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古树茶的理解.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777295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对古树茶的理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对古树茶的理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对古树茶的理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对古树茶的理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我对古树茶的理解古树茶在当今普洱业界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我们走向全国各大茶叶市场,能够见到的玲琅满目的商家,都标榜自己的茶才是真正的古树茶,未经过详细统计,掐指一算,一个地级市的茶叶市场里面可以轻易搜出过百吨古树料,大则上千吨。真的有那么多古树茶吗?今天详细写个自我感受,供盟友参阅。古树茶,顾名思义,树龄老的大树,但多少年树龄的茶才能算是古树茶呢?在与多个云南茶农,普洱茶藏家和商家之间交流,真正意义上树龄达到百年或以上的,才能称为古树茶。我们以云南少部分知名茶区能够产出春季古树茶的茶树(至少百年或以上树龄)数量来大致估算一下,应该会有一些相对客观的结论:1.倚帮曼松茶区王子山:不到 40

2、棵树2.布朗茶区章家三堆:不到 20 棵树3.易武茶区麻黑:一季度头春前两采总量不到 80 公斤4.临沧茶区滨岛:一季度头春前两采总量不到 50 公斤5.布朗茶区老班章:超过 1000 棵树,国家公布的数据是一年 3 季产 80 吨以上的毛茶。但80 吨和 1000 棵树对比,水份较大6.布朗茶区新班章:具茶农透露新班章没有古树茶(待考)7.勐宋茶区纳卡:不到 200 公斤.按照以上的大致估算,每年能够产出的古树料和市场上卖出的号称古树茶的对比,再加上这些年消费者买去但尚未喝掉的部分,其真实比例应该远在 1:1000 以上。谈到古树茶,我们确实有必要了解一下普洱茶的历史,通过诸多条件认真分析后

3、,可以得出普洱茶相对客观的实质性结论。首先,普洱茶在历史上被定义成粗茶已成定局。所谓的粗茶,即:粗采摘、粗加工、粗运输、粗存放、粗品饮.传说中王子山和困鹿山等皇家茶园贡茶专供清皇室享用的传说,也仅仅是很虚空的传闻。杨贵妃当年爱吃荔枝,800 里加急跑死马,皇帝要真的爱喝普洱茶,却从未闻有过乾隆喝绿茶的需求甚至对泡茶水的需求。而云南地区特产无外乎烟酒茶,作为贡品上缴朝廷理所当然,但皇帝会否对普洱茶那么喜好,甚至出于对普洱茶的痴迷而对其歌功颂德,则未见史记刊载。更多关于普洱茶的传说,只是那茶马古道一两年艰辛的跋涉传说,到了西北边区,普洱茶的作用仅仅是替代蔬菜化牛羊肉的腻。再无太多“高贵”的传说。而

4、普洱茶近几十年的现状呢?不难看出,其定义依然是粗茶概念。我自己记得非常清晰,我第一批批量购置的普洱茶青饼时间是 2000 年 3 月份,当时一片茶的价格(在当时算还不错的东西) ,仅 21 元/片。这种价格,可以买到什么其他的茶品?铁观音?狮峰龙井?太平猴魁?乌栋宋种?信阳毛尖?.按照同级别的东西,一片普洱连一两其他好茶都换不到。这个就要追溯历史问题了。历史上普洱茶就是粗茶。再早的印记茶不具备讨论条件,一个是没货,二个是没干仓的。从 70 年代开始聊聊就好。众所周知,昆明茶厂 1973 年模仿红茶工艺,开始研制普洱茶熟茶的发酵工艺,1974 年研制成功并于 1975 年将产品推向市场。当时为什

