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义务教育小学三年级生命生态与安全下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wei****016 文档编号:378847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义务教育小学三年级生命生态与安全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四川义务教育小学三年级生命生态与安全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四川义务教育小学三年级生命生态与安全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四川义务教育小学三年级生命生态与安全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四川义务教育小学三年级生命生态与安全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四川义务教育小学三年级生命生态与安全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热 爱 生 命 1、 寻找生存的家园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迁徙的原因,即为了寻找适合生存的环境。 2.了解生命体对生存环境的适应过程,感受生存的艰辛和智慧。 3.尊重不同生命体的生存环境。 教学重难点: 了解动物迁徙的原因;从动物的迁徙中体会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教学准备 :牛羚、蛙鱼、狮子、鳄鱼和灰熊等头饰。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命小问号 从燕子的迁徙、鲑鱼的洄游等生命现象入手,引出要探究的问题:动物历尽艰辛究竟要到哪里去?要寻找什么? 活动:( 1)唱儿歌:引导学生唱儿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

2、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 2)教师提问:“小燕子年年春天回到这里仅仅是为了美丽的春天吗?”引发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 3)看一看,想一想:请学生看书上的图,想一想,它们究竟要寻找什么呢? 二、生命小博士 了解动物迁徙的目的是寻找能满足生存需要的家园,感受有水、有食物、安全的家园对于生命体的重要意义,并从不同的动物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被迫迁徙的艰辛中感受到生存的考验,体会“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 过渡活动:游戏 -松鼠与大树 玩法:两个人扮演大树,松鼠站中间,教师喊:“松鼠”,松鼠换窝,重新找家,教师也可参与;教师喊:“大树”,大树撤开,去找松鼠成立新家。松鼠、

3、大树都不能碰到大石头(教室里的桌子),否则就要扣分。风来了,狂风吹。活动中可加上夸张的动作,比如:大树挺直身躯,双臂高举形成树洞,松鼠半 蹲在洞内,表露幸福的表情或动作等。 活动一:头脑风暴 -快速说出家的好处 ( 1) 学生快速说出家的好处,人和动物均可。 ( 2) 结合教材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我的家园在哪里?可利用头饰设计扮演活动,比如:我是小松鼠,我的家在树上。 辅导建议:强调不同的生命依赖着不同的生命环境,食物、水、安全的环境等都构成动物生存的家园,我们应该尊重并保护它们的生存家园。 活动二:讲生命的故事 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动情的讲述牛羚(牛羚俗称角马。教学辅助资源中有更详细的介绍)大

4、迁徙的故事,有条件的学校可观看相关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牛 羚大迁徙的艰辛过程,感受动物的坚强毅力。 活动三:自编儿歌表演 引导学生自编儿歌,如“小鲑鱼,不容易,没有妈妈抱怀里,成群结队努力游,海里长成大鲑鱼。大鲑鱼,不容易,拼命游回出生地,逃过鲨鱼和灰熊,飞跃瀑布和沟坎,生下鱼子才安息。”学生还可自编儿歌,边说边配上动作进行表演。体会鲑鱼洄游的目的和路途的艰辛,感受动物生存的勇气,理解生命成长发展的自然规律。 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学校还可观看相关的视频。 三、生命小智慧 了解人类从古至今,为了适应大自然的剧烈变化,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大规模迁徙并在不断的迁徙中寻找适合生存的家园,从中感受人类生存和发

5、展的艰辛与智慧。 活动一:情景表演 -复原不同时期人类的生活 设计几个场景:山东、草棚子、图房子、高楼大厦。山洞里穿草裙(旧报纸代替),手拿石头敲东西,旧石器时代不容易;木桩桩草顶顶,吹风下雨人害怕,中石器时代很艰辛;土坯子青瓦房,懂得陶艺和铁器,农业生活有生气;万丈高楼拔地起,电脑信息传万里,哈!现代生活来得可真不易。 可在教室的四个角落设计场景,教室可加上“猛兽来了、风来了、打雷了 ”等情景,学生表演时可加上动作和表情。通过表演活动了解不同时期人类生活的特点,体会“家园”对人类生存的意义,感受人类生存的智慧。 活动二:读一读 引导学生读教材上的故事,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认识。 活动三:画一画

