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法学概论教学大纲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与地位法学概论是为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法学概论课程力求全面、正确地贯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紧密联系实际,较全面地介绍我国法律的现状。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法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同学应了解我国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基本概念、基本框架和我国法律制度的现状,理解、认识我国法的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达到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目的。使学生在掌握相关的内容的基础上,对于中国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有一定的了解,进而能初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法律方面的法律问题。 三
2、、课内学时分配法学概论课程按照天津电大计划安排在第二学期,课内学时 90,学分 5 分。章节 内 容 课内学时第一章 法学基础理论 8第二章 宪法 8第三章 民法(上) 10第四章 民法(下) 10第五章 劳动法 10第六章 经济法 8第七章 刑法 10第八章 行政法 10第九章 诉讼法 10期末复习 6第二部分 教学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一、主要的教学资源1主教材是文字教材法学概论 (化学工业出版社)主编周世伟。2天津电大通过天津电大网上的“天津电大在线”一栏对该课学习要点,教学辅导、练习题等做一些补充辅导,以带动学生搞好自主学习。二、教学环节(一)自学2自学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3、保证足够的时间在听课基础上,全面系统认真阅读教材和相关的参考书。(二)面授辅导面授辅导是教学的重要方式,辅导教师要全面系统掌握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通过讲解、辅导、答疑、组织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辅导课学习,以不少于课程内容时数的三分之一为宜。(三)考试要求考核学生全面系统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着重掌握重点、难点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法律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实施一体化考试,主要试题类型为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 法学基础理论法理学是关于法律这一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一般规律的理论。民法、刑法、行政法等等,这些都是法,它们调整着不同的社会关系,调整的方式也不相同,
4、但是,作为法它们本质上是相同的。法理学就是把法律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产生、特征、本质、作用、制定、实施等一般性理论问题。在法学体系中处于基础理论的地位,它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适用于法学的各个学科,所以,在学习具体的法之前,应当首先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本章阐述法理学中最为基础的内容,使大家对法能有最基本的认识。通过本章学习,应当掌握法的定义、法的特征、法的本质、法的制定、当代中国法的渊源、法的体系、法的实施、法的适用及法律关系、法律责任、法律制裁等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法的分类,法系的概念及分类,法的历史类型的划分;能够运用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教学内容:第一节 法的一般原理一、法的概
5、念(一)法的语源和词义(二)法的特征(三)法的本质二、法的作用三、法的历史发展(一)法的起源(二)法的历史类型(三)法系第二节 法的制定一、法的制定的概念二、立法体制、立法程序、立法技术3三、法的渊源四、法的分类五、法的体系第三节 法的实施一、法的实施的概念(一)法的遵守(二)法的执行(三)法的适用二、法律效力三、法律关系(一)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特征(二)法律关系的要素(三)法律事实四、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一)法律责任(二)法律制裁第四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二、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第二章 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社会制度和国家制
6、度的基本原则,在法律体系中,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的最高行为准则。本章主要介绍宪法的基本原理、宪法的历史发展、宪法基本制度、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等内容。教学内容第二章宪法第一节 宪法基本原理一、宪法的本质、概念和特点二、宪法的作用三、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四、宪法的实施保障第二节 宪法的历史发展一、宪法的历史二、宪法的分类4第三节 宪法基本制度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二、基本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四、选举制度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六、特别行政区制度第四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述二、我国公
7、民的基本权利三、公民的基本义务第五节 国家机构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三、国务院四、中央军事委员会五、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六、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七、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第三章 民法(上)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法律部门,它与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大到价格不菲的不动产房屋,小到几元钱的油盐调料,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民法的规范。本章主要阐述民法中的基础理论,使大家对民法体系有个宏观的认识。通过本章学习,应当掌握民法的定义、调整对象、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概念、特征、民事法律关系要素、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起止、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
8、、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行为的法定情形、代理的概念和特征、无权代理、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民事责任归责体系、构成要件;理解民事法律关系分类、代理的分类、代理的终止、诉讼时效的分类、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能够运用民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教学内容:第一节 民法概述一、民法的概念二、民法的调整对象三、民法的基本原则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点5二、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四、民事法律事实第三节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一、自然人二、法人第四节 民事法律行为一、民事法律行为 二、无效、可变更、可撤销和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第五节 代理一、代理的概念
