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藏族文化讲义序言一、关于文化 (culture )内涵的讨论culture 这个词,从词源上说与 cultivation、agriculture、horticulture 等词有直接联系,都有“栽培”、 “培育”的意思,在现代生物学及化学领域,culture 指的是在实验室里对某种霉菌(mould )或细菌(bacterium )的培养。18 世纪时,culture 引申为“人类的发展”(人的培养) 。首次将 culture赋予“文化”内涵的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 泰勒(Edward Tylor) ,他在 1871 年所著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一书中认为:“文化是一个复
2、合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具备的任何能力及习惯。 ”不难看出,这一定义侧重于culture 的社会性及精神性阐释。此后百年间(人类学形成的时期)关于“文化” 的界定不一而足(美国人类学家 C. Kluckhohn 就曾列举出将近 300 种不同的“文化”定义) ,但正如泰勒及一些人类学家(如 E. Sapir、R. Benedict)形成的默契:文化是一个族群、一个社会之个人习得( learned)而代代相承的行为方式(能力、习惯)及思维方式(信仰、知识) ,因此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传统、一种记忆,同时文化应是各具特质而自有其独特价值的积淀(例:饮
3、食文化不同菜系的传承) ,如民族气质(ethos,又称作“文化精神 ”) ,它指的就是区分一个族群与另一个族群,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之不同的性格、性情、情感特质,尤其是价值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藏族文化这门课包含了最具藏族特色的内容:藏族宗教、藏族文学与艺术以及藏族的民俗景观等等,作为认知藏文化的入门通道,藏族生活的地域及相关的历史知识是必须要了解的。Barnard, Alan & Spencer, Jonathan ed., Encyclopedia of Social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Routledge, London & New York, 1996
4、二、藏族生活的地域中国境内的藏族分布在广袤的青康藏高原上,当前我们习惯按藏语方言的种类将藏区大体分为西藏(Bod) 、安多(A-mdo)和康区(KHams):西藏 即今西藏自治区除昌都以外的地区,方言以拉萨话为标准语;安多包括今青海、甘肃藏区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方言以夏河话为标准语;今西藏昌都、云南迪庆及四川甘孜三大地区称为康区,方言以德格话为标准语。当然藏语内部的方言差异较此复杂得多,这三个地区的划分也体现了族群的不同。藏族传统的地域观念则是将整个藏区(Bod-chen-po)划分为 阿里三围(mNGav-ris-skor-gsum) 、卫藏四茹(dBus-gtsang-ru-bzhi
5、)及多康六冈(mDo-khams-sgang-drug) ,相应地,西方人也习惯将藏区分为西部藏区(Western Tibet,西藏) 、中部藏区( Central Tibet,中藏)及东部藏区(Eastern Tibet,东藏) 。阿里三围狭义上指达(sTag) 、莫(Mo) 、拉达(La-dag)三地或芒域(Mang-yul)湖围 包括今阿里普兰(sPu-hreng)至后藏昂仁(NGam-ring) 、吉隆(sKyid-grong )一带,在拉达克王统形成初期芒域也包括拉达克、布让(sPu-rangs,即布商)雪围(今阿里普兰一带)及古格(Gu-ge )崖围,广义上还包括于阗(Li-yul
6、) 、小勃律( Bru-sha)及大勃律(sBal-ti ) 【Bru-sha 所在的地域相当于今天查谟克什米尔(Jammu and Kashmir)巴基斯坦控制区的吉尔吉特地区(Gilgit ) ,即汉文古籍所说的小勃律。sBal-ti 则相当于今天查谟克什米尔巴控区的伯尔蒂斯坦2(Baltistn,一译 “巴尔蒂斯坦”) ,即汉籍所说的大勃律,现居民多为信伊斯兰教的巴尔蒂族(Balti) ,藏文的 sBal-ti 显系族称,伯尔蒂斯坦亦以族名为地名,意为“巴尔蒂之邦”。伯尔蒂斯坦在吉尔吉特的东南】 。卫藏四茹分为前藏的伍茹(dBu-ru) 、约茹(g-Yon-ru)与后藏的叶茹(g-Yas
