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 口 市 一 届 人 大七 次 会 议 文 件周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二 00 六年三月十六日21目 录序 言 .1第一篇 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 .1第一章 规划背景 .1第二章 发展目标 .6第三章 战略任务 .9第二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0第四章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11第五章 现代农业 .12第六章 农村建设 .13第七章 农民收入 .15第八章 农村改革 .17第三篇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7第九章 支柱产业 .18第十章 高新技术产业 .21第十一章 产业集聚 .22第四篇 加快城镇化进程 .24第十二章 城镇化 .24第十三章 区域性中心城市 .28第十四
2、章 县域经济 .29第五篇 加快发展服务业 .30第十五章 生产性服务业 .30第十六章 生活性服务业 .32第六篇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33第十七章 文化事业 .34第十八章 文化产业 .34第十九章 文化体制改革 .352第七篇 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35第二十章 水利 .36第二十一章 交通 .36第二十二章 能源 .38第二十三章 信息 .39第八篇 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39第二十四章 体制改革 .40第二十五章 对外开放 .42第二十六章 发展环境 .43第九篇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44第二十七章 资源节约 .44第二十八章 资源管理 .45第二十九
3、章 循环经济 .45第三十章 环境治理 .46第十篇 实施科教兴市和发展人力资源产业 .47第三十一章 科技 .47第三十二章 教育 .48第三十三章 人才 .50第三十四章 人力资源产业化 .51第十一篇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52第三十五章 人口和计划生育 .52第三十六章 人民生活 .53第三十七章 社会保障 .54第三十八章 人民健康 .55第三十九章 公共安全 .56第四十章 社会管理 .57第四十一章 民主法制 .58第四十二章 精神文明 .591周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序 言20062010 年是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时期。为阐明全市发展
4、的战略意图,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明确政府工作重点,根据中共周口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周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本纲要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第一篇 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第一章 规划背景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探索破解“ 三农 ”问题的新路子,千方百 计加快 发展,扎扎实实打牢基础,着力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开
5、放,加强薄弱环节建设,积极应对非典疫情和 2003 年遭受的严重自然灾害,突出解决2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初步核算,2005 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592.2 亿元,在 2003 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生产总值-3.4%增长 的情况下, “十五”期间年均增 长 8.3%;人均生产总值5545 元,年均增长 7.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13.3 亿元,年均增长 1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6.5 亿元,年均增长1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 689 亿元,年均增长 23.1%。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二三产业比重达
6、到65.3%,比“九五”末提高4.5个百分点。农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优质粮食和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初步形成。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以近农工业为主导的优势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2%。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一大批农林水利、交通能源、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薄弱环节明显加强。五年新增公路6100公里,漯周界高速全面通车,大广、周商高速周口段主体工程完工,许亳高速公路正在加快建设。沙颍河实现通航,西连京广、东接京九的漯阜铁路升级改造已经完成,周口大交通框架基本成形,区位优势明显提升。
7、周口隆达213.5万千瓦机组投产运营,农村和县城电网得到全面改造,城乡供电3能力明显增强。城市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提高6个百分点。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投资、交通、农村税费、粮食流通、城市公用事业等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资源整合取得阶段性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以成功举办中国周口 2003 年国际经贸洽谈会、首届中华姓氏文化节等活动为契机,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开放型经济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五年累计出口总额 3.4 亿美元,年均增长 13.9%;五年累计实际利
8、用外资 1.2 亿美元,年均增长 41.8%。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础教育进一步加强,五年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 58.1 万平方米。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 1.4 万人,周口师范学院成功实现专升本,顺利组建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改造建设了覆盖全市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集中改造了 111 所乡镇卫生院。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文化、体育、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以内。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果。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 6356 元
9、和 2276 元,比“九五” 末增4加 2710 元和 361 元。全面取消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了直接补贴和良种、农机具购置补贴,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了“两免一 补” 。扶贫开发取得 显著成效。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下。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总体上看, “十五” 时 期是周口经济社会快速 发展的五年,也是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人民群众得到较多实惠的五年。我市已处于由农业经济主导型向工业经济主导型加速转变的重要时期,由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加速转变的重要时期,由传统农业、城乡二元分割向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速转变的重要时期,由封闭内向型经济
10、向开放带动外向型经济加速转变的重要时期,经济社会已经步入一个新的战略发展阶段。“十一五” 时 期,是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关 键时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加速时期,也是加快发展、缩小差距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从外部环境看,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加速,有利于我市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宏观角度看,中央更加重视“三 农 ”工作,把建 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作 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及“多予、少取、放活” 的方针 ,出台了一系列支农 惠农政策,十分有利于我们破解
11、“ 三农” 难题 ;胡锦涛总书记视 察河南的重要讲话以及5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中部崛起中走在前列”的重大 战略部署, 为我们奋力实现周口崛起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和发展环境;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为我们加快“三化” 进程提供了 难得机遇。从内部发展看,全市经济总量达到一定规模,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内生机制正在形成,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进入良性循环的快车道;农产品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前景广阔;工业用地、供水、供电等基础要素供给充裕,为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提供了有利条件;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正确的用人导向逐步树立,干部作风明显
12、转变,形成了干事创业、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同时,也面临一些需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小农意识比较浓厚;人均总量较小,发展压力很大;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外向度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城市经济规模小,支持农业农村能力弱;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就业压力大,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的任务繁重;长期积累的体制机制等深层次矛盾集中凸现,深化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十一五” 期 间,周口 应该也必须是经济 社会大发展的五年,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准确把握我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在实现中原崛起中的目标定位,准确把握我市经济
13、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增6强忧患意识,珍惜难得机遇,加快建设农业先进、工商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的新周口。第二章 发展目标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周口崛起的重要时期,也是促进全市统筹协调发展,为本世纪第二个十年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 中共周口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指导原则和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市委建议, “十一五” 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坚持加快发展和打牢基础两个根本点,坚持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立足“三农”抓“三农”与跳出“三农”抓“三农”相结合,大力实施工业兴市、开放带动、中心城市和城镇带动、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四大战略” ,努力打造“一中心、两带、三基地” ,着力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和区域性交通枢纽。进一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人力资源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增强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和区域竞争力,开创我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