属于豪放派。 3、元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元杂剧 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在成熟。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 第 18 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1、朱元璋废除了实行了 1500

12、 多年的宰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 2、朱元璋时设立的锦衣卫和明成祖时设立的特务机构东厂是明朝加强皇权中最具 特色的。 朱元璋时设立的庭杖制度,使君臣之间的关系完全成为主仆关系。 3、清朝雍正时设的军机处,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4、明朝的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应试文体称为八股文。这种考试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明清统治者还通过制造文字狱来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第 19 课 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1、为了抗击倭寇,戚继光训练了戚家军。 1561 年在台州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 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2、 1662 年(清初)郑成功

13、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郑成功收复台 湾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对亚洲其他国家也间接起到保护作用。 3、 17 世纪 40 年代,沙俄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康熙皇帝御驾亲征在雅克萨反击战中重创俄军。 1689年,中俄签定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第 20 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清初顺治帝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康熙帝封五世班禅为“ 班禅额尔德尼 ”。 1727 年,清朝开始设立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乾隆时还制定“ 金瓶掣签”制度,规定活佛转世人选。 2、清朝前朝维护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措施及民族政策的特点。措施:坚决镇压准葛尔贵族

14、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利将军,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建立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和金瓶掣签制度,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置将军和参赞大臣等官职,加强对西北和东北边疆的管辖;以会盟、联姻等方式,并修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联络少数民族上层贵族的感情。特点:恩威并重,刚柔并济。 第 21 课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 1、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1987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平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2、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侵扰,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修筑长 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 6000 多千米。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鸭绿江 第 22 课 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 1、被誉

15、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本草纲目,其作者是明朝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 2、明末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写了一部被誉为“ 17 世纪中国科技百科全书”的是天工开物。 3、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三国演义,其作者是罗贯中。 4、根据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创作而成的小说是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 5、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神话小说,取材于民间流传的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作者是吴承恩。 6、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描摹世态人情的世俗文学勃兴于明代中后期。 第 23 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1、 1405 年 -1433 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 30 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目的

16、主要是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2、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了半个世纪:从时间早、规模大到达的地区广,航海技术先进等方面阐述。 3、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而且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4、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 中基本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5、清代闭关锁国对中国的影响:从正反两方面考虑。该政策虽对西方殖民者侵略活动起过了一定的抵抗作用,但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中西文化的交流;该政策不能扭转中外力量的对比,反而导致了中国的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第 24 课 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 1、在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 ,经济迅速恢复, 国力空前强盛,史称 “康乾盛世” 。 2、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十分兴盛。纺织品、瓷器和茶叶等物资大量出口,对西方形成巨大顺差。这一时期商业也很发达,形成商帮。 3、明清时期面临的主要危机体现在哪些方面:农民战争的打击;封建者愚昧自大,固步自封,不了解外部世界,落伍于世界潮流;实行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文字狱等阻碍了历史发展;英国 19 世纪初推行罪恶的鸦片贸易,中国更加陷入了深重的危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