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一种语言观和由它派生的新名称-北京大学哲学系.ppt

上传人:ga****84 文档编号:3804426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一种语言观和由它派生的新名称-北京大学哲学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一种语言观和由它派生的新名称-北京大学哲学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一种语言观和由它派生的新名称-北京大学哲学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一种语言观和由它派生的新名称-北京大学哲学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一种语言观和由它派生的新名称-北京大学哲学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一种语言观和由它派生的新名称理论,陈 波(北京大学哲学系),题外话:如何按西方的学术标准做哲学?,根据我自己的体会,必须注意四点:在一个学术传统中说话;在一个学术共同体中说话;说出一些新的、带有原创性的话;关键之处,不能轻描淡写,而要浓墨重彩!,自从克里普克的大作命名与必然性于1972年发表以来,在关于名称的描述论和直接指称论之间发生了一场长达30多年的“战争”(Lowe, 2007, 27),它不仅发生在语言哲学领域,而且发生在形而上学、知识论和心灵哲学等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回到正题!,我对克里普克的名称理论及其推论一直持怀疑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怀疑不仅

2、没有减退,而且越来越强烈。2007-08年在牛津访学期间,我决定去写一系列中英文论文批评克里普克的有关学说,并由此发展出自己的替代性理论。,已经完成的相关工作,荀子的政治化和伦理化的语言哲学一个系统性的诠释、建构、比较和评论,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2008年第2卷,3万字。 拒斥克里普克和索姆斯反对描述论的论证,中国分析哲学2009, 浙江大学出版社, 约5万字.存在先验偶然命题和后验必然命题吗?对克里普克知识论的批评,学术月刊(上海), 2010年第8-9期, 4万多字.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一种语言观和由它派生的新名称理论,4万多字,待发表。,“Xunzis Politicized and M

3、oralized Philosophy of Language”,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vol.36 (2009), 107-140.“Proper Names, Contingency Apriori and Necessity A Posteriori”, forthcoming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Logic.“Descriptivist Refutations of Kripkes Modal Argument and Soamess Defence”, forthcoming in Theoria?“An

4、 Interview with Timothy Williamson,” forthcoming in Theoria.“Frege, His Logic and His Philosophy-Interview with Michael Beaney”, Journal of The Graduate School of Letters, Hokkaido University, Vol.5 (2010), 1-28.,本文是新近完成的一篇,分三节:1. 一种语言观: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 之预设;2. 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之要点;3. 对克里普克的论证和其他逻辑疑难的 简短回应。,本文的主旨

5、是:将语言的社会性、约定性和历史性贯彻到底!提出一种新的名称理论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以回应克里普克对描述论的批评和其他一些逻辑疑难,并反驳他本人的由严格指示词和因果历史链组成的直接指称论.,一、一种语言观: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之预设,我对语言的总看法:(1)如海德格尔所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 。我们用语言去谈论世界,通过语言去把握实在;世界或实在通过进入我们的语言而进入我们的认知。但语言对于实在同时有“彰显”和“遮蔽”甚至“扭曲”的作用。,(2)语言浓缩和凝结了人类先前的认知成果,以至在学会一种语言的同时,我们就有意无意地接受了一套切分世界的方式,继承了认知世界的一套价值系统,对我们的先辈

6、做出了一系列文化承诺。通常所谓的人类认知中的先验性、分析性因素,最好从这个角度去加以理解和说明。,(3)语言是人类公共交流的平台,人们运用语言去表达思想,提出诉求,相互沟通,达成相互理解,建构有序的社会生活。因此,语言与世界、与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与人类的相互交流和理解密切相关。 由此,我要强调语言的如下三大特质:,1语言是社会性的。语言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它们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并且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儿童习得其母语的过程,就是他她成人化和社会化的过程。“获得某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接受某一套概念和价值。在成长中的儿童缓慢而痛苦地适应社会成规的同时,他的祖先积累了数千年而逐渐

