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报告提纲,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预期结果 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课题来源 研究目的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述评,项目名称:华北平原和鄱阳湖地区的水资源与适应气候变化研究课题名称:鄱阳湖地区水资源与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研究,课题来源:,研究目标:,为了应对鄱阳湖地区长期和短期气候变化及其产生的对农业部门的影响,通过大规模的实地调查,分析农户应对极端气候事件采用的适应性措施的现状、决定因素,从而为国家制定政策提供实证依据。,研究背景及意义:,什么是极端气候?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指天气(气候)的状态严重偏离其平均态,在统计意义上属于不易发生的事件,具有灾害性,突发性等
2、特点。通俗地讲,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指的是50年一遇或100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报告显示,过去100年中,全球气候呈现出变暖的特征。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导致整个地球的气候规律发生一定变化,直接结果就是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提高,强度加大。 世界范围的气候异常给许多国家的粮食生产、水资源和能源带来了严重影响,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农业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农作物产量除了受技术、品种因素影响外,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气候要素。所以,自然灾害特别是气象灾害,是造成农业歉收和波动的主要原因。 2010年7月,国际农产品掀起一
3、轮暴涨行情,造成这波粮价上涨的主因,是全球气候异常。,中国是受极端气候事件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也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过去几十年里,发生在我国的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在上升。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8)中指出,未来气候变化: 一是导致我国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如果不采取适应性措施,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为主; 二是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将发生改变; 三是农业生产条件发生变化,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如何抵御极端气候事件?,许多学者和机构指出: 采取适应性措施是降低灾害风险的必然选择IPCC,WB, CGIAR et al.我国颁布的相关政策:中
4、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其他:水法、防洪法、抗旱条例等,采用适应性措施是提高农业综合抗灾能力的必然选择。适应性措施促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民适应极端气候的能力,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中国农村发展一直相对滞后,经济条件制约很多,如何增强农民执行适应措施的能力,也是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林而达,2008)。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应对自然灾害的适应性措施研究都还是起步阶段,并且大多数是宏观面的描述性分析,鲜有基于大规模调查开展的针对应对极端气候采用适应性措施的实证研究。从微观层面分析,农户作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微观决策主体,有选择采用
5、和不采用适应性措施的自由。从理论上分析适应性措施的采用行为能准确了解农户应对极端气候的行为决策,对政府促进农户积极采用适应性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的南岸。它容纳了赣、抚、信、饶、修五大河流之水,由湖口注入长江,是一个过水性浅水湖泊。鄱阳湖区是一个自内而外有湖滩洲地、滨湖平原、丘陵岗地和低山呈环状分布的独特水陆相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淡水资源、生物资源,以及类型齐全的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等。湖区农林牧副渔各业的潜力很大,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淡水渔业基地之一。同时,鄱阳湖也是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响应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因季风性气候和其他
6、复杂原因,常有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严重影响着湖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因此研究鄱阳湖区域农户应对极端气候适应性措施,对气候变化背景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中国其他区域应对气候变化也具有重要的示范和指示作用。,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述评,鄱阳湖地区极端气候特征的研究 关于极端气候的适应性措施 关于采用适应性措施的影响因素研究,鄱阳湖地区极端气候特征的研究,殷剑敏(2011)分析了近50年来鄱阳湖流域的气候变化规律。鄱阳湖流域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流域年降水量呈略增多趋势,变化趋势不显著。年降水暴雨日数呈略增加趋势,区域性暴雨频次、特大暴雨频次均呈明显增加趋势。而小雨、中雨日数呈明显
7、减少趋势,这说明流域的降水集中度在增加,加剧了鄱阳湖流域降水时间分布不均,使旱涝等极端事件发生更为频繁。胡振鹏(2012)利用线性回归分析了最近60年鄱阳湖流域气候变化。鄱阳湖流域受副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年内降水分布本来就不均衡,日降水强度增加使降水时间分布更不均匀,洪、旱等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更加频繁。,2011年江西省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春夏连旱,据江西省气象资料显示,1-5月,江西省平均降水量仅有39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7成降水量之少位居历史同期第一位。干旱致使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明显“缩身”。据5月18日卫星对鄱阳湖水面的遥感监测显示,鄱阳湖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为1326平方公里,是有卫星
