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3789064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9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语言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北京语言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北京语言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北京语言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北京语言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北京语言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 年)目 录一 总体战略 1(一)发展环境1(二)指导思想2(三)总体思路3(四)发展目标3二 主要任务 5(一)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5(二)做大做强汉语国际教育6(三)提高中国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8(四)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9(五)加强科研工作10(六)增强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12(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13(八)推进海外合作与交流15(九)加快信息化建设15(十)推进校园环境建设16三 保障措施18(一)加强党的建设18(二)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和管理体系20(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21(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实力221北京语言大学“十二五

2、 ”发展规划纲要(2011 2015 年)(以下简称规划),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指导下,根据教育部的 统一部署制定的。规划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全局,立足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汉语国际教育快速发展的新要求,提出未来五年学校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一 总体战略(一)发展环境“十一五”时期是学校各 项事业健康发展的五年。五年来,面 对国家大力推动汉语走向世界的大好形势,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给学校带来的不利影响,学校党委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 为第一要务,坚持建设国际型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

3、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基本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学校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十一五”期间,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获得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两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获准建立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为教育部“特色重点学科项 目” 建设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核心基地建设稳步发展,推出系列教学法、教学模式和教材,建立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基地,承建孔子学院达到 16 所。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推出一批重点建设课程和精品课程,新增国际经济与贸易等 7 个本科专业,对外汉语等 7 个专业被教育部评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获评国家级教学团队 2 个,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

4、优秀。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建成“ 北京高校国内外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 。科研成果数量和质 量显著提高,新建省部2级研究基地 2 个,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立项数比“十五” 期间增加158。人事改革稳步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多人入选国家和教育部人才工程。国际合作与交流取得新进展,已与 49 个国家和地区的 280 所大学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卓有成效。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规范有序。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新增建筑面积 38664 平方米。数字化校园建设不断推进。顺利完成第三轮后勤改革和出版社改制工作。“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

5、强国迈进,高等教育将更加注重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突出特色优势、促进学科交叉和推进国际化进程。在此形势下,合理准确定位,进 一步强化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大力提升办学水平,是我校未来五年必须面对的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扩大教育开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举措,明确提出“支持国际汉语教育” 、“进一步扩 大外国留学生规模” 。教育部实施了“ 留学中国计划” ,北京市提出了“ 建设世界城市” 战略。另一方面,汉语国际教育已在全国高校中普遍展开,竞争愈加激烈;国家在加强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孔子学院,呈现出国内外发展并重的局面;国家对来华留学生的重视和支持

6、力度正逐步向学历生倾斜。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对我校建设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我校加快战略转型、提升办学层次提供了契机。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校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更新观念,正视困难,提出新思路、新 举措,在 汉语国际教育 发展的新时期继续保持核心地位,发挥引领作用,谋求更大发展。(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 真领会、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财政部3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精神,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从学校实际出发,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出

7、办学特色,强化学科优势,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总体思路1.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积极推进学校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和大学章程建设,完善办学结构,提高管理水平。2.强化特色优势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办学的道路,坚持“推广汉语,弘 扬中华文化”的核心任务,充分重视、巩固和加强汉语国际教育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基础地位。 进一步强化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等优势学科,巩固语言教学和研究在国内外的领先地位。3.注重内涵发展注重内涵发展,走质量立校、质量强校之路,把提高质量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牢

8、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明确各层次各类型学生的培养标准,努力实现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目标。4.加强统筹协调科学规划院系和学科专业布局,打通壁垒,统筹资源,建立留学生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衔接机制,促进留学生教育与中国学生教育的融通,在中外学生之间实现办学资源的共享。实现来华留学生教育与国际汉语教育相互支撑、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相互促进、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的良性互动格局。(四)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4“十二五”期间,学校建设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成为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的首选高校,中国学生学习语言及相关学科的重要高校,中外语 言文化研究的学术重镇,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地。通过全

9、校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到 2015 年末,把学校建设成为办学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的国际型高水平大学。2.具体指标学科建设。确立建设一流学科的观念和机制,努力把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两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学科,打造重点学科群。到“ 十二五”末,争取增列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各 12 个。学生结构及规模。留学生教育在积极扩大规模的基础上,努力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学历生的比例。 “十二五”期间,来校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人数力争由“十一五 ”期间的年均 10327 人次增加到年均 12000 人次(其中研究生 400 人,本科生 2000 人,进

10、修生和预科生 2500 人次,短期生 7100 人次)。稳定中国学生规模,控制学术学位研究生规模,适度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到 2015 年,同期在校中国本科生规模为 4500-5000 人,中国研究生规模为 2000 人。继续教育、网络教育、培训教育学生等非在校生数量稳步增长。科研水平。 “十二五”期间,纵向科研项目立项数较“十一五” 增长17,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课题立项数增长 22,实现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基础研究中长期重大专项零的突破。科研成果数量较“十一五” 增长 50,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科研成果力争增长 20。 语言学学科在教育部发布的“全国高校和有关研究机构学术影响力统计”年

11、度排名中进入前三。争取新建 23 个省部级研究基地。师资队伍规模。提高专任教师的比例,到 2015 年,全校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 55,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 36。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保持合理的生师比。学校建设规模。合理有效利用土地,注重校园内部挖潜,扩大建5设规模,积极拓展校外办学空间。6二 主要任务(一)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学科是教学、科研的平台。学科建设是体现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聚集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 继续坚持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和引领作用,以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两个一级学科为支撑,充分发挥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国家重点学科的优势