7、形成的所有思想、理想和成见也都铭刻在他的脑子里了。”,语言至少是在两个人之间交相作用的一个方式:一个言者和一个听者。它要预先承认一个组织起来的群体,而这两个人是属于这个群体之内的,而且他们是从这个群体中获得他们的语言习惯的,所以它是一种关系,而不是一个特殊的事情。再者,记号的意义总是包括人和一个对象之间所共有的东西。当我们把意义说成是言者所具有的属性,而把它当作他的意旨时,我们就把共同执行这个意旨的另一个人以及这个意旨所由实现的、独立于有关的人之外的那些东西都视为理所当然。人和事物必须同样成为一个共享的后果的手段。这种共同参与就是意义。 杜威:经验和自然,根据这样的看法,语言不是作为一个抽象的

8、形式系统自动地与外部世界发生关系;躲在语言背后的是“人”,正是使用语言的“人”(语言共同体)让语言与世界发生关系,通常是指称和表述的关系。语义学并非不考虑语言使用者,它只是不考虑个别的语言使用者,而必须考虑语言共同体。在语义学层次上谈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和指称,都是相对于语言共同体而言的意义和指称。 因此,语言作为自主自足的体系是一种虚构,脱离人去理解语言与世界的关系是一条歧途。,2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一个语言成为它现在所是的样子,没有什么先天必然的逻辑,而是该语言共同体无意识选择的结果,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产物。当然,这种“约定俗成”不是以立契约、签协议的形式完成的,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渐进过程。,由语

9、言的社会性和约定性,我们可以推知:语言表达式不会自动地具有意义,是使用这些表达式的人赋予它们以某种关系和意义;它们也不会自动地指称或表述特定的对象,是它们的使用者让它们去指称或表述这些对象。并且,语言表达式的赋义主体不是个别的语言使用者,而是整个语言共同体。个别人的赋义活动必须得到语言共同体的认可,才能转化为公共的赋义活动;否则,该赋义活动将因得不到认可和传播而失败。,3语言是有生命的。由于人所面对的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也是不断变化的。为了适应人的生活、实践、认知的需要,语言共同体不断地对语言及其意义做出适应性调整。这会导致语言像一个有机的活物,处在不断的生长、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10、中。语言及其意义总是处于生长和变化的过程中,这一论题是得到证成的。,我认为,克里普克的名称理论背后所假定的语言观与上述语言观是根本冲突的。证据有三:,(1)克里普克把下面两个问题截然区分开来:一是“名称如何指称对象”,这似乎仅仅是名称与其所指对象之间的一种客观关系,也就是语言和世界之间的一种形而上学关系,与名称的使用者“我们”无关;二是“我们如何确定名称的所指”,这才是名称、名称的所指以及名称使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因而是一种社会历史性关系。他对前者的回应是“严格指示词理论”,对后者的回应是“因果历史链条”。,我认为,克里普克所给出的这幅画面是不正确的。一个语词对于一名使用者来说要成为名称,该使

11、用者必须知道它是那个对象的名称,否则他就不能把该语词分辨为一个名称,而只是一个纯粹的噪音。 例如,我发出声音“索伊拉”;克里普克的例子:“Nancy”.,我认为,说明语词与对象关联的方式只有两种:实指和描述。实指命名,即用手指指着一个在场的对象给它命名。但大部分对象不在我们的视野之内,能够被我们实指的对象是很少的。因此,大部分语词不能通过实指的方式成为名称,唯有通过某种程度的描述才能成为名称。在建立名称与对象的关联时,最小程度的描述性信息,通常由“系词 + 分类词(sortal)”组成,例如,“a是一颗新发现的行星”,“b是一个人”,“c是一条狗”,“d是我最近新买的一幅画”,甚至是不可缺少的

12、。,因此,克所谈到的那两个问题,即“名称指称什么?”和“我们如何确定名称的所指?”,是彼此相关的,前者的补全版本应该是“我们用名称指称什么”。那两个问题并不是一个与“我们”(语言共同体)无关,另一个与“我们”有关,而是都与“我们”有关,它们是同一问题的两种不同问法:“我们用名称指称什么?”,“我们如何确定名称的所指?”,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侧重于如何使用名称去指称对象,后者侧重于如何确定名称所指称的对象(特别是对于名称的后来使用者而言)。于是,关于名称的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区分就成为名称的社会用法和个人用法的区分。名称的社会用法,是一个语言共同体对名称的共同的一般的使用;名称的个人用法,是一特定的