8、遥感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小水面,截至月日统计,干旱造成农作物受旱面积426万亩,水田缺水136万亩,旱地缺墒52万亩,总计614万亩农田受旱;35万人、6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5月4日,一艘渔船在鄱阳湖鞋山水域干涸的湖床上。新华社发(张俊 摄),2011年6月份,江西北部出现了典型的“旱涝急转”现象。6月初以前全省持续干旱,之后出现了降水集中期,先后经历了4轮强降雨过程,使赣北区域平均降水量达到446毫米,较常年同期平均偏多183%,为近50年来历史同期最多。其中,鄱阳和德兴在6月15日还出现特大暴雨,德兴的日降雨量突破了历史极值。修河、饶河出现超警戒水位,乐安河出现超历史纪录特大洪水,部分
9、山塘水库漫顶,给当地的农业、水利设施、交通、电力和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由于大气环流模式的局限性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强,未来气候变化预估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不同学者的预测有所差别。同时,全球尺度的计算结果用于局部地区气候变化的预估,势必存在差异。但是,相关学者的预测依然提醒我们,未来鄱阳湖地区气候变化程度较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比较严峻。,关于极端气候的适应性措施,极端气候给许多国家的农业及粮食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而采取气候变化的适应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Adger et al.2003;kurukulasuriya and Mendelsohn
10、2006),为此探讨气候变化适应性措施正成为当前国际学术界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适应性,Odum H T(1970),Holling.C S(1986)在研究物质、能量、信息流以及自然环境变化相关的恢复力、平衡和适应管理过程中利用了适应性这一概念。此外,尤其是在自然灾害方面,Burton I,Kates R W,White G F(1978)已经对适应性调整和环境灾害管理方面予以了极大地关注。在社会科学中关于“适应性”基本达成了共识,即社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包括但不限于环境压力,具有快速响应能力、容易磨合外部快速环境变化的文化(或社会),被认为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DenevanW M.198
11、3)。,在气候变化领域,IPCC(2001)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定义为:自然、人文系统对现状、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和调整,具体包括预期的、规划的、自动的、瞬时的、公共的和私人的。另外,还有很多机构和学者对适应性的概念和内涵作了定义。UNFCCC(2006)把适应性定义为:保护国家和社会免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实际措施。UNDP(2006)把适应性定义为:对降低气候变化危害,利用气候变化机遇不断加强认识,开发方法和贯彻实施过程。,蔡运龙(1996)认为农业的适应性问题可从两方面来看:一是农民和农村社区在面临气候变化时自觉调整他们的生产时间,其关键取决于农民掌握农业技术的水平及收入的高低。二是在面对气候
12、变化可能带来的减产或新机会时,政府有关决策机构要积极宣传指导、有计划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从而尽量减少损失,实现潜在的效益,提高农业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抵御能力,增强适应能力。,适应性措施,随着对气候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广泛关注,气候变化领域中关于“适应性”研究不断涌现,自从ButzerKW(1980)依据可预测的气候变化和对世界食品供应的预期影响,考虑了文化适应(如人类的知识和智慧)以来,许多学者依据不同的目的对气候变化进行适应性分析和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不断拓展(Kelly PM,AdgerWN.2000;SmitB,Wandel J.2006)。,关于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国内外学
13、者作了大量研究。如吴海宝(1995)分析了适应气候变化的稻谷稳产高产的措施主要有:意识改造水稻遗传型以增加对自然气候环境的适应性;而是合理开发,利用现有水资源;三是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稻作规划及耕作措施。李红(1998)认为提高农业区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有效办法有:第一,要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优良品种;第二,要改变土地利用模式,调整作物和畜牧制度和农时;第三,通过调整管理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防止病虫害,同时进行作物遗传育种;第四,要加入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改造农业基础设施,同大力发展和利用先进技术。,林而达、杨修(2008)同样认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和对策主要有:一要调整农业结构和
14、种植制度;二要发展生物技术,选育适应气候变化的作物、家畜新品种;三要调整管理措施,主要包括有效利用水资源、控制水土流失、增加灌溉和施肥、防治病虫害、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等以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四要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应变能力和抗灾减灾水平。另外,Mendelsohn et al(1994)、Adams et al(1999)、Seo etal(2007)等认为农民在新的气候环境中可以选择作物新品种代替产量低的作物品种来适应气候变化,农民可以参考政策、价格、经验、劳动力以及天气、土壤等自然环境因子等的影响进行选择。,关于采用适应性措施的影响因素研究,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经济学领域关
15、于农户应对极端气候变化适应行为的研究成果涉及较少,从而使得缺乏现成理论与方法可以借鉴,虽然如此,但仍可以把农户应对极端气候而采取的适应性行为视为农户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因此可以借鉴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理论来分析农户对极端气候的适应性行为。,国外研究,舒尔茨(1999)在经典性著作改造传统农业中认为在研究农民采用新技术时有三个问题非常关键,即农户对新农业生产要素的接收速度、对新要素的寻求和学习使用。 Lee和Steward (1983)认为,农地所有制的不同对农业新技术的采用与否有很大的关系 Burton 和James (1999) 认为农户在决策时主要考虑预期农业净收入。所以影响成本和收益的因素需被