5、么要研究这个?其实道理是很简单的:因为刚刚做出来的新茶太苦涩了,很难喝,需要通过加速发酵让茶多酚氧化成糖类,这是最直接的理由。那后来为什么出现了港仓?这个概念,和熟茶的概念差不多,但港仓茶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一定的生茶物质没有彻底发酵。说白了,又要喝回甘,还不能太苦涩。是民众对优质口感上的真实需求。但归根结底,还是当时新产出的生茶太难喝。大家都希望喝到香甜滑顺的好普洱,但没有办法,只能走这样的捷径拔苗助长。到了后来,出了一个“宫廷普洱”概念,其实这个很好理解,就是按照绿茶的采摘指标,在不超过 30 年树龄的台地茶树上,手工精采芽尖部分,这样的茶,一般都高香但不太耐泡。在当时最贵的也就是这类茶品。

6、而当时的古树茶,手工掐下来的芽头要比台地料的长一倍以上.茶厂的人怎么会按照小叶嫩芽的标准收货?而做粗茶的概念来判断,一片台地茶区犹如梯田,人走过去手工就可以采摘,而且可以掐嫩芽部分。一个上午可以摘几箩筐。而古树茶呢?爬上树之后采不了多少叶子还不能当宫廷嫩芽卖,辛辛苦苦上了几棵树也弄不了几斤,一个不小心掉下来腿是要摔断的,农民收入本来就很低,那个年代谁会愿意去采古树茶?就算有也是摘下来自己喝喝算了,反正没多少量。所以,根据这些历史和相对科学的依据,我们大致可以判断,在 2000 年甚至 2003 年之前,是没有什么所谓纯料古树茶的,即便有,凤毛麟角,绝对不可能在市面上有批量流通。关于普尔茶越陈越

7、香的概念,我们在数月前已经认真的讨论过,就不在这里重复讨论了。大家心中应大致有概念的。自 70 年代中期一直到近期,绝对大多数人都在喝大厂的普洱茶,这个,我个人持支持态度,因为古树茶只在极少数人手上,不可能有批量生产。只要工艺到位,干净卫生,平时喝喝无妨。但是,让大厂一个批次做出以吨为单位的手采、手炒、手工揉捻、太阳晒青的古树春茶.这怎么可能?他们究竟有多大的晒场才能满足一年 5000 吨以上产量,何况勐海只是其中一个不算最大的茶厂。认真满足纯手工制作的普洱茶,一片要卖多少钱?在普洱茶普遍被定义为粗茶的时期,哪个茶农愿意用绿茶的制作工序去做普洱?又有那个消费者会用绿茶价格去买普洱?答案是否定的

8、,经济决定一切!古往今来,绝对大多数健康的人,都是向往美好事物的,对茶的要求也是一样。谁会弃香甜而去追寻苦涩?这种人一定是生活“太美满”了,需要被糟蹋一下。当普洱茶有了陈茶,之后又有了熟茶,再后有了港仓.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并没有认真考虑到原来真正意义上优质的纯料古树茶,很多都是香甜滑顺的。假设他们在几十年前就知道这些状况,而且都在在市场上都买到了这种口感的东西,那熟茶一定不会诞生,更何况港仓了。如果我们要把家里的台地料存放 N 多年之后,接近或达到香甜滑顺的口感。我们要花费的是时间,还有精力,仓储位置环境等,那如果现在刚新做出来的普洱茶就能达到这样的品饮效果,我们存茶还有何意义呢?当然,很

9、多人对普洱陈味有执着偏好(被历史和书籍误导者占绝大多数)优秀的纯料古树茶,拥有很多外观上的绝对优势,如一芽两叶或一芽三叶。叶大梗粗,芽头肥厚,很多“水蛇腰” ,春茶绒毛多。干茶闻香即芬芳甜美,有大自然原始气息。并不能以绝对的唯一标准来定义古树茶。云南海拔越高的茶区(如勐宋) ,其茶叶成品叶芽都很短小,但同样是树龄超过百年的古树茶。而一些更认真制作的普洱茶品,有些是二次揉捻的工序。被揉的更紧,所以叶芽看起来也是很瘦小。一些技术问题:手工揉捻使其条数紧结。由于是铁锅手炒的缘故,叶片和茶梗中含水量不同,在叶片被杀熟时,茶梗因为粗厚往往未必被杀熟。如果茶梗都被彻底杀熟,则叶片早就杀焦了。如果大家看到叶