13、人在特定的语境中对名称的特殊使用。借用克里普克的术语,社会用法涉及名称的“语义学指称”,个人用法涉及名称的“说话者指称”。,(2)在克里普克反对描述论的语义论证中,他使用了一些例证,用以证明,与名称相应的摹状词既不是识别和确定名称所指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在我看来,这些论证也假定了:“名称或摹状词如何指称对象”这个问题仅仅是名称和对象、语言和世界之间的一种客观关系,与使用名称、摹状词和语言的“我们”无关。 虚构的例证:哥德尔施密特真实的例证:皮亚诺形式算术公理的发现者戴德金历史人物例证:约拿亚里士多德,(3)克里普克不赞成普特南关于语言分工的说法。 克认为,一个名称指称什么对象,哪些对象

14、处于其外延内,这是一个语义学问题,有确定的答案,与说出该名称的时间无关,例如,“黄金”一词的外延在阿基米德时代和在化学非常发达的当代是一样的;也与说该名称的人无关,例如,无论是从我嘴里还是从专家嘴里说出它,它都意指它所意指的对象,都有其确定的外延。,“专家”在解决语义学问题上没有任何权威,他们并不具备一种特殊的语义能力。 “专家”有可能不够格,例如炼金术士或星相学家;即使是够格的专家也有可能出错,例如他对名称所指对象的信念大多数是错误的;甚至在有些名称那里,根本就不存在能判定其外延的“专家”。,可以这样说,我在名称理论上与克里普克的分歧和对立,实际上源自于我们在语言观上更为根本的分歧和对立。如

15、果我前面所述的语言观是正确的,那么,克里普克的名称理论及其推论就是错误的。下面将证明这一点。,二、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要点,论题1名称(包括专名和通名)起源于对于一个或一类对象的广义的“命名仪式”, 命名常常通过实指来进行, 特别是对物理个体的命名; 有时候也通过描述来进行, 特别是对科学中理论实体的命名, 例如“光子”.克里普克的论题(C):“对于任何一个成功的 名称 理论来说, 说明都不能是循环的. 在表决中使用的各种特性本身都不准以最终无法消除的方式包含指称的观念.”,某些元语言描述论者主张:一专名N 的意义可以用这样的限定摹状词来刻画:“那个叫做N的个体”,“是N的承担者的那个对象”。

16、 某些因果描述论者主张,专名N的指称由像“那个在初始命名仪式上被命名为N并且其名称N在因果链条上传递的个体”,或“在我所在的社会共同体中或被我的对话者称为N的对象”这样的摹状词确定。,描述论者为了确定“亚里士多德”的指称,必须求助于一个或一些描述,例如“亚历山大的老师”。问题是,该描述中又包括了新名称“亚历山大”,它的指称如何确定?如果反过来求助于这样的描述:“亚里士多德最有权势的学生”,这是明显的循环说明。,我认为, 为了避免循环困境, 描述论者必须补充一个环节: 从一开始, 任何对象都需要一个如克里普克所说的“初始的命名礼”(initial baptism), 在一物理对象在场的情况下对那

17、个对象实指地命名, 或者通过某些描述而引入一个名称, 例如, 对科学中理论实体如“光子”的命名. 没有这个初始环节, 描述论者就无法摆脱“自我循环”或“无穷倒退”的困境. 正是克里普克的论题(C)及其相关评论使我这个坚定的(顽固的?)描述论者意识到了这一点.,给对象命名是一个社会化事件! 这意味着:命名者必须具有适当的社会身份或社会地位,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给一个对象命名的;命名必须在公开场合进行,是一场被命名者、命名者和其他人员以及隐身其后的一整套社会建制共同参与的游戏;由此开始的名称传播过程也必定是社会性的,命名的合适性还要接受社会的评价和裁决。,为了确保给对象成功地命名, 大致有三种途径:

