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小学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宿建德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会写“德”这个生字。2.学习古诗宿建德江 ,有感情地朗 读古诗,背诵古诗。3.理解这首古诗 的大意,用自己的 话讲述诗句的意思。4.通过对诗句的 诵读感悟,想象 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 诗歌美的意境, 获得审美愉悦。2.通过对诗句的 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 语言表达能力;体会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激 发兴趣,自然 过渡到课文学习。导语: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游览了辽阔的大草原,欣
2、赏了丁香独特的美,而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将去古典诗词里欣赏一幅幅意境隽永的水墨画。我们将随同诗人孟浩然夜宿建德江,去感受夜的静谧与原野的空旷,还将陪诗人苏轼共同经历一场夏日的暴雨,感受大自然的瞬息万变。同学们要充分调动想象力,这样才能入诗、入画,感受自然之美、诗歌之美。2.播放朗读音频 ,学生听读两首古 诗,观赏插图,进入古诗情境。3.课件出示宿建德江 。齐读诗 歌,理解诗题。(“ 宿” 是“ 住宿;留宿” 的意思;建德江是新安江流经今属浙江省建德的一段江水。 诗题合起来就是“在建德江留宿 ”的意思, 结合课本插图,作者“宿”的地方是小船。)二、学习古诗,掌握方法。1.学习宿建德江 一诗,了解
3、作者和写作背景,故事激趣。(1)作者 简介。孟浩然(689 740)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其诗多写山水田园的清幽境界,清淡简朴,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孟浩然一生好学,交际广泛,与李白、王维、王昌龄、张九龄等交往甚密。其代表作有春晓过故人庄等,收录于孟浩然集中。( 2( 写作背景。宿建德江一诗写于诗人因求仕失败而漫游于吴越之时。此前,孟浩然一直在鹿门山一带隐居,希望走以隐求仕的道路,但未成功。730 年,诗 人告别隐居生活,踌躇满志地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想实现为国效力的政治抱负,结果科举未中。他孤身一人失意东归,开始了漫游吴越的生活。面对迷蒙的江
4、中小洲,诗人又难免产生理想幻灭之痛、前途暗淡之忧。(3)孟浩然求仕的传说。(可以用纸稿的形式发给学生阅读,也可以简洁地讲一讲)孟浩然一生并未入朝做官,早年也一直在鹿门山隐居。他天性与世无争,淡泊名利,但也并非没有“达则 兼济天下” 的理想。相 传有一次孟浩然去省中拜 访王维,不料玄宗皇帝亲自到这里来视察了。本来,省中是办公的地方,怎么可以随便招待朋友呢?所以王维就让孟浩然暂时藏在床底下 因为 工作人员有时要值夜,所以省中有床, 这在唐朝是有记载的。等到皇帝来了以后,王维一想:我把他藏起来,万一有一天被皇帝知道了,这可是欺君之罪。于是他马上就向玄宗禀报说:“今天我有一个朋友孟浩然来这里了,他知道
5、本不该来,不敢见您,所以藏在了床下。”玄宗说:“ 我也听说过孟浩然, 这人的诗写得不错,叫他出来好了。”等孟浩然出来后,玄宗就让他念一首诗给自己听,孟浩然就念了一首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北 阙” 是指北方的朝廷。因为 他来到长安考试没有考上,所以很不得意。他 说:从此以后我不要再上书求仕了,我要回南山隐居到我的草庐之中。我这个人真的是没有什么才干,所以虽然是圣明的君主也不用我。因为我体弱多病,老朋友们也跟我疏远不来往了。现在,我头上已经长了白发,催促着我一步步走向衰老了。春天已经来到,和暖的阳气逼走了旧年的
6、寒冷。我心中有一种长久的怀思向往,这使我不能成眠。晚上辗转床榻间,就看到窗外月光下的松树的影子,只觉得一片空虚。这本来是他贫穷、衰老、不得志的一些牢骚话,结果皇帝听罢就说:“卿自不求仕,朕何 尝弃卿!” 当初是你自己不出来做官,不参加科举考试,怎么说是我抛弃了你呢?所以玄宗很不高兴,而孟浩然也一直没能得到一个做官的机会,他的第二次长安求仕又失败了。预设:宿建德江一诗中满含“客愁” ,教师可不用详细讲 解写作背景或作者生平,因本诗重在想象诗歌描述的画面。但知其人方可明其情,对孟浩然特殊的生活经历可简要介绍,以助学生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情感。2.初读古诗,疏通 诗句,明确 节奏。(1)学生借助拼音学习
7、生难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争取读出古诗的节奏与韵律。过渡:同学们,请大家自由地把这首诗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前两遍争取把字都念正确,后两遍争取把诗句读通念顺,可用铅笔试着断句。(2)教 师检查 朗读情况,教学生字、易读错字。生字:德。“德” 的笔顺较多,注意右下部 “心”上有一横,不要漏写。易读错字:泊。“泊” 是一个多音字,有两个 读音: 和,通过读诗句可知这里指的是“ 停泊”,所以要读成“”。(3)教 师朗读 古诗,学生边听朗读边划分节奏,模仿读,读出停顿、节奏、韵律。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 天低树,江清/月近人。3.图文结合,画中会意。(1)小 组自由学 习,合作探究。阅读与
8、交流: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画上问号。小组 内讨论 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把疑难问题记下来。观察 课文插 图,你印象最深的景物是什么?它给了你怎样的印象?(2)欣 赏图片,理解 诗句。(出示课件:课文插图)A.对照插图细细品味,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提示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教师相机板书:小舟、烟雾、沙洲、日暮、旷野、低树、江水、明月。)过渡:同学们说得很全面,基本上概括了诗歌中提到的所有景物。那么这些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我想大家应该和我的感觉差不多,是孤独、寂寞、冷清的。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把这种感觉读到诗的字里行间。(生齐读)B.理解“移舟泊烟渚