10、大梗粗的茶品,如果一堆茶青里面的叶片和梗的发色完全一致,则毫无疑问是滚筒杀青的产物而非手工茶。在稍后晒干的时候,茶梗由于水分干透较为缓慢的缘故会有轻度发酵的发色,也就是茶梗略带淡红色。但叶片是绿色且鲜活的。而口感方面,古树茶和其他的茶品基本优缺点都会存在,只是轻重的问题。古树茶的涩底多数会留在舌头后根而不会长久挂在舌头前半段。就算挂也是很短时间就彻底化掉了。而古树茶的苦,是因地而异的,很多天生的苦底茶,就算是达到 500 年以上树龄,一样是苦底,这个本质是没办法改变掉的。而喉韵也是一样,有些茶再大树龄也不会有喉韵,就如你吃黄莲永远吃不出陈醋味一样。所以要评定普洱茶是否古树料,其涩感位置,留存面

11、,留存时间是第一甄选条件;其次是叶片、茶梗的厚度/绒毛等。然后是香型.要试出茶品的涩感很简单,普洱茶是最不怕高温闷泡的茶品,只要把茶品闷泡洗茶一次,闷泡一分钟之后,待水温降低到 40 度左右,大口喝,让茶汤充分浸泡口腔内的所有位置。待咽下后,闭上嘴唇,认真感受舌头在牙槽中左右动换的感觉,如果舌面产生了明显的麻涩感,而且很久不退,则百分之百不是古树茶;如果整个口腔内所有位置都有明显的麻涩感甚至钉刺感,则说明茶品有叶面打肥,有农残超标之嫌。如果喉头很燥热,就如被火烤一般,则一定不是手工茶。不要相信古树茶的树龄越大茶品就越好的传说,树和动物一样,有一定的寿命,当寿命到达晚年的时候,树干,树叶中蕴含的

12、养分一定会逐渐减少,内含物质不可能比正值青壮期的茶品更好。我手中存有云南茶区最老的一棵大茶树的 4 个叶片。云南的茶农送给我 8 片,我自己喝掉了四片叶子,至今还有四片。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种真正达到千年的老树,即便到了春天,冒出来的也不会是茶芽,而直截了当新长出来的就是叶子。这种树不可能长出什么一芽二三叶的水蛇腰,如果谁告诉你他们用千年古树茶压制的茶品很“嫩口”,那百分之百是忽悠。借此主题纠正一下茶友们对于回甘的错误认识有强烈/明显回甘的茶一定不会是什么好茶!问:什么茶才会回甘?答:喝下去之后,停一会返回来的甜才叫回甘。问:为什么会产生回甘?答:因为嘴里苦,口腔黏膜同时吸附了茶叶中的茶碱和糖

13、类,当茶碱逐渐被口水弱化后,糖分的甜度逐渐显露出来,所以产生了回甘。问:为什么好茶不会有回甘?答:因为你一喝下去的时候,嘴里就一直都是香甜的,甜一直没去何来返?真正的好茶,从第一口到最后一直都是甜的,就算有短暂的苦涩也是很轻微的。所以,有强烈回甘的茶,一般都是苦底而且很明显的茶,要等苦退了,就会有甜了。古树茶并不是全部都用来做手工茶的,当下的一些大厂,也会挑选少量的古树料切碎了调配到其他的台地料中以降低苦涩。就在班章易武等地,多数家人都有滚筒杀青机,多年下来一直秉承手采手制精选料的农家在云南根本就凤毛麟角。其主要原因还是经济问题,如果普洱茶真的价格很高了,或许,更多茶农会像对待绿茶或者铁观音那样对待普洱。因为不认真选采/做就卖不起好价格。乔丹易武茶区麻黑:一季度头春前两采总量不到 80 公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