18、 (1)由具有适当社会身份的人通过实指的方式给对象命名; (2)由具有适当社会身份的人通过描述的方式给对象命名; (3)对于大众很不熟悉的科学对象, 则由相应领域的专家给它们命名. 这意味着, 至少在命名这件事情上, 存在着如普特南所说的“语言劳动的分工”现象.,论题2在由人们的社会交际活动所构成的因果历史链条上,所传递的是关于名称所指对象的描述性信息,因果链条是一根连续的信息传播链条。只有那些被语言共同体认可了的信息才能进入该名称的“意义”。,问题:在因果历史链条上,究竟是直接传递名称的所指?还是主要传递关于名称所指对象的信息,名称后来的使用者根据这些信息去确定名称的所指?克里普克认为,直接

19、传递指称;为了确保传递的成功,名称的后来使用者必须与先前使用者的指称意图保持一致。我追问:在所指对象不在场的情况下,如何去确保一名称的后来使用者与它的先前使用者在指称意图上保持一致?这才是一个真正重要的问题。,我认为,为了保证指称的成功传递,必须给出关于名称所指对象的足够多的描述性信息!否则,会发生:指称失败;指称新生;指称转移;等等,现象.,论题3被语言共同体所认可的那些描述性信息的集合构成了名称的意义,这些描述摹写了名称所指对象的一些区别性特征,并且该描述集合是永远开放的。,在因果历史链条上所传递的关于对象的信息并不会都被保留下来,有些描述性信息未得到语言共同体的认可,会逐渐被过滤或淘汰掉

20、,只有那些得到语言共同体认可的信息才会保留下来,口耳相传,成为人们的共识,并最终进入辞典或百科全书。因此,辞典和百科全书实际上是人类先前的认知成果的浓缩和总结,具有经验的起源和经验的意义,本质上可以被人类后来的认知成果所修正甚至取代。对于名称的后来使用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被语言共同体所认可的那些描述性信息,它们构成了关于该名称用法的一个文化和历史传统,并且它们决定着名称的所指。,由此观之,克里普克的语义论证中所提到的那些描述论的反例都不是真正反例。所谓的“哥德尔施密特反例”;所谓的“皮亚诺戴德金等反例” ;所谓的“约拿、亚里士多德等反例”.,论题4相对于认知者的实践需要,可以在作为名称意义的描述

21、集合中排出某种优先序,某些描述比其他的描述更重要一些。 埃文斯也指出,在关于名称所指对象的“信息体”中, 有些信息占据优势或支配地位(dominance), 它们在确定名称的所指时起关键作用.,克里普克版的本质主义:(1)本质是一个事物在反事实谈论中保持自身同一性的最低条件,即是说,一个事物的本质特性就是它在所有可能世界中都必须具有的特性,即它的必然特性。(2)对于个体来说,其起源或构成材料是其本质。(3)对于自然种类来说,其内在结构是其本质。(4)一个或一类事物除了其本质特性不可改变之外,其他一些特征特别是其所有的外显特征都可以改变。这隐含着:一个事物的本质与其外显特征之间没有什么关联,至少

22、没有密切的关联。(5)关于事物的本质的陈述是必然陈述,但人们可以通过经验的途径去发现事物的本质。因此,存在着所谓的“必然后验命题”。(6)在确定一个特性是否为一个对象的本质特性时,容许有某种程度的模糊性。,陈波版的本质主义,“本质相对性学说” :(1)一事物的本质是决定该事物的身份同一性的东西,但在不同的视角下该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身份。(2)一事物的本质具有派生、解释该事物的非本质特性的功能,前者是后者产生和存在的原因或根据。因此,不可能出现如克里普克说到的那种情况:事物的非本质特性都变了,唯有其本质保持不变。(3)个体和自然种类都具有本质。个体的本质既不是它所从属的类的本质,也不是克里普克所说