12、,协调发展其他相关学科,通过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带动 学校的整体发展。1.优化学科布局按照一级学科的标准和要求建设“语言学” 学科,力争建成国 际一流的语言学科。申请自主设立“汉语国际教育 ”二级学科,着力建设跨学科、跨领 域的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群。统筹协调文学、艺术学、历史学、教育学、经济 学、法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 门类的相关二级学科,科学合理布局,增强学科间的协作能力,促进新兴交叉学科的生长和发展。申请设 立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完善学科层次体系加强各级各类重点学科建设力度,推进国家、北京市和校级重点学科体系建设。争取把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整体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把外国语言文

13、学一级学科整体建设成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其中的二级学科实现国家重点学科零的突破。力争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增列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史等学科增列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积极申报金融、会计、新闻传播学、美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硕士学位授权点。3.强化学科特色和优势继续依托国家重点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建设“特色重点学科7项目”。大力加强汉语国际教育、语言、文学等特色 优势学科的建设。通过突出特色,强化优势,力争获得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二)做大做强汉语国际教育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和平崛起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国内外汉语教育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创新体制机制,整合教学、科研等各

14、方面资源,为汉语 国际教育出理论、出标准、出模式、出教材、出人才、出技术,在汉语 国际教育事业中继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做好来华留学教育各项工作,完善留学生招生和管理机制,吸引更多留学生来校学习,提高生源质量。大力开展海外汉语教育工作。1.建设“来华留学教育示范基地”根据教育部“留学中国 计划” 的要求,整合 资源,充分发挥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研究以及留学生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把学校建设成国家“来华留学教育示范基地” 。加 强品牌专业建设,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努力建设 3 个教育部“ 来华留学生汉语授课 示范专业” 和 5 门教育部“来华留学生英 语授课 品牌课程” 。2.保持留学生汉语本科教育的引

15、领示范作用明确新形势下留学生本科教育的办学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发展有特色的复合型专业,增设适应留学生需求的商务汉语、汉英双语等专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探索为留学生开设辅修专业、开展双学位教育。创新培养模式,加大与国外大学、教育机构合作交流和联合培养的力度,提升留学生本科教育的国际化水平。综合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完善相应管理措施,建立中外本科生教育的连通机制,吸引更多的留学生进入中国本科生院系学习、攻读学位,提高留学生在中国本科生院系中的比例。3.扩大留学生汉语进修教育的品牌影响力积极建设专题化、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办好“ 中国专题研究”等高级研修项目,培养高端进修人才。加强来华留学预科教学

16、与研究。积极开展与国外大学的合作,扩大我校汉语进修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8促使我校进修教育学分更多地为国外主流大学所认可,使我校成为高层次留学生进修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首选高校。4.巩固留学生汉语速成教育的领先地位以学生学习需求为导向,创新教学模式,突出大众化、普及型、应用性的特色,加强特殊需求高端人才汉语培训和专项语言能力教学,促进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结合。以语言主干课程为核心,丰富选修课体系。开展汉语速成教育理论及应用研究,在国内外推广速成教学模式和教学法,强化我校汉语速成教育的领先地位。5.办好汉语教师培训统筹整合全校汉语教师培训资源,继续办好海外来华汉语教师培训、出国汉语 教师培训、孔子学

17、院汉语教师和志愿者岗前岗中培训等主干业务, 积极开展国内在职汉语教师岗位培训等工作。6.大力开展海外汉语教育配合国家大外交战略,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增设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全面加强孔子学院建设,争创示范性孔子学院,形成我校的品牌和优势地位。完善孔子学院管理机制和考评体系,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储备一批高素质的汉语教师。协调好海外汉语教育和国内汉语教育之间的关系,把孔子学院办成汉语国际教育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基地,并通过孔子学院拓宽学校留学生招生、教学模式探索、教材推广的渠道。7.做好语言测试工作与国家汉办合作举办汉语水平考试,努力保持汉语水平考试研发和实施的重要地位。加强少数民族汉语

18、水平考试的研发工作。按照专业化考试的发展思路,适时开发更多新的考试产品。加强语言测试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继续建设汉语水平考试相关资源库,提高语言测试人才培养水平。8.推进汉语国际教育资源建设和开发建立汉语国际教育资源研发中心,统筹规划,整合学校已有资源,建设全面系统、国内外领先的汉语国际教育资源体系。建立汉语国际9教育资源库,包括中介语语料库、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北京口语语料库等语料库以及各种多媒体教学资料和课件。根据汉语国际教育的新发展,结合市场需求,组织编写一批精品系列教材和新型工具书。(三)提高中国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

19、改革工程” 的意见精神,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教学投入,不断提升教育 质量和水平,积极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1.推进专业建设,开展专业综合改革根据学校定位、发展规划和办学条件,积极申请增设文学、法学、管理学类相关专业,使本科专业数达到 28 个。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利用学校的专业资源,在原有 4 个辅修专业的基础上增设 23 个小语种专业为辅修专业,积极推进双学位教育试点,促进中外学生学历教育的融通。开展专业建设综合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关键环节进行改革,以强化内涵建设,提高培养能力。2.加强通识教育,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在共享“学院路教学共同体” 通识教育课程平台的基 础上,努力挖掘教学资源, 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结合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将通识教育课程分类管理,增加通识教育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比例。进一步加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保持学生在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中的优势,使学生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尤其是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 为外语专业增开专业方向,提高专业能力。努力实现专业和外语兼优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3.重视培养优秀拔尖人才把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专业过硬、外语突出的优秀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