16、考虑。Doss, Cheryl R (2006)建议研究的样本数据应该来自更广泛的区域、数据应该和定义的指标相一致、仔细核实作为研究基础的假设等。 Eric (2005)利用美国科罗拉多洲历史上严重干旱的数据,研究了干旱程度如何影响农户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 结果表明干旱程度显著提高了采用技术的选择。,同时,国外学者围绕人类的气候变化感知和适应开展了一些研究,尤其是针对农业人口这一气候变化脆弱人群的适应研究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在世界各国表现出不一致的特征,所以,不同地区的农民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认识和气候变化适应策略也各具特色。Temesgen 等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性别、年龄和气候信
17、息等影响,埃塞俄比亚尼罗河盆地农民主要采取种植不同作物品种、植树、土壤保护、早晚耕作、灌溉等方式来适应当地气候变化。Archer(2007)、Katungi(2007)研究认为气象预警等信息发布、社会资本和其它社会经济特征是影响适应性措施采用的因素,国内研究,王济民(1995)认为农户技术采用行为是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有关技术采用、学习和评价的能动表现和反映。他的研究表明:对我国贫困地区而言,信息渠道单一、传播手段落后、自有资金缺乏、劳动力素质低下和商品的自然市场风险较大等因素,是目前影响该区农户继续提高农业新技术水平的主要障碍。宋军、胡瑞法、黄季(1998
18、)对农民的高产技术选择行为和节约劳动型技术行为进行了研究,他们研究了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认为农民的技术选择受到农民的收入水平、耕地面积及农民自身的文化程度、年龄及性别等的影响,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与不同的资源条件下,农民对技术选择的行为各不相同。,刘华周、马康平(1998)分析了农民文化素质对农业技术选择的影响,表明农民文化素质越高,对新技术传播途径的科学性、先进性和服务性要求越高,接受和利用高效的、规范的种植养殖技术倾向越强,并能更积极更熟练地引进和采用农业新技术。朱明芬(2001)认为,农民兼业程度越高,采用新技术越消极;农业专业程度越高,采用农业新技术越积极。 高启杰(20
19、00)将影响因素细化,分为阻碍力和驱动力,无论是阻碍力,还是驱动力,都来自农民本身及其环境两个大的方面。前者即内因主要包括农户年龄、性别、知识水平、经营能力、沟通行为特征等,后者即外因主要有技术供给、推广服务、信贷条件、社会组织、政策法律、基础设施、产品运销等。,小结,通过国内外文献梳理,发现关于农业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现有大多数学者主要提出了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而采取具体的对策或策略,而少有学者从农户层面探讨农户如何采取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为,其影响因素有哪些?政府如何促进农户积极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行为?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缺乏。因此,本文以鄱阳湖生态区为例,从微观视角研究农户应对极端气候
20、适应性行为及影响因素。,鄱阳湖地区社区和农户在应对极端气候时采取了哪些适应性措施?采用的现状如何?应对极端气候灾害农户采取适应性措施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为提高鄱阳湖生态区应对极端气候能力,急需解答的问题:,研究内容及预期结果,研究内容:总结分析农户应对极端气候事件采用的适应性措施的种类与特征 定量分析影响农户应对极端气候事件采用适应性措施的决定因素提出增强适应能力、减轻气候变化风险的政策建议,摘要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研究重点和难点1.3 相关概念界定1.4研究技术路线1.5可能创新及不足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理论基础2.1 理论基础2.1.1 生产函数理论2.2.2
21、农户行为理论2.2 国内外研究动态2.2.1鄱阳湖地区极端气候特征的研究2.2.2关于极端气候的适应性措施2.2.3关于采用适应性措施的影响因素研究第三章 农户应对极端气候采取的适应性措施的意愿和现状 以鄱阳湖地区为例,3.1 鄱阳湖地区极端气候现象及农户采取适应性措施的现状3.2 农户应对极端气候采取适应性措施的意愿情况3.2.1 采取工程类措施意愿情况3.2.2 采取非工程类措施意愿情况第四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方法4.1 研究假设4.2 问卷设计与调查4.3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五章 农户采取适应性措施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5.1 模型阐述5.2 影响农户应对极端气候采取适应性措施的因素分析5.2.
22、1 变量定义5.2.2 模型结果分析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6.1 研究结论6.2 政策建议6.3 研究不足,预期结果,通过对史料文献的参阅和思考,对鄱阳湖地区极端气候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基于大规模的实地调查,通过农户微观数据的调查,深入了解农户应对极端气候采用的适应性措施的种类和现状,进而运用计量模型探讨影响农户采取适应性措施意愿的因素,为政府科学制定政策帮助农民采用适应性措施积极应对极端气候事件提供实证依据,旨在提高农民抵御极端气候灾害的能力,实现稳产和高产,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文献查阅法:本文将通过文献调研,对学者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
23、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经济的影响、适应性措施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积极效应等研究情况进行研究,建立理论假设和分析框架。实地调查法 :本文通过对鄱阳湖地区近两年受极端气候影响的地区进行实地调研,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农户对采用适应性措施意愿分析实质上是一个二元选择问题,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不是一个连续变量,而是一个离散型变量,因此本文采用二元选择模型中的Probit模型进行估计。,可能的创新之处,研究视角 有别于众多宏观层面的适应性措施研究,本文从微观层面,即农户的角度来研究适应性措施研究方法 有别于众多定性的描述或案例研究,本文基于大规模的实地调查,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对适应性措施进行定量分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