23、的该个体的起源,而是该个体的全部历史中的核心事件。可以说,个体的历史对于个体是本质性的。自然种类的本质则是它所具有的内在结构。(4)本质是相对于人的实践需要而言的,也就是说,在确定事物的本质时,要把人的实践需要考虑在内。这会导致本质的相对性和模糊性,但应该允许这种模糊性。,在本质问题上,我与克里普克的主要差别在于:他所谈的是对象在形而上学意义上的本质,而我更多地关注对象在认知意义上的本质。可以说,克里普克持有本质主义的形而上学版本,我则持有它的认知版本。我倾向于认为,对象没有形而上学意义上的本质,形而上学版本的本质主义是错误的。,论题5名称都有所指。很多名称的所指是现实世界中的对象,即物理个体

24、或自然种类;但有些名称的所指是抽象对象,或虚构对象,或内涵对象。按我的理解,指称关系不仅是名称与外部对象之间的一种客观关系,而且还与名称的使用者人有关:人们打算用一个名称去指称什么。所以,对指称关系的完整理解应该包括三个要素:人使用名称时的意向,人赋予名称的内涵,以及所意指对象的状况。由此观之,我把名称的所指大致分为四类:物理对象,抽象对象,虚构对象,内涵对象。,有些名称的所指是物理对象,即那些存在于现实的时空中、能够被我们的感官感知、能够对我们发生因果作用的对象。 有些名称的所指是抽象对象,即奠基于或依赖于个体的各种存在物, 如性质、关系、类、事实、时空、规律, 等等. 有些名称的所指是虚构

25、对象, 即不在现实时空中、而是由人类理智创造的各种对象, 如神话人物和文学人物。有些名称的所指是内涵对象,它们依附于物质性的语言(包括声音和文字), 被相应的语言表达式所表达, 并且被人类的理智所理解, 可以为不同的人所共同把握, 具有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 包括概念、命题、信念、思想、主义、学说等.,我的观点总括:现实性存在(实在) = 物理对象 + 依附性存在物。观念性存在 = 虚构对象 + 内涵对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观念性存在对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论题6名称的意义是识别、确定名称的所指的依据、标准或凭借。除此之外,识别名称的所指对象时,还要

26、考虑说话者的意向、话语的背景条件、知识网络等因素。克里普克对描述论的指责:如果描述论是正确的,(簇)摹状词构成了名称N的意义或部分意义, 则这些摹状词必定提供了确定N的指称(即对象x)的充分必要条件. 但这些摹状词不能提供这样的充分必要条件, 故描述论是错误的.,充分必要条件假设是错误的:(1)它是对描述论的误读.塞尔:“我不知道描述论者当中有谁曾经坚持过这种看法, 尽管弗雷格有时谈起, 好像他可能会对此表示同情. 但无论如何, 这从来就不是我的观点, 我相信, 它也从来不是斯特劳森或罗素的观点.” 普特南:“关于意义理论,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话题陷于哲学误读的时间是如此之长, 而且这种误读又是

27、如此之强烈. 一个又一个的哲学家把意义等同于一个充分必要条件. 在经验主义传统中,又是一个又一个的哲学家, 把意义等同于证实的方法. 而且这些误读还不具有排斥性的优点: 有不少的哲学家都主张, 意义证实的方法充分必要条件.”,(2)寻求确定名称N的所指的充分必要条件,就等于寻求对N的所指对象x做完全充分的描述,并且克里普克还要求,这种描述必须跨越不同的可能世界保持不变,识别出N在那些可能世界中的所指。这在原则上不可能做到. 克里普克说:“人们可能永远也达不到一组充分必要条件” . (3)该假设违背了我们的语言常识和直觉。,不过,我认为, 名称的意义仍然是识别其所指的向导、依据、标准或途径。如塞

28、尔所言,凭借与名称N相关的某些描述,加上N使用者的意向,加上关于N所指对象的知识网络,加上某些语境或背景条件,我们最后总能够识别和确定N的所指。即是说,与N相关的描述与许多其他因素一起决定了N的所指,确定名称所指的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性活动,需要许多社会性因素的参与。,全域、超域和“话语论域”:“那个穿红衣服的女孩”;卡普兰: “拉美西斯八世”,“我们对之一无所知的埃及法老”.唐奈兰: 泰勒斯挖井人隐士青蛙.,三、对克里普克的反描述论论证和其他逻辑疑难的简短回应,“一个逻辑理论可以通过其解疑难的能力而得到检验。在思考逻辑时,脑袋里装尽可能多的难题,这是一种有益的方法,因为这些疑难与物理科学中的实验