9、”。这一句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移舟” ,移船近岸的意思; “泊”,指停船夜宿。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一方面是点题,另一方面也介绍了诗人观赏景物的立足点,为下文的写景抒情做了准备。)C.理解“日暮客愁新 ”。这句 诗中的 “客” 指谁?(诗人)这句 诗中的关 键字是哪个字?(愁)你觉 得诗中是怎 样的一种“愁”呢?(思乡之愁,孤独之愁,一种前途渺茫之愁。)预设:为什么“日暮” 会撩起“客愁新”呢?教师可引导学生 读一读诗经里的一段:“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 )这里写一位 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
10、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候,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借此,我们也可以理解此时旅人的心情。本来行船停下来,应该静静地休息一夜,消除旅途的疲劳,谁知在这众鸟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那羁旅之愁又蓦然而生。过渡:孟浩然在另一首诗中写道:“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他 虽然没那么 执着于做官,但回 顾自己的一生,除了诗文,也确实没有什么值得说道的成绩。诗人途经建德江,面对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想到自己这么多年来游历四方,壮志未酬,满怀的愁绪涌上心头。来,谁来读一读这满怀的愁绪?(指名学生读诗句)背景知识拓展:行旅诗 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是一首典型的行旅诗,先要理解古人的行旅
11、,我们才能读好这首诗。古人写行旅的诗文极多,同学们可能不明白,为什么古人要这么大写特写行旅之苦呢?现代意义的旅游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可是古人的行旅与现代的旅行完全不是同一概念。古代的文人总是形迹匆匆,有的是求学,有的是赶考,有的是省亲,有的是奔丧,最多的是赴任。我国古代多数时间实行的是流官制,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在一个任职干上个二三年就得调离,而且讲究南人北相、北人南相,家在北方的偏让你到南方,家在南方的偏得到北方赴任,为的是防止结党营私。更有遭到贬谪的,那就得到边远的地方了。那个时候,没有公路,没有火车,好的有舟船、车马,差的就得用脚量了。动辄数月,多则数年,许多人的生命是在行旅中度过的。有
12、名的大诗人,如李白、杜甫、苏轼可以说都是逝于行旅的。所以,身在异乡的诗人在行旅之中生出种种愁绪也就再正常不过了。D.教学“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两句 诗写景, 给你一种什么感觉?(空旷、孤寂、宁静、清远。)第一句描写远景,天为什么比树还低?第二句描写近景,月亮为什么与人接近了呢?明确:天并不比树低,只是因为原野极为空旷,放眼望去,远处的天仿佛比树还要低些;月亮也并不能和人接近,只是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江水里,仿佛就与人接近了。讨论 :“江清月近人” 一句中,“ 近”字该如何理解?仅仅指实际距离的“近”吗?明确:就字面意义来说,“近 ”确实指月亮的倒影映在清澈的江水里,仿佛与人接近。但
13、 结合作者当时的心境,还可以理解为“精神、情感上的接近” 。诗人当时孤身在外,举目无亲,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而月亮虽然远在天边,却像朋友一样陪伴着他,所以作者感觉它非常之近,这是一种情感上的亲近。这种理解是提供一种思路,可能有的学生还会认为这里的月亮不是指水中的倒影,而就是实指天上的月亮。在这次讨论中,结果其实不重要,而要引导学生在争论之中能提出疑问,分析、争论、感悟,从而加深对诗的认识。指名学生 说诗 意、悟诗情。小结:“野旷天低 树,江清月近人 ”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 领略得到。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 ,第三、四句好似 诗人怀着愁心,在 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
14、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学生 齐读,有感情地朗 读第三、四句诗。朗读指导:注意全诗的朗读基调是深沉的,于深沉之中又有一种安慰。(3)课 堂延伸,文化 积累。过渡:不知不觉中,我们走近了一轮明月。因为思乡,李白曾经这样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因为思亲,杜甫曾 经这样写道:“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 乡明。”因为愁眠,张继曾经这样写道:“月落乌啼霜 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也是因为满腔愁情,孟浩然写下了这首宿建德江,于是有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样的千古名句。同学们,诗人笔下的月亮还有着怎样的寄托呢?大家可以课下搜集一些关于月亮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4.朗读悟情,背 诵积累。(1)整首 诗赛读 ,背诵积累。(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尝试背诵,并交流自己的背诵方法。(3)指名背 诵 。注意正确、流利、有感情、富有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