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卷体会.ppt

上传人:心*** 文档编号:3805569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5.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阅卷体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考阅卷体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考阅卷体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考阅卷体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考阅卷体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实现高考分值最大化的几点体会和建议,于都五中 刘慧燕,一、谈谈阅卷教师怎样阅卷,老师们都知道,现在已经实行网上评卷。网上阅卷特点是公正、公平、高效,所有的试卷都是双评,网上评卷实行中心组、专家组、组长和评卷员4级管理。组长以上的主要任务是对评卷员的评卷质量进行检查、复查和修正。各小组长负责对本组每一位评卷员评卷质量进行追踪监控;各题组长负责对各小组评卷质量进行监控;科组长负责对各题组评卷质量进行监控,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监控系统。网上阅卷系统不仅设置了合理的评分误差,而且具有及时发现误差并自动提请纠正和防止误差超出设定值的功能,通过这种复评机制,将评卷员个人主观感受导致的评分误差降低到最小程度

2、,有效防范和避免违规或马虎应付造成的误差。,高考阅卷是一种相对的公平,我们感觉高考阅卷很公平,但实际我只能说是相对公平。从这点来说我认为网上评卷最大一个特点就是速度快,一份试卷,一闪而过。根据分工,阅卷教师每人阅一道题。每份试卷一般在13秒左右完成,扣关键给分是一种普遍做法,每天每位教师一般大约至少要阅约4000份试卷,最多的教师可阅大约8000份试卷,我的第一个感受是工作量很大,每道题必须有两个以上老师评卷,2013年的全省文科考生有12万人左右,而阅卷量24万左右份试卷,感觉很累,天天盯着电脑,眼冒金星,而且阅卷教师人数不多,层次多,阅得太慢太少,或者吻合率太低都会受到警示。因此,阅卷工作

3、可以说是既紧张又辛苦。 一般来讲,阅卷教师只能死扣标准答案从学生答案中找出最显眼的所谓“关键词”“关,键句”,根本没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品读其完整性和逻辑性,也来不及认真地去品读,否则速度就上不去,跟其他老师的吻合率就不高。因此,答案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往往是其次的,“关键词”“关键句”才是最主要的得分点。如果一个学生的答案非常完整,也很有逻辑性,层次分明,但是若答不到标答中的“关键词”“关键句”也不会得分;反之,如果一个学生的答案不是很完整,层次也不是很清晰,然而答案中的“关键词”“关键句”都在,相反能够得高分,可见,“关键词”最关键。当然答题清晰是有利于阅卷者容易看到关键词和句的。当然,层次分明,

4、要点清晰,关键词抓得准,表述相对完整,那肯定是最优秀、得分最高的试卷。,考生答卷存在问题,1、审题能力差。很多同学审题不仔细,题意不清,理解不到位,答非所问,盲目下笔,导致答案偏离要点。说明: 第一:平时学生做题缺乏审题的习惯,重视不足; 第二:缺乏解答综合题的一些基本技巧方法,如怎样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怎样寻找答题途径,是依托材料还是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等,考生在以上这些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2、基础知识不扎实,或者过于死板,高考越是基础的内容就越有区分度;知识迁移能力差。表现在依据得到的一点信息胡编乱造;或者仅仅是照搬课本上的知识或者复习资料上的答案,生搬硬套,不加分析。,3、思

5、路不够开阔,没有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理解问题,思路不够开阔,没有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理解问题,没有真正理解答案所规定的“只要言之有理,均可斟情给分”这句话。 答题时思路过于狭窄,只是局限于用课本上的原话,而不会灵活地运用所学过的知识。高考阅卷教师都是从总体上把握参考答案而不是孤立地去看有没有某一要点,只要综合起来看有符合题意的语言就给分,绝不泯灭考生的创新思维。,4、材料信息的提取和处理能力严重不足,材料信息的提取和处理能力。这也是目前高考考查的主要能力之一,就连选择题也多数是各种形式的材料分析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不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根本不看材料,乱写一堆,几乎没有贴近材料的得分点。

6、二是找不准或找不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特别是图表材料试题(如2013年41题); 三是对有效信息缺乏理解概括归纳。不能把材料提供的信息和课本学习相结合,脱离材料,一味只依照课本知识,盲目的答题,则会离题甚远;而一味只依照材料信息,会使答案空洞无力,得分点不全而丢分。,5.没有运用历史语言回答问题,历史学科有许多概念和专有名词必须准确表达,绝不能张冠李戴,也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历史卷不能当成语文卷来答,回答历史问题更不可写成“散文”。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语言,解答历史试题时,既不能自造历史名词,也不能用口头语言、文学语言。要充分尊重历史学科语言的严肃性和科学性,采用教材中的标准概念,用正确的

7、观点和恰当的语言来阐述史实、分析史料、评价人物。运用课本语言来答题能够提高答题的准确性,避免语言漏洞。,6、行文答卷仍缺乏答题技巧。,一是答案的组织缺乏层次性,问题的答案要点让人分辨不清; 二是无谓的文字重复,如“我同意新政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的观点”,而不会简答为“同意第一种观点”。这些文字是没有必要重复的,既浪费了时间,又挤占了试卷的答题空间; 三是书写欠规范,答案显得杂乱无章,卷面拥挤,欠整洁,影响了评分效果。,三、答题规范建议(尽量避免非知识性的丢分),第一,值多少分回答多少内容,按分值给答案比如,某试题的分值是6分,按分值给答案的原则,一般我们应该给3个得分点;但是高考