29、差不多服务于同样的目的。” 罗素:论指称,(一)对克里普克的三个论证的回应,1.认知论证:如果相应的(簇)摹状词构成名称的意义或其部分意义,那么,一个主词是名称、谓词是相应的摹状词的陈述,例如“亚里士多德是形而上学一书的作者”,就应该是一个先验为真的陈述,不依赖于任何历史的或经验的发现。但实际情形并非如此。因此,关于名称的描述论在认知事实上出错。 P1 如果描述论是正确的, 则“N是the F”应是先验可知的。P2 事实上, “N是the F”不是先验可知的。C 描述论是错误的。,根据SHCD,我只接受前提P2,即承认“N是the F不是先验可知的”,但不接受前提P1,因此不接受结论C。若我们

30、有关于名称的意义的一部完善和确定不变的辞典,里面给出了关于该名称的完整而确切的意义,那么,相对于这样一部辞典,“亚里士多德是形而上学一书的作者”就是分析的,先验地为真。但是,我们并没有这样一部辞典,现实的辞典都是对于我们的语言活动的描述、报道、精释、校正,具有经验的起源和经验的内容。并且,我们对于语言(包括名称)的使用是变动的,它们的意义处于生长和变化的过程中:随着新证据的发现和确认,关于某个对象的有些先前的描述被否证,从而退出作为相应名称意义的描述集合;关于该对象的另外一些描述得到确认,从而进入作为该名称意义的描述集合。于是,该描述集合随着一些描述的“进进出出”而有所变化,该名称的意义范围也

31、相应地扩大或缩小。这就是我们要不断地更新我们的辞典和百科全书的原因。所以,克里普克的认知论证不成立。,2语义论证:假如关于名称的描述论是正确的,即一个名称与相应的(簇)摹状词严格同义,那么,名称的意义就应该是确定其所指的充分必要条件,或者说唯一性条件。即是说,任何满足与该名称相应的(簇)摹状词的对象,就是该名称的语义所指(意义对于确定所指的充分性);或者,任何不满足相应的(簇)摹状词的对象,就不是相应名称的语义所指(意义对于确定所指的必要性)。但实际情形并非如此。因此,描述论在语义事实上出错。,该论证可以简单表述如下:P1 如果描述论是正确的,则名称的意义必须是确定其所指的充分必要条件。P2

32、事实上,名称的意义不是确定其所指的充分必要条件。C 描述论是错误的。类似地,根据SHCD,我只接受前提P2,但不接受前提P1,因此不接受结论C。,我对语义论证的回应是:(1)认为描述论者主张专名可以被相应的摹状词穷尽地分析,这是一种误解或曲解;(2)我们不能要求给出名称意义的那些摹状词与名称严格同义,不能要求给出确定名称所指的充分必要条件,因为我们不可能得到这样的充分必要条件。而在语义论证中,克里普克隐含地假设了:如果名称有意义的话,其意义必须是确定其所指的充分必要条件。这一假设是错误的。(3)当根据名称的意义去确定名称的所指时,不应该只考虑作为一名称的意义或部分意义的那些描述与对象之间的客观

33、的符合关系,还应该考虑到说话者的意向、相关的知识网络和背景,所有这些东西一起决定了该名称的所指。,3模态论证:如果关于名称的描述论是正确的,即一个名称在语义上被同义地定义为(簇)摹状词,那么,该名称和相应的摹状词就应该有相同的模态身份,以该名称做主词、以该摹状词做谓词的句子就应该是必然的。举例来说,假如“亚里士多德”被同义地定义为“亚历山大的老师”,下面的句子就应该是必然的:(1)亚里士多德是亚历山大的老师。但是,在反事实谈论中,(1)可以为假。因为可以设想这样一种情景:亚里士多德从未做过教师,当然也就没有做过亚历山大的老师,而是另外某个人做了亚历山大的老师。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在谈论亚