7、-ru) ,茹拉(Ru-lag) , “茹(ru) ”意为“翼” ,是吐蕃王朝时期的军政单位。多康六冈则有撒茂冈(Zal-mo-sgang ) 、察哇冈(TSHa-ba-sgang ) 、玛尔康冈( sMar-khams-sgang) 、包伯尔冈(sPo-vbor-sgang) 、玛尔扎冈( dMar-rdza-sgang)和木雅冈(Mi-nyag-sgang) ,相当于今天甘、青、川、滇藏区及西藏昌都地区。以现今行政区划而言,藏族居住的区域包括西藏自治区(1 个地级市:拉萨;6 个地区:阿里、那曲、山南、昌都、林芝、日喀则;73 个县)以及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的十个藏族自治州和两个藏族
8、自治县(即青海省的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 。上述地区是在 1951-1965 年间先后建立的,其形成有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还是因为元代以来中国历代中央政府对藏族地区实施统一行政管理的结果安多政教史 ;藏族史学思想论纲 。第一讲 藏族史概说一、 “蕃” 的由来“蕃”(Bod )或“蕃巴” (Bod-pa)是藏族人对自己生活的地区所取的名称,也是藏族人的自称,而非其他地方的
9、人所命名。关于“蕃”的含义,主要有四种说法:(一)在这个地方农业生产尚未发达以前,人们通常以狩猎为生。由于散居在偏远地方的牧民经常遇到自然灾害、盗匪或野兽的袭击,必须相互加强联系,所以一旦有情况出现,便从山岗高处大声用“噶耶”或“瓦耶”之声高呼对方,这种呼唤即称为“ 蕃巴” ,久而久之,呼此“ 蕃”之声,自然成为其地名。 (二)古代西藏的居民把高原“ 牧区”和低谷“林区” 之间的温寒相宜,以经营农业为主的地方称为“蕃” 。历史上,悉补野(spur-rgyal ,对西藏地区更为古老的称呼)赞普兴起于雅隆,当时这一地区应是经营农业的中心,故名“蕃域”(Bod-yul) 。后来,吐蕃赞普从雅隆周围逐
10、渐将权势扩展到卫藏地区(dBus-tsang,大致相当于今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四地区) 。特别是藏王松赞干布时期起,将吐蕃四面八方的部落纳入治下,疆域扩大,遂将赞普控制下的一切地方取名为“吐蕃”。藏学家吴均认为, “吐蕃”(sTod-bod )意即“上部蕃区”,藏族人的观念以西为上,以东为下,故将西部的腹心藏区称为“吐蕃”。西方人则因之称西藏为 Tibet。 (三) “蕃” (Bod )与古老本教的“本”(Bon )相通,在古藏文中,Bod 与 Bon 词尾的 d和 n 是可以互换的。 (四)近代著名历史学家更敦群培(dGe-vdun-chos-vphel, 1903-1950)在他所著的
11、白史 (Deb-ther-dkar-po )中说:“ 当今除汉语外,其它诸多语言均呼西藏为 Ti-bhad,这显然是往昔汉语称呼西藏为吐蕃( Tuvu-phan) 与蒙语中称呼西藏为图伯特(Thu-bhad) 转变而成的。 ”更敦群培不太同意 Bod 源自本教的 Bon 且上古时 Bod 与 Bon 可以互换的传统观点,他认为 Bod 系藏地初民任意创造的无义原始词或源自悉补野(spur-rgyal/spu-rgyal) 。“蕃”的意义难以考订正如西方人以“ 秦”(China, Chine, Cina, SinSinology)称中国,但“秦”的原始意义至今也无人能解释清楚。西藏一名则是“中国
12、西部”及“卫藏”的缩合词, “安多”也是缩合词,它指的是青海阿钦冈甲山(A-chen-gangs-rgyab)和多拉山(mDo-la)及其以下的地区,康区的“康”一般是“地区”的意思。二、藏地上古史7 世纪吐蕃王朝建立前的雪域历史,我称之为藏地上古史,这一长时段的历史,由于现今可利用的文字证据相对较少,大多学者或视之为传说时代,或感到藏地的一些起源问题剪不断、理还乱。3传说往往是变形的历史,如果我们认真考证一番,不仅可以看出这些起源“传说”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而且还能廓清一些隐藏在藏地起源问题背后的早期史实及历史观。(一)人类起源西藏的观世音 (bKav-chems-ka-khol-ma)是