6、动物和人都需要一个可以生存的家园,让学生画出自己心中的美好家园图,意在引导学生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辅导建议:家和家园有所区别,家事安身的地方,家园的意义更广泛,指能满足生存需要的环境。 强调:画完展示交流,教师指导学生,点明“动物用智慧去寻找家园,人类用智慧创建家园”。可设计一个仪式化的动作 ,为自己的智慧喝彩。 2、 生命健康的守护神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与疾病不懈抗争的历史,感受人类的智慧和勇气。 2、了解具体的医学进步事件,感受医学的进步对人类生命的保护。 3、激发学生用积极的预防行动去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教学重难点 :了解医学的进步对人类生命的保护;体会人类与疾病作斗争

7、的不屈毅力和智慧 教学准备: 学生自己的预防接种证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命校问号 揭示生命现象,引出学生关心的问题。 情景游戏:哑剧表演。 结合预防甲流的情景,教师设计洗手、戴口罩、量体温、摸头、打针等哑剧动作让学生猜,或让学生表演学生猜。将主题引导到打预防针上来。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打预防针的经历和经验,并结合当前人们最普遍关心的问题,如甲型 HINI流感的防治等,引出问题:为什么要打预防针? 二、生命小秘密 明线讲述“牛痘的故事”,背后隐含“预防接种”的思想,是学生明白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和价值。 三、生命探索 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人和天花作斗争的智慧;青霉素的发现是一项划时代

8、的发现;医学的进步,大大延长了人类的寿命。 活动一:讲述故事 -从人痘到 牛痘 先引导学生看漫画,再讲述这个故事。听完后让学生谈谈感想。 讲述故事时注意凸显以下信息: 1天花是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得病后死亡率极高; 2 牛痘能抵抗天花的侵袭,预防接种的思想暗含其中; 3 琴纳是一位伟大的一声,发明了牛痘疫苗,使天花绝迹。 活动二:头脑风暴 -接种的疫苗我知道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消灭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国家制订了计划免疫政策,并免费为儿童提供了 12 种疫苗以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每个孩子一生下来就要接种疫苗,上幼儿园、上小学等都要出示“儿童预防接种证”。可以说,儿童预防接种证是儿童健康的保障。因此,

9、设 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和价值。 引导学生先看看自己的预防接种证,然后说出 3种以上自己接种过的疫苗名称。 活动三:模拟表演 学生提前做青霉素、病毒等的头饰。 课堂上,教师先引导学生看漫画,讲述青霉素发明的故事;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模拟表演青霉素和病毒作斗争的场景;最后引导学生讨论;青霉素的发现对疾病有什么作用? 活动四:预测生命的长度 医学的进步不仅保护了人类的生命,而且还提高了人类的平均寿命。 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达不同时期人类的平均寿命。 再让学生设想自己想活多少岁,准备怎么做。 四、生命小智慧 感受医学的进步使人们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了信心,了解人类的智慧促使

10、医学不断地发展,让人们对未来健康的生活充满期待。 活动一:五指行动计划 学生先准备一个印有自己手掌印的纸片,并剪下来。 紧接上一个设想活动,让学生把做法写在五指印上。比如:用知识守护生命、健康生活方式、加强锻炼、个人卫生等。然后组织小组交流:我的五指行动计划。 活动二:生命频道 课前让学生手机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关于基因研究 ide一些报道,课上组织学生像播新闻一样的进行报道。 “生命频道现在开播”。 组织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提前帮助学生审编收集到的资料,知道学生精选播报的内容,可用大纸条将精炼的一句话写下来并贴到黑板上。 3、美丽的藏族聚居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藏族聚居区的基本自

11、然环境以及人们衣食住行的习俗。 2、从人们衣食住行的方式了解到这不仅是环境影响的结果,更是人们长期积累的应对环境的生存智慧。 3、从藏族聚居区自然环境、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节日庆典等角度,体会、感知藏民族敬畏自然的生命情怀。 教学重难点 :了解藏民族民俗文化;三年级的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要从藏族聚居区的自然环境和藏民 族日常生活的方式去理解其中包含的智慧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如何正确理解藏族文化中的宗教情怀。 教学准备 :四川藏族聚居区的风光照片、旅游画报、胶水、白纸或者纸板两张、彩色笔。 教学课时 :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命小问号 活动一: 词语集合 引导学生展开头脑风暴,围绕“四川藏