34、里士多德这个人没有做过那些事情的情形,亚里士多德仍为亚里士多德,但亚历山大的老师却是某个另外的人。因此,关于名称的描述论在模态事实上出错。,该论证可以简单表述如下:P1 如果描述论是正确的,那么,名称和相应的摹状词就应该有同样的模态身份,像(1)这样的句子就应该是必然真的。P2 事实上,名称和相应的摹状词有不同的模态身份,像(1)这样的句子不是必然真的。C 描述论是错误的。,对于模态论证,我接受前提P1,但不接受前提P2,因此不接受结论C。我与克里普克的分歧在于对名称和摹状词的指称作用理解不同。克里普克把名称看作严格指示词,它们在相应对象存在的所有可能世界中都指称该对象,甚至在该对象不存在的可

35、能世界中也指称该对象。但他却把摹状词看作漂浮在不同可能世界之间的一个描述,以致在不同的可能世界中可被不同的对象所满足,因而也就指称不同的对象。,按我的理解,所谓“严格指示词”可以归结为(非严格的)名称相对于模态词取宽辖域,也就是关于现实个体的谈论,与该对象叫什么名字无关;并且,对于大多数摹状词而言,通过给它们加上一个限制词“在现实世界()中”,它们就分别固定地指称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中的一个特定对象,并且在所有可能世界中都固定地指称这个对象,由此摹状词也被严格化了,仍然可以把名字看作是相应摹状词的缩写。,(二)对关于名称的其他语义事实的解释,1. 许多对象有字面上相同的名称。例如,在欧美世界,有

36、不少女人叫做(Susan Stephen), 有很多男人叫做(Paul Harman),或(David Lewis). 在中文中, 有很多男人叫做“张军”、“王刚”或“许强”, 有很多女人叫做“文静”、“李娜”或“王倩”. 据报道, 现任俄国总统梅德韦杰夫有一天上同学网, 发现其中有630人与他同名, 其中还有45人与他同龄.,克里普克的解释:不同的初始命名礼, 不同的名称,不同的对象.但克不能解释如下事实:有人听到两个人谈到一个名字,比如“约翰”,但他们在谈话中所给出的关于约翰的信息简直南辕北辙,那么,两个谈话人及其听众无需回溯所谓的“因果历史链条”就能够判定:他们所谈论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

37、。这里是根据描述来分辨和确定指称。,SHCD对此的解释是:这些指称不同对象的“相同”名称确实是不同的名称,每一个名称都可以追溯到一个不同的初始命名仪式,并且每一个名称都有各自不同的意义。对于那些没有参见初始命名仪式的名称使用者来说,他们根据名称的意义(关于对象的描述性信息)来识别其所指。因此,当他们听到人们谈论字面上相同的名称,但所给出的描述性信息差异极大时,他们几乎立刻就可以判定:所谈论的只是碰巧取了同一个名字的不同对象。,2. 一个对象有不同的名称。例如,一个孩子出生了,他的父母给他起名“周树人”。这个孩子后来长大了,在发表文章时,自己取了个笔名“鲁迅”,据说他先后使用过180多个笔名,其

38、中“鲁迅”最为流行,以致后来人们提到他时都称“鲁迅”,很少再用他原来的名字。再如,一个纳粹战犯,本名“Hans Sluga”,在二战结束时,侥幸地逃到南美洲,做了整容手术,改名“Juan Carlos”,并通过做生意发了大财,扮演起社会慈善家的角色,享有很不错的社会地位。但他仍然觉得不安全,又改名换姓,逃到非洲,改名“Nahas Angula”,克里普克的解释:我们对一个对象做了多次不同的命名,但问题是:我们如何说明是对同一个对象所做的多次不同的命名,既然我们是在该对象所处的不同阶段、场合对其命名,该对象已经显现出很大的差别?如何说明这些名字之间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克里普克理论还会遭遇到“弗雷格

