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 儿 汗 证一、概述 1、定义: 小儿汗证,是指小儿在安静状态下,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为主的病证。 2、发病情况: 多见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尤其是素体虚弱者,亦可见于较大儿童。 3、预后: 本病预后一般较好。4、小儿汗证,应除外生理性汗多和外界因素引起的汗多两种情况:生理性汗多是指小儿入睡时常头额部位有微汗出,别无所苦,睡眠饮食正常,精神活泼。这是因为小儿体禀 “纯阳 ”,清阳发越所致,是为常态。外界因素引起的汗多,是指因天气炎热、衣着过暖、乳食过急、剧烈活动、恐惧惊吓等,均可导致汗出,亦不为病态。 二、病因病机 (一)表虚不固 小儿肌肤疏薄,若因病邪所侵或病后失调,或先天不足,或发散太过
2、等,致使表气虚弱,卫阳不固,腠理开泄,均可导致津液外泄而时时汗出。(二)营卫失调 在正常情况下,营行脉中,以滋阴血;卫行脉外,以固阳气。阳气足,腠理密,则不令汗出。小儿营卫薄弱,易受损伤,若四时杂感,或发散太过,或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致使脏腑失调,均可导致营失所藏,卫失外护,营卫不和,腠理开合失常,而汗液外泄。 (三)气阴两虚 小儿气血嫩弱,若因大病久病,或病后失调,或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均可导致气血虚弱。气虚则不能敛阴,血虚则心失所养,心液失藏,汗自外泄。另一方面,气虚则阳不足,阳不足则阴必乘之。(四)脾胃积热 小儿体禀 “纯阳 ”,若调护不当,饮食失调,疾病影响,均可导致脏腑积热,热蒸津液
3、,外泄为汗。最常见的有胃肠积滞,湿滞化热。六阳之脉皆上至于头,三阴之经至颈而还,故阳明积热,头颈多汗出。 三、诊断要点(一)在安静状态下,白天或夜间全身或某些部位汗出较正常小儿为多。 (二)无其它病证。 (三)排除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四、鉴别诊断 1、脱汗 发生于病情危笃之时,出现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伴有肢冷、脉微、呼吸低弱,甚至神志不清等。 2、战汗 在恶寒发热时全身战栗,随之汗出淋漓,或但热不寒,或汗出身凉,过候再作,常出现在热病过程中。 3、黄汗 汗色发黄,染之着色如黄柏色,多见于黄疸及湿热内盛者。 五、辨证论治 (一)表虚不固 证候: 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汗出遍身,或以头部、肩背
4、明显,动则益甚,神倦乏力,面色少华,肢端欠温,平时易感冒,舌质淡红,或舌淡,苔少,脉细弱。 辨证: 本证多见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或体质素虚的小儿,以卫气虚为主,卫外不固,腠理疏松,津液外泄,故自汗出。临床以汗出,头、肩、背部明显,动则益甚,平时易感冒为本证特点。 治法: 益气固表。 方药: 玉屏风散合牡蛎散。黄芪、白术、防风、煅牡蛎、麻黄根、浮小麦。 加减: 兼有表邪者,去牡蛎散;若因于风寒,加生姜、大枣、桂枝、荆芥,防风用量宜增,以祛风寒、调营卫;因于风热,加银花、薄荷、连翘,以祛风热;若因于暑湿,加藿香、佩兰、滑石、甘草,以祛暑湿。仅汗出过多而无表邪者,则去防风,牡蛎散用量加重,另外可配合外治,用龙骨、牡蛎粉外扑,若盗汗过多者则在睡觉时扑之,以敛汗潜阳。 (二)营卫不和 证候: 自汗为主,或遍身汗出,或半身汗出,汗出不透,微恶风寒,不发热或伴有低热,精神疲倦,胃纳不振,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缓。 辨证: 本证系卫阳不足,营阴外泄,营卫失和。多见于病后,邪虽祛而正气未复,卫气不能外固,营阴不能内守,津液不能固摄而迫津外泄引起的自汗。临床以自汗,汗出不透,微恶风寒为本证特点。治法: 调和营卫。