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工智能及应用 课程论文1 / 5重庆理工大学专业选修课课程考察报告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思考成绩 评阅教师课程名称: 人工智能及应用 学生姓名: 学 号: 提交时间: 2016 年 12 月 12 日 人工智能及应用 课程论文2 / 5摘要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可以超过人脑的运算速度,同时出现了诸如进行人机对弈等高度智能的计算机,那么是否意味着人工智能能够达到或超过人类智能的程度呢?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思考。关键词 计算机;人类智能;人工智能;算法;思维进入 2l 世纪,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计算机这个以往总给人以冷冰冰的机器的形象也得到了彻底的改变。人机交互
2、的情形越来越普遍,计算机被人类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智能因素。伴随着人类把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各个学科,对这些学科的认知也进入了日新月异的发展阶段,促使大量的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例如:“人机大战”中深蓝计算机轻松的获胜、人类基因组排序工作的基本完成、人类大脑结构性解密、单纯器官性克隆的成功实现等等。随着计算机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工具的不断发展,伴随着不断有新理论的出现,人类必须重新对它们进行分析和审视。由于近几年生物学和神经生理学等许多新的研究成果的出现,对于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之间的关系引起了人们更多的思考。本文以比较的方法分析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二者的异同,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再次对人工
3、智能与人类智能的进行了分析。一、人类智能与人脑思维我们知道所有的动物都有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有了这一套系统也就有了思维。思维在不同的生物之间具有不同的功能,在低等动物中思维的作用更多的是本能控制,高等动物除了本能控制以外还有为适应环境所工作,人类思维则具有了改造环境所进行的工作。人类的思维起源于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最初是形象思维过程,等人们发现各个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之后,就开始了逻辑思维过程,随着对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分门别类和对周围世界认识的加深,又有形式逻辑,数理逻辑,抽象逻辑等等。人类自身的智能是人类思维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大脑是人类认知和智能活动的载体,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
4、系的概括和反映。人类智能的也就是人类思维的结果。但是直到现在,科学家对于人脑的结构以及人脑的思维过程一直处于研究阶段,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有一天人类应该会破解自身的思维过程。人工智能及应用 课程论文3 / 5二、关于人工智能那什么是人工智能呢?“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在 1956 年 Dartmouth 学会上提出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 ,简称 AI) ,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目前能够用来研究人工智能的主要物质手段以及能够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就是计算机,人工智能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
5、)的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人工智能就其本质而言,是对人的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对于人的思维模拟可以从两条道路进行,一是结构模拟,仿照人脑的结构机制,制造出“类人脑”的机器,这个当然不可能,因为前边说过,人类对于自身的大脑以及思维过程尚没有一个清楚明确的认识;二是功能模拟,就是撇开人脑的内部结构,而从其功能过程进行模拟。现代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便是对人脑思维功能的模拟,也是对人脑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三、计算机的“思维”与人脑思维既然人工智能的基础是计算机,也就是要用计算机来充当人脑的角色来实现与人类智能相类似的人工智能,那么目
6、前计算机的结构或工作过程是什么呢?目前通用的计算机的系统结构仍然没有摆脱冯诺依曼模型,它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输入设备将数据和指令传送到存储器中,控制器负责在存储器中找出待执行的下一条指令并执行,执行的结果放入存储器中,并记忆存储地址,再读取下一条存在存储器中的指令,周而复始,直到遇到结束指令,就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输出。可见这一模型的工作过程是死板教条的。在基于冯诺依曼模型的基础上,计算机的工作离不开程序,而程序软件的基础是算法,也就是用算法来模拟人脑思考、分析以及判断等思维过程。前边所说的指令,其实就是算法的具体描述和在计算机中的实现。在计算机软件程序设计中,算法
7、是一组有穷的操作规则,其具有几个特征:确定性:每一个步骤的结果都是确定的;可行性:每一个步骤可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有穷性:可在有限步骤内停止。人工智能及应用 课程论文4 / 5可见对于计算机只要算法确定,通过有限步骤的操作,结果就可出来,而且结果是唯一确定的。而我们知道,对于人脑,给出问题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分析与思维结果,而对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也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分析判断,结果也就可能会多样。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包括学习、抉择、尝试、修正、推理诸因素。例如,选择性地搜集相关的经验证据,在不充分信息的基础上做出尝试性的判断或抉择,不断根据环境反馈调整、修正自己的行为,由此达到实践的成功。于是,
8、在全面地研究人的思维活动的同时,并着重研究人的思维中最能体现其能动性特征的各种不确定性推理,由此发展出的现代逻辑思维就具有更强的可应用性。人工智能是要模拟人的智能,但人工智能不能实现对体现人的智能特征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进行真正模拟,这正是计算机的分析判断与人脑的思维的本质的区别。四、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虽然人工智能有强大的记忆力和信息的快速搜索能力、准确的执行能力等优点,但人工智能不能“自我”学习,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必须依靠事先的预设程序。如果说学习能力由于过于复杂的程序设计的困难不可实现,但在理论上被认为可能,但人工智能仍有一点不可替代人脑,就是想象力。同时人工智能没有属于自己的灵魂。它的思维本身
9、是程序,人工智能也只能用来辅助人类的大脑。这个世界是一个庞大的无止境的信息世界,人利用感官收集情报,由大脑进行分析整理,而这个过程是用计算机的程序不能复制的。因为我们自己都不清楚,大脑是怎样工作,思维的过程又是什么。在这个前提下,模拟人脑进行思维的人工智能也只是对一个“黑匣子”的外部表现或表面进行模拟,从根本上就不可能代替人类思维,再高级的人工智能也只能是替代人做一些工作而已。另外,辩证唯物主义不同意那种机器能够独立地思维、机器可以比人更聪明的观点,很重要的理由在于思维是生物长期进化、特别是社会活动的产物。计算机中能不断繁殖和复制自己的人工生命如计算机病毒,最初也是由人类制造的,同时人类制造的
10、杀毒工具同样能将计算机病毒消灭。计算机的世界完全是由科学家们设计创造的,是人脑的结晶。对于诸如人机对弈、破解密码之类的看似很困难的任务而言,计算机系统可以超过人,然而对一些最通常的通过由长期进化形成的认知功能,比如视觉和听觉,经过几十年努力发展的人工智能系统还不如婴儿的视觉和听觉能力。大脑的智力活动必须从进化的角度、从社会人工智能及应用 课程论文5 / 5和历史发展的约束的角度来研究来认识,而这些人工智能是没有的。五、结束语人工智能只能作为人的工具的延长而不可能取代人的大脑的工具论,人工智能诞生的初衷是作为人类工具的延长,其作用和发展从其诞生的那一天就已经确定,人工智能只能作为人类智能的附庸和
11、补充,而不可能对人类智能构成挑战,更不可能取代人类智能。当然随着人类对人脑的功能会不断地进一步认识,人工智能也会不断的近似于人类智能。但即使人工智能再不断的进化和发展,计算机与具有社会性的人的大脑仍是无法比拟的,计算机仅是人脑的延伸而已,高度智能化的计算机再怎么发展也只是人类的工具,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智能主体客体化的产物,其作用和功能仍将受到人类智能的制约与支配。讨论人工智能,并不能替代人工智能的研究,但可以使人工智能研究者不致迷失方向,希望人工智能研究者不要忽略人工智能与哲学的联系和基本的辩证思维方法。参考文献1周以真.计算思维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07,(3).2周晓东,刘雪梅.信息时代的计算机人工智能J.硅谷,2010,(1).3杜文静.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极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1)4李大社等.计算与计算哲学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