39、之谜”和“信念之谜”。,SHCD的解释说:确实,每一个名称对应于一个不同的命名事件,但在名称的后来的因果历史链条上,所传递的是关于名称所指对象的描述性信息,得到语言共同体认可的那些信息进入该名称的意义。两个不同名称的使用者,在他们谈话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关于这些名称的所指对象的绝大部分信息是重合的,由此他们及其听众就可以判定:他们实际上在谈论有不同名称的同一个对象。这里的情况就是描述(名称的意义)决定指称。,“弗雷格之谜”对SHCD来说不是问题,弗雷格已经通过a与b的意义不同解释掉了“aa”和“ab”之间的认知差别,SHCD对此表示赞同。SHCD对信念之谜的解释是:由于名称既有意义又有所指,虽然

40、名称的所指是客观对象,但名称的意义却是语言共同体对该对象的理解和认识,属于人的思维和精神层面,即属于认知层面。在认知语境中做同一替换,不仅要求客观上ab,而且要求人们认知到ab,也就是说,“ab”必须成为人们的知识。若这个要求得到满足,信念之谜就被消解掉了:如果x相信aa,并且x知道ab,则x相信ab。这个结论一点儿也不反常。,3名称演变和指称转移例如, (1) 由一个对象的专名转变成另一对象的专名; (2) 由一个有所指的专名转化成一个所谓的“空名” ; (3) 一个所谓的“空名”转化为一个有所指的专名或通名; (4)由专名转化为通名。,克里普克的解释:只有多次不同的命名事件,每一个名字有一

41、个独特的因果传播链条,都指称一个确定的个体。但这种解释有两个麻烦:一是按此推论,只有字面上相同的、但实质上不同的名称指称不同的对象,这等于取消了指称转移现象,与人们的语言直观和常识不符;二是这种办法不能说明有些名称和概念使用的历史连续性,例如 “牛津”和“原子” 。,SHCD的解释:对于每一次指称转移,确实对应着一个新的命名事件,由此开始一个新的因果历史链条;但是,每一个名称都有意义,其意义中就包含了对指称转移现象的描述,例如辞典和百科全书中关于“牛津”和“原子”的释文,因此,SHCD就能够解释和说明发生指称转移的“不同”名称之间的历史连续性,让读者获得关于语言、科学、认知不断进展的历史感。,

42、4空专名疑难在我们的语言中,存在许多所谓的“空专名”,即不指称现实个体的名称,例如“哈姆雷特”,“超人”,“孙悟空”,“火神星”,“土地爷”。罗素指出,如果认为名称都有所指,则会造成麻烦:说“N存在”就等于说:一个存在的对象存在,这是一句废话,或者说,是逻辑重言式。如果N是空名,例如“当今的法国国王”,说“N不存在”问题更大:如果该说法是真的,则它不可能是关于N的,因为不存在它所谈到的N;如果它是关于N的,则它就是假的,因为如果这样的话,则N一定在某种意义上存在。于是,对空专名N的谈论将陷入困境。,我认为,“空专名”现象是与克里普克的严格指示词框架不相容的。 在1976年于牛津大学所做的洛克讲

43、演指称和本质(尚未发表)中,克里普克对空专名和虚构实体做了系统的讨论和处理,但这种处理实际上又回到了描述论.,SHCD的解释:所有的名称都既有意义也有所指,名称的所指包括四类对象:物理对象,抽象对象,虚构对象和内涵对象。严格地说,只有第一类对象存在于物理时空中,如果把“存在”局限于时空中的存在,则“指称”不等于“存在”:一个名称有所指,不表示它所指的对象存在。按“存在”的这种意义,我们只能说“物理对象存在”,也只能说“抽象对象不存在”,“虚构对象不存在”,“内涵对象不存在”。我倾向于去掉“存在”的物理时空意义,只保留一个简单的意思“有”,而“有什么”是相对于可能世界而言的,于是,“N存在”只不过是“N存在于世界w”的省略说法,其中含有一个世界变元w,因而是一个命题函项,相对于w的不同指派,“N存在于世界w”有不同的真值。例如,说“福尔摩斯存在于现实世界中”是假的,但说“福尔摩斯存在于柯南道尔的小说世界”中却是真的。,欢迎批评!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