13、吐蕃王朝时期的一部藏史名著,此书有这样一段记载,说的是观世音菩萨(sPyan-ras-gzigs-dbang-phyug)想化度雪域有情,但俯瞰藏地上、中、下三部的情形之后,才知此地除了山河林兽外,并无作为化机的人。当时观世音身边有一大力猴弟子,因两位国王争一仙女使他无所适从,观世音便叫他到北方雪域深山修离苦之术,并为他授戒传法,起名“猕猴禅师 ”。某天,猕猴禅师正在坐禅时,一岩罗刹女扮成雌猴前来要求与他婚配,猕猴禅师不为所动。罗刹女转而化作妙龄美女又来引诱猕猴,一连折腾了八天,猕猴就是不肯答应她,罗刹女即以自杀相威胁,猕猴心想:与她成婚,就是破戒;不与她成婚,她就会自寻短见,如此自己的罪孽更
14、大。他左思右想也无法得解,只好求教于观世音,观世音看化机已到,便说,既然这样,就与她成婚好了。临走时观世音赏赐了猕猴三样法宝:一是五谷种子,二是加持宝藏开采,三是认其后嗣为佛之嫡系。猕猴遂回去与罗刹女成婚,此后子孙繁衍,靠菩萨的赏赐种五谷、撒金沙、兴佛裔,衣食不愁。这些子孙分为父系、母系两大类:父系后裔大多虔信佛教,善良聪明,大智大勇,勤奋克忍;母系后裔则无信仰、少悲悯、贪财色、爱嫉妒、啖生肉、人暴戾。不久猴子猴孙因争斗而分为色(Se) 、穆(rMu) 、东( lDong) 、董(sTong)四个部落。后世史书如红史 (Deb-ther-dmar-po) 、 西藏王统记 (rGyal-rabs
15、-gsal-bavi-me-long ) 、 汉藏史集 (rGya-bod-yig-tshang ) 、 新红史 (Deb-ther-dmar-po-gsar-ma) 、 贤者喜宴 (CHos-vbyung-mkhas-pavi-dgav-ston) 、 西藏王臣记 (Bod-kyi-deb-ther-dpyid-kyi-rgyal-movi-glu-dbyangs)等关于藏地人类起源的观点皆录此说,不同的是红史和西藏王臣记认为罗刹女是度母(sGrol-ma)变化而成, 西藏王统记又补充说猴子们吃了五谷之实后, “皆得满足。毛亦渐短,尾亦渐缩,更能语言,遂变成为人类。 ”这一传说日后渐渐成为精
16、英史观与大众史观的共识。传说的发生地在泽当(rTSed-thang,今山南地区行政公署驻地) , “泽当”意即“(猴子)嬉戏的坝子”,许多学者认为这个传说是经过佛教人士加工的进化论例证。我在西南民族学院学习藏文期间,朗氏家族史 (Rlangs-kyi-po-ti-bse-ru-rgyas-pa)的译者阿旺先生( NGag-dbang)曾对我谈及他的看法,他认为据古生物学家、古地质学家的考察勘探证明,泽当在远古是一块大河(雅鲁藏布江)奔流、桃红柳绿之地,很适合人类生息繁衍,这个传说应是基于事实的说法。最近一、二十年在西藏发掘的大量远古实物也可以找到藏区人类如何发展的一些科学证据。我也同意泽当的自
17、然环境适合人类生息繁衍这一观点,不过由猴变人的说法与进化论的主张有相符之处应是一种巧合,如果是由牛变人,由马变人,是否就只能视作传说呢?在我看来,这个传说包含的本土观是猕猴与罗刹女繁衍之父系、母系后裔的特征,这一特征描写想告诉我们两个相互关联的主题:(一)菩萨间接创造了藏地的人类,佛教使藏地进入文明社会;(二)藏族人应以父系特征作为善慧标准,信佛教的人是文明世界的属民,母系的特征则说明不信仰佛教的人便处于野蛮状态。(二)世界的形成及王统的由来西藏的观世音关于世界形成及最初王统的说法多源自阿毗达磨俱舍论 (Abhidharma-koa/mNGon-pa-mdzod) ,汉译佛经也见于佛说长阿含经
18、 (Drghgama/Lung-ring-mo) 。世界的形成先由诸有情业增上力于最下依止虚空, “安立器世间/ 风轮最居下/其量广无数/ 厚十六洛叉/次上水轮深/十一亿二万/下八洛叉水/余凝结成金/此水金轮广/ 径十二洛叉/ 三千四百半/ 周围此三倍。 ”金轮上有九大山,妙高山(须弥山)居其中,其余八山周匝绕妙高山,山与山之间有内海,第七山外有四大部洲,即南赡部洲、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和北俱庐洲,最外为铁轮围山,这就构成一个世界。虚空生风轮,风轮生水轮,水轮生金轮,物质世界的形成经历了气体液体固体的演化过程。 佛说长阿含经又说,这样形成的世界佛教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形成小千世界,一千个