9、和特征二、 代理的种类三、无权代理第六节 诉讼时效一、诉讼时效概念和特征二、诉讼时效的种类三、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第七节 民事责任一、 民事责任概述二、违约责任三、侵权责任第四章 民法(下)本章涉及到最为基本的民事权利。从权利的客体看,民事权利分为人身权和财产权。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财产权按照权利的功能分为物权和债权。物权定分止争,债权标的流转,创造更多价值。人是有思想的生物,人的思想同样可以创造价值,这就需要知识产权法来保护这些重要的思想。人是社会性生物,所以会有婚姻家庭法和继承法来调整人的社会关系。民法(下)整个就是写了个大大的权字。通过介绍物权,债权、人身权、知识产权、婚姻家庭和继
10、承的权利内容,树立人们心中的权利本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教学内容:第一节 物权一、物权知识概述二、所有权三、用益物权四、担保物权第二节 债权6一、债权概述二、合同第三节人身权一、人身权概述二、人身权具体类型第四节知识产权一、知识产权概述二、专利三、商标四、著作权第五节财产继承一、财产继承权概述二、法定继承三、代位继承与转继承四、遗嘱继承和遗赠第六节婚姻家庭法一、婚姻法概述二、婚姻制度三、收养第五章 劳动法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劳资双方的问题越来越多。最为明显的是每年年关时都会被媒体大量报道的农民工讨薪事件。如果把这个问题作为社会问题探讨,角度多种多样。但如果从
11、法律角度探讨,则必须回归到劳动法的具体规定。劳动法是为了保护劳动者而建立的相关的法律制度。本章着重介绍劳动法的相关知识,包括劳动法的产生,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法主体,保护劳动者的主要制度,最重要的是劳动合同法的内容,通过学习劳动合同法,认识劳动合同的分类,熟悉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者知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各自的解除权,如果产生纠纷,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法解决劳动争议,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教学内容:第一节劳动法概述一、劳动法的历史发展二、劳动法基本原理三、劳动法的基本特征四、劳动法主体五、基本制度7第二节 劳动合同法一、劳动合同二、集体合同第三节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一、劳动争议二、劳动争议处
12、理程序第六章 经济法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本身存在的缺陷,市场失灵,对市场主体造成较大的利益损失,为了弥补市场失灵,政府通过经济手段积极干预,从而出现了一系列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举措,将这些措施制定成法律,就有了经济法。本章主要介绍经济法产生的基础理论,介绍市场中活跃的经济体的组织形式,包括公司、合伙等多种形式的经济体,重点介绍市场规制的重要举措,包括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如何对消费者进行偏向性保护,产品责任如何严格规范经营者的责任,最后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有那些举措。比如在政府采购、预算决算、税收、金融监管等各个方面的法律规定。经济法本身具有大而庞杂,不体系化的特点。作为非法律专业的学生
13、,要求大家知道经济法的相关基础知识,尤其自己作为消费者时,能够明确知道运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为重要。 教学内容:第一节经济法基础理论一、经济法的产生二、经济法的概念和意义三、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四、经济法的调整方法第二节经济法主体一、经济法主体二、公司法三、合伙企业法第三节市场规制法一、反不正当竞争法二、反垄断法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四、产品质量法五、价格法六、广告法8七、会计和审计制度第四节宏观调控法一、财政法律制二、预算法三、政府采购法四、税收法律制度五、金融法第七章 刑法刑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的基本法律之一。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
14、律规范的总和,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惩罚犯罪的有力武器,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法律地位。教学内容:第一节 刑法概述一、刑法的概念和任务二、刑法的基本原则三、刑法的适用范围第二节 犯罪一、犯罪概念二、犯罪构成三、排除犯罪的事由四、故意犯罪的形态五、共同犯罪第三节 刑罚一、刑罚概述和目的二、刑罚体系三、刑罚裁量四、刑罚执行第四节 刑法分则概述一、危害国家安全罪二、危害公共安全罪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四、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五、侵犯财产罪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9七、危害国防利益罪八、贪污贿赂罪九、渎职罪十、军人违
15、反职责罪第八章 行政法学行政法是我国重要的法律制度,是调整行政权如何行使以及监督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本章重点介绍我国行政实体法的内容,包括行政法概述、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复议以及行政赔偿,在学习本章时,除阅读本章的教学内容外,应观看专家讲座,完成本章综合测试,以检验本章的学习效果,总结学习要点。为了提高拓展知识范围和提高我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阅读本章推荐论文、专著以及阅读理论探讨部分。教学内容:第一节 行政法概述一、行政法的基本概念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三、行政法的法源第二节 行政主体一、行政主体概述二、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三、其他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四、行政主体与
16、国家公务员第三节 行政行为概述一、行政行为二、行政行为的分类三、行政行为的成立和合法要件四、行政行为的效力第四节 行政立法一、行政立法概述二、行政立法的分类以及行政立法程序三、行政立法的效力第五节 行政处理一、行政许可二、行政征收三、行政给付四、行政裁决第六节 行政处罚一、行政处罚概述10二、行政处罚的原则三、行政处罚的种类与设定四、行政处罚的管辖与适用五、行政处罚的程序第七节 行政强制一、行政强制执行二、行政强制措施三、即时强制第八节 行政合同一、行政合同概述二、行政合同行为第九节 行政程序一、行政程序以及行政程序法概述二、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第十节 行政复议概述以及行政复议范围一、行政复议
17、概念以及行政复议目的二、行政复议范围三、行政复议的排除范围第十一节 行政复议机构、管辖以及行政复议参加人一、行政复议机构二、行政复议的管辖三、行政复议参加人第十二节 行政复议程序一、申请与受理二、行政复议的审理第十三节 行政赔偿一、行政赔偿概念以及行政赔偿的范围二、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第九章 诉讼法诉讼是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按照法定程序解决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由于诉讼所解决的案件的性质不同,诉讼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同,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与此相对应,目前,我国共有三部诉讼法典,分别是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 。诉讼法属于程序法,和实体法相比,它所规定的主要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得以实施的程序或方式的法律。实体法和程序法不是截然分开的,实体法是基础,程序法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