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细菌感染免疫.ppt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3806306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6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细菌感染免疫.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抗细菌感染免疫.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抗细菌感染免疫.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抗细菌感染免疫.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抗细菌感染免疫.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六章 抗细菌感染免疫,江苏大学 医学院 申红星,一.正常菌群,(一)正常菌群的概念 正常菌群(normal flora):正常人的体表和同外界相通的口腔、鼻咽腔、肠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中都寄居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这些微生物对宿主无害,有些对人还有利,是为正常微生物群,通称正常菌群,(二)正常菌群生理学意义: 1.生物拮抗作屏障 2.营养作用产营养: aa,vit等 3.免疫作用 有免疫,刺激免疫器官发 育和免疫应答。 4.排毒作用除废物,双歧杆菌 5.抗肿瘤好和抗抗衰老作用:致癌物转化成非致癌物,有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以致病。正

2、常菌群与宿主间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原来不致病的正常菌群就成了条件致病菌。此引起的感染称机会感染。,二 条件致病菌(机会致病菌),致病条件:寄居部位的改变 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三 微生态平衡和失调,微生态平衡: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生态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生理性组合的动态平衡。,1. 宿主因素正常微生物群随着人体不同发育阶段及生理功能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在外界环境因素作用下,宿主病理状态对正常微生物群也产生明显影响。,(一)微生态平衡,2. 正常微生物群定位:生态环境 原籍菌多对人体有益,外籍菌可能造成感染。定性:正常微生物群的种类(相对稳定)定量:某生态环境中正常菌群的总菌数和各菌 群的活菌数

3、。 优势菌常常是决定微生态平衡的关键因素。,(二)微生态失调,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之间的平衡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被破坏,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状态。微生态失调主要有两类: 1.菌群失调 2.定位转移,1.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过程中,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产生的病症.二重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等,(1)横向:正常菌群由原定位向粘膜层表面的四周转移。 (2)纵向:正常菌群由原定位经粘膜层表面向深层次的转移。 (3)血行感染:细菌通过血液循环发生位置改变的易位方式。 (4)易位病灶:正常微生物在其它诱因作用下,使

4、远隔的组织或脏器发生病变形成病灶,称为易位病灶。与脓毒败血症同时发生。,2.定位转移:即易位:,1. 长期滥用抗生素 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后,抑制了敏感菌,耐药菌大量繁殖,可能会致二重感染(重叠感染),系菌群失调症。2. 正常菌群寄居部位改变 进入正常无菌部位可引起疾病。3. 免疫机能的降低 免疫抑制剂、激素、细胞毒药物的使用及射线照射等可致微生态失调。,(三) 微生态失调的主要原因,第二节.抗细菌感染的特点 两大类:1. 非特异性免疫(nospecific immunity)/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2. 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获得性免疫(acqu

5、ired immunity),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协同作用,大吞噬细胞,屏障机构,吞噬细胞,皮肤与粘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小吞噬细胞,体液因素,补体,溶菌酶,防御素,非特异性免疫,1.非特异性免疫-皮肤粘膜屏障: 机械阻挡与排除作用; 分泌杀菌物质; 正常菌群拮抗作用。 2.非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为主,分为表面吞噬和调理吞噬。 单核-巨噬细胞(MPS):产生细胞因子,递呈抗原。,吞噬和杀菌过程:分三个阶段(1)识别:随机接触、趋化因子驱使和调理作用介导等。(2)吞入:形成“吞噬体”或“吞饮体” 。(3)杀灭与消化:溶酶体(lysosyme)与吞噬体形成“吞噬溶酶体”(pha

6、golysome),杀死和降解细菌。,吞噬作用的后果:(1) 完全吞噬:又吞又杀,如对化脓性球菌(2) 不完全吞噬: 只吞不杀, 如结核分枝杆菌(3) 组织损伤: 吞噬细胞在吞噬过程中,溶酶体释放的多种水解酶也破坏邻近的正常组织细胞,造成组织损伤。,3.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因素:体液中有多种杀菌抑菌物质 补体(complement):经典途径和旁路激活; 溶菌酶(lysozyme):碱性蛋白; 来源:吞噬细胞 分布:血清、唾液、泪液、鼻涕等 功能:破坏-1.4糖苷键,破坏G+菌防御素(defensin):为富含精氨酸的小分子多肽,杀胞外菌及某些分枝杆菌。,1.体液免疫由特异抗体起主要作用的免疫应

7、答 IgG、IgM、IgA、IgD、IgE 抗菌抗体(调理素)-抑制细菌黏附、调理 促吞噬、介导杀伤和溶解细菌 抗外毒素抗体中和细菌外毒素2.细胞免疫是以T细胞为主的免疫应答 CD4Th1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产生免疫效应 CD8CTL :特异性杀伤作用,获得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又称为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1. 体液免疫的作用:抗体(1) 阻止细菌粘附:SIgA起重要作用。(2) 调理吞噬作用: 中性粒细胞和吞噬细胞表面有Fc的受体 IgG Fc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中性粒细胞和吞噬细胞表面有C3b的受体 IgG Fc+C3b补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8、(3) 激活补体溶菌: 抗体+补体攻膜(G-)溶解细菌。(4) 中和细菌外毒素: 抗毒素阻断或封闭外毒素的活性部位与细胞受体的结合,(1) CD4+T细胞:体内最主要的T细胞,占总量的90-95%;CD4+分泌IL-1 IL-2 IFN-r多种细胞因子活化巨噬细胞(2) CD8+T细胞:CTL是细胞免疫的重要效应细胞; 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破坏感染细胞 通过Fas和fas配体介导感染细胞凋亡,2. 细胞免疫的作用:,胞外菌(extracellular bacteria)指寄居在宿主细胞外的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中的细菌。 人类的多数致病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属胞外菌, 主要引起局部化脓性炎症

9、。 抗感染免疫以体液免疫和粘膜免疫为主。 黏膜免疫系统(MIS):由呼吸道和消化道及其它 部位的黏膜下淋巴样组织形成。 SIgA是黏膜免疫系统产生的主要类型抗体,一、抗胞外菌感染免疫,二、抗胞内菌感染的免疫 胞内菌(intracellular bacteria)指寄生于宿主细胞内的细菌,分兼性胞内菌如结核杆菌、伤寒杆菌等;专性胞内菌如立克次体和衣原体。 抗感染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 非特异性免疫: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特异性免疫:主要依赖CD4+ 和CD8+,四.微生物逃避机体防御功能的机制,1.逃避免疫细胞的识别(1)细胞内寄生:通过选择细胞内寄生逃避补体、抗体的攻击,细胞内寄生的病原体主要有

10、病毒、真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2)表面抗原变异:微生物通过基因突变、重组和基因转换等机制使其表面抗原不断变异,从而逃避识别。(3)伪装:有些微生物模拟或利用机体自身的成分作保护,逃避识别。(a.分子模拟、b.自身蛋白包装、c.免疫紊乱),2.对抗机体的免疫功能,(1)对抗吞噬细胞:荚膜的形成可以抑制吞噬细胞接触细菌,抗吞噬作用。(2)灭活补体:某些细菌能抑制补体活化或灭活补体,对抗补体的溶菌、条调理和趋化作用。(3)抑制细胞因子:某些细菌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4)消除抗体:通过某些途径消除特异性抗体的作用。(5)抑制MHC分子:某些病毒可以抑制细胞MHC的表达,从而抑制抗原提呈和CTL的杀伤作用。(6)损伤免疫细胞:许多的病毒可以损伤免疫细胞,导致病毒持续性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