19、小千世界名为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构成大千世界,如此组合的结果便有了三千大千世界。 阿毗达磨俱舍论继而说道:“劫初时人有色意成,肢体圆满,诸根无缺,形色端严,身带光明,腾空自在,饮食喜乐,长寿久住。 ”后来有状如酥蜜的地味(白酥油状之地醍醐)生出,甘美芳香,有一人贪食后众人竞相取食,其后又依次有地皮饼、林藤、香稻生出,这些食物在佛说长阿含经里出现的顺序是自然4地肥粗厚地肥自然粳米, 西藏的观世音则为牙皂花状的地醍醐蘑菇状的地醍醐香稻。众人吃了这些食物后,光音天特性的身光转灭,体内“垃圾”增多, “其食多者颜色粗丑,其食少者色犹悦泽,其端正者生憍慢心,轻丑陋者,其丑陋者生嫉恶心,憎端正者,众生
20、于是各共诤讼。 ”其后男女渐有情欲,众人好吃懒做,为多取香稻发生分田纠纷,这时有一贤德出来为大家均分田地,广得人心,大家遂拥他为王,呼他作“大三末多王”,自西藏的观世音始,历代藏族政教通史都称之为“众敬王(Mang-bkur-rgyal-po) ”,此王即世间最早的统治者, 红史 、 雅隆尊者教法史 (Yar-lung-chos-vbyung) 、 西藏王统记等后世藏史皆宗此说。按佛法的观点,有了贪欲就有了业,由神即堕落为人,人只有修证四谛,方能离苦得乐,这里我觉得隐含着一种互动关系,即,这一主题其实在中原的民间传说里也不少见,喜新厌旧的好奇心大致是人类的共神 人有 欲修 行性。在常人的经验里
21、,婴儿吃母乳的阶段对一般疾病都有免疫力,而断乳之后便到了“人食五谷而生百病”的时期。从社会进程看, 俱舍论为我们展现了人类从平均分配到阶层出现的历史背景。佛法的宇宙观则是对世界形成和宇宙无限进行客观描述的科学认识论,佛法之本质并非何种有神论或形而上学。不难看出,佛教创世说向我们揭示了一些上古藏地乃至整个人世间(赡部洲)自然演化及社会变迁的历史要素。西藏的观世音将众敬王与西藏王统的起源连为一线,其传承顺序先由众敬王净饭王(Zas-gtsang)乔答摩(Gtama )甘蔗族(Bu-ram-shing-pa) ,这一系统在雅隆尊者教法史 、红史 、 西藏王统记 、 汉藏史集 、 青史 (Deb-th
22、er-sngon-po) 、 新红史等史书中记载基本一致。 西藏的观世音说甘蔗族之后又衍出释迦族(SHakya) ,释迦族的一位王子名叫山居(Ri-brag-pa,音译为 “日札巴”) ,由他五传至夏尔巴王(SHar-pa,东方王) ,夏尔巴王有二子:一名嘉森(sKyabs-seng ) ,一名百军(dMag-brgya-pa,音译为“马甲巴”) 。二子因争王位而失和,结果嘉森在战争中获胜。百军对败因不解,便去问卦,卦师只是预言道:“殿下将喜得一非同寻常的贵子,他将被天神用天绳拉上十三重天。到适当的时候,他将顺着天绳重返人间,降凡到雪域吐蕃的朗日山谷,主宰雪域吐蕃的众生直到寿终正寝。 ”不久百
23、军的夫人果然生下一个褐发碧眉、螺齿鸭掌、眼皮上阖的儿子,百军认为此等怪相之子不吉利,就命仆人杀了他。仆人不忍,便把他装入一铜匣扔进了恒河(sKal-ldan-shing-rta) 。铜匣飘到广严城(Vail/Yangs-pa-can) ,一农夫将之捞起,并把此子带到密林中抚养长大。一天,此子向农夫问起自己的身世,方知自己本是必死之人,万分惊恐之下逃入深山。当他朝雪域方向北上时,忽然天神垂下天梯且用一根天绳系在他的顶髻上,将他牵引到天宫生活。某天他想获得一件如意天神之宝,长寿圣智天认为雪域吐蕃可以满足他的愿望,于是拽着他头顶的光绳将他放到尧布神山(lHa-ri-rol-po) ,此时恰有十二位本
24、教大德在山上祭天,见他前来,忙上前询问他的来历,知他是“从天而降,乃天界之神”,随即大家用担架将他肩扛而回,部落乡亲一致选他为王,称为“ 聂赤赞普(gNYav-khri-btsan-po ) ”,意即 “肩舆王”,并建雍布拉岗(Yum-bu-bla-sgang,今山南乃东西南)居住,聂赤赞普就是吐蕃历史上的第一位赞普,藏族人有谚语曰:“村庄莫早于雅隆索卡部落,国王莫早于聂赤赞普,宫殿莫早于雍布拉岗 ”。 雅隆尊者教法史即认同此说。与此不同, 布顿佛教史 (Bu-ston-chos-vbyung,即佛教史大宝藏论 )认为聂赤赞普或是憍萨罗(Ko-sa-la)胜光王(gSal-rgyal)的五世孙
25、,或为坚形王(gZugs-can-snying-po)幼子小力(sTobs-chung )的五世孙,他也可能是勃萨罗(Bad-sa-la/Pad-sa-la )出光王(vCHar-byed)之子。雅隆尊者教法史直接引述了布顿佛教史的这三种说法, 西藏王统记也沿袭了其中的二说,只是聂赤为坚形王之五世孙一点与布顿佛教史有异。 雅隆尊者教法史和西藏王统记皆是两类观点并采。 西藏王臣记亦说聂赤之父是百军王,五世达赖还引用了青史称呼聂赤赞普的名字“赤 赞普 沃德(KHri-btsan-po-vod-lde) ”, “沃德” 即 新唐书 吐蕃传中的“鹘提”,全称“鹘提悉勃野(Vod-lde-spu-rgy