8、时我们回答的答案要点不可能和标准答案完全一致。所以,我们组织的答案要点尽可能的多,尽可能详尽,是不是我们应该给4个或者更多的得分点呢,第二, 、组织答案应条理清楚,尽量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高考试题可能不止一问,你应该一问一答,将每一问的答案分成不同的段落,千万不要把几个提问混起来回答;如果某一问答案要点不止一个,你应该把答案分成若干个小的要点,并在每一要点前标上序号,如,最好能将这些序号上下排列,清楚明了。,第三,答案要点要醒目,怎么样才能让评卷老师在“瞬间的一眼”看到我们的答案并给我们得分呢?我们应该把答案的每个要点都总结出关键词,并尽可能把关键词写在最前面,然后再进行解释。“把得分点

9、放在最显眼位置”。改卷老师想不给你分都难。 认为最能得分的答案写在最前面;每一个答案的关键词写在每一点的最前面,第四:答案要点要“多多益善”(全面),注意,这里的“多多益善”指的是“要点”多,而不是“文字”多。当然,“要点”多可能“文字”也会相应增加,但决不是长篇大论。比如:2013年课标全国卷40题(1)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10分)”,你的答案应该是给出尽可能多的理由(要点多),而不是把其中的某一个理由叙述的多么充分(文字多)。因为改卷时,老师看的是你给出了几个合理的理由每一个理由都有固定的分数;如果你只阐述某一个理由,即使你论述的再充分,评卷时也

10、只能给一个要点分。所以,你的答案包含的要点应该“多多益善”。,第五:答案内容“广度第一,深度第二”,评卷时是“采点给分”,而不是按深度给分。如13年第41题“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参考答案为“ 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 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这题的分值为12分,每一个要点为3分。从答案可以看出文字不多,概括较简洁。在组织答案时,关键要有这些“点”而不需要叙述复杂。所以,“广度”比“深度”显得更为重要。,

11、第六:写在试卷上的文字不要轻易划掉,评卷老师“相当”宽容,只要学生的答案有得分点,只要学生的答案能让老师“发现”,老师不敢不给分。回答错了一般也不要划掉,因为错误部分不影响你正确部分的得分。何况,学生认为错误答案的,说不定里面还包含“得分点”呢。 评卷老师是来“给分”的,不是来“扣分”的,只要学生的答案有得分点,不会因前面的错误而受到“株连”。即使学生对某一题目十分陌生,也要尽量答上几点;只要答案不是太不象话,一般都会多少给点分,第七:合理安排答题空间,有的同学写答案时习惯从所给空间的中间写起,写到最后甚至写到密封线内,扫描不出来,评卷老师根本看不到,密封线外的文字因为缺了后半行,语句不通,想

12、给分都十分困难。由于空间不够,有的同学写到最后几行字体越来越小;或者从答案末端画一大箭头转再到左侧,继续补充答案,给老师十分不好的印象,以至老师给起分来对你十分“苛刻”。 所以,组织答案时,一下笔就应该尽量从左侧开始,把空间留在右侧,用不完可以空着;若检查时灵感再现,想起好的要点可以继续补充。,第八:语言要完整,字体要工整,语言叙述要完整、准确、严密,层次分明,符合逻辑。形成文字时,逻辑上可以采取转折式,结构上采取并列式。由于试卷答题空间有限,字体大小要适中,仿照“作文方格”大小或略微紧凑一些即可。文字不要过大,影响文字数量;也不要过小,影响评卷老师阅读。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不要空话套话,不要

13、无的放矢,做到逻辑严密,言之有理。,【高考典例】 (2013江苏单科,22)(节选)(9分)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见右面示意图),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金冲及二

14、十世纪中国史纲,(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为了深入地推进革命,国共两党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斗争?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5分) (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4分),1.全面获取图片信息,包括图片本身、题干对图片的文字说明、图片名称、来源等。2.审清题意,带设问,看材料,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作答,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很重要。3.按问作答,注意题目有几问组成,明确每问的具体指向,防止漏问现象出现。,阅卷心得,考卷实录,现场点评,(1

15、)状况:军阀割据;国民党在南方建立革命根据地。斗争:国共联合发动北伐战争。结局:动摇了(或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或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2)错误估计:日本认为国民革命失败导致内战纷争,忽视中国再次的凝聚团结;日本认为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中国人民的斗志。主要表现: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规范答案,【典例】 20世纪以来,苏俄、美国、中国在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进行了各自的实践,开创了不同社会制度下社会改革、经济发展的模式。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列宁又说:

16、“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摘自苏联兴亡史,材料二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材料三1933年,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开凿内陆水道、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它保护了3 000万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

17、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摘自岳麓版教材历史必修,材料四“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1)材料一说明了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政策变化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2)据材料二回答美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田纳西水利工程兴建的积极意义。(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俄、美、中三国改革背景的相似之处,并指出三国改革所坚持的前提条件有何不同?,【答卷实录】,考生答卷得分:22分

18、,点评(1)审题准确;设问层次理解清晰。(2)答案形式规范:做到了书写提示化、序号化、段落化。(3)内容详细:答案来源于材料,依托于所学,但又高于材料及所学,即有概括归纳性。(4)思路开阔全面,答案丰富,能保证得分要点。(5)不足:个别处语言不规范,字体书写有待进一步提高。,【规范答案】 (1)变化: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经济、政治危机。影响:经济得到恢复,工农联盟政权得到巩固。(2)由提倡自由竞争、自由放任转变为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3)积极意义:扩大就业;为工农业发展提供动力和原材料;保护农田;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提高当地居民收入。,(4)同:三国改革前都面临着经济发展的严重困境。不同的前提条件: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改革;罗斯福新政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预祝2015年高考再续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