12、族聚居区”这个核心词,说出自己所知道的相关的词语。问题提出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几分钟讨论时间,同时播放一首耳熟能详的藏族民歌作为背景音乐。如果是四川藏族聚居区的学生,对本区域文化非常熟悉,教师也可以在提问的时候要求学生按照集合分类说出相关的 词语,比如:地名、食物、歌手等。 阅读课文第 8页第一部分的文字,欣赏美丽的风光。教材上的 4张图片,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分别是九寨沟、稻城、贡嘎雪山、海螺沟。 活动二:图片全接触 提问:你曾见过这些美丽的景观吗?让同学们分享一下在四川藏族聚居区旅游的经历和见闻。如果是藏族聚居区的学生,教师可以给大家看看旅游杂志的相关报道和图片,让大家感受一下在人们眼里,这是

13、多么美丽的一片土地。 二、生命小秘密 向学生介绍一下四川藏族聚居区的基本地理概况,让学生说了解其实这里的气候条件并不适合动植物生长,农业产量很低,生存条件并 不理想。 活动一 :猜谜闯关 让学生猜谜:教师给出谜题之后,学生把答案选项写在纸上,相互监督,答对的可以闯关进入下一道题,打错的就淘汰。看谁是最后的胜利者。 参考以下题例设计与四川藏族聚居区相关的题目。 1)第一关:四川藏族聚居区的地势 。( A.很矮 B.很高) 2)第二关:四川藏族聚居区的气候 。( A很冷 B 很热) 3)第三关:四川藏族聚居区的农田里可以种植 。( A西瓜 B 青稞) 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对生活在四川省的藏族人民的

14、生活情况有个初步的了解。 活动二 :连线 给学生准备好阅读题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9页的课文,让学生把相应的事物与其生产原料用线连接起来。 青稞对应糌粑和青稞酒;牦牛对应奶酪、酥油灯、酥油花、毛织帐篷;绵羊对应藏袍;石头对应房子。 活动三 :细说藏袍 学生在阅读了解藏族人民日常生活基本状况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制作一幅拼图。教师要指导学生首先选定一种居住方式,帐篷或者漂亮的石头房子。可以从旅游杂志上剪下来,贴在白纸上,也可以自己试着画在白纸上。 把白纸剩余的部分分成三份,一份种青稞,画上青稞田,或者涂成某种指定的颜色;另一份涂成蓝色,代表一个湖或者一条 河;剩余的部分涂成绿色,代表草地。从杂志

15、上找到并剪下马、牦牛和羊的图片,贴在图画中草地的位置上。也可以自己画好,涂上颜色,剪下来再粘贴。 比一比,看看谁拼的家园最漂亮。 活动四 :制作玛尼堆 先阅读课文了解玛尼堆是什么,教师可补充各种玛尼堆的图片,也可以设计为任务型活动,要求学生收集关于玛尼堆的图片,带到课堂大家一起分享。教师评价要点:玛尼堆不仅被视为供人祈祷的神堆,更重要的事藏族人民居住地区海拔高,地广人稀,气候变化莫测,哪里的人因为游牧或者其他原因需要迁徙,经常会走到空无他人的旷野里,而这个时候看到玛尼堆 ,就看到了人的痕迹,就意味着有人在此经过,旅行的人就知道自己离人居的地方不远。玛尼堆所传达的信息给人以巨大的安慰和勉励。每个

16、经过的人,都会添加一块石头,是这个“神堆”更高一点,免于风化与消散。让学生依次传递自己刚才制作的拼图,每个人在经过自己的一张拼图上面,贴上一个浅色的圆形,代表一块石头,在靠近河或者湖的地方,依次堆积。最后每张拼图上都会出现一个玛尼堆。 活动六:学唱一首藏族民歌,学会一种藏族锅庄舞的舞步 让学生了解藏族人民丰富多彩的节日。从节日的庆典方式中理解人们所敬仰的、所期盼的、所喜爱的是什么。从节 日的庆典方式中还可以看到人们彼此如何协同欢聚,分享快乐。 利用音像资源帮助学生学唱藏族民歌和舞蹈,完成生命小体验部分的活动。 4、快乐的火把节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里各种丰富的活动,感

17、受各民族节日活动的多样性和愉悦性。 2、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彝族人民生活的环境,进一步理解植根于这种环境中的彝族民风民俗。 教学重难点: 了解火把节的各种活动;理解植根于这种环境中的彝族民风民俗。 教学准备: 和学生一起收集关于彝族火把节的各种资料。 教学课时 : 23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命小问号 通过观察教材上的图片激发学生对火把节的好奇,引发对活动的深入了解。 观察讨论:彝族为什么要庆祝火把节? 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收集的资料,进行自由讨论:你知道火把节吗?请你讲讲火把节活动的场面,火把节里有什么活动? 二、生命小秘密 介绍四川彝族人民生活的地理环境,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知道火把节是