26、al) ”。从聂赤赞普到直贡赞普( Gri-gum-btsan-po) ,其间共历七位赞普,史称“天座七王(gNam-gyi-khri-bdun) ”,是时赞普去世后都由头上的光绳牵引升天,故无坟墓留下。吐蕃王朝时期的碑文除了载录各种盟誓史料外,自天神而为人主的观念也可在其中得到应证,如唐蕃会盟碑正文第一句就说:“圣神赞普鹘提悉补野自天地混成,入主人间,为大蕃之首领。 ”谐拉康碑甲亦以“天降之王赞普赤德松赞之诏敕”开篇。直贡赞普与大臣洛昂(Lo-ngam)比武时因光绳被自己砍断而只能在死后葬于地下。直贡之子布代贡杰(sPu-lde-gung-rgyal )执政时有贤臣如来杰(Ru-las-sk
27、yes )辅佐,开渠引水,冶矿架桥,播下了吐蕃文明的因子。从天座七王至赞字五王5(bTSan-lnga)共历二十七代,其间本教扮演了护持吐蕃国政的角色。综上所述我觉得可作如下推论:(一)聂赤赞普是当时吐蕃中心雅隆地区(Yar-lungs)的部落首领;(二)以红史的观点辅证,聂赤赞普自天神而为人主应是本教史观,迎奉他的是本教徒,而事实上当本教徒问他从哪里来时,双方语言不能沟通,他便说“赞普”,并“手指天空,这十二人理解为他从天而降” ,误解加上本教徒对天的崇信使当地人视他为天神,实际上他是一位具有个人魅力(charisma)的外来者 外四族之吐蕃的始祖,而他的先祖世系又明显带有印度佛教色彩,不过
28、佛教史家们仍忠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本教对吐蕃王政的影响;(三)因为天座七王无陵墓留存于世就说他们为天神是一种演义式的说法,可能的情况是天座七王时期尚无陵寝制度,而从直贡赞普和布代贡杰父子时吐蕃进入最早的文明期,赞普死后始有墓葬之规,由此可见将天座七王视为传说人物是十分草率的看法;(四)藏地的人类和王统都起源于今天以泽当、乃东为中心的山南地区。汉藏史集说聂赤之父为护狮王(rGyal-po-skyabs-seng) ,护狮王即嘉森王的意译,嘉森王在各史中实际又引出另一个问题:藏族的族源。(三)藏族的族源西藏的观世音未述及藏族的来源,但曾谈到嘉森王子争得王位,而“嘉森”这个名字恰与藏族的族源直接相关。
29、 布顿佛教史说藏族“是嘉森王的五个王子与十二支凶悍的敌军交战的时候,汝巴底王(Ru-pa-ti)领着他的军队约一千人,乔装为妇女逃遁到大雪山丛中,逐渐繁衍而成的。又西藏的传说故事中说,是由猴和罗刹女交配而来的。 ”新红史亦说:“关于西藏人最初之形成情况,有所谓猴与岩魔女相合而成之说。再者,在诤时之初,嘉森王之第五子,当他打败茹扎(Ru-tra)军时,有名叫茹西王者(Ru-shi ) ,他乔扮女装随军逃往西藏,居于雪山之中,遂由此而形成一些人类。”这两段论述皆是将藏地人类的起源与藏族的起源混为一谈。 红史的说法是:“(一位)名叫嘉森的国王,他的小儿子领着军队穿女人服装逃往雪山之中,后来世代为西藏
30、的国王。 ”蔡巴的观点又是将藏族族源与王统起源等视。 西藏王统记似综合了前人各说,萨迦索南坚赞如是论道:“马甲王(百军王)有三子,其最幼者,颇具德相,未得王位,乃尊神指示,令其改作女装,流放至于藏地。”青史则较明确地说道:“嘉森五子歼灭十八支军团或说十二支军团时,汝巴底王和一支军团交战失败,伪着妇女装而逃到雪山丛中居住,而发展出的族群,即现今所称的藏族(Bod) 。 ”如意宝树史 (CHos-vbyung-dpag-bsam-ljon-pa)总结道:“嘉森五子与十二部敌军相战,战败后梨波底王(Ri-pa-ti,应作 Ru-pa-ti)领兵数千,穿着女人服装逃往雪山之中,从这里衍生出藏人。 ”由
31、此可见,藏族的起源可能是上古部落战争中嘉森王之子汝巴底王带着一支数千人的溃败军队逃到雪域悉勃野之地,统摄当地土著,逐渐形成藏族,嘉森和汝巴底都是印度化的名字,这是早期藏族史家对印度文化崇敬的表现,但从藏文史料来看,此嘉森显然不是西藏的观世音所说的那位嘉森王子。关于藏族的族源,中原正史的观点基本是一种推测, 旧唐书吐蕃传说:“吐蕃在长安之西八千里,本汉西羌之地也,其种落莫知所出也。或云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后也,利鹿孤有子曰樊尼,及利鹿孤卒,樊尼尚幼,弟傉檀嗣位,以樊尼为安西将军。后魏神瑞元年,傉檀为西秦乞佛炽盘所灭,樊尼招集余众以投沮渠蒙逊,蒙逊以为临松太守。及蒙逊灭,樊尼乃率众西奔,济黄河,逾积石
