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园艺植物引种,主要学习内容引种的意义和作用引种的原理 引种的程序和方法,一、引种的意义和作用,1、引种的概念广义的引种:指从外地区(指不同的农业区)和外国引进新植物、新园艺植物新品种以及各种遗传资源材料(育种途径之一的引种)。 狭义的引种:是从当前的生产需要出发,从外地区或外国引进园艺植物新品种(系),通过适应性试验,直接在本地区或本国推广种植(突出生产性的引种 )。,一、引种的意义和作用,2、引种的类型2.1 简单引种:是指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广,或者是原分布区与引入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以致不改变遗传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并能正常开花结实。2.2 驯化引种:是指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很窄
2、,或者是原分布区与引入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需要改变栽培习惯甚至须采用杂交、诱变及选择等措施来改变植物的遗传性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并正常开花结实。,一、引种的意义和作用,驯化引种例如:美国的油桃 山东山东金帅苹果 黑龙江日本富士苹果 山东,油桃,金帅苹果,福建果树研究所:枇杷解放钟X森尾早生(日本引种),早钟6号,枇杷驯化引种(遗传改良方式),2、引种的意义及作用栽培植物起源与演化的基础;快速丰富本地植物材料的方法;解决生产者、消费者对品种需求最为经济的手段;保护濒危植物的有效措施;为进一步育种工作提供材料;扩大栽培区域,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一、引种的意义和作用,中国(引出) 世界引种,
3、一、引种的意义和作用,一、引种的意义和作用,一、引种的意义和作用,世界 中国引种(引入),一、引种的意义和作用,鸡爪槭,池杉,广玉兰,龙柏,二、引种的原理,1、引种的理论依据 .1 引种的遗传学原理引种是是植物在其遗传性适应的范围内迁移,适应范围受其基因型的控制。不同植物种类其适应范围有极大的差异,同一种类不同品种也表现不同的适应范围。基因型杂合程度高的品种可能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或自体调节能力。,二、引种的原理,.2 引种的生态学原理 植物生态遗传型: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作用下通过遗传和变异而形成的对某些生态因子的特定需要或适应能力。同一生态型的品种在生育期、抗逆性和适应性方面具有较多
4、相似的特点。引种时,必须根据园艺植物的适应性,引入适合的生态类型的品种。关键是主要生态因子的鉴别。,二、引种的原理,园艺植物生态型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 气候生态型:是指在一定的气候因素下所形成的生态型。 土壤生态型:是在一定的土壤理化特性、含水量、含盐量、pH值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下形成的。共栖生态型:是和生物因素相互影响、共处于一个环境中所形成的生态型。,二、引种的原理,引种工作中易于被广泛接受的规律气候相似论 该引种规律由德国林学家迈依尔1906-1909年提出。是一种“顺应自然”的引种方式。 概念:原产地和引入地生态环境,尤其是气候因素方面的相似程度。 基本要点是:两个地区间的生态环境,
5、应相似到足以保证相互引种成功的程度。理论依据:气候因素是生态环境的决定因素。局限性:理论未考虑园艺植物的适应性,尤其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巨大的、潜在的适应性。,二、引种的原理,2、主要生态因子与引种的关系2.1 温度温度常常是影响引种成败的具有主导作用的限制性因素之一。温度不适对引种植物的不良影响表现为:,二、引种的原理,2.2 光照根据园艺植物对日照长短要求的不同,可将园艺植物分为长日照园艺植物、短日照园艺植物和中性园艺植物。同一园艺植物的不同品种类型对光照的反应也不同(与品种熟性相关)。中性园艺植物的适应区域较长日照园艺植物和短日照园艺植物都广,对引种有利。重点考虑开花、器官形成对光周
6、期的反应。,二、引种的原理,2.3 纬度、海拔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间引种比经度相近而纬度不同的南北地区之间引种具有较大成功的可能性。引种以果实、种子或花用的植物,横跨纬度要小,否则低产或失败;对引种不以种子为主要收获目的的植物,长日照植物北种南移或短日照植物南种北移即易于成功,往往可以高产。低纬高海拔与高纬低海拔地区间相互引种易成功,同纬度不同海拔地区间引种不易成功。,二、引种的原理,二、引种的原理,2.4 其他因子2.4.1 水(或湿度) 根据园艺植物对水的适应能力和适应方式分为旱生(如芦荟)、湿生(如蕨菜)、中生、水生园艺植物(如莲、茭白)。,二、引种的原理,2.4.2土壤(pH值与含盐量)
7、 我国土壤南酸北碱,华北盐碱。如杜鹃引到北方后,土壤碱性太大,影响Fe离子吸收而黄化,惟有浇用硫酸亚铁与麻碴沤制的矾肥水才能保持土壤酸性,保证园艺植物正常生长。,二、引种的原理,2.4.3 生物 板栗、兰花、松树有菌根,只引园艺植物,不引菌根难以成功;此外,引种的同时要注意引种授粉树和特殊的昆虫。,三、引种的程序和方法,1、可行性分析1.1 分析内容植物的生活型;植物的分布区;气候相似性;主导生态因子;引种地栽培技术条件。,三、引种的程序和方法,1.2 分析方法借鉴前人的引种经验教训确定影响适应性的主导生态因子调查引入材料的分布范围参考适应性相近的品种在本地区的表现分析引种方向与中心产区之间的
8、关系,三、引种的程序和方法,2、引种注意事项 2.1 坚持先试验后推广的原则,按照选择引种品种初选试验区域性试验生产性试验推广的程序进行。 2.2 充分利用引种种内产地间与个体间的遗传差异选择优良种源和个体。 2.3 充分利用引入地区多样的气候、地理条件和优良的小气候环境,进行多种立体试种。,三、引种的程序和方法,2.4 根据引种品种的生物学特性采取不同的驯化措施,包括某些特殊的栽培措施,研究配套的栽培技术。 2.5 防止外来树种可能产生的不良生态后果。2.6 检疫和隔离种植。,樱花根癌病,三、引种的程序和方法,3、引种的方法种子引种;逐渐迁移;引种驯化栽培技术的研究;引种结合选择;引种结合育种。,三、引种的程序和方法,4、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在与原产地时比较,不需要特殊的保护能够露地越冬或越夏而生长良好;没有降低原来的经济或观赏品质;能够用原来的繁殖方式(有性或营养)进行正常的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