18、彝族的传统节日,彝族人民通过各种活动庆祝火把节。 三部分: 1 简介四川彝族地区的地理位置,了解火把节的来历。 2 了解火把节中的各种庆祝活动。 3感受彝族儿童中心的彝族风貌,愿意去了解彝族风俗。 活动一 :简单介绍四川彝 族聚居区的地理位置,了解火把节的由来 1.观察图片,介绍资料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的第 12 页下面的插图,图中展现的事彝族秋天一片金灿灿的景象。向学生介绍四川彝族聚居区的地理位置,了解彝族的生活环境。 2、火把节的由来 看第 13 页的“火把节的由来”两幅插图,并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代表着彝族人民对火的崇拜。 自由讨论:彝族谚语说:“生于火塘边,死于

19、火堆上”,人的一生都离不开火。彝族生活中哪些活动离不开火? 彝族祖先生活的自然环境非常的艰苦,火是彝族战胜自然的武器。火可以帮助人们照明、御寒、 煮食、狩猎,对火的崇拜是出于对自然的崇拜。彝族居住的环境较寒冷,家中一般都有火塘,出生时在火堆旁,死后也要实行火葬。因此,彝族的一生与火结下不解之缘。 活动二 :了解火把节中的各种庆祝活动,感受节日文化 1、设计彝族服饰花纹 通过看插图,让学生观察、了解彝族男女服饰不同的款式和对三种颜色的使用。彝族服饰上的饰纹图案大多与动植物有关。 活动建议: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彝族服饰上的饰纹。 2、了解彝族火把节的饮食文化 让学生看第 14页上面的 6幅插图,让

20、学生们了解节日活动中的特色食物:坨坨肉、荞麦饼、酸菜汤。 活动建 议:建议学生们使用彝族红、黑、黄三种颜色装饰一种器皿。感受三种颜色不同的风格。 3、看插图,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狂欢 -达体舞 带领学生学习达体舞,达体舞是彝族一种古老的集体舞蹈。在欢快的舞步中,人们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表现了彝族人民乐观、积极的精神。 活动三:感受彝族儿童中心的彝族风貌,加深体验 讨论:彝族儿童中心的家乡是怎么样的? 这部分是本课的拓展部分,请学生们观察插图,教师讲述第一幅图,彝族孩子信手画出心中美丽的真实的家。请学生谈谈彝族儿童是怎样表现自己的家乡的。 建议:结合自己对彝族的认识,自由交谈自己心中的彝乡风貌,并用

21、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可在班级间进行交流。 第二单元 安全生活 5、当心雷雨天 教学目标: 1、了解雷雨天可能存在的危险,增强学生的避险意识。 2、学习、掌握雷雨天避险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习、掌握基本的雷雨天避险的方法。 教学课时: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安全小问号 通过插图中人物的对话,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 教材在此环节提供了一幅简单的插图:从插图上可以看到狂风吹弯大树,暴雨中,闪电划破天空。由此,给学生明确了一个特殊的生活场景,也是本课话题讨论的背景。接着通过妈妈“关窗”的动作和图中爸爸说的话引出疑问,也是学生的疑问:“这是为什么呢?”以此激发起他们对新知的渴望

22、,带着疑问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 在教此环节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地观察图画,然后让他们两两结对讨论图中人物的动作和对话。还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猜一猜图中人物为什么在雷雨天有那样的行为和对话。这时教师并不需要急于给出学生所猜答案的正误判断,而是利 用这个环节多听听学生的疑问和猜测,借以了解学情,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 二、安全小博士 学习雷雨天避险的基本方法。 教材首先通过“小博士”的一句话“当心,雷雨天有危险”概括性地解答了上一个环节图中提出的疑问;同时,给学生留下了一个总体性的印象,即雷雨天隐藏着危险。接下来用一小段文字介绍了雷雨天最大的危险来源于雷击,以及雷击的两种不同的方式。紧跟这段文字的两幅图则通过更直观的方式表现了雷击的危险:击断大树、通过金属物击中人。除了雷击的危险,教材中也介绍了雷雨天大风所带来的危险:大风吹断树枝、吹落广告牌等。并 用一幅插图呈现了大风吹断树枝砸中汽车的画面。教材在此处安排“小博士”说了一句话:“狂风雷电不可怕,正确避险有办法。”安排这句话,一方面是为了安抚学生在懂得了雷雨天隐藏的危险后有可能带来的紧张情绪,另一方面也带出下面将要介绍的避险的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思想汇报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