32、,于羌中建国,开地千里。樊尼威惠夙著,为群羌所怀,皆抚以恩信,归之如市。遂改姓为窣勃野,以秃发为国号,语讹谓之吐蕃。 ”新唐书吐蕃传则说: “吐蕃本西羌属,盖百有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有發羌、唐旄等,然未始与中国通,居析支水西,祖曰鹘提勃悉野,健武多智,稍并诸羌,据其地。蕃、發声近,故其子孙曰吐蕃,而姓勃窣野。或曰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后,二子,曰樊尼,曰傉檀。傉檀嗣,为乞佛炽盘所灭。樊尼挈残部臣沮渠蒙逊,以为临松太守。蒙逊灭,樊尼率兵西济河,逾积石,遂抚有群羌云。 ”构成藏族的“群羌”应生活在大积石山(治所相当于今天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黄河之滨的贵德县)以西的黄河流域或析支水西的地域,二者
33、所指的地理范围基本相当。此外, 新唐书吐蕃传 的“樊尼说”系承袭 旧唐书吐蕃传的观点。 “發羌”的“發”读作b,故说“蕃、發声近” 。如前所述, 新唐书吐蕃传将 “窣勃野”或“悉勃野”倒为“勃窣野”或“勃悉野”,二者皆为西藏古称 sPu-rgyal 的音译。综合两唐书 吐蕃传来看,藏族可能源自一个庞大的西羌族群,其中含有樊尼部众的后裔。以两唐书吐蕃传的记载与藏族史书的说法相对证,可以看出二者内在逻辑的相似性:秃发利鹿孤或沮渠蒙逊相当于嘉森王的角色,樊尼盖为汝巴底王的汉化称呼,反之亦然,只是沮渠蒙逊6与樊尼非父子关系。秃发鲜卑控制河湟诸羌达十八年(397-414) ,樊尼又于羌中建国,散处河、湟
34、、江、岷间的羌人即今安多和康区藏族的祖先,他们对秃发鲜卑系统的影响应居于主导地位。至此我认为,一支西羌或鲜卑的败军在其酋首的率领下,西迁至多康或卫藏之雪域,与卫藏的内四族及河、湟、江、岷间以蕃(發)羌(Bod)为主的各个族群(包括外四族)不断同化、融合,遂形成后世的吐蕃藏族。藏地上古史事考 三、吐蕃赞普王统(一)赞普松赞干布( 617-650)1.出生及继任赞普吐蕃赞普松赞干布(Srong-btsan-sgam-po )是吐蕃王朝的建立者,也是藏族人民无比爱戴的一位古代民族英雄。松赞干布是悉补野世系中第三十一代赞普囊日松赞(一译“朗日松赞”)与蔡邦氏珠玛脱嘎之子,公元 617 年(藏历火牛年)
35、 ,生于墨竹工卡的强巴弥居林宫殿。王子刚降生时肌肤洁白,相貌端庄,身驱比一般小孩大,且胜过他人,父母君臣见到后都非常高兴,据说生日宴庆极其丰盛。王子发育成长到了少年之时,已经是一位智勇超群之人,父王欢喜,臣僚赞美。囊日松赞执政时百姓懂得了食盐的功用,并开始驯化牦牛、绵羊等牲畜,赞普的功绩有目共睹,但是,囊日松赞后半生率军征服的达布、工布(均在今林芝地区) 、娘布(在今日喀则年楚河流域)以及远离悉补野的象雄(羊同)和犛牛苏毗等一些小邦或部落联盟,以前只承诺为所属臣民,却未建立赞普的强力统治,致使他们一旦有机会就起来反叛。同时,一些心术极坏的内侍也与敌人勾结。一天,囊日松赞出巡至香丹巴北山时稍作休
36、憩,两个侍从宰了一头牦牛,煮了一锅牛肉给赞普吃,赞普即刻被毒死。此后,才满13 岁的王子松赞干布被娘芒波杰尚囊、噶尔 芒相松囊、琼波 邦赛苏孜等大臣拥立为赞普。这位年少的赞普在困难和危险面前非但没有丝毫退怯,反而像他的名字那样表现出了勇毅深沉的个性。西藏的观世音2.功绩统一吐蕃 : 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说:“王子松赞幼年亲政,先对进毒为首者断然尽行斩灭,令其绝嗣。之后,叛离之民复归治下。 ”在征服吐蕃东北部的苏毗国方面, 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说:“后,娘 芒波杰尚囊发兵征讨苏毗诸部落,有如种羊领群之方法,以舌剑唇枪服之,不失所有户数,全纳入治下为庶民”。后来,松赞干布亲自出巡北道,未用一兵一卒,迫
37、使北面的汉人和吐谷浑人朝贡纳税,从此将吐谷浑纳入治下。约在公元 644 年,松赞干布依靠嫁到象雄的妹妹提供的诸多情报最终将象雄征服。统一的局面为他建立强大的吐蕃王朝奠定了坚实基础。发展生产 :经济上,松赞干布着力恢复发展农牧业生产,农田牧场分开经营,且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以防旱排涝(今天一遇洪灾往往叫子弟兵去堵) 。军政合一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松赞干布开始实施一系列建政举措。首先他与众臣商议,经他对吐蕃中部地区的地形地貌详细考察后发现,今拉萨河下游卧塘湖边景致优雅,地势宽阔平坦,呈现出瑞兆吉相。如果迁都卧塘,还可摆脱山南旧势力的制约,父王的悲惨下场对于松赞干布来说是刻骨铭心的,迁都卧塘对征讨苏
38、毗等叛附无常的族群也有好处。于是君臣决定在公元 633 年迁都卧塘。迁都后,松赞干布命人清查了以前的各部落百姓,并安抚民众,平等对待每一个部落。他又把吐蕃地区划分成军政合一的五茹(翼) ,即伍茹(中翼,中心在今拉萨地区) 、约茹(左翼,中心在今山南乃东) 、叶茹(右翼,中心在今日喀则南木林) 、如拉(分支翼,中心在今日喀则拉孜地区) 、苏毗茹(今西藏北部及青海西南部) ,分设长官、元帅等职,五茹的总兵力约有 61 万人,为日后吐蕃的强盛提供了强大的军事基础。中央官制 :吐蕃的官制较为繁琐,在此谈谈有代表性的尚(zhang )和论(blon) , “尚”是与吐蕃王室通婚的国舅家族成员,没庐氏(v
39、Bro) 、琛氏(mCHims) 、蔡邦氏(TSHe-spong ) 、那囊氏(sNa-nam)等家族都是吐蕃王朝史上位高权重的尚族, “论”是未与吐蕃王室通婚的贵族,尚和论都7是贵族称号,与实际职位无直接联系。各级官员,一般以瑟瑟(应为绿松石) 、金、金涂银、银、铜等为章饰,以区别品位的高低。另外,吐蕃人还有一些形象的称号,如虎豹誉英雄,狐尾表懦夫。法律伦理 :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需要法律和伦理来维系,为此,松赞干布君臣制定了十善法及在家道德规范十六条。十善法来自佛教教义,佛教认为有业就有六道轮回(参中国佛教旅游 ,pp. 10-11) ,人造的恶业或黑业主要有十种:杀生,偷盗,邪淫,妄语
40、,恶口,两舌,绮语,贪欲,瞋恚,愚痴。前三者无须解释。妄语即说假话,作伪证。恶口是以恶毒语言或谣言谩骂、攻击别人。两舌即挑拨离间,播弄是非,颠倒黑白,不讲信用。绮语就是冠冕堂皇的漂亮话、套话、废话以及今天一些人热衷的“荤玩笑”。贪欲在当今社会不外乎金钱、权势和声色犬马的享乐欲。瞋恚即发怒。愚痴则是遇事无自主性,轻信他人妄言,不明事理,易生偏见和邪见。佛教认为远离十恶就是十善。遵循十善的底线就是人要有廉耻感。在家道德规范十六条则是:1.敬信佛、法、僧三宝;2.求修正法与文字;3.报父母恩;4.尊重有德;5.敬贵重老;6.义深亲友;7.利济乡邻;8.直言小心;9.追踪上流;10.饮食有节,货财安分
41、;11.酬报有恩;12.秤斗无欺;13.慎戒妒忌;14.温语寡言;15.忍修大度;16.不听歪理邪说。创制文字 :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后,一些邻国发来贺信表示承认其政权,但吐蕃当时尚无文字,只好口头回复以示谢意,这显然很不礼貌,松赞干布于是决定派吞弥桑布扎前往印度留学,以创制藏文。吞弥到印度后拜婆罗门李敬为师,以印度文字为蓝本,结合藏语实际创制出了藏文。白史谈到藏文的起源时说,布顿大师等人认为是吞弥(Thu-mi)以梵文纳嘎热(Na-ga-ra,楞扎字)为蓝本创制了藏文,有些学者又说是印度“兰札(Lanydza) ”与“乌尔都(Wartu) ”两种字体的结合,本教人士则认为藏文的源头可追溯到波
42、斯古文及象雄文。更敦群培总结诸说后提出:“不管怎样,吞弥是笈多(Gupta )诸王统治时期前去印度的。令人惊奇的是:与吞弥同一时代的印度戒日王(Harsha,约 606647 年在位)和鸠摩罗笈多王( Kumaragupta,童密) 、苏耶跋摩(Suryavarman,日铠)等时期所创造的,现在印度各地均可见到的铜牌等上面镌刻的文字,与藏文极为相像,从稍远处望去,竟好似一位笔法不很熟练的人书写的藏文。即使未学这种文字的人,也能识读许多。由此可见,藏文所依据的蓝本,似乎就是这一笈多文字。此外,那些宁玛派的掘藏类秘籍中的许多文字,酷似这一笈多文字。 ”藏文的基本字母虽来自印度,却胜于古印度的字母。
43、现在我们使用的藏文有许多优点:第一、藏文是一种拼音文字,只有元辅音字母 35 个,音调区分清楚,非常符合文字的性质。如:K 等 30 个辅音字母和 i 等 5 个元音字母,是从相互拼音中发出声音,从吞弥桑布扎首创至今基本上保持原状。第二、现在使用的藏文自创立至今已有 1300 多年,其间方言发生了各种变化,但是现在一些会藏文的人们仍然可以读懂当时撰著的一切文字方面的声明著作,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都能理解其含义。第三、藏文能书写任何一种量多而意义深远的内容,如佛教的经论。从书法上藏文可粗分为“ 有头字” (dbu-can )和“无头字”(dbu-med) , “有头字”常用于印刷、雕刻、正规文书等
44、;“无头字”主要用于手写。前者相当于汉字的楷书,后者相当于汉字的行书。有头字以直线、锐角为主,字体呈方形,简洁、大方、美观、清晰,具稳定感,在字母体,指 30 个辅音字母的大写字体,是初学的必修课,是练习藏文书法的基础。另外还有添头加尾体(下加字、上加字和叠字) ,指在辅音字母上头或下面加辅音字母的大写字体,必须在练好 30 个大字母体后方能练习。短脚体,指一种字间笔画不相连的无头字,较长脚体小一半。行书小字,指字间笔画不相连的无头小字,较短脚体小一半。草书体,指字母间相连的速记狂写的字体,便于记录抄写。草书体在藏文字中属艺术性很强的专门技巧。卫藏地区盛行草书体,写得漂亮、流畅;安多地区盛行楷
45、书体,写得工整、庄重、大方、美观。藏文练习写的工具,初学者一般用竹笔蘸墨写在一块刨光的木板上,木板大小一般比16 开的纸略长,实际上是一种练习写字的写字板。木板要刨光、平整,上抹油脂,再涂一层白粉,写后可擦去。竹笔制作,根据书写字形的大小,选择宽窄不一的竹片,尖部呈斜面,顶尖部切一斜线,写楷体字的笔尖斜线切口自左向右,草体的自右向左。迎娶公主 :在松赞干布的妃子中,除一位象雄妃和一位木雅(弭药)妃外,其余分别来自中原、泥婆罗(Bal-po) 、于阗(Li-yul)和孟族。孟族是堆隆(sTod-lung)的望族,松赞干布的妃子孟萨赤姜就是孟族人,她也是松赞干布的独子贡日贡赞的母亲。松赞干布不仅是
46、一位虔诚的佛教徒,而且是一位有远见卓识且韬略过人的国王。为了在吐蕃弘扬佛法,吸收汉、尼等地的灿烂文化和物质文明,他决定向尼泊尔和唐朝求娶公主。大相噶尔东赞域松和吞弥桑布扎带领臣仆骑士百人经过艰难行程来到尼泊尔的昆布城,在龙宫殿谒见了光胄王,敬献了多种黄金珠宝和镶着无价之宝红宝石的特殊琉璃宝盔等。噶尔东赞域松施礼颂王,仔细讲述8了琉璃宝盔的特殊功能,说明前来为赞普请婚的情况。尼泊尔王再三表示:不愿把公主嫁给吐蕃。吐蕃使臣依次将松赞干布的书函呈交尼泊尔王。尼泊尔王看完书信后,一方面慑于吐蕃赞普的威力;另一方面倾慕贤明英勇的青年赞普的本领,答应将赤尊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当时,赤尊公主极度伤感,不敢违抗
47、父王之命,她对父王说:“如果父王命女儿远嫁吐蕃,我尊从。为了在吐蕃发展佛教,请求父王将释迦不动金刚佛像和弥勒怙主像,度母旃檀像等赐与我,作为嫁妆。我在吐蕃如何做,诸赐儿教言与良方。 ”父王依公主所请。后来,赤尊公主坐在装饰华美的骑象所载的精美轿箱中,带着父王所赐的以释迦不动金刚、弥勒法轮、度母旃檀像为主的身语意所依以及无数奇珍异宝、随从侍女、能工巧匠向吐蕃进发。吐蕃精心布置了盛宴,在隆重庄严的气氛中迎接王妃赤尊公主。在拉萨红山宫赞普松赞干布和赤尊公主会面,正式授予公主以王妃宝座的权威。松赞干布也非常希望娶东方大唐皇帝的公主为妃,于是遣噶尔东赞域松为首的百位大臣骑士带着多种黄金宝物,一等金绿绫缎
48、衣服和镶嵌着红宝石的琉璃铠甲等高贵礼物以及绝密汉文书信,前去唐朝为赞普聘娶公主。噶尔 东赞域松等人从红山宫起程踏上了去往东方中原之路,经过艰难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长安。当时各国各邦来求婚者不少,于是太宗决定以智力测验的形式来选出附马,西藏王统记对测验一事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其后帝宣口诏曰:“汝求婚众使,本无亲疏,若识见锐敏者则许以婚,兹将斗智决之。 ”帝取出翠玉一颗,名盘肠。状如一小藤盾,宝光闪烁。一孔在侧,一孔在中,其内孔道,亦如藤圈,盘绕曲折,又以绢绸一束,示诸五邦使臣,谓谁能以此绢绸贯入玉孔,即许婚公主。诸方使臣,皆有力者,故彼辈先将宝玉夺去。穷竭方便,辗转递相穿贯,历时多日,均无能贯者,
49、乃授与臣噶,且日:“我等已穷诸方,皆不能贯,汝能贯否?”以宝玉并绢绸一束授与臣噶。噶本机智灵敏,先捕一蚁,饲以牛乳,俟大如拇指,乃以丝线系于蚁腰,再以丝线将绢绸之端,收聚一起而缝之,然后推蚁入于玉孔,另一手握绢它端,用力吹之,由气逼逐,蚁自边孔爬出矣。于时即将所系之丝线,自蚁腰解下,绢绸即自宝玉孔中轻易抽过。遂往奏于帝 , “我辈如命,已得成办,请婚公主。 ”上言:“尚须比赛智力” 。轻视藏人,未予允婚 复以牝马百匹,小驹百匹,共在一处,谁能区分其母子者,即许公主。他使仍不能识别。噶则将牝马小驹各拴一处,经一昼夜,仅与草秣,不给饮水,明日将小驹放入母马群中,小驹各寻其母而吸其乳,因此得以辨识。复启白言:“已分辨讫,他人未识,请婚公主。 ”帝答“ 尚须再试 ”,仍未见允。又于次日,发鸡母鸡雏百只,鸡母与鸡雏共在一处,若能分辨其孰